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实习经历
我是幸运的,获得了德国三个月的实习机会。三个月的时间是转瞬即逝的,然而当你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体验一段全新的生活的时候,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会在记忆中显得格外特别,甚至对以后的人生产生影响。也正是因为意识到这点,我在德国的三个月努力让自己各方面都过得充实,可以说,这段经历确确实实地成了我人生非常宝贵的体验和财富。接受方在给我的邀请函上对我所要参加的项目作了非常简单的介绍:材料内部机构的设计和研制并测试相关材料。他们同时对可能用到的软件进行了提议 —— Cinema 4D, Director, Flash, Poser 等。这个课题对我来说非常陌生。首先,他们所提及的这些软件几乎都不是我所学专业的常用软件,而且这些软件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我不知道我将主要利用哪个软件,从事何种工作。公司提供的信息又如此有限,自己根本不清除切入点将会在哪里。好在,材料是相通的,相信自己尽心尽力地完成的项目后,这三个月内必将是获益匪浅的。
“你来这里实习的内容或许和你的专业并不是很相关,或许学的东西今后也用不到,我希望这次实习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这就足够了。”这是指导我的教授Richter第一次见我时说的话。这个跟公司邀请函上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这才使我松了口气,所幸的是在那期间我一直是用自己熟悉的软件。我是在德意志联邦材料研究检测中心(BAM)的一个专门检测和研究陶瓷的部门实习。一进实验室,里面错综复杂的图表,各式各样的仪器都让我感到新鲜而陌生。
实验室里的人不多,和我一起实习的是一个来自斯洛文尼亚的学生 Alenka,她比我早来一个月,所以前期的一些关于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基础教育和仪器的基本使用都是她来教我的。还有一个德国人Jens,他是这里的员工,主要是帮我解决一些仪器上使用时出现的问题,Richter教授是在他自己办公室里的搞研究,偶尔来看看我并对我们所做的实验进行了适当的指导和讲解。
我对这里的工作制度很是赞赏,因为在这里没有规定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只规定了每天工作 7.7个小时,一个月结算一次你的工作时间,没有达到规定时间量的追加到下一个月去。这样,我觉得自己可以自由的分配时间,也不用每天早上急匆匆的上班,晚上看着钟表下班。虽然工作制度看上去很松散,但是大家工作都是很认真的。
在一次和 Richter教授的长谈中,他说我并不需要在实验室里做什么太深奥的研究或者掌握什么知识,他希望我通过所做的实验能够发现气孔率与陶瓷性能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可能的话,能寻找一个好的解决方法。的确,死抱着理论知识自会浪费时间,因此我在后来自己的独立实验中,尽可能抛开书本,在实验中改进实验方法并发现各种不同的问题。每当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时,教授都不会立刻给我答案,而是让实验室里的人集中一下,讨论一下出现的问题,大家发表意见,这种感觉真好!
