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镇)域经济发展调研材料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4 12:33:15阅读:
字号:小|大
一、2005年1—7月份经济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工业、农业持续发展,重点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镇域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预计至2005年7月底,我镇共实现财政总收入215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完成财税任务995.6万元,超全年任务298.2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42.8%。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服务农村农业
一是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发放两项补贴款35.7万元,农民实际增收人平200元;二是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加大农业引资力度。涧湖村西瓜种植面积700亩,我们借机于7月10日举办了首届涧湖西瓜节,扩大了涧湖西瓜的影响。隆平高科租赁稻田240亩,发展新型生态农业;三是搞好水利水系的疏浚工作,对联合垸、同福垸的杨丰撇洪渠,荷塘撇洪渠进行了清污疏通。
(二)城镇管理不断加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调整充实了城镇规模建设工作机构,推选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充实了城镇建设班子,稳定了城镇管理队伍,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明确了专人专职。加大雷锋大道、星城大道的整治力度,拆除了两旁的乱搭、乱建建筑物和广告牌,成立清扫队伍,从根本上改变了脏、乱、差现象。增设路标和指示牌,解决了乱停乱靠现象。规范渣土管理,日夜巡逻,杜绝了渣土乱洒现象。完成规划修编工作,东马集镇的发展规划更加合理、科学。进一步完善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更换雷锋大道沿线流泥井盖40余个,增设小垃圾站6处,疏通下水道1000余米。
(三)严格依法依规征拆,项目建设强力推进
重点工程及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我镇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60号令和县人民政府50号文件精神及有关征拆政策,采用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积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省新闻出版局二期工程、鹏达物流、天宝公司、长沙高压开关厂已正式交地,佛山鸿基公司千亩回报地完成拆迁558亩,交地455.8亩,10月28日前可实现全部交地;黄金东路、银星大道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拆迁户安置工作稳步进行,七峰安置小区已完成建设,拆迁户陆续搬入小区,桑梓、东马安置小区已全面启动建设。
(四)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优化,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对每一个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安排专人负责,跟踪服务,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时刻为引进项目、重点工程排忧解难,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开展创建“平安星城”工作,为重点工程建设、招商引资保驾护航,搞好“十户联防”,在中岭村试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户长制”,取得较好效果,并在全镇进行了推广,优化了治安环境。在群众中广泛开展讲诚信明事理教育,采用文艺宣传,张贴标语,出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对群众进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建设纯朴民风,优化人文环境。
二、困扰镇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有关指示精神,全镇干群精诚团结,艰苦奋斗,我镇的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但是,在镇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困难,一是征拆资金严重不足,致使镇财政赤字增加,沉重的财政欠债,为镇域经济的继续发展留下了隐患;二是征拆资金到位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征拆交地的进度。
三、后段工作思路
我们将充分发挥我镇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致力于打造经济强镇,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认清优势,着眼发展,准确定位
借助湖南融入泛珠三角,建设省会大长沙的契机,我们要充分认识我镇发展的优势,对我镇今后的经济发展有一个清醒、科学的认识,准确定位。我镇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优势是:一、区位优势。我镇滨临湘江,江堤长8.2公里,北接省会长沙,南接县城,处于省会扩张和县城延伸的必然区域。二、交通优势。连接长沙、望城的金星大道、雷锋大道穿镇而过,大部分处于我镇境内,星城大道、黄金大道东延线、站前路、城白路、新巷线横穿东西,市三环线、二环线在我镇经过且设有入口,长石铁路在我镇设车站,使我镇的交通网络初具城市雏形。三、良好的发展趋势。省新闻出版工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中联重科、富虹锌业有限公司、省原种猪场等大企业驻镇发展,势头强劲,广东佛山鸿基房产公司、市交警支队驾驶员培训中心、银太纺织集团、长沙高压开关厂、天宝公司等已完成征地拆迁,正在兴建之中,有意前来我镇投资兴业的项目络绎不绝,我镇的区位、交通优势和迅猛的发展势头,为我镇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今后的5—10年,我镇的发展定位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融入城区为目标,强力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发展;发展城郊型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化进程,保持镇域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把我镇建设成工业发达,环境优美,服务优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城镇。这一定位的涵义是:在今后的五至十年内,我镇已初具城市规模,道路交通网络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完备,工业、商业、服务业成为我镇的主导产业,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已不存在,农民已经消失,大部分农民转变为商人、产业工人和服务业人员,仅有的农业已实现产业化经营、工业化生产,走进星城,一座环境优美,工商业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型现代化城镇矗立在眼前。
