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之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4 12:33:08阅读:
字号:小|大
调查结果: 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您打算怎么办”,选择“自己创业”的大学生仅有2.6%。近日,一份刚刚出炉的《2005年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报告》显示,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
该调查是由广东省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联手进行的,调查对象是从2004年年底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9场招聘会现场随机抽取的2659名大学生,该调查报告是迄今为止广东最权威、最全面的一份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报告文本。
创业:想的多做的少
仔细分析数据,记者发现,认为“创业可以尝试”的大学生比率高达62.2%。但认为“可行”的只有28.2%,而认为“非常可行”的仅为5.8%。在“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您打算怎么办”的问题中,选择自己创业的大学生仅为2.6%,表明大学生选择创业较为审慎。
虽然有研究就业问题的学者认为,现在的创业大环境对大学毕业生愈来愈有利。从2002年起,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同时社会上也启动了创业激励机制和创业教育,各类创业大赛竞相举办,也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就业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有创业的条件,当然会选择出来“搏一搏”,但是从普遍意义上看,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这是因为大学生刚刚走出校园,创业资金缺乏,社会经验不足。”一招聘单位的老总这样分析,大学生创业的大环境仍不够成熟,各种措施仍不能够配套完善,启动资金不足,注册、税收的繁杂,使一些创业者望而却步。“现在的大学生都很精明,很实际。”有教育专家认为,每当他们作出重要选择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间进行“风险评估”,不会光凭一腔热情,盲目行动。“富于冒险精神,但更注重脚踏实地的表现,让人感觉在越发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的心态也渐渐地成熟起来了。”
62.6%大学生认为:创业最缺乏资金
本次调查显示,在“你认为大学生创业缺乏的因素”中,首选“经济基础”的占62.6%,首选实践经验的占25%,选择政策支持和网络关系的占11.6%。可见“经济基础”、“实践经验”、“政策支持”是困扰毕业生创业的三大难题。“这表明,大学的创业教育欠缺,创业教育还未纳入大学教育体系,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基本功十分缺乏,政府对毕业生的创业行为的有效支持和帮助体系还未建立,鼓励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执行还不到位。”广东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一位研究人员认为,地方工商、税务部门的优惠政策实施细则迟迟未能出台,因此大学生虽然在心理上认同创业,但创业行为审慎。
同时,数据也显示,打算自主创业的非应届生比例达到13.3%,约是应届生2.6%比例的5倍多,差异巨大。报告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经济基础、人际网络关系等因素,才使得应届生选择自己创业的比例远远低于非应届生。
分析报告建议,在高校应该开展自主创业方面系统的教育、训练,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素质。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结合,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饭碗”。
不管就业还是创业职业规划才是关键
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对“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认同率高达80.9%。但是报告认为,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这种观念,不是随便找个单位仓促就业了事,而是应该通过在所在单位的实践积累经验,尽快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自己的将来定位,在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有专家建议,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侧重于引导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工作。同时,职业规划应该从大学低年级做起,使大学生可以在大学求学期间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实践。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大学生共同做出努力才能得到解决。依我看,除了政府要想方设法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外,从学校和学生方面考虑,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是必不可少的两条。 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当及时捕捉社会需求信息,适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多地开设社会急需的课程,淘汰那些不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课程。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应当特别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在为人处世、实践操作、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近年来,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地希望招聘有两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应当说,这种用人要求是无可指责的。用人单位就是“用人”的单位,不是第二大学,培养人才不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尽管人才可以在这里得到锻炼,获得成长机会。因而,高校应当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更多地得到工作实践的锻炼。这需要对长期以来实行的固定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延长大学修读时间,鼓励并创造大学生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甚至工作一定时间以后继续修读学业。这种改革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经历要求的唯一办法。
大学生自身必须转变就业观念,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有了足够的就业岗位并不能就可以说消灭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就业岗位的增多,并不一定会带来大学生就业率的相应提高。就目前情况看,并不是没有足够的岗位供大学生占据,而是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过高,不甘心于屈就于某些工作岗位。应当说,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最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无论如何都是不能令人高兴的。但是,大学生自己也必须意识到,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再像从前的毕业生那样,把自己当作社会的精英了。2003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已经达到380万,2004年将突破420万,而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只有108万,20年几年前恢复高考制度之初,全国每年仅招收20多万大学生。按照国际通行标准,高等学校毛入学率达到15%即属于大众化高等教育,而我国高等学校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7%。这表明,中国今天已经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适逢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生,除了主动调整知识结构,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应聘技能技巧以外,很重要的一条是在努力寻找理想的就业岗位的同时,主动说服自己,适当降低就业岗位期望值。如果一时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不妨讲些策略,来个“先就业,后择业”。