国外教授和同事的思维方式以及处事态度也深深地改变了我的思想。在中国,我们这些学生不管做什么项目,都是先要让自己的导师给出一个详细的计划,就算有人能自己制定计划,也常常会被导师改得面目全非,最后还是要遵从导师所给的条条框框来进行。甚至在实验中一有什么问题,就跑去问教授,问导师,不知道怎么去查资料,怎么自己解决。然而当我刚到研究所的时候,教授就简单地介绍了我要进行的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然后就给了我几本砖头厚的英文教材,让我在两天里看完,并且在第三天制定一个详细的实验方案与他讨论。我当时迷茫地问他是否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这位年轻的教授却摇着头说 ?definitely, no!我要给自己学生一个广阔的草地,让他们自己在那里跑,他们只有在这种广阔的空间中才能发挥想象力,才能真正感到挫折和困难,才能在无助的时候调动自己的潜力,才能获得成就。如果我给你框架就会将你的思维固定死,你就会像笼子里的小鸟,像温室中的植物,丧失竞争能力,最终被击败。"带着教授这些意味深长的话以及那几本英文教材,我不顾时差带来的疲惫,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第一次自己制定了一套电脑辅助设计的结构测试实验方法。当我在第三天拿着这套实验方案和教授讨论的时候,他觉得我的方案很新颖,并且告诉我如果在实验中遇到问题,首先要自己思考,自己解决,因为这套实验的方案是我自己制定的,没有人可以帮我。教授的这些思想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一直指导着我,每当我遇到困难,我总是想着靠自己来独立地解决。在德国养成的独立能力极大地改变了我现在在浙江大学的学习,让我不仅能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还能让我高效、独立地完成各种科研任务。
还有,在实验的期间,我必须每星期两次和自己的教授以及同组的一个泰国博士用英语交流实验现象和成果,探讨学术问题,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因为大多数的中国学生应用英语只限于通用的日常英语,而对于专业英语的应用却比较吃力,我也一样,刚开始我和教授交流的时候都带着笔和纸,因为对于一些材料结构和专业符号,我都只能靠写出来进行交流,不过经过了前两个星期,我已经能够很熟练地向教授表达自己的思想,教授也常常赞扬说: "我们这所学校里有很多中国学生,但是他们的英语都没有你好,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能用英语和我进行学术交流的中国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我实验的效率,经过两个星期的适应后,我甚至能在平时的工作中帮助来实验室实习的其他学生。不仅在工作上要经常用到英语,就是在生活上,只要你想要和人们交流,就还得用英语。和我一起在柏林这个城市参加实习交流的还有来自埃及,日本,阿联酋,爱尔兰,英国及捷克的学生,我们平时都住在同一幢公寓里,工作之余我们经常用英语讨论国际实事,评论音乐电影,介绍各国文化,甚至还用英语互相开玩笑。在和其他国家的学生共同生活的这段时间里,我真正地把英语作为母语来用,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在最后的两个星期里,正好赶上美国好莱坞的大片《后天》在德国上映,所以我们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就一起到电影院里看英文原版的电影,以前看这种英文原版的影片,有时还需要中文字幕的帮助,但是现在我不仅能听懂对话,还能很好地理解剧情。总之,在德国的这三个月中,我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说英语的自信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相信英语能力方面的改变也将在今后更好地影响我学习、工作的方式和效率。
平时除了接触实验室里的人比较多以外,还有就是柏林工业大学的一个学生组织 AIESEC了,好像和爱因斯特是有关系的。他们让我在柏林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酒吧小聚会,你可以认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实习生,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度,拥有不同的语言,但是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友谊;免费的德语课,你可以学习到纯正的德语以及感受德国的教育,虽然没有报酬,但是Miss Kerstin依然教得很努力很认真;Globe Village 和 Country Presentation,你可以感受到各种异国气息的文化及美食,同时也让我有机会展示一下中国的美丽。
在这三个月内,我还亲历了一场柏林大学生的罢课游行,原因是政府要削减教育经费,学生认为这样会导致教育质量的降低,对其的学业会产生不利。虽然社会各界对学生都表示了支持,但是最后政府还是实施了原计划。我后来问了 IAESTE 的负责人 Inken ,她也是一个大学生,我问她: “ 虽然你们罢课了,也游行了,但是政府还是继续他们的政策,那你们的罢课似乎没有作用啊! ?” 她却说: “ 表面上我们的确不能改变什么,但是至少政府下一次会有所收敛。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那么他们就会得寸进尺。 ” 我突然想到了国内的一场学生游行,不过目的确实大相径庭,或许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制度的不同所造成吧。
在异国他乡,想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国家,比较最多的也是自己的国家。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环保问题,到了德国我才意识到,中国的环保还做的不够,在德国,即使在一个小小的厨房内也要将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分类。当然,不光这点,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德国有很多地方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最后,感谢每一位在此次德国之行中给与我帮助的人,感谢浙江大学和爱因斯特给予的这次实习的机会,此次德国之行不仅让我学到不少知识,交到了很多朋友,同时也是让我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德国,一个美丽而又强大的国家,让我清楚地看到了与德国的差距,但是我觉得这差距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永远的,至少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是在不断地前进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