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农家乐”的发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影响调查报告
九龙坡区“农家乐”的发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影响调查报告
内容简介: 作为城乡结合部农村新的经济形式和生活方式农家乐的兴起,“农家乐”已经成规模化的发展,并事实上影响了城乡人民的生活,改变了郊区农民的经济结构,也影响了当地农业的生产结构。
以“农家乐”为主的农家乐顺应了城市近郊短程旅游休闲度假的消费时尚,为“离土不离乡”的近郊农民提供了一条新的生活出路,对农村社会的综合带动功能远远大于它直接的经济功能。
为此,我们要认清形势变化的动向,把农家乐的引导、培育、管理纳入政府职能管理的计划范围。使其在农业生产计划中占一席地位。因为,农家乐的产品化水平需要科学的指导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和帮助;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是农家乐实现产业化目标的基本方向。
还因为,九龙坡区农家乐高峰日收入仅为南岸区的十分之一!建设投入仅为七分之一!高峰日接待人数仅为六分之一!九龙坡农家乐可挖掘的潜力还相当大。
一、选题说明
在区委区政府的组织引导和培育下,九龙坡区的农家乐初具规模和特色。,尤其是白市驿“三多桥白鹭自然保护区”、“十里荷塘观赏区”等已经名声在外,对近郊农村发展特色经济、拓宽致富门路、盘活地方资源、激活消费市场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九龙坡区的农家乐已经步入高速增长期,正需要向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过渡。所以,为使九龙坡区农家乐实现第二次跨越,成为当地“离土不离乡”的郊区农民赖以生存、致富的“万岁产业”,在九龙坡区农村生产结构中占一席之地,成为九龙坡区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为制定我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区旅游产品格局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开展了“九龙坡农家乐现状调查”,并据此完成了“ 九龙坡农家乐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影响”的研究课题。
调查方法的说明。九龙坡区内以农家乐形式接待游客的经营户已达400 余家,(截止2000年底统计),经批准挂牌的农家乐有110 户。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标准问卷,封闭式问题调查的形式,在白市驿镇“三多桥白鹭自然保护区”和“十里荷塘观赏区”200家经营户调查了62户,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弱。结合区、镇主管单位的重点调查,力求形成客观真实的结论和评价。白市驿镇“三多桥白鹭自然保护区”现有经营户150家,均未挂牌;“十里荷塘观赏区”有50家,其中36户经批准授牌。
二、重新认识农家乐
1.农家乐的概念:“农家乐”是农家乐最早的形式,目前仍是农家乐的主力军。《南岸区“农家乐”管理试行办法》中解释:“‘农家乐’是以城郊农家庭院为依托,以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方式为特色,吸引市民休闲度假、观光娱乐、劳作体验的一种经营方式。”尽管理论界还有其它的概念与说法如:乡村旅馆、田园公园等。其中“农家乐”因其外延较广,涵盖面宽而被普遍采用。但我们研究的课题是以“农家乐”主要对象的农家乐形式。成都市龙泉驿区仍然使用“农家乐”的概念,与我区的实际较为接近。
2. 农家乐存在的理论依据。王云才在其论文《从珠江三角洲的实践看我国田园公园的发展》(载《旅游学刊》2001年2期)认为:“以城乡经济圈为代表的“区域城市”供给与需求体系的内在变化推动了我国旅游业发展格局的转化。短期近距离休闲度假成为城市圈结构中重要的旅行行为特征,而这种行为特征决定了区域城市体系中传统的旅游景点和城市公园在重游率上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市场新的需求。”据学者研究的结论,城市周边短程度假,将是相当长时期内城市居民旅游休闲的时尚。而且,这种方式弹性小,重游率高,市场相对稳定。农家乐的兴起,是把城市居民周末度假由城区转移到郊外,多数选择二日游的形式,被学界称为“5+2”。农家乐除“农家乐”之外还有其它形式。
3. 农家乐是我区旅游产业规划的重要内容。根据《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北五镇旅游产业策划方案》(2001),城郊生态观光农业和特色(白鹭、十里荷塘)农家乐是九龙坡“重庆后花园”的综合旅游服务基地;农家乐是“不同消费层次的度假住宿形式”、特色餐饮、观光娱乐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4. 都市农业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发展农家乐的良好基础。如2001年重点建设的10个项目:马家沟水库工程;宋家沟水库工程;嘉顿香桂快繁基地;西彭农业综合开发园区、走马“津马”绿色走廊、宋家沟水产养殖实验基地、铜罐驿现代农业园区、白市驿鱼鹤园、优质柑橘示范园等,都可以作为发展农家乐的有利条件。
