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局工区工长个人事迹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4 12:37:27阅读:
字号:小|大
“立正、稍息!”雄壮的军人般的口号声在安陆工区响起。人们驻足观看,原来是工区的职工们早点名,安排新一天的工作。职工们身着清一色的黄色防护帽、防护服,就像部队士兵统一着装,整齐威武。
他们的领头雁,便是职工们习惯戏称的“军人工长”李青青。李青青1977年11月出生,7月入党,1992年11月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军80436部队服役,1995年12月退伍后,分配到铁路当了一名养路工。他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很快成为工区的生产骨干,并于8月当上了安陆工区工长。在他的带领下,工区职工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工区管辖的10公里正线,28组道岔,9.5公里站线动静态控制达到全优。以来,段领导多次添乘检查,每公里晃车达到0.2个的控制标准,成了段上的放心线。
过去,安陆工区管理混乱,工作生活条件较差,一度人心思走,线路设备质量滑坡。8月4日,由于工区职工违章蛮干作业,造成了管内严重晃车事件发生,在路局产生了极坏的影响。“8.4”事件后,领导将这个工区工长的担子压在了李青青肩上。
面对着人心涣散,线路质量差的状况,李青青反复思忖,从鼓舞士气入手,使整个工区职工攥成一个拳头。他常说,一个人要有志气,一支队伍更要有士气;士气旺盛,才能战无不胜。他从早点名排队分工抓起,要求大家显现安陆工区职工的气势。接着,李青青抓面貌改观。他带领工区职工大搞室内外卫生,清除院内杂草,疏通淤积的下水道,冲洗厕所。他首先将自己的被子叠得像部队时那样四方四正,要求职工照他的样子将被子叠好,物品摆设一致。整个工区像军营般的面貌一新,职工们的心情为之一振。
他来到安陆工区当工长后,就为自己订下了一套行为规范。凡是要求职工达到的,自己要在标准上严上一档;凡是涉及职工利益的,要坚持公开、公正。他认为,工区的战斗力的形成首先在于严格的管理制度,而制度执行得好坏关键在工长。上任伊始,他一面对工区管辖线路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检查,一面查看工区原来实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和工区每一位职工促膝谈心,问其所想,知其所需。一趟一来,人瘦了,脸黑了,可他的工作笔记里却记了30多个职工工作、生活上的问题和建议。在工区管理上,他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让每一名职工都参与工区管理。工区每项管理制度都必须经过工区职工的评议和签认,实行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管,大家共同来遵守。为此,他和工区职工一道,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工区的工作制度,细化和完善了《综合考核办法》、《防护员考核办法》、《设备质量考核办法》、《施工卡控措施》、《岗位达标考核办法》等十余项基本管理制度,工区职工从心眼里接受制定的这些规章制度,谁也别想搞特殊化。有一次,工区职工在线路上作业,李青青没有安排专人防护,被段检查人员发现,当场考核200元,他二话没说,一人承担。去年5月份的一天,青工秦德志刚调到安陆工区不久,一次在清挖线路翻桨时,“天窗点”作业前准备工作没有按规定操作,被李青青当场制止,下班后及时召开了工区安全分析会,对违章作业的危害性进行了认真分析,当月对带班人员和青工秦德志进行了考核。工区个别职工发牢骚说道:“李工长,又没有出事,何必这么认真?”李青青却说:“安全无小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认真对待。工区的各项制度都是经过工区职工的评议和签认的,大家都不认真遵守、严格执行,一个集体怎么有战斗力?”同时也对自已没有很能好地教育好青工进行了管理上的自我批评。
李青青坚持白天和职工们一起上道作业,工区的台帐和日作业计划都是利用晚上完成。他在跟班中发现,有的带班人员作业习惯不好,简化作业程序,有的作业标准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导致线路质量不高,“晃车”现象突出。他将部队训练那套使了出来。布置日班计划,点点滴滴讲得清清楚楚,执行的时候又和带班人员一起带领职工干。全部作业完成后,他又带领着带班人员逐一回检一次。现在,全工区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线路质量动静态控制达到全优。