(二)、突出发展重点,实现镇域经济飞跃
1、盘活存量资产,突破发展资金瓶颈
通过初步估算,我镇现有闲置存量土地3800亩,闲置房产50余栋,总存量资产在1.5亿元以上,如果我们在盘活存量资产上下大力气,做好盘活文章,每年盘活2000万元,就能够突破资金瓶颈,基本上解决我镇发展的资金问题。一是要主动联系,重点招商,加快对月亮岛、拾比佰、洞庭公司等闲置用地的项目替代。二是对镇谷山林场、原谷山乡政府、镇机砖厂等镇有土地、房产进行招商开发,使之产生实际效益。三是动员和要求各村采取租赁、转让经营等形式,使各村的闲置村部、学校发挥效益。四是拍卖东马、涧湖、桑梓等重建地的存量土地,加快土地变现。
2、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坚持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导农业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原则,坚持用现代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借助国家农业科技园无公害粮菜基地的核心示范作用,以国家农业科技园为中心向周边幅射,发展城郊型农业,明确我镇农业的主导产业:一是无公害优质粮;二是花卉苗木;三是畜牧水产;四是无公害蔬菜、水果;五是农产品加工。引导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向一园(国家农业科技园),一带(雷锋大道沿线示范带),一区(奶业发展小区),五基地(优质粮生产基地、花卉苗木基地、畜牧水产养殖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集中,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秀龙米业、省原种猪场等龙头企业,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专业化管理格局,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推广“农村科技合作社”网络模式,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快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
3、强化城镇集聚功能,推进城镇化进程。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突出重点,优先发展东马、灌子岭集镇,坚持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引导、鼓励各企业向东马集镇和灌子岭集镇集中,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和集聚,至2010年,东马和灌子岭集镇要发展成人口逾万人的生活设施齐全的新型集镇。完善集镇基础设施,不断提高集镇的综合功能,全镇城镇化率达50%以上。完成星城大道道路拓宽改造,实现东马、灌子岭集镇户户通自来水、有线电视,增大电力容量,兴建环卫设施,建立集镇社区组织,实行城镇管理模式。
4、拓展引资渠道,推进招商引资
创新招商方式,拓展引资渠道,发挥政府、企业和民间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引进资金、项目、技术、管理和人才,尤其要注重引进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本和企业,充分利用省新闻出版集团、国家农业科技园的示范聚集效应招商引资,充分利用金星大道、雷锋大道的交通优势招商引资,充分利用近城临江的区位优势招商引资,充分利用融入省会长沙的号召作用招商引资,动员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员、关系、手段招商引资。争取每年引进企业或项目5—10个,引进资金5—10亿元,对招商引资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加大向外“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发展劳务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努力提高镇域经济的外向度和竞争力。
(三)、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
1、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以建设良好的体制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服务环境为目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调整村级区划,理顺镇村关系,强化镇对村的指导、协调作用,加强体制环境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法制环境建设;培育诚实、信用民风,强化诚信教育,加强信用环境建设;主动服务,跟踪服务,推行服务承诺制,加强服务环境建设。依法查处“三乱”和各种侵权行为,依法打击各种侵商、扰商、袭商行为,为镇域经济发展创造宽松、文明、安全的社会环境和低成本投资环境。
2、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引导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采用转包、转让经营、租赁方式合理使用土地、开发土地,使土地发挥最大效益。把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采取就地安置、劳务输出、鼓励创业等方式,解决失地农民和剩余劳力的安置就业,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深化机构改革,并村减员,推进事业单位体制和机构改革,逐步降低镇财政供养系数。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完善干部定期学习制度,加强对干部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狠抓干部的作风建设,建立一支高效、勤奋、廉洁的镇干部队伍。加强村级干部队伍的培训、考核工作,依法配备、选举村级带头人,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一批有头脑、有知识、有能力的经济能人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
4、加强对镇域经济的领导
把加快发展镇域经济摆到重要位置,镇党政一把手要将主要精力抓经济发展。成立镇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确定长期稳定的符合本镇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定期研究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树立科学发展观,使镇域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四、对发展县乡(镇)域经济的想法和建议
1、坚持兴工强县,融城强县发展战略。
2、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业兴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坚持沿湘江带优先发展带动其它乡镇发展的思路。
