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工作报告 -> 述廉报告 -> 正文

2010年文化局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4 12:34:19阅读:
字号:|

  2010年,我局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坚持文艺的“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强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促进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文化工作完成情况

  ㈠出色完成全市重大文化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开封文化软实力。

  精心参与组织承办 “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活动。参与组织4500件文物及展品参展、600件拍品拍卖、80篇论文学术交流,为群众鉴宝1000件、300人次,完成了市博物馆改造、宋都御街牌楼的修缮工程。依法征得伊朗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等馆藏精品参与展出,元青花瓷、明仇英《清明上河图》等国宝文物精品,让国内外来宾和开封市民大饱眼福,引起省内外媒体网络广泛关注。通过首届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把七朝古都开封建成一座享誉海内外、集收藏活动与收藏经济开发为一体的有较大影响的收藏文化发展基地,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切实抓好新郑门遗址“城摞城”博物馆的项目开发。开封地下构成的“城摞城”奇特景观,是世界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是非常少见的。为进一步发展宋都古城的历史风采,在市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积极主动地抓好项目开发的各项工作,组织制订详细科学的考古发掘方案,提供充足的专业技术材料,邀请相关专家召开研讨会,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与澳大利亚裕万责任有限公司投资方广泛接触谈判,签订了项目合作意向协议书。“城摞城”博物馆的项目开发,对丰富开封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品位,推动我市大遗址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认真做好第25届菊花花会文化活动组织工作。组织举办了菊会开幕式大型鼓舞表演《万人千鼓庆菊会》和菊会大型文艺晚会,举办菊花花会文化活动20个。特别是开幕式大型鼓舞表演《万人千鼓庆菊会》,汇聚市属五县五区1000名鼓手、1000面盘鼓,擂响开封,激越豪迈,营造了强烈的文化氛围,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新成果。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十五件实事”之一——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工作。切实加强农村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大院建设,指导各县先后共申请到位国拨资金近300万元用于农村文化建设,新建开封县图书馆1100平方米,为农民放映电影4000场,观众达百万人次。组织XX年年图书配送工作,共向尉氏、兰考等县配送图书价值2万元。指导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乡、镇)活动,组织文化下乡演出、“春满中原”农村文化活动、百面盘鼓闹县城、元宵节民间文艺展示、农民唢呐大赛等200项(次)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力组织好“文艺精品”《清》剧的进京演出活动。接到市委、市政府复排大型原创歌舞剧《清明上河图》晋京演出的任务后,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清》剧晋京演出作为文化系统的中心工作,相关领导及全体演职员牺牲春节长假,不分昼夜组织排练,加工提高。3月7日、8日,在首都北京天桥剧场为全国“两会”演出,受到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广泛赞誉,宣传了开封,展示了开封文化风采,《中国文化报》以整版篇幅宣传报道了演出盛况。

  强力推进郑汴文化对接。积极与郑州市文化局相互沟通相互联系,成立文化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对接实施方案。开封杂技与郑州杂技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参加了“中原博览会”开幕式演出。举办了郑汴两地书画、摄影联合展出,扩大了两地的文化交流。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关心支持下,创造性地启动了合理配置艺术生产资源、联手打造歌舞剧《清明上河图》(青春版)工程,在策划、营销和演出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经过7个月的修改、排练,于11月26日公演。该剧的排演成功,在强力推进郑汴一体化、有效整合郑汴文化资源等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实现文化旅游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做出了贡献。

  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彰显良好势头。

  局党委为了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调研,制订《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制定《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施方案》,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普查。组织申报朱仙镇木版年画老艺人郭太运,入选由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组建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有限公司,统筹安排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在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期间,组织我市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到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和我市部分中小学进行展示,产生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加强对木版年画及北宋钱币纪念册的研发,把新产品开发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朱仙镇木版年画精选》《中国北宋钱币精选》等具有开封地方特色文化产品投放市场后,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积极发展我市文化娱乐业,延伸现有文化产业项目的深度开发,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认真做好对外大型文化项目推介工作,协调组织我市文化产业单位参加河南省文化产品成果展、河南省特色文化村(镇)评选等省内外重大活动,精心挑选推荐汴绣、北宋官瓷、朱仙镇木版年画、歌舞剧等代表我市特色文化产品的五大类产品十多家企业,在河南文化产业网免费展示销售,并参加河南省文化产品成果展,受到省领导好评。