5. 农家乐的发展是九龙坡区农业开发的重要内容。九龙坡区地处重庆市主城区规划范围内的城乡结合部,自然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已成为重庆现代农业发展最具吸引力和活力的区域之一。九龙坡区农业局在2001年8月《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开创都市农业发展的新局面》为题的报告中指出:“一是要认识到现代都市功能的日益多元化和现代农业功能的日益发展,使城郊农业的概念及其功能、作用也越来越呈现出局限性,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我们都必须探索新的发展途径。二是都市农业强调经济、社会、生态功能的整体开发,有利于实现农业高科技含量、高价值含量、高环境效益,并且将极大地推动城市与农村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进程。三是都市农业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人对大自然、生态良性 化和绿色田园的向往以及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融生产、生态、生活科技、文化、教育、观光、休闲于一体的都市农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四是都市农业是城郊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都市农业是我区由城郊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所以,报告提出“力争把北部五镇及全区规划建设成一个集生产、旅游、观光、赏花、观果、休闲多元服务为一体的多产业融合的绿色产业公园,从而加快我区由传统的生产保障型城郊农业,向融生产保障、生态建设、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出口创汇、示范辐射于一体的都市农业转型。”
三、九龙坡区农家乐的现状及调查的结论
(一)区委区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把中梁山以西建成重庆市的都市后花园战略构想和布署。区委区府根据全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并结合全区的实际,把全区农业定位于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把中梁山以西建设成为重庆市的都有市后花园的战略构想。以农家乐为主的“农家乐”也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建设都市后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广大农村具有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等发展农家乐和“农家乐”优越条件。成渝高速公路和白彭一级公路呈T字形贯通全区,成渝高速公路的白市驿和走马两个出口,使全区交通非常方便,由主城区通往各镇只需约半小时车程。全区已建成了以白市驿镇三多桥白鹭自然保护区及十里荷塘观光区,以走马镇桃树为主的万亩伏淡季水果生产观光基地,,铜罐驿镇的万亩红桔生产基地,以及各种农业生态园区。全区已成功举办了多届走马桃花文化节,白市驿荷花节和铜罐驿观桔品桔节。各镇正积极筹办具有鲜明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文化观光节,如金凤镇准备2002年举办辣椒文化节。
(三)全区农家乐发展讯速,并已具规模。在各级政府领导下,近年来全区农家乐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区共有农家乐413户,总投资3776万元,总接待能力为16570人次/日。
(三)农家乐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促进作用。
农家乐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对农家乐经营户上,高达74%的经营户新增特色蔬菜种植,品种多在5个以上。新增的特色种养殖业,不仅满足了自给自足及经营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向市场提供部分农副产品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更重要的是,特色种养殖业还可改善环境,增加农家乐的参与性、观赏性和趣味性,更好地吸引游客。另一方面,农家乐的兴起,对于周边地区的种养殖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位于白市驿镇十里荷塘的高田村的莲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发展成为全区乃全市重要的莲藕生产基地。走马镇桃 树种植带动了该镇“农家乐”的迅速发展,而“农家乐”的发展又促进了桃树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现已发展成为近郊重要的伏淡季水果生产基地。
(四)农家乐为“离土不离乡”的近郊农民提供了一条新的生活出路。
被调查的62个经营户中,100%为本地农民。符合以上特征。受调查农户中,农家乐经营收入占家庭年总收入50%以上的有22户,占35%。达到100%的只有3户,占5%。也就是说,有40%的农家乐经营户中,农家乐是其主要生产生活来源。这就说明,发展农家乐,确实是为“离土不离乡”的近郊农民提供了一条新的生活出路。这既是当地老百姓的愿望,也是当地政府积极倡导、培育的初衷。
62家经营户,高峰日接待人数有2512人;户平均接待41人。据此测算,受调查的两地(三多桥、十里荷塘)共有200家经营户,高峰日共接待了8200人。建设这批农家乐共投入资金562万元,户平9.1万元;以自筹资金为主,有58户,占调查总数的94%;贷款2户,占3%;合伙4户,占6% 。说明投资以当地农民自筹资金为主体,符合农家乐的基本特征,也反映出我区城郊农村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