工区实行“天窗点”以后,大家的工作时间与原来发生了很大变化,“天窗点”时间紧,任务重,李青青根据“天窗点”迅速调整了工作计划,他把“以汗水换质量,以质量保安全”作为工区抓好安全生产的座右铭。面对工区生产任务重、汉丹线增建二线安全卡控及工区人员少的情况下,他顾不上家中年幼的孩子,一心扑在工区。工区管辖的确良10公里线路、28组道岔、5条到发线等设备成了他生活的主题。他记不清父母、妻子的生日,而工区的每一公里线路、每一组道岔、每一条曲线在他心中都有一本明细帐。有一次,李青青肾结石突发了,他晚上打点滴,白天坚持工作,硬撑着在施工工地上奔忙,敬业爱岗的精神激励人工区每一位职工。3月3日5时50分,因下大雨,他及时出巡冒雨检查,发现管内k113+500处新顶进立交雨水冲刷路基,造成路基塌方,严重危及行车安全。他立即采取防护措施,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由于该险情发现及时,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的发生,受到路局和工务段的通报表扬和嘉奖。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青青深知要想让职工们干好工作,就得让职工吃好。工区食堂是他一手操办起来的,考虑到职工收入状况,他要求在吃饱吃好的前提下,要求炊事员变化花样,让职工们吃得满意,职工们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他心里时刻装着职工,工区门前有一条马路,由于施工单位车辆经常在马路上碾压,变成了泥巴路。特别是每逢大雨时,道路泥泞,车难进人难行,职工们苦不堪言。李青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四次找到施工单位协调补偿解决,终于把破坏的水泥路修好了,改善了职工们上下班进出难的问题,笔直宽敞的路面让职工上下班心情更加舒畅了。工区职工王红军,一条腿患上内风湿病,走起路来十分不便,全家靠他一个人养家糊口,李青青安排他在工区从事后勤工作,并多次向上级请求救济他,组织动员工区职工多次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让王红军十分感动:“我不做好工作,对不起大家”。安陆工区职工14人当中,女职工就占了5人,为了让女职工安心工作,李青青认真做男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尽量让女职工从事一些体力较轻的工作,她们深受感动:“工区现在管辖设备多、生产任务重,女职工多,在工务段是少见的,在这种情况下还安排我们做驻站防护,真是破例的做法,我们一定好好工作,保证安全,让工长放心,让大家放心!”。在去年设备质量整治、复线施工防护等工作任务中,工区女职工工作抢着干,个个变得又黑又瘦,跟换了个人似的。
李青青,一名普通的铁路工务工区工长,他没有感人至深的豪言壮语,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仅仅凭着保持本色,严于律已,依靠大家,科学管理,撑起了一片小天地。他连续两年荣获段先进生产工作者光荣称号、被段评为“十大安全标兵”。、被路局、路局党委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他们的领头雁,便是职工们习惯戏称的“军人工长”李青青。李青青1977年11月出生,7月入党,1992年11月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军80436部队服役,1995年12月退伍后,分配到铁路当了一名养路工。他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很快成为工区的生产骨干,并于8月当上了安陆工区工长。在他的带领下,工区职工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工区管辖的10公里正线,28组道岔,9.5公里站线动静态控制达到全优。以来,段领导多次添乘检查,每公里晃车达到0.2个的控制标准,成了段上的放心线。
过去,安陆工区管理混乱,工作生活条件较差,一度人心思走,线路设备质量滑坡。8月4日,由于工区职工违章蛮干作业,造成了管内严重晃车事件发生,在路局产生了极坏的影响。“8.4”事件后,领导将这个工区工长的担子压在了李青青肩上。
面对着人心涣散,线路质量差的状况,李青青反复思忖,从鼓舞士气入手,使整个工区职工攥成一个拳头。他常说,一个人要有志气,一支队伍更要有士气;士气旺盛,才能战无不胜。他从早点名排队分工抓起,要求大家显现安陆工区职工的气势。接着,李青青抓面貌改观。他带领工区职工大搞室内外卫生,清除院内杂草,疏通淤积的下水道,冲洗厕所。他首先将自己的被子叠得像部队时那样四方四正,要求职工照他的样子将被子叠好,物品摆设一致。整个工区像军营般的面貌一新,职工们的心情为之一振。
他来到安陆工区当工长后,就为自己订下了一套行为规范。凡是要求职工达到的,自己要在标准上严上一档;凡是涉及职工利益的,要坚持公开、公正。他认为,工区的战斗力的形成首先在于严格的管理制度,而制度执行得好坏关键在工长。上任伊始,他一面对工区管辖线路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检查,一面查看工区原来实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和工区每一位职工促膝谈心,问其所想,知其所需。一趟一来,人瘦了,脸黑了,可他的工作笔记里却记了30多个职工工作、生活上的问题和建议。在工区管理上,他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让每一名职工都参与工区管理。