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工作报告 -> 事迹材料 -> 正文

铁路整备车间先进事迹材料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4 12:37:27阅读:
字号:|
xx机务段xx整备车间辅二组目前共有9名成员,平均年龄42岁,其中高中文化程度8人,本科1人,党员5人,占60%。目前班组分工负责机车机油、燃油、静液压系统及其他部位各滤清器的检查和检修工作,在工作中我们一直坚持贯彻“机车质量无小事”,以抓好分工部位的安全生产为已任,以自控型、学习型、创新型班组建设为主线,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和铁路跨越式发展理念,通过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推进创新攻关机制,强化班组民主化、文明化管理,充分发挥班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将班组建设成为安全稳定、质量可靠、业务精湛、团结紧密、富有进取、创新精神和战斗力的团队。
  一、强基达标,落实规章,确保机车安全质量受控
  安全生产是铁路发展过程始终必须贯穿的一个中心,而机车检修质量又是保证机车运用过程中的安全行驶,因此必须始终将检修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和机车的检修质量抓紧、抓牢、抓好。辅二组日常工作包保范围广泛,同时与数个其他班组范围有着直接间接的联系,为了能够保证我们自身工作能够达到要求,班组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1、严格贯彻执行铁路劳动安全规章制度。班组各成员不仅要求在平时的班组学习和安全案例学习反思中加强自己的劳动生产安全意识,更要求在实际的生产中正确穿戴、操作,做到“三不伤害”,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长久安全。2、严格贯彻执行段、车间各部门对于机车检修范围和检修工艺的规章、规程。机车检修的工艺规章是经过广大技术人员多次反复论证后得出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能确保机车检修质量的检修方法。在我们目前面临的机车长交路、重载运用情况下,必须要在日常检查、检修机车过程中严格执行检修工艺,各岗位责任人员不仅要接受车间技术部门的监督,更要建立相互监督、检查机制,真正做到质量受控。3、严格贯彻执行个人岗位责任包保机制,将安全生产和机车质量落实到每个成员身上。岗位责任包保机制的施行有利于充分调动工作者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可以保证机车检修质量。岗位责任包保机制的落实中要注重结合各成员的个人专长,努力发掘成员在工作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责任意识。几年来,在我与班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班组三方面建设卓有成效,未发生任何责任机破、运缓事件,安全生产工作正扎实推进。
  二、积极推进文明化、民主化管理班组建设
  自入段以来我个人及班组大部分成员都经历从原来的蒸汽机车到目前的内燃机车的换型,从原来集体主义的大包修组管理模式到目前民主化创新化的新型班组管理模式的转变。班组作为生产一线的战斗堡垒,如何充分发挥其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是我在思考的问题。为了能让自己更快的适应目前的岗位工作和更快的推进班组建设,我认真学习了相关的管理理论,参与了工班长管理培训,在实际的班组管理建设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点进行:1、扭转思想观念,充分抓住党员先进性建设为契机,以党员为先锋。对于大部分成员以前形成的大锅饭、铁饭碗思想,我们给予了坚决的打破,铁路的改革发展、班组建设的推行绝不能停留在表面上,一方面通过党组成员的感化,激励,另一方面通过带领大家共同学习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使得班组每个成员都能接受新的管理理念,使得自控型班组建设深入人心。按这个方法,班组从成立到完成自控型班组建设只用了2年多时间。2、以帮助教育为主,以考核机制为辅,全面推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要求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个人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我们要分类区别对待,要善于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对经调查后确实属于个人责任的应严格施行考核,同时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我们要让每个成员都能理解考核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们的真正目的是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这样的模式,班组岗位责任包保机制充分落实,成员安全生产质量稳定、可靠。3、坚持班组建设全员参与,全员管理,扎实推进班组建设各个方面。班组的建设不能仅仅以自控型班组为最终目的,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大量的工作如班组文明化建设、学习型班组的建设、创新型班组的建设等都需要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班组建设过程中要防止成员思想的松懈,出现以个人为中心的情况,始终将个人荣辱与班组荣辱联系在一起,做到班组建设人人建,班组成果人人享,不断的提高班组成员的凝聚力,战斗力。通过这三个理念的施行,辅二班在我的领导下,在全体成员的参与下,班组从原来二线非自控班组成长为一线自控型班组,同时,班组的文明化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班组建设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重基础,抓学习,强练兵,不断提高全员素质
