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正文

关于加强县(市)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4 12:33:04阅读:
字号:|
关于加强县(市)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叶德松 朱永良 崔学文 郭云虹 牛红峰 徐宏杰
    一、正确认识加强县(市)区领导班子建设对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重要意义
    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必须从大力加强县(市)区领导班子建设入手。
第一,班子建设在党的建设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县(市)区领导班子建设是加强党在农村执政能力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县(市)区地方党委领导班子在抓基层、打基础,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方面负有直接的领导责任,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只有县(市)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提高了,才能领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普通党员干部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
第二,各级班子在加快地区发展、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目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决定了县(市)区领导班子建设是加强党在农村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各县(市)区领导班子是本地区"三个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其执政水平的高低,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只有努力提高执政能力,提高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宏观管理和调控的水平,才能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第三,县(市)区在党的组织结构、国家政权结构以及全局工作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决定了县(市)区领导班子建设是加强党在农村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抓手。县(市)区领导班子向下负责贯彻中央、省、市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向上负责反映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位置十分关键。古人说,"郡县治,天下安",抓县(市)区领导班子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能够产生一系列良性连锁反应。
    二、科学把握加强县(市)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围绕提高党的总体执政能力,即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个方面能力",要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
按照这个总要求,县(市)区领导班子具体来讲要在提高"十种能力"上下功夫:
第一,政治和业务能力。要能正确判断和预见事物发展方向和一般规律,准确把握工作主动权,熟练掌握分管工作的专业及相关知识,实施有效的组织领导。
第二,学习思考能力。能够自觉做到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具有宽广的视野和开阔的思路,考虑问题既能高瞻远瞩、放眼世界,又能找准一时一地工作与大局、大势的结合点。
第三,适应和实践能力。自觉完善和改进思维方式及工作方法,较好融入到社会的大舞台和各自的小环境,善于应对复杂局面,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发展中摸索规律。
第四,竞争发展能力。敏锐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敢于和善于参与竞争,能够在竞争中围绕发展问题谋良策、求突破。
第五,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突破陈规,大胆创造,不断吸取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关注新变化,研究新问题,拿出新办法。
第六,团结协作能力。工作中,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又善于照顾全盘,协调各方面力量;在领导班子内部,自觉用大局来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处理矛盾。
第七,科学决策能力。坚决维护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既能够集思广益,择善而从,又能够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方法,保证决策的正确和顺利实施。
第八,知人善任能力。选贤任能既不拘一格,又科学规范,善于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团结人才和使用人才,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环境。
第九,依法办事能力。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法治意识,实施的领导活动符合法律规定,领导方式符合法定的程序要求。
第十,自我净化能力。县(市)区领导班子对党员领导干部要"敢管、严管、善管",建立健全教育、监督、制度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同时班子成员自身要增强自我约束力和"免疫力",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保持浩然正气。
以上"十种能力"既各有不同的含义,又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一同构成了县(市)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基本要素。
    三、我市县(市)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市委高度重视并加强了县(市)区领导班子建设,使党在农村的能力建设得到了显著加强。主要体现是:狠抓教育培训,县(市)区领导班子的政治、业务素质有了新提高;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县(市)区领导班子结构得到新改善;积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县(市)区领导班子活力得到新增强;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县(市)区领导班子整体合力得到新提高。但与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求比,与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比,还存在着不符合、不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第一,从政治和业务能力看,有的不善于探索规律、认识规律、运用规律,造成工作被动;有的工作不分主次,工作缺乏原则性、系统性;有的缺乏现代经济、管理、科技知识,面对新形势出现了"本领恐慌"。
第二,从学习思考能力看,有的领导干部学习兴趣不浓,学风不端正,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有的领导班子学习研究氛围不浓,中心组学习流于形式;有的工作中视野不宽,不能从"五个统筹"的高度思考问题、指导工作;有的缺乏长远眼光和钻研精神,工作缺乏预见性。
第三,从适应和实践能力看,有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经济生活不能够与时俱进;有的领导干部基层锻炼少,缺乏解决具体问题的本领;有的工作浮于表面,拿老模式套用新问题;有的缺乏下基层吃苦精神,关键时刻畏难退缩。
第四,从竞争发展能力看,有的领导干部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不熟悉,仍习惯于沿用计划经济的工作方法来抓经济工作;有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不能够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有的对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不强,或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或是消极观望、束手无策。
第五,从开拓创新能力看,有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解放不彻底,缺乏临沂那种大气魄、大思路、大手笔;有的领导班子贯彻执行上级政策墨守成规,工作缺乏创造性;有的干工作求稳怕乱,小成即满、小富即安,执政几年变化不大;还有的不善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不能创造条件,加快发展。
