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文秘相关 -> 企划文案 -> 正文

离退休管理工作意见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4 12:23:06阅读:
字号:|
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
2011年,我局离退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抓好从常规性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向多层面完善老干部发挥作用机制转变;从基础性保障老干部生活待遇向多渠道推进亲情服务转变;从一般性抓好管理服务工作向多方位争先创优新跨越转变,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和谐齐河黄河做出积极贡献。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工作,稳定离退休职工队伍
认真组织离退休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把离退休老同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时,要组织老同志紧密联系齐河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实际,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研究治黄重大方略,为推动治黄事业发展再立新功。结合新时期离退休党员的特点,加强离退休职工党支部建设,组织好离退休党员的组织生活,保证每个老党员组织上有归属,活动有人管,遇到困难有人帮。加强对老同志的教育和管理,把做好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让老同志自觉做到关心治黄事业、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教育子女、带好家庭。离退休党支部要一如既往的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继续发挥协调关系、凝聚力量、自我教育、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和支持现任班子工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坚持制度,抓好“两费”落实
坚持定期向老干部通报情况、走访慰问、阅读文件、政治学习、参观考察、参加有关重要会议等制度。注重离退休职工来信来访工作,做好对离退休人员有关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妥善解决他们晚年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减少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向老干部通报情况,走访慰问制度,落实离退休人员的“两费”始终是离退休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做到对老同志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使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充分发挥余热。落实好离退休人员“两费”。
三、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亲情服务,进一步加强对离休干部和退休老工人“双高期”管理服务工作
坚持好走访慰问制度,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及时为劳模庆祝生日,对离休、年老体弱、居住在农村、生活困难等情况的老同志定期走访慰问,及时关注和了解情况,对确有困难的,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想方设法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平时帮扶和重大节日看望相结合,做好帮扶救助工作。上半年组织对遗属进行一次全面的走访,掌握全面情况,为做好离退休工作创造条件。九九”老人节期间,在全局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尊老敬老爱老活动,努力在齐河黄河形成尊老重老爱老惜老的良好风尚,促进家庭和谐、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对离休干部和退休老工人“双高期”管理服务工作,组织和倡导离退休党支部、工作人员、相对低龄的退休同志对年高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展联络和精神慰籍活动。
四、继续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为推进治黄事业发展和和谐单位建设做贡献
结合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继续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根据离退休人员的身体状况、专业特长,本着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工作需要和社会需求同本人志趣相结合的原则,多层面、多渠道的组织离退休人员围绕治黄事业和构建和谐单位发挥作用。继续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建言献策”活动。为了给离退休干部提供建言献策的平台,由业务部门提出研究课题,组织一定范围的老领导和老专家,召开考察研讨会。引导和组织老同志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活跃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在现有老干部活动室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离退休职工活动场所,不断丰富活动和学习的内容,改进活动和学习的方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老同志的需要,活跃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订阅报刊杂志,增添文娱设施,完善老干部活动室建设,为省局6月份举办的老干部活动室及党支部建设经验交流会做好充分准备。
六、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不断提升离退休工作管理水平
一是高度重视离退休管理工作,主动与老同志交流情况、沟通思想,对离退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认真研究,及时协调解决。离退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积极想办法解决。二是加强离退休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努力学习和掌握有关政策,领会文件精神,为老同志服好务。根据老同志晚年生活需求的多样性,创新工作思路,拓宽管理服务工作内容,继续深化亲情服务活动,不断提高离退休工作水平,做到让领导放心、使老同志满意。加强调研、信息、宣传和统计工作。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做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全局离退休管理服务水平。
二〇〇八年三月三十日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