  作业人员的业务理论和实作技能及综合素质关系到每个成员自身作业过程中质量的稳定性。考虑到 班组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原来由蒸汽机车转型而来,对于内燃机车的理论实作经验都不是很足,为了能将每个成员打造成业务精湛的能手,班组制定了一系列的目标,既有短期目标让成员能迅速适应目前岗位,能独立高效的完成包保岗位的机车检修任务;又有长期目标要实现成员素质的综合提高,具体有以下几点:1、强化基础,立足本职岗位,带领大家吃透学精本岗位作业业务理论,提高实作技能。本岗位工作是一切其他工作的根本立足点与出发点,只有让成员能彻底的做好了本岗位的各项工作,才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本岗位业务的学习通过相互讨论,同时结合检修实际工作中的情况进行,尤其要始终以机车检修的工艺规程为中心,对各岗位作业人员学习掌握程度进行考试,达不到要求的再学重考,直至合格,做到人人过关,条条掌握,确保成员在实际的作业中一次做对,保证机车检修质量。2、合理安排好每月学习课程,通过自主学习和车间技术人员的帮扶教提高班组成员全面的检修业务素质。一方面学习铁路发展形势和上级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学习下一阶段重点生产工作中的业务知识,对上一阶段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和小结,最后还要循序渐进的安排好机车钳工中级、高级理论的教学。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体现在成员能够通过段、车间进行的各项考试考核并取得好成绩,能使成员同时满足车间多个岗位作业要求。3、认真学习反思安全生产事件,做到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每一个安全生产事件的发生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要让每个成员都能认识到安全事件的反思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书面上,更要深入到人心里。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成员的业务素质与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班组成员开始积极参与到了各类技能鉴定、考核,不但提升了自身能力也提高班组的整体检修实力。
  四、转变思想,实现个人与班组建设创新发展
  创新是一个团体永葆青春的力量源泉。辅二组成员有着特殊的结构即成员平均年龄要比其他班组大,成员的综合学历相对不高,成员中党员占大多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战斗团体里创新尤其重要,至少可以体现出三个方面的价值:一是老同志老思想也可以转变,也可以创新,创新不属于年轻人的专属,杜绝了倚老卖老映像。二是创新也可以在平凡的人群中,在平凡的岗位中进行,树立了老同志的新形象,更加激励了车间年轻一代的忧患意识,创新意识。三是党员始终成为创新工作的中坚力量。作为有着高思想觉悟的党员不仅在平时在工作中起到先锋作用,在创新工作中同样如此,因为创新的意识首先是在党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了将班组打造成创新型班组,我经过对比其他班组创新工作的开展和本班组自身实际情况做了如下几方面工作:1、积极倡议,深入宣传,将创新思想普及到每个成员身上。针对老同志普遍存在的害怕同年轻人竞争,害怕改革的思想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教育,转变了成员中存在的这种思想,使得成员敢于竞争,敢于突破,在班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首个qc攻关创新项目机车机油油质反馈分析一举成功,获段三等奖,重新树立了自身的自信心。2、结合实际工作,从本岗位创新开始。经过了成员的共同学习辅二组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本岗位各项工作的工艺规程和技术要求,加之思想观念的转变,我们不仅能够做好本职检修工作,而且可以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更多的看法,通过班组成员间的相互讨论,这些意见看法无疑会成为创新的火花,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之上,我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攻关创新。3、以党员为先锋,以群众为基础,走好创新发展之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体现在各个方面,创新工作中党员始终还是中坚力量,正是由于抓住,用好了这个中坚力量,我们的创新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在今年我们除了班组进行创新工作外,在党员内部也组织成员进行了创新工作的开展,目前已经顺利完成并获得车间好评。在我任工班长的这几年中,我们辅二组创新的硕果累累,共完成5项qc攻关创新,20项小技改,多次得到段、车间表扬。这也是体现出我们努力摸索的创新发展之路的充分肯定。
回顾过去,辅二组的各项工作基本上从零的起点上逐步的展开,班组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内燃业务素质普遍不高,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岗位人员信心缺乏,团体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班组文明化、民主化建设毫无头绪,更不奢望能够建成一个一类自控型班组。纵观现在,班组各成员业务素质大幅度提高,班组目前共有高级机车钳工7人,中级机车钳工2人。成员思想先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强烈,班组不仅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自控型班组建设,更在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班组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成员斗志高昂,各成员已经普遍形成了班组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意识,班组凝聚力战斗力与日剧增。展望未来,我们更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成绩是过去的,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我们不仅要在其中继续探索前进,更要在平凡的工作中继续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不畏艰难的精神,更加努力的拼搏,抓好安全生产、强化机车质量、完善班组管理,创造新的成果,始终坚持为将辅二组打造成检修一线的坚强战斗堡垒而奋斗。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