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话题作文导练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1-2 14:17:53阅读:
字号:小|大
“和谐”话题作文导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色宜人,只缘百般红紫斗芳菲;秋光爽目,皆因万类霜天竟自由。世间万事万物,因和谐而美丽、温馨、多彩……
请以“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对于概念类话题作文,首先要从概念入手,明确概念的内涵,方能正确立意。“和谐”即“配合得适当匀称”,故写作时不能将“宽容、和平、团结、默契”等混同于“和谐”而偏离话题。其次“和谐”这一概念内涵深广,不易把握,写作时一要注意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将之切分为若干子话题,选取一个较小的角度切入,既可以写自然、环境,也可以写社会、人生;二是要注意开掘话题的深度,写出层次,不能流于表面。有的同学在文章中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幅宁静平和的画面,这只是停留在一个层面(自然的层面),缺乏应有的深度。
佳作示例一:
创 造 和 谐
儒家提倡“中庸”之道,在我看来,这也不妨理解为一种和谐。儒家思想者们所说的中庸,可以理解为过犹不及:事情做得不够和事情太过都是不好的。和谐,正是追求这样一种状态:不过分,不亏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事情处理起来才会客观些,目标完成起来才会轻松些。
很多人都在追求和谐:
三毛一生飘泊,难觅心中理想的归宿。但当她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时,她惊叹那一望无际的苍黄,于是自然景象与心灵碰撞之后,产生出了一种和谐的感应,于是三毛定居在那里,去追求人生的快慰与真谛。
文坛大家余秋雨先生,其散文为人所称道,文笔清新,不矫揉亦不做作。所言成理,所言成物。在他的散文中也时时体现着和谐。也正是和谐的心态激发他写下很多名篇。
不难看出,和谐对于一个人来说很是重要,只有感受到了和谐,才能找准成功的基点,才能够在成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骄傲,亦不颓唐,心态平和,然后获得成功。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呼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关系。可见,和谐对于人的生活亦是相当地重要。
有句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诚然,相处和谐的近邻确实强于远亲。相处和谐了,邻里之间便会互帮互助,亲如一家。但这样想一下,倘若邻里之间没有交流,更谈不上和谐,怎么可能会互帮互助?恐怕有的只是小事上的纠纷吧。
所以说,社会生活需要和谐,只有构建了和谐的社会关系,人们之间才有可能相互信任,生活才会舒适,社会才有可能进步、发展。
当今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战争不断。其实探究其原因,只有两个字:利益。当一个国家的利益被其它国家占有或占有其它国家利益不得时,和平这架天平便失去了平衡,战争由此而发。
如果只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利益之上,而不去构建和谐的关系的话,这样的关系绝不会长久。只有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才会让国与国团结起来,共同拥有并繁荣这个人类共有的家园。
缺少了和谐,人与人之间不会信任,有的只是尔虞我诈;缺少了和谐,国与国之间不会团结,有的只是战事不断;破坏了生态,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危机就会接踵而至。在这一连串的恶果面前,人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理性地思考一下何去何从?
人与人之间需要和谐,人与自然也需要和谐,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和谐生活吧!
点评:这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开篇简明地提出观点,然后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先列举三毛和余秋雨为例,说明和谐对作家文笔与人生态度的影响,这体现了和谐对于个人的重要性;然后,从社会关系出发,论述人与人之间需要和谐,人的社会生活需要和谐;最后,从国际关系着眼,说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同样需要和谐。在这个主体论证部分,由个体的人,到一般的人,再上升到国家关系,富有层次性,论证层层深入。文章末尾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和文题,进一步扣住了话题。
佳作示例二:
木 匠 的 心
古代有一人跟一木匠做学徒,他学习非常刻苦,头脑也很灵活。师父对他很用心,只是从来都没有对他做过半点赞扬之举。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样努力地学习却得不到半句赞美之词。
这样过了两年,他也努力了两年,他的师父对他也“沉默”了两年。他现在的做工技艺虽不能和师父相比,但也相差不远了。可师父看见他做的无比精美的小物件,却总是摇头。他很不明白。
一天,他终于忍不住了,问师父这是为什么。师父没有回答,只是把他带到一间屋子里,里面全是各种各样的上好木材。师父指着这些木材对他说:“十天之内,把这些木头做成你自己认为最拿手的东西。”说完就转身走了。他心里一阵纳闷,但看到这些上好的木材,心里顿时又高兴起来了。既然这样,我可要不客气了,他这样想着,一丝笑容呈现在脸上。
十天之后,他把师父请到了屋里。其实,他只用了七天就全部完成了。剩下的三天他又用其他材料认真做了几只精致的物件放在里面,然后他才满意的请来了师父。
师父站在这些精致的物品当中,只是摇头。
向来对师父很尊敬的他也有些生气了。这些可全都是他的心血啊,随便挑一个,大到一张精美的床,小到一只小鸟,哪一个不是万中挑一的精品,可师父竟然还不满意。“师父,”他也顾不得对师父尊敬了,“能告诉我为什么我做得这么好,您却还是不满意?”
师父还是没有说话,把他带到了一间书房,这个书房他从来没有来过。咦,没想到师父还写得这么一手好字。师父拿出一幅,打开,让他看。这幅字有隶书、行书、楷书,隶书波磔飞动,向背分时;行书笔势流动,意态活发;楷书笔势流丽,端正谨严。每一个字都是那么好看,但全篇看上去很不舒服。接着师父又拿出一幅字来,通篇都是行书,每个字都不怎么好看,但通篇看上去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甚是和谐,看了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他突然明白了。师父要的是和谐,而自己做的那些虽个个是精品,但一旦组合在一起便让人眼花缭乱,毫无美感可言。
从那以后,他更加刻苦了,经常跑到原野中观察自然的和谐之美。
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点评:“和谐”一词,内涵深广,可以说是中国“儒”“道”两宗教义的浓缩——和谐于天地,达天人合一之境。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曾试图描绘它。常建的“松际露微月,清光犹及君”将人和自然和谐于清月之中,历来称为佳话。习作将“和谐”置于两幅字中,一幅极言“不和谐”,一幅极言“和谐”,通过鲜明强烈的对比,体现“和谐”的含义,点明了话题。习作构思巧妙,主题突出,叙述生动,是考场中难得的佳作。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