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党团相关 -> 入党思想汇报 -> 正文

2010年7月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党性分析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4 12:28:59阅读:
字号:|

敬爱的党组织;

  为了深入认识党的性质,坚定入党的信念,提高我们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我们学院第二党支部组织部分党员于2010年6月27日晚八点到十点在a3草坪就党性进行了自由讨论。在此次会议中,我对自己有了深刻的认识,明白了开展创先正有活动的重要性,这使我受益匪浅。

  会议讨论中,我先对自己近期的各个方面情况进行了汇报。尽管我现在还是一名预备党员,但我一直以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积极主动的帮助周围的同学,特别是09级刚刚入学的师弟师妹们。由于期末考试的临近,为配合学校的工作,我尽力引导他们保持正确的心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考试,并且帮助他们做好考前复习,以防出现作弊现象。同时我自己也主动的参加了勤工助学。学习中,我也不甘示弱,认真踏实是我的特点,并且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这些活动中,我深感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所以我会随时随地的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批评,以更快的改正,更好的提高自己为身边朋友和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更加有效的服务与学院。

  同时,我们结合近期的南方洪涝灾害讨论了党员同志需要具备的品质,并结合自身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据报道近期的南方洪涝灾害致使近3000万人受灾,211人遇难。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xx来到广西梧州市,实地察看汛情、灾情,慰问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干部群众,主持召开会议,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温总理指出,我国经济正向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但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主汛期,防汛抗洪救灾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兼顾,周密部署,扎实工作,毫不放松抓好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做好防汛抗洪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救援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地发挥了创先争优的精神。特别是在湖南桃源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站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四包”抗洪救灾责任机制。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服从服务于抗洪救灾的大局,处理重大险情达到“三个及时”,即领导到位及时、方案制定及时、妥善处理及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抗洪救灾过程中,县电视台开辟了“洪水中的共产党员”专栏,桃源党建网开设了“抗洪救灾先进典型”专版,每天宣传报道党员抗洪救灾的先进事迹;各乡镇党委充分相信和依靠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最艰难的任务交给共产党员,有效激发了全县共产产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纷纷参加到抗洪救灾工作中来,全县形成了抗洪救灾的强大合力。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工产党员的先进思想和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这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和大无畏精神的表现,更为我们这些即将加入这个光荣而有伟大的组织指明了方向。我认为我们每个青年党员都应该向那些老党员学习,及时的总结他们的经验,同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困难,不怕牺牲,坚持创新,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快的加入这个组织中。

  我们现在虽是党员,但仍是学生,与我有直接联系的就是学校和身边的同学,谈到为民服务还很空泛,但是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服务于学校,服务于身边的同学,让自己生活的更有价值。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认识:对自身的过去进行深刻的总结分析,并参考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反思自我、剖析自我,全面提高对自我的认识。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我要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提升自身素质,争做学风、院风、校风的建设者,积极带动广大同学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反思自身,回顾并进行总结:针对前一阶段的工作,反思剖析自我即“晾丑”,只有敢于挖掘和面对自己丑陋的一面才有可能去改变自己,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提升。

  为促进校园和谐,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多关心同学,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同时我们党员同志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注意、了解身边同学的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老师汇报,以及时解决,如家庭困难生和有心理问题的同学;此外,我们也要做好自身的工作:确定保研、考研的同学要静下心来学习,写论文,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假期留校要注意物品的保管。

  新的学期即将到来,我们将面临接待新生的问题,这是对我们党员的一次考验,我希望能够在这次的新生接待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我将积极地帮助新生答疑解惑,条件不好时我会给新生一些精神支持和安慰,留下电话,多帮助新生。以使他们更快的适应我们的大学生活。希望党组织能够着实考虑并予以批准。

                    汇报人:xx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