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机制解瓶颈 产业发展添后劲----江津市牌坊村柑橘专业合作社深化改革的调查报告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4 12:33:11阅读:
字号:小|大
转换机制解瓶颈 产业发展添后劲----江津市牌坊村柑橘专业合作社深化改革的调查报告
江津市牌坊村的363户农民规模种植了1100亩优质晚熟柑橘,并于2003年10月自愿组建了“牌坊村柑橘专业合作社”。经过近两年的运行,合作社部份社员由于对发展晚熟柑橘的前景认识不足,同时也因牌坊村柑橘专业合作社属松散型组织,对外没有广源的融资能力,对内没有强制的管理手段,果园管理不能及时到位,园区发展后劲不足,严重制约着牌坊村柑橘合作社的正常运行。
牌坊村柑橘专业合作社运行的现状引起江津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江津市委、市府的指导下,在江津农业局、李市镇委、镇政府等的大力支持下,牌坊村两委会与合作社社员经过反复探讨和论证,在本着完全自愿的原则下,合作社的77户社员自愿将自己309亩土地的25年经营权以及地上1万余株柑橘树折价共计201.4万元注册成立重庆市仁伟果业有限责任公司,选举产生了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组建了专业生产队伍。公司统一购进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对果园实施统一的生产管理,投产后实行统一采收及销售,盈亏方案由股东大会决定,经营风险由股东共同承担,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用工业的理念经办柑橘业。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公司旗下的柑橘果园面貌焕然一新,效果初步显现。
(一)机制得到有效转换
江津市牌坊村柑橘专业合作组织对外不能很好地担当起企业法人的重任,无法在现有融资条件下得到融资;对内缺乏行政、法律、经济手段,难以履行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应有的管理职能。江津市在牌坊村柑橘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合作制公司,形成一体化的柑橘产业化经营体系,使柑橘专业合作社逐步由松散联合走向紧密联合,不断提升果农的主人翁地位,增强果农的责任感。
公司将社员的土地使用权折资入股,一是把分散在农户手中的生产资料整合起来,进一步促成园区整体性和柑橘生产的规模化;二是形成资本金后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获得了公司果园前期管护必须的资金,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前期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通过集中统一购进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降低了投入成本,而产品由公司统一与企业签订合同,实行最低保护价,降低了交易成本。牌坊村柑橘专业合作社组建仁伟果业公司后,2005年统一购进了肥料40吨、农药500公斤,物料购入成本下降了1.0万元。
(二)果园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重庆市仁伟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采取建立柑橘管理专业队和承包管理相结合的方法管护果园,专业管理队员由股东推选,队员与企业按投资目标和生长目标签订管理责任书,负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以生长目标和奖惩制度,调控管理人员的工资报酬。专业管理队根据果园管护需要统一技术、统一治虫、统一施肥、统一中耕除草、统一冬季清园。据调查,园区柑橘冠径和树高普遍达到1--2米以上,末级枝头数普遍200头以上,大大增强了入股果农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三)农民收入有了稳定的保障
江津市牌坊村柑橘专业合作组织通过改制,管理体制发生了质的变化,所有权与经营权得到有效的分离,社员具有优先承包管理和按股本分红的权利。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土地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束缚,解决了农民想种植却种植不好,不想种植却又无法放弃土地的难题,使农民不仅通过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入股,投产后每年享受分红,而且能够安心地从事其它工作,稳定了农民的收入。与此同时,在园区的果农通过对果园的管护和股本分红获得收益。据调查,每户果农在公司本着就近的原则承包管护柑橘果园20亩,每亩管护的人工收入195元,通过管护果园每年即可收入3900元。
江津市牌坊村的363户农民规模种植了1100亩优质晚熟柑橘,并于2003年10月自愿组建了“牌坊村柑橘专业合作社”。经过近两年的运行,合作社部份社员由于对发展晚熟柑橘的前景认识不足,同时也因牌坊村柑橘专业合作社属松散型组织,对外没有广源的融资能力,对内没有强制的管理手段,果园管理不能及时到位,园区发展后劲不足,严重制约着牌坊村柑橘合作社的正常运行。
牌坊村柑橘专业合作社运行的现状引起江津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江津市委、市府的指导下,在江津农业局、李市镇委、镇政府等的大力支持下,牌坊村两委会与合作社社员经过反复探讨和论证,在本着完全自愿的原则下,合作社的77户社员自愿将自己309亩土地的25年经营权以及地上1万余株柑橘树折价共计201.4万元注册成立重庆市仁伟果业有限责任公司,选举产生了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组建了专业生产队伍。公司统一购进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对果园实施统一的生产管理,投产后实行统一采收及销售,盈亏方案由股东大会决定,经营风险由股东共同承担,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用工业的理念经办柑橘业。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公司旗下的柑橘果园面貌焕然一新,效果初步显现。
(一)机制得到有效转换
江津市牌坊村柑橘专业合作组织对外不能很好地担当起企业法人的重任,无法在现有融资条件下得到融资;对内缺乏行政、法律、经济手段,难以履行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应有的管理职能。江津市在牌坊村柑橘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合作制公司,形成一体化的柑橘产业化经营体系,使柑橘专业合作社逐步由松散联合走向紧密联合,不断提升果农的主人翁地位,增强果农的责任感。
公司将社员的土地使用权折资入股,一是把分散在农户手中的生产资料整合起来,进一步促成园区整体性和柑橘生产的规模化;二是形成资本金后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获得了公司果园前期管护必须的资金,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前期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通过集中统一购进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降低了投入成本,而产品由公司统一与企业签订合同,实行最低保护价,降低了交易成本。牌坊村柑橘专业合作社组建仁伟果业公司后,2005年统一购进了肥料40吨、农药500公斤,物料购入成本下降了1.0万元。
(二)果园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重庆市仁伟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采取建立柑橘管理专业队和承包管理相结合的方法管护果园,专业管理队员由股东推选,队员与企业按投资目标和生长目标签订管理责任书,负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以生长目标和奖惩制度,调控管理人员的工资报酬。专业管理队根据果园管护需要统一技术、统一治虫、统一施肥、统一中耕除草、统一冬季清园。据调查,园区柑橘冠径和树高普遍达到1--2米以上,末级枝头数普遍200头以上,大大增强了入股果农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三)农民收入有了稳定的保障
江津市牌坊村柑橘专业合作组织通过改制,管理体制发生了质的变化,所有权与经营权得到有效的分离,社员具有优先承包管理和按股本分红的权利。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土地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束缚,解决了农民想种植却种植不好,不想种植却又无法放弃土地的难题,使农民不仅通过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入股,投产后每年享受分红,而且能够安心地从事其它工作,稳定了农民的收入。与此同时,在园区的果农通过对果园的管护和股本分红获得收益。据调查,每户果农在公司本着就近的原则承包管护柑橘果园20亩,每亩管护的人工收入195元,通过管护果园每年即可收入3900元。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