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文秘相关 -> 应急预案 -> 正文

镇中心学校地震应急预案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4 12:24:58阅读:
字号:|

  为了保证抗震救灾工作快速、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灾后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甘州区教育系统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本校教育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校处置地震灾害的应急活动。

  二、工作原则

  处置地震灾害应急活动在教育局、中心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并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减灾的原则。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把抢救广大师生生命摆在防震救灾的第一位,依靠科学决策和先进技术手段,全力做好地震灾害预防、准备和救援工作。

  2.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按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学校各职能部门、年级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分别按各自的职责和预案要求,加强联系,密切配合,采取紧急措施,做好灾前预防和灾后应急抢险、恢复工作。

  3.坚持警钟长鸣、预防为主的原则。学校各职能部门、年级组、班级要高度重视地震应急工作,切实做好地震应急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

  三、防震减灾(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学校成立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当地震发生时,领导小组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在教育局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地震应急与抗震救灾工作。

  1.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

  组  长(总指挥):朱兴高

  副组长(副总指挥):樊  雄

  成  员:潘发成  张  铖   段  华  杜文洋  海铁金

  刘  纪  罗  明   李兴昌  刘登杰  甄东升

  郭九信  甄兆武  董淑琪  顾  海   朱宗明

  2.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

  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潘发成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3.学校防震救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下设应急疏散小组、抢险救灾小组、安全治安保卫小组、应急物资筹措及供给小组、医疗防疫组、师生安置组、通讯联络及宣传报道组七个小组。

  四、防震减灾(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主要职责

  1.防震减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部)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根据地震受灾情况,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对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紧急协调和处理。

  (3)根据地震受灾情况,及时组织人员、物资的疏散和人员临时安置工作。

  (4)做好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5)定期组织预案的演练,根据情况变化,适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6)及时向教育局报告抢险救灾工作的进展情况。

  (7)与公安、交通、城建、安检、质检、卫生、气象、电力、财政、民政、地震等部门单位做好联络协调工作。

  2.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组长:樊  雄

  成员:潘发成 海铁金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和地震动态并及时报告防震救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经防震救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批准后,及时报区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负责与局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相关应急机构保持联系;处理其他涉及抗震救灾的工作。

  (3)负责传达、落实局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对抗震救灾的指示。

  (4)负责组织协调全校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设备、物资的筹集、调配和救灾人员的调动。

  (5)组织学校防震减灾工作的信息采集和报送工作。

  3.防震救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各职能小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1)应急疏散小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组长:各校校长

  成员:教导主任、后勤主任、所有上课教师、班主任和值周教师

  主要职责:

  ①以谁上课谁负责和方便疏散为原则,负责组织师生震时就近避震;利用学校操场、绿地和空旷地带,组织学生就地避震并在震后有序、快速疏散。学生安全撤离到安全地带后,班主任立刻清点人数,告知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

  ②地震发生后,班主任立刻到所任班级教室门口,协助任课教师组织学生撤离;值周教师应立即到自己所在楼层的楼梯口,协助学生撤离;校长全面负责师生的撤离工作;班主任需确认本班所有学生、值周教师需确认各楼层学生及老师、教导主任、后勤主任需确认全校学生及教师全部撤离后,方可撤离。

  ③各校编制学校地震应急疏散平面图,各年级疏散路线图,建立紧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标志等。

  ④妥善安置生活必须食品(吃、穿、用、住)等工作;

  ⑤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

  ⑥组织开展师生避震、疏散、简单救护演练。

  (2)抢险救灾小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各校校长  中心学校分管领导

  成员:学校所有教师及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

  ①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

  ②抢救重要财产、重要档案等;

  ③负责轻伤员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重伤员;

  ④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

  ⑤负责预防和扑救可能发生的火灾;

  (3)安全治安保卫小组组成及职责

  组  长:副校长或后勤主任

  副组长:安全兼管员

  成  员:保安和门卫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

  ①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负责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避免哄抢和人为破坏;

  ②负责维护学校治安,协助开展伤员救治和火灾等扑救工作。

  (4)应急物资筹措及供给小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张 铖

  成员:杜文洋  各小学校长

  主要职责:负责做好抗震救灾物资、师生生活急需物资的组织、储备、调拨、管理以及援助物资的接收和分发工作,确保师生的基本生活。

  (5)医疗防疫组

  组  长:段华

  成  员:杜文洋  各小学校长

  主要职责:按局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防疫组的安排,开展学校建立临时医疗救治点,抢救、转移、治疗伤病员,及时检查监测灾区学校的饮水、食品安全等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疫情。

  (6)师生安置组

  组  长:樊  雄

  成  员:各小学校长

  主要职责:负责按局抗震救灾指挥部灾民安置组的要求,负责师生疏散、师生避难所的搭建和师生遇难者的善后工作。

  (7)通讯联络及宣传报道组

  组长:潘发成

  成员:海铁金  宋小明  杜文洋

  主要职责:按照教育局抗震救灾指挥部通讯信息组、宣传报道组的要求,负责编印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材料,搞好地震知识的宣传普及;负责抗震救灾工作的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

  五、地震灾害的报告

  (一)通讯联络

  1.学校确定杜文洋为防震减灾(应急救援)联络员,设立防震减灾报告电话,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

  2.灾害发生后,在停电情况下,文件、材料、信息的报送必须书写工整,由校长签字,加盖公章后,上报教育局。

  3.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救援联系电话:

  办公室:0936-8617007

  (二)报告规则

  1.地震发生后,立即将地震情况分别报告教育局、区政府和地震局。

  2.学校立即写出书面报告,报送教育局、区政府和地震局。报告内容包含:

  (1)地震发生时间、受震强度;

  (2)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抢救处理情况和已采取的措施;

  (4)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5)报告注明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6)报告注明联系电话、联系人和联系地址。

  六、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1.地震发生后,学校立即将情况报告教育局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由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按《预案》规定,迅速组成指挥部,并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2.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示,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调派物资,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3.灾害发生后,学校全体工作人员马上集中,按照《学校地震应急预案》接受任务,展开应急救援工作。学校物资迅速集中,由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统一调配使用。

  七、现场应急处理的具体措施

  1.抢救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最大限度地营救人员,并及时将伤员送往指定医院就医。

  2.妥善安置人员,抢救物资:根据地震受灾情况,及时安排好师生的住宿、生活设施,并组织人员及时抢救学校的财产。

  3.处置险情:当遇到险情时,现场指挥员应根据地震局的通报情况,沉着、冷静、果断地作出正确判断,科学地组织抢险救援人员进行抢险救灾,迅速将人员、物资撤到安全地带。

  4.维持秩序:应急救援人员应维护好现场抢险救援秩序,做到有条不紊地疏散人员、物资、护送伤员等工作。

  八、应急救援的人力、物力保障工作

  当发生重特大破坏性地震时,应急救援指挥部要确保物资和设备的及时供应,做好应急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

  九、学校的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师生情绪稳定,并得到妥善安置,学校及时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经教育局批准可宣布应急响应终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