“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您打算怎么办”,选择“自己创业”的大学生仅有2.6%。近日,一份刚刚出炉的《2005年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报告》显示,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
该调查是由广东省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联手进行的,调查对象是从2004年年底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9场招聘会现场随机抽取的2659名大学生,该调查报告是迄今为止广东最权威、最全面的一份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报告文本。
创业:想的多做的少
仔细分析数据,记者发现,认为“创业可以尝试”的大学生比率高达62.2%。但认为“可行”的只有28.2%,而认为“非常可行”的仅为5.8%。在“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您打算怎么办”的问题中,选择自己创业的大学生仅为2.6%,表明大学生选择创业较为审慎。
虽然有研究就业问题的学者认为,现在的创业大环境对大学毕业生愈来愈有利。从2002年起,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同时社会上也启动了创业激励机制和创业教育,各类创业大赛竞相举办,也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就业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有创业的条件,当然会选择出来“搏一搏”,但是从普遍意义上看,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这是因为大学生刚刚走出校园,创业资金缺乏,社会经验不足。”一招聘单位的老总这样分析,大学生创业的大环境仍不够成熟,各种措施仍不能够配套完善,启动资金不足,注册、税收的繁杂,使一些创业者望而却步。“现在的大学生都很精明,很实际。”有教育专家认为,每当他们作出重要选择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间进行“风险评估”,不会光凭一腔热情,盲目行动。“富于冒险精神,但更注重脚踏实地的表现,让人感觉在越发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的心态也渐渐地成熟起来了。”
62.6%大学生认为:创业最缺乏资金
本次调查显示,在“你认为大学生创业缺乏的因素”中,首选“经济基础”的占62.6%,首选实践经验的占25%,选择政策支持和网络关系的占11.6%。可见“经济基础”、“实践经验”、“政策支持”是困扰毕业生创业的三大难题。“这表明,大学的创业教育欠缺,创业教育还未纳入大学教育体系,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基本功十分缺乏,政府对毕业生的创业行为的有效支持和帮助体系还未建立,鼓励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执行还不到位。”广东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一位研究人员认为,地方工商、税务部门的优惠政策实施细则迟迟未能出台,因此大学生虽然在心理上认同创业,但创业行为审慎。
同时,数据也显示,打算自主创业的非应届生比例达到13.3%,约是应届生2.6%比例的5倍多,差异巨大。报告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经济基础、人际网络关系等因素,才使得应届生选择自己创业的比例远远低于非应届生。
分析报告建议,在高校应该开展自主创业方面系统的教育、训练,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素质。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结合,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饭碗”。
不管就业还是创业职业规划才是关键
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对“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认同率高达80.9%。但是报告认为,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这种观念,不是随便找个单位仓促就业了事,而是应该通过在所在单位的实践积累经验,尽快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自己的将来定位,在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有专家建议,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侧重于引导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工作。同时,职业规划应该从大学低年级做起,使大学生可以在大学求学期间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实践。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大学生共同做出努力才能得到解决。依我看,除了政府要想方设法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外,从学校和学生方面考虑,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是必不可少的两条。 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当及时捕捉社会需求信息,适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多地开设社会急需的课程,淘汰那些不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课程。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应当特别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在为人处世、实践操作、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近年来,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地希望招聘有两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应当说,这种用人要求是无可指责的。用人单位就是“用人”的单位,不是第二大学,培养人才不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尽管人才可以在这里得到锻炼,获得成长机会。因而,高校应当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更多地得到工作实践的锻炼。这需要对长期以来实行的固定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延长大学修读时间,鼓励并创造大学生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甚至工作一定时间以后继续修读学业。这种改革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经历要求的唯一办法。
大学生自身必须转变就业观念,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有了足够的就业岗位并不能就可以说消灭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就业岗位的增多,并不一定会带来大学生就业率的相应提高。就目前情况看,并不是没有足够的岗位供大学生占据,而是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过高,不甘心于屈就于某些工作岗位。应当说,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最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无论如何都是不能令人高兴的。但是,大学生自己也必须意识到,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再像从前的毕业生那样,把自己当作社会的精英了。2003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已经达到380万,2004年将突破420万,而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只有108万,20年几年前恢复高考制度之初,全国每年仅招收20多万大学生。按照国际通行标准,高等学校毛入学率达到15%即属于大众化高等教育,而我国高等学校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7%。这表明,中国今天已经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适逢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生,除了主动调整知识结构,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应聘技能技巧以外,很重要的一条是在努力寻找理想的就业岗位的同时,主动说服自己,适当降低就业岗位期望值。如果一时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不妨讲些策略,来个“先就业,后择业”。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