4、采用“谁引资、谁受益”的方式,在法律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适当扩大乡镇经济发展自主权,对驻乡(镇)甚至村的企业按合适比例返还部分税收到乡镇甚至村,调动乡(镇)、村一级引资发展的积极性。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工业、农业持续发展,重点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镇域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预计至2005年7月底,我镇共实现财政总收入215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完成财税任务995.6万元,超全年任务298.2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42.8%。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服务农村农业
一是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发放两项补贴款35.7万元,农民实际增收人平200元;二是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加大农业引资力度。涧湖村西瓜种植面积700亩,我们借机于7月10日举办了首届涧湖西瓜节,扩大了涧湖西瓜的影响。隆平高科租赁稻田240亩,发展新型生态农业;三是搞好水利水系的疏浚工作,对联合垸、同福垸的杨丰撇洪渠,荷塘撇洪渠进行了清污疏通。
(二)城镇管理不断加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调整充实了城镇规模建设工作机构,推选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充实了城镇建设班子,稳定了城镇管理队伍,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明确了专人专职。加大雷锋大道、星城大道的整治力度,拆除了两旁的乱搭、乱建建筑物和广告牌,成立清扫队伍,从根本上改变了脏、乱、差现象。增设路标和指示牌,解决了乱停乱靠现象。规范渣土管理,日夜巡逻,杜绝了渣土乱洒现象。完成规划修编工作,东马集镇的发展规划更加合理、科学。进一步完善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更换雷锋大道沿线流泥井盖40余个,增设小垃圾站6处,疏通下水道1000余米。
(三)严格依法依规征拆,项目建设强力推进
重点工程及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我镇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60号令和县人民政府50号文件精神及有关征拆政策,采用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积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省新闻出版局二期工程、鹏达物流、天宝公司、长沙高压开关厂已正式交地,佛山鸿基公司千亩回报地完成拆迁558亩,交地455.8亩,10月28日前可实现全部交地;黄金东路、银星大道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拆迁户安置工作稳步进行,七峰安置小区已完成建设,拆迁户陆续搬入小区,桑梓、东马安置小区已全面启动建设。
(四)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优化,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对每一个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安排专人负责,跟踪服务,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时刻为引进项目、重点工程排忧解难,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开展创建“平安星城”工作,为重点工程建设、招商引资保驾护航,搞好“十户联防”,在中岭村试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户长制”,取得较好效果,并在全镇进行了推广,优化了治安环境。在群众中广泛开展讲诚信明事理教育,采用文艺宣传,张贴标语,出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对群众进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建设纯朴民风,优化人文环境。
二、困扰镇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有关指示精神,全镇干群精诚团结,艰苦奋斗,我镇的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但是,在镇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困难,一是征拆资金严重不足,致使镇财政赤字增加,沉重的财政欠债,为镇域经济的继续发展留下了隐患;二是征拆资金到位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征拆交地的进度。
三、后段工作思路
我们将充分发挥我镇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致力于打造经济强镇,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认清优势,着眼发展,准确定位
借助湖南融入泛珠三角,建设省会大长沙的契机,我们要充分认识我镇发展的优势,对我镇今后的经济发展有一个清醒、科学的认识,准确定位。我镇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优势是:一、区位优势。我镇滨临湘江,江堤长8.2公里,北接省会长沙,南接县城,处于省会扩张和县城延伸的必然区域。二、交通优势。连接长沙、望城的金星大道、雷锋大道穿镇而过,大部分处于我镇境内,星城大道、黄金大道东延线、站前路、城白路、新巷线横穿东西,市三环线、二环线在我镇经过且设有入口,长石铁路在我镇设车站,使我镇的交通网络初具城市雏形。三、良好的发展趋势。省新闻出版工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中联重科、富虹锌业有限公司、省原种猪场等大企业驻镇发展,势头强劲,广东佛山鸿基房产公司、市交警支队驾驶员培训中心、银太纺织集团、长沙高压开关厂、天宝公司等已完成征地拆迁,正在兴建之中,有意前来我镇投资兴业的项目络绎不绝,我镇的区位、交通优势和迅猛的发展势头,为我镇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今后的5—10年,我镇的发展定位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融入城区为目标,强力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发展;发展城郊型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化进程,保持镇域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把我镇建设成工业发达,环境优美,服务优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城镇。这一定位的涵义是:在今后的五至十年内,我镇已初具城市规模,道路交通网络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完备,工业、商业、服务业成为我镇的主导产业,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已不存在,农民已经消失,大部分农民转变为商人、产业工人和服务业人员,仅有的农业已实现产业化经营、工业化生产,走进星城,一座环境优美,工商业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型现代化城镇矗立在眼前。