第六,从团结协作能力看,有的一把手个人说了算,忽视班子成员积极性的调动和班子整体作用的发挥;个别班子成员过分强调分工负责,造成"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还有个别班子不团结、不协调,班子成员间潜在着不团结因素。
第七,从科学决策能力看,有的领导班子不注重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的发展规划不符合本地实际;有的县(市)区委对重大问题范围界定不是很明确,出现了常委会研究决定问题事无巨细,工作量加大等现象;在个别决策过程中存在会前准备不充分,论证不够充分的问题。
第八,从知人善任能力看,县(市)区领导班子在选好人、用好人的机制建设上有待进一步完善;有的领导班子求才若渴的紧迫感不强;有的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还受到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第九,从依法办事能力看,有的班子成员习惯于经验管理,搞行政命令,不善于运用法律和市场调控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个别领导干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地方保护主义;有的不善于用法,不能很好地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关系。
第十,从自我净化能力看,县(市)区领导班子对自身廉政建设抓得不紧、降低要求的现象仍然存在。
以上问题需要在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四、我市县(市)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培养锻炼,提高执政素质
第一,创新教育培养机制,强化评估和激励手段。一是科学制定教育培养规划。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中、长期教育培养规划,并扎实组织实施。二是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根据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的不同职级、不同岗位特点,分别制定岗位素质标准说明书,明确不同岗位的素质能力要求。三是完善述学、评学、考学、督学制度。全面考察干部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特别是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拓宽干部培训渠道,全方位提高素质。一是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坚持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争取5年内把各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轮训一遍。二是创新干部培训方式。选派一批政治素质好的优秀干部到新加坡学习现代公共管理和经济管理;选派一批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到东北财经大学MBA班脱产学习;选派一批群众认可的县级后备干部到无锡培训基地考察学习;还要选派一批经济欠发展的县(市)区领导干部,借助沈阳经济区人才培训资源进行强化培训。三是坚持完善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制度。要以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为载体,提高学习效果。四是引导干部搞好自学。纠正重脱产培训、轻在职自学的倾向,帮助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第三,搞好轮岗交流,加强实践锻炼。进一步加大在关键岗位和在一个岗位上任职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交流的力度,逐步加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之间的干部交流。还要有计划地选派一批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省直机关挂职以及艰苦复杂环境和基层一线对口交流或锻炼。
(二)提升整体功能,优化执政载体
第一,把选准用好干部作为增强班子整体功能的前提。一是端正选人用人导向。立足事业发展需要,用人所长,用当其时,不拘一格地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县(市)区领导班子中。二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指导目标考评工作,与"十一五"规划紧密衔接,注重突出统筹性、务实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坚持用群众公论衡量和评价干部政绩,把"民考官"、"民评官"制度化。三是改进干部考察方式。做到"三个结合",即:集中考察与经常性考察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历史评价与现实评价相结合。推动"三个转变",即:变封闭式考察为开放式考察,变在少数人中考察为在多数人中考察,变验证性考察为求证性考察。四是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认真落实考察预告、差额考察、考察结果反馈制度、全委会票决制、任前公示制,畅通民主渠道。特别是严格执行民主推荐程序,规范个人推荐行为,正确运用推荐结果。
第二,把优化班子结构作为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关键。一是遵循用人规律,改善班子整体结构。在班子配备时,要注重班子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经历结构、气质结构,优势互补,增强合力。二是注重职能协调,科学配置"四大班子"。通过探索"四大班子"交叉任职,协调"四大班子"执政行为,促进"四大班子"科学配置。三是保持相对稳定,实现动态平衡。严格控制任期内职务变动,从而保持工作连续性,强化目标责任。疏通领导干部"下"的渠道,形成吐故纳新的有效机制。
第三,把加强团结作为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保证。一是把加强团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团结班子,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凝聚班子。注意关心爱护干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把加强团结作为一把手的重要政治责任。一把手要摆正位置,发扬民主,协调好"四大班子"之间、班子内部的关系。三是把加强团结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建立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增强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水平
第一,创新执政理念,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一是强化科学执政理念。在准确把握县情、乡情、民情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宏观决策、制度安排和执政行为,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强化民主执政理念。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等各项民主制度,充分保障和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质询权和监督权。三是强化依法执政理念。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注意把经济社会生活导向法律化运行的轨道。
第二,找准角色定位,整合班子职能。县(市)区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协调好"四大班子"之间的关系。县(市)区人大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保证国家法律的贯彻落实,切实加强对政府的法律监督,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县(市)区政府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委重大决策,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主动听取政协的意见建议,紧紧围绕第一要务,切实把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上来。县(市)区政协要在党委的领导、支持下,支持和监督政府勤政优政,把社会各方面、各阶层力量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
第三,健全工作制度,提高执政效率。一是健全目标责任机制。将总体目标科学分解到班子、到人头,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大好局面。二是健全分工协作机制。落实沟通协调机制,使"四大班子"工作步调协调一致,互相支持配合。三是健全议事决策机制。按照既民主又集中的要求,抓住关键环节,确保议事具有广泛性、决策具有民主性、决议具有权威性。四是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要合理划分工作层次,理清工作思路,抓住工作重点,明确工作责任,形成分类推进的有效机制。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