工区每项管理制度都必须经过工区职工的评议和签认,实行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管,大家共同来遵守。为此,他和工区职工一道,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工区的工作制度,细化和完善了《综合考核办法》、《防护员考核办法》、《设备质量考核办法》、《施工卡控措施》、《岗位达标考核办法》等十余项基本管理制度,工区职工从心眼里接受制定的这些规章制度,谁也别想搞特殊化。有一次,工区职工在线路上作业,李青青没有安排专人防护,被段检查人员发现,当场考核200元,他二话没说,一人承担。去年5月份的一天,青工秦德志刚调到安陆工区不久,一次在清挖线路翻桨时,“天窗点”作业前准备工作没有按规定操作,被李青青当场制止,下班后及时召开了工区安全分析会,对违章作业的危害性进行了认真分析,当月对带班人员和青工秦德志进行了考核。工区个别职工发牢骚说道:“李工长,又没有出事,何必这么认真?”李青青却说:“安全无小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认真对待。工区的各项制度都是经过工区职工的评议和签认的,大家都不认真遵守、严格执行,一个集体怎么有战斗力?”同时也对自已没有很能好地教育好青工进行了管理上的自我批评。
李青青坚持白天和职工们一起上道作业,工区的台帐和日作业计划都是利用晚上完成。他在跟班中发现,有的带班人员作业习惯不好,简化作业程序,有的作业标准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导致线路质量不高,“晃车”现象突出。他将部队训练那套使了出来。布置日班计划,点点滴滴讲得清清楚楚,执行的时候又和带班人员一起带领职工干。全部作业完成后,他又带领着带班人员逐一回检一次。现在,全工区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线路质量动静态控制达到全优。
工区实行“天窗点”以后,大家的工作时间与原来发生了很大变化,“天窗点”时间紧,任务重,李青青根据“天窗点”迅速调整了工作计划,他把“以汗水换质量,以质量保安全”作为工区抓好安全生产的座右铭。面对工区生产任务重、汉丹线增建二线安全卡控及工区人员少的情况下,他顾不上家中年幼的孩子,一心扑在工区。工区管辖的确良10公里线路、28组道岔、5条到发线等设备成了他生活的主题。他记不清父母、妻子的生日,而工区的每一公里线路、每一组道岔、每一条曲线在他心中都有一本明细帐。有一次,李青青肾结石突发了,他晚上打点滴,白天坚持工作,硬撑着在施工工地上奔忙,敬业爱岗的精神激励人工区每一位职工。3月3日5时50分,因下大雨,他及时出巡冒雨检查,发现管内k113+500处新顶进立交雨水冲刷路基,造成路基塌方,严重危及行车安全。他立即采取防护措施,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由于该险情发现及时,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的发生,受到路局和工务段的通报表扬和嘉奖。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青青深知要想让职工们干好工作,就得让职工吃好。工区食堂是他一手操办起来的,考虑到职工收入状况,他要求在吃饱吃好的前提下,要求炊事员变化花样,让职工们吃得满意,职工们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他心里时刻装着职工,工区门前有一条马路,由于施工单位车辆经常在马路上碾压,变成了泥巴路。特别是每逢大雨时,道路泥泞,车难进人难行,职工们苦不堪言。李青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四次找到施工单位协调补偿解决,终于把破坏的水泥路修好了,改善了职工们上下班进出难的问题,笔直宽敞的路面让职工上下班心情更加舒畅了。工区职工王红军,一条腿患上内风湿病,走起路来十分不便,全家靠他一个人养家糊口,李青青安排他在工区从事后勤工作,并多次向上级请求救济他,组织动员工区职工多次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让王红军十分感动:“我不做好工作,对不起大家”。安陆工区职工14人当中,女职工就占了5人,为了让女职工安心工作,李青青认真做男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尽量让女职工从事一些体力较轻的工作,她们深受感动:“工区现在管辖设备多、生产任务重,女职工多,在工务段是少见的,在这种情况下还安排我们做驻站防护,真是破例的做法,我们一定好好工作,保证安全,让工长放心,让大家放心!”。在去年设备质量整治、复线施工防护等工作任务中,工区女职工工作抢着干,个个变得又黑又瘦,跟换了个人似的。
李青青,一名普通的铁路工务工区工长,他没有感人至深的豪言壮语,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仅仅凭着保持本色,严于律已,依靠大家,科学管理,撑起了一片小天地。他连续两年荣获段先进生产工作者光荣称号、被段评为“十大安全标兵”。、被路局、路局党委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