(二)、突出发展重点,实现镇域经济飞跃
1、盘活存量资产,突破发展资金瓶颈
通过初步估算,我镇现有闲置存量土地3800亩,闲置房产50余栋,总存量资产在1.5亿元以上,如果我们在盘活存量资产上下大力气,做好盘活文章,每年盘活2000万元,就能够突破资金瓶颈,基本上解决我镇发展的资金问题。一是要主动联系,重点招商,加快对月亮岛、拾比佰、洞庭公司等闲置用地的项目替代。二是对镇谷山林场、原谷山乡政府、镇机砖厂等镇有土地、房产进行招商开发,使之产生实际效益。三是动员和要求各村采取租赁、转让经营等形式,使各村的闲置村部、学校发挥效益。四是拍卖东马、涧湖、桑梓等重建地的存量土地,加快土地变现。
2、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坚持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导农业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原则,坚持用现代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借助国家农业科技园无公害粮菜基地的核心示范作用,以国家农业科技园为中心向周边幅射,发展城郊型农业,明确我镇农业的主导产业:一是无公害优质粮;二是花卉苗木;三是畜牧水产;四是无公害蔬菜、水果;五是农产品加工。引导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向一园(国家农业科技园),一带(雷锋大道沿线示范带),一区(奶业发展小区),五基地(优质粮生产基地、花卉苗木基地、畜牧水产养殖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集中,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秀龙米业、省原种猪场等龙头企业,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专业化管理格局,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推广“农村科技合作社”网络模式,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快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
3、强化城镇集聚功能,推进城镇化进程。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突出重点,优先发展东马、灌子岭集镇,坚持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引导、鼓励各企业向东马集镇和灌子岭集镇集中,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和集聚,至2010年,东马和灌子岭集镇要发展成人口逾万人的生活设施齐全的新型集镇。完善集镇基础设施,不断提高集镇的综合功能,全镇城镇化率达50%以上。完成星城大道道路拓宽改造,实现东马、灌子岭集镇户户通自来水、有线电视,增大电力容量,兴建环卫设施,建立集镇社区组织,实行城镇管理模式。
4、拓展引资渠道,推进招商引资
创新招商方式,拓展引资渠道,发挥政府、企业和民间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引进资金、项目、技术、管理和人才,尤其要注重引进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本和企业,充分利用省新闻出版集团、国家农业科技园的示范聚集效应招商引资,充分利用金星大道、雷锋大道的交通优势招商引资,充分利用近城临江的区位优势招商引资,充分利用融入省会长沙的号召作用招商引资,动员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员、关系、手段招商引资。争取每年引进企业或项目5—10个,引进资金5—10亿元,对招商引资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加大向外“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发展劳务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努力提高镇域经济的外向度和竞争力。
(三)、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
1、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以建设良好的体制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服务环境为目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调整村级区划,理顺镇村关系,强化镇对村的指导、协调作用,加强体制环境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法制环境建设;培育诚实、信用民风,强化诚信教育,加强信用环境建设;主动服务,跟踪服务,推行服务承诺制,加强服务环境建设。依法查处“三乱”和各种侵权行为,依法打击各种侵商、扰商、袭商行为,为镇域经济发展创造宽松、文明、安全的社会环境和低成本投资环境。
2、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引导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采用转包、转让经营、租赁方式合理使用土地、开发土地,使土地发挥最大效益。把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采取就地安置、劳务输出、鼓励创业等方式,解决失地农民和剩余劳力的安置就业,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深化机构改革,并村减员,推进事业单位体制和机构改革,逐步降低镇财政供养系数。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完善干部定期学习制度,加强对干部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狠抓干部的作风建设,建立一支高效、勤奋、廉洁的镇干部队伍。加强村级干部队伍的培训、考核工作,依法配备、选举村级带头人,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一批有头脑、有知识、有能力的经济能人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
4、加强对镇域经济的领导
把加快发展镇域经济摆到重要位置,镇党政一把手要将主要精力抓经济发展。成立镇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确定长期稳定的符合本镇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定期研究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树立科学发展观,使镇域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四、对发展县乡(镇)域经济的想法和建议
1、坚持兴工强县,融城强县发展战略。
2、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业兴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坚持沿湘江带优先发展带动其它乡镇发展的思路。
4、采用“谁引资、谁受益”的方式,在法律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适当扩大乡镇经济发展自主权,对驻乡(镇)甚至村的企业按合适比例返还部分税收到乡镇甚至村,调动乡(镇)、村一级引资发展的积极性。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