当然,与发展快于九龙坡的南岸区农家乐比较,差距还相当大。但恰能说明我们发展农家乐的前途远,空间大。以下数据很能说明两地农家乐的经济地位和产业规模。从投资行为来讲,对产出和效益的的预测与投入的规模是成正比的。
九龙坡区农家乐高峰日收入仅为南岸区的10分之一!建设投入仅为七分之一!高峰日接待人数仅为六分之一!反过来说,南岸区农家乐今天的成就,就是我们未来不远的目标。九龙坡发展农家乐有相当大的潜力和后劲。
(四)农家乐对农村社会的综合带动功能远远大于它创造的直接的经济效益。这是政府部门尤其应该关注并重视的
首先,发展农家乐使农村对环境卫生的整治成了经营户的自觉行为。在经营理念评价的调查中,经营户对卫生条件的特别强调,占50%。说明发展农家乐对改善经营农户的卫生陋习,美化环境,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建设,推广农村文明社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能够激发农民自觉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调查中显示,经营业主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仅占调查总数的19% ;初中33户,占53%;小学及以下的有17户,占27%。接待人员以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占8% ;初中为主的占58% ,小学及以下占18%。经营业主及接待人员以初中文化水平占主体,很难满足现代休闲业的需求,容易局限其在低水平、低层次徘徊。有鉴于此,经营户在对政府工作的要求中,在“培训人员”和“指导提高”两项选择各占38%,合计为76%。在现场调查时,经营户们也表示,宁愿自己出钱请专业人士来培训上课。这对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不无推动作用。
其三,是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的有效途径。被调查的62个经营户家庭共有268口人,户均4人;18岁--60岁的劳动力有187人,参与农家乐的经营和管理的有187人,户均3人;外聘劳务工38人,每户平均0.6人。
由于九龙坡农家乐起步晚,规范化、规模化程度低,在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的的成效尚不突出。与南岸区对比,九龙坡的外来者对“农家乐”的投资比率较低。说明九龙坡的农家乐尚基本处于自发的、自足的初级阶段,其规模、档次、品牌、区域影响尚待培育,其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比重尚待提高。另外,外聘劳工人数对比太悬殊。其对“就业工程”的功能和社会的影响有天壤之别,也很能说明其产业地位的不足。如果我们的规模达到了南岸区的目前水平,户平聘用劳工8人,三多桥、十里荷塘仅200户农家乐就可提供1600个就业机会。
(五)农家乐的产品化水平需要科学的指导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和帮助
农家乐作为旅游经济的一种新兴的特殊的形式,有其特殊的成长规律和管理运作程序,要让农民一家一户在实践中去摸索需耗费太大的成本,容易打击经营者的自信。对于当地政府来讲,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私经营形式,其产业意义不大。对大众游客来讲,没有特色、规模,管理不规范的旅游地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是农家乐实现产业化目标的基本方向。这靠一家一户的经营农户来实现是不可能的,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和帮助,科学的指导。南岸区提出了“政府搭台,经济唱戏,社会运作,全山联动,整体包装”的管理思路,是政府作为的有效办法。
通过对农家乐经营理念的调查,反映出经营户对旅游接待和的经营观念上的理解错位或认识不足。
对菜品质量、味道和价格的特别看重,是传统经营理念的典型特征。而对于旅游接待地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吸引特色(农家风味)、环境(绿化环境)、服务(服务水平)却排列在第四位之后。而且后三项因素所占比率的和仅为前三项之和的69%。说明农家乐经营户的经营指导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理念上。我们还可以从农家乐经营户促销手段的统计分析中看出问题。
对“回头客”和口碑传播的迷信,是传统营销理念最典型的表现。对朋友关系的依赖也说明经营户的宣传促销意识还停留在原始的,被动的认识上。采用最多的宣传促销手段——发传单(或发名片),也局限在人际的范围和较原始的手段。主动宣传及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这很难适应旅游休闲消费的需求,需要专业的培训、指导和政府的引导。
经营户对政府工作的要求,也集中在经营规范、发展规模和人员培训上。百姓的需求就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政府在农家乐的发展历程中的作用,通过九龙坡、南岸两地调查比较,已经能够说明两地的差距。认为政府工作“很有帮助”的,南岸区高出18个百分点;而认为“没有帮助”的,南岸区为零,九龙坡为15%。
四、存在的问题
(一)九龙坡农家乐 规范管理不力
九龙坡的农家乐的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但缺乏规范管理的完善制度和具体措施,已经出现了农家乐盲目发展,管理混乱,无序竞争的现象。“三多桥白鹭自然保护区”弹丸之地,却有150余家农家乐,没有一家是经旅游部门审批挂牌,失去了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由于供大于求,竞争无序。或相互杀价,或损质保本,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败坏旅游地形象。经营的短视行为。经营者乐意在主体建筑上花钱,而不愿在治理、美化环境方面下功夫。乐意在量上投入,而不愿意在经营特色、服务质量上花钱。主张少投入,多产出;采购质劣价低的菜品欺骗顾客,甚至克扣斤两。
