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作文频道 -> 写作指导 -> 作文教学 -> 正文

高年级学生作文兴趣减退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1-2 13:45:48阅读:
字号:|
 

 

  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不光是技巧和能力,还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因为学生要表达他的思想,首先起作用的就是他的写作心理,这种写作心理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发挥着调节和制约作用。譬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低年级的学生总是很喜欢说话、写话,发言大胆自由,无拘无束,作文内容也往往充满着想象力。但进入高年级后,课堂上举起的一只只小手慢慢地少了。作文本上雷同的文章一篇篇多起来了,作文质量逐渐下降并出现两极分化,这是为什么呢

  l.兴趣范围的扩大并不断分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育的影响下,学生进入三、四年级,知识范围扩大了,求知欲望大大增加。他们不仅关心课内学习,而且开始关心课外辅导、阅读、实践等活动。不仅喜欢文艺读物,而且也热爱科技读物;不只关心自己周围的生活,而且关心国内外大事。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各门功课开始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由于作文综合性强,进入高年级后,开始写一段、几段话以及成篇的文章,并逐渐要求做到有条理,有感情,写具体。这样就产生一定的学习难度。如果教学时处理不当,不注意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动笔的习惯,不积极引导学生对写作素材进行积累,就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和抵触的情绪。如果这时候有更吸引学生的内容闯入学生的生活,学生就会对写作“敬而远之”,缺乏作文兴趣。

  2.作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

  当前造成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因是或主要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怪题”、“生题”,高年级学生只能去背优秀作文对付。另外现在的教材自身也有不可克服的问题,致使学生所写的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写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例如浙江省义务教材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训练“接爷爷”是一次看图写话。要求之一是从爷爷的穿着和携带的东西,让学生判断出爷爷从什么地方来的。面对出生在80年代末的城市孩子,笔者认为教材是有着明显的缺陷:爷爷穿的是一种解放前多“流行”于农村的对襟衫,在21世纪的的宁波火车站会出现穿这种衣服的老人吗如果我们每次作文都是这种内容,就很难扣着学生作文的兴奋点,学生作文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无疑受到了限制。

  3.实施了过高的作文要求

  当前小学生作文教学存在“拔苗助长”的情况,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更是加重法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有人却把原本的“习作”变成了成人、作家的“写作”,甚至是“创作”。如果学生在作文中没有华丽的词藻,人物没具有伟大的精神,就会给予这样那样的批评,完完全全以“优秀的范文”作为标准。试想在这样的“高压线”下能出现“未来作家”吗对学生提出过高的作文要求还表现在小学生作文再好也不能得满分。笔者认为这种“怪圈”的存在,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很难得到满足,容易造成学生作文积极性的衰退。

  针对高年级小学生作文兴趣减退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采取以下解决办法。

  1.引入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

  在小学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如幻灯、录像、录音,特别是电脑多媒体,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作文教学情景,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使学生有景可观,有情可抒,有事可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达到激发作文兴趣的目的。如我在指导学生写“动物音乐会”习作时,改变原来黑白、平面、静止的效果,就设计了多媒体的课件,学生看着精彩的动画情节,听着欢快的音乐,一下进入情境之中,想象的翅膀展开了,话匣子也打开了:“看,小燕子妹妹在电线上跳舞,远看就像五线谱上的音符在动。”“袋鼠妈妈带着她的孩子,跳起现代‘迪斯科’。”“大象公公用他那长长的鼻子卷着根指挥棒,在指挥男低音‘歌唱家’老虎引吭高歌”……

  2.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真实的事

  只有真实,才容易情切;只有事小,才能把握,写作文才容易有味。如写人是写作训练中的重要内容,要想写好他人,可以从“我”写起,因为“我”是自己最熟悉的人。可以先写“我的优点”或“我有一个明显的缺点”,然后再把外貌、性格、爱好综合起来,写段“我的自画像”。从写“我这个人”的过程中学生就能领悟到怎样来写好一个人。再如学生对“活动”的描写,常常感到束手无策,苦于“无米之炊”。教师应采用一些科学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活动,比如让学生在课堂表演“下棋”、“顶球”、“比手劲”等活动,并以此为契机,进行点拨、指导,这样让学生在浓浓的兴趣中学会如何写活动。

  3.符合学生心理进行命题

  内容上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第一,用半命题、自由题和“问题”式命题替代传统的“命题”方式,如“我能不______吗”“我讨厌_______”,“我想……”都给学生留下补充的余地。学生更感兴趣的是问题式的习作训练,如“迷路后怎么办”“你最喜欢什么样的主持人”“冬天来了动物们怎么想”第二,以“系列作文”替代“单一作文”。可以一反传统每次习作孤立地写一个题、写一种体裁文章的做法,有目的地组织活动,进行一系列的作文训练。如组织一次环境考察后,学生可以写“考察日记”、“调查报告”,还可以写“某某环境冶理措施”、“给某某厂长的一封信”、“给环保局长的一封信。还可组成小组,各写其中一部分,最后形成一个系列。

  4.符合学生心理进行评改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环节。顺应学生的心理,组织好作文讲评,能使作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首先让学生成为讲评课的主人。最基本的方式有“学生主评,教师引导”。(1)自己修改。学生对照作文题目要求,看自己的作文哪些意思写得不明白,哪些内容写得不具体,哪些语句写得不恰当。学生自己修改主要是改作文内容。(2)同学互改。在自己改不下去的进侯,可在小组里互相交换改,也可请自己信得过的同学帮助改。主要是改文字的表达形式。(3)教师指导。在修改过程中,教师可参与指导,学生有困难,也可随时向老师质疑。此外还可通过“教师先评,学生参与”、“典型主题,全班补充”、“分组评议,教师点拨”、“自比自评,发扬成绩”的形式进行。

  其次,要因人施教,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一般来讲,一个班级的学生,按实际作文水平大致分为三个层次:(1)优秀层次,在观察、思维、表达等方面有比较坚实的基础;(2)一般层次,语病少,文字基本过关;(3)较差层次,作文内容较空,语病较多。对优秀层次,讲评时在观察、思维方法和写作技巧上进行点拨,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提高写作能力。对作文较差层次,讲评多从观察、字、词、句等最基础的方面进行详细指导,增强他们的信心。

  摘自《小学教学研究》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