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文秘相关 -> 会议发言 -> 正文

警民共建活动协议书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4 12:24:52阅读:
字号:|


市糖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糖厂
武警南宁市消防支队*中队

                 警 民 共 建 活 动 协 议 书
  
  为进一步促进警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密切警民关系,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共建促自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36”奋斗目标。南宁市糖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伶俐糖厂和武警南宁市消防支队邕宁中队两单位经青秀区文明办牵线搭桥结为共建对子。经双方协商特制定如下协议:
一、指导思想
  警民共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努力培养“四有”新人,把我市双拥共建整体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二、共建内容
  1、共同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双方坚持将思想建设放在首位,认真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官兵和干部职工的头脑。同时按照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官兵和干部职工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深爱祖国、爱人民、爱军队的感情,使“团结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南宁精神得到发扬光大,能正确认清形势,安心工作、忠于职守、积极投入现代化建设中去。
  2、共学法律,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经常性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官兵和干部职工对遵纪守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共同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为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而努力。
  3、共学雷锋,树新风。从实际出发开展“四有”教育,调动双方人员的积极性,认真组织开展岗位学雷锋,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引导人们反对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逐步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
  4、互相支持,多做好事,多办实事。地方单位要设身处地为部队着想,把关心、支持军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经常走访部队,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的办法,力所能及地帮助部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每年元旦、春节、八一建军节和国庆等节前伶俐糖厂组织人员走访中队,鼓励官兵安心服役,努力工作,中队要按“爱人民、学人民、为人民”的要求,视地方为父母,尊重干部、职工,支持他们工作,配合好开展创文明单位的活动。中队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协助指导单位搞好义务消防培训、消防演练、指导消防安全工作等,主动帮助地方完成一些急、难、险、重任务,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多做贡献。
  5、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每逢重大节日积极开展文艺晚会、卡拉OK、演讲会、知识竞赛、棋类、球类比赛等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陶冶情操,增强凝聚力。
  6、共建卫生先进单位,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按照文明单位的标准要求,共同搞好双方单位环境卫生,为实现“136”目标共同努力。
  7、密切联系,加强合作,认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共建双方单位领导应坚持每季度互访一次,定期交流共建活动情况,适时组织开展警民联欢等活动,增进警民情谊,加强双方的相互支持与合作。并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列入双方议事日程。双方要按照双拥工作八条要求,结合本单位的情况,经常分析研究共建规划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活动的方案,年终双方领导共同研究总结工作表彰共建活动中的好人好事,并制定下一年度共建活动计划。
三、共建目标
  通过共建,双方单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警民团结,关系融洽,双方被评为文明单位和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
四、共建活动要求
  共建活动总的要求做到“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措施得力、政策到位、活动经常、不断创新”。
 (1)共建活动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
 (2)每年领导小组要做出活动计划,制定措施,抓好落实;
 (3)领导小组每半年小结,全年总结共建活动情况,并将书面材料汇报上级领导机关和市、城区文明办。
五、成立共建领导小组:
  组 长:蔡尚武 黄 强
  组 员:陆兴俞、廖振宁、陈伟国、陈 程、李仁世、廖院斌 
  以上协议已经双方领导讨论通过,让我们认真贯彻执行、携手共进夺取警民共建新成果。
  本协议一式二份,警地双方各持一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实施。


单位:南宁市糖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伶俐糖厂  (签字盖章)


 

单位:武警南宁市消防支队邕宁中队                  (签字盖章)


                 二00五年五月三十一日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