(二)九龙坡农家乐缺乏统一规划
九龙坡区农家乐缺乏统一规划。具体表现在:
1.景区规模小,吸引物少。三多桥地区,除了白鹭之外,没有其他旅游吸引物;十里荷塘,除了荷花,也无其它可观可看可游。荷花品种较少,季节性强。广东省三水市的“荷花世界”,以荷花为主题,集建筑、雕塑、荷花文化于一体,占地110多公顷,荷花品种300多个,有浓郁的主题文化氛围,配套游乐内容丰富,弱化了季节性的局限,游人如织。
2.缺乏文化底蕴和包装。农民刚尝到经营农家乐的甜头,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城市化倾向。这是一种“围城现象”。城市人希望在农村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内容,农村人却向往城市生活。经营者往往把城市化作为农家乐发展的目标,“你们城里有的东西我们样样不缺”常常成为他们骄傲的口头禅。常常爱把极具地方特色和自身特色的东西花大力气改造成普通的一般化的东西。如把乡村小道改为水泥路面;菜园田垅改为停车场。以经营园林花木为主的花农,也逐步放弃了自己的专长,把花木庭园该作露天饭堂或卡拉OK厅,追求急功近利。如荷花本身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没有谁去挖掘。白鹭本是候鸟,为何变成留鸟,这种天人合一,人鸟相依的美景也没有谁去包装。
3.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景观被破坏。农家乐的修建,本应是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栋栋不中不洋的火柴盒式别墅,墙外大多贴着白色瓷砖,就像城市的厕所里爱用的那种,与环境极不协调。南岸区在“泉水鸡一条街”的建设中,由建委设计出了四种不同风格的建筑样式供农户选择,但其外观风格都符合统一规划的要求,避免了无序建设的不良后果。
4. 没有统一规划,经营户没有景区统一形象的认识,就单兵独战的多,团结协作的少;急功近利的多,长远打算的少,难以凝聚成与人竞争的合力。
(三)生态环境没有保障措施
九龙坡的农家乐是以生态观光农业为背景或载体,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大量的污水、垃圾随意处理,遍布清溪田垅。用不了多久,农家乐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空气与绿色将被污染,失去魅力。南岸区采取了每周二次集中处理垃圾(袋装拉走)的措施,效果明显。据闻他们正在努力在农家乐集中的地区安装地下管网排污和修建垃圾站。这些措施都需要政府的规范和统一管理才有可能实现。
五、我们的建议:
(一)统一规划,突出特色,形成规模,增强竞争实力
农家乐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将现有的蛋糕做大,必须统一规划下进行改造,建议:
1.九龙坡区或相关城镇应尽快对农家乐片区进行统一规划。在规划中,要引导农民坚持以园造景,靠山吃山,依林建园,建成各具特色的花园、庭园、庄园。有客经商,无客务农,规避风险。必须注意景区规模,增加旅游吸引物,如:三多桥地区,应注意发展生态农业,如各类果树,农作物,增加游客的参与性。十里荷塘,增加荷花的种植面积和品种,最好是能成片开发,能使人游荷塘间,甚至在荷塘划船、垂钓等。经营特色避免建筑城市化,娱乐庸俗化,食宿宾馆化。
2.强化景区的文化挖掘与包装。如:十里荷塘,可设计荷花文化广场,将千百年来人们咏莲、颂莲的文章、诗句雕刻其中;可设计荷花观赏区,引种多种荷花,分不同片区,写上说明,供人观赏。白市驿的鱼荷庄园要坚持为游客提供亲自劳作园地,让他们真正体验农民的生活。
(二)规范管理,挂牌经营,提高品位,维护景区形象
1.控制发展数量,保障服务质量。作为产业目标培育的农家乐,不能盲目发展,任其而为。要在保障经营服务质量的的前提下稳步发展。
2.实行挂牌经营。挂牌经营的目的:一是对旅游者对农家乐的选择进行指导。二是便于管理,便于游客监督服务质量。申请经营农家乐的农户要在统一的标准下通过检查,合格者方能准予经营;
3. 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政府各级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为游客、为农户,为旅游地的整体利益,为政府的长远发展目标而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南岸区已经先后出台了《南岸区农家乐管理试行办法》、《星级农家乐评选奖励办法》;成都市龙泉驿区旅游局也颁布过《农家乐经营收费指导价》、《关于对农家乐餐饮娱乐店价格实现差率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以规范农家乐的经营行为。要尽快制定“九龙坡区农家乐管理办法(或条例)”,对农家乐的管理、规划审批、经营规范、安全管理、法律责任等提出明确的管理办法和政策。
4.统一宣传促销,打造九龙坡农家乐的品牌。目前重庆市的近郊各区都在花大力气发展农家乐,争夺客源的竞争日益激烈。仅靠农家乐一家一户的小打小闹,靠口碑效应和散发传单是难以持续发展的。九龙坡应通过一些政策个渠道集中一部分资金,统一宣传促销,树立起九龙坡农家乐的品牌。
5.对发展农家乐实行“政府主导型”战略。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立农家乐的产业地位。把农家乐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一管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