  ㈢抓好艺术创作与生产,社会文化成绩显著。

  积极参加全省青年戏剧演员大赛、省第三届声乐大赛等,《徐耕耘画集》、《尚仁义花鸟画作品集》等专著出版,全年组织专业艺术工作者参加省级以上书画大展、各类文艺赛事活动,共取得金奖23个、银奖30个、铜奖36个。注重艺术创新,创作高难杂技节目《绸吊》、《高椅》、《五人柔术》,先后三次组团赴韩国、俄罗斯、阿塞拜疆等7国,共商业演出188天,受到国外观众的好评;排演新戏《姊妹易嫁》、《玉桃恨》,繁荣了舞台艺术;加盟三峡旅游公司,联手打造大型情景剧《盛世峡江》的演出。加大艺术教育教研力度,与开封大学成教部、商丘心影舞校等联合办学,不断创新办学形式,扎实做好艺术人才培养工作。以各种文化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文化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全市文化资源普查、先进文化进基层、新农村文化建设等省、市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先后组织举办“欢乐周末”暨“第三届社区文化节”、 “欢乐中原 " 和谐开封”、庆“八一”大型文艺晚会等50多项重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开封书画优势,通过举办“开封书画院书画小品联展”、书画笔会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开封书画的影响。重视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基地建设,深入基层文艺辅导达100多次。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免费为下岗职工举办计算机知识培训,开展为青少年捐赠图书和“图书进基层”活动,增加馆外图书服务网点覆盖面,先后到省一监狱、市老干部大学、水稻乡希望小学等数十个基层单位送书17.6万册。

  ㈣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以文化市场平安建设为总体目标,把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文化领域知识产权、预防文化市场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作为文化市场管理的重中之重,严格管理权限,严格执法程序,严格审批条件,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治理,切实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责。依法加强对网络市场、音像市场等文化市场的规范管理,组织部署了“零时行动”、 “暑假行动”等全市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查处网吧未成年人进入、超时营业等违法经营行为,停业整顿35家、吊销许可证4家、暂扣电脑及附属设备132件、取缔黑网吧1家,销毁非法音像制品8万余盘(张),关闭“ktv”恋歌厅10家。加强行业协会管理,积极推进 “电玩城”等新兴文化娱乐场所建设,发展繁荣文化市场。

  ㈤强化文物保护和管理,推进文博事业蓬勃发展。

  认真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实行文物安全责任目标管理,制定文物管理单位文物风险技防达标方案。完成山陕甘会馆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进入试运行阶段。认真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及《文物保护法》颁布25周年纪念日等系列活动,全年举办各类展览30个,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完成我市新增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保护范围和控制建设地带的划定,监督指导宗公祠大殿、体育场南大门和朱亥故里的维修加固工作。组织文物工作队赴重庆三峡工地及淅川丹江水库工地,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3200平方米,出土文物200余件。认真做好宋都古城风貌展示和保护工作,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完成文物勘探面积20万平方米,全面展开对隋唐大运河开封段(汴河故道)的考古调查,基本探明了古运河开封段的位置、走向和地表现状等情况,编制《开封城墙保护规划》、《开封城墙维修方案》以及延庆观和繁塔的文物保护规划,积极做好玉皇阁顶升工程的筹备工作,修建了开封城墙大梁门古马道遗址展览馆和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并对外开放。加强文物理论研究,《开封城下城综合研究》、《北宋东京城外城城壕护坡》等40余篇文物课题论文获奖或发表。积极开展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推荐杨靖宇将军读书处、张登云故里等34处不可移动文物申报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博系统全年争取上级问问维修经费3450万元,为进一步开发和保护文物资源,奠定了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