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工作报告 -> 申报材料 -> 正文

乡镇卫生院星级“平安单位”创建申报材料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4 12:37:28阅读:
字号:|
认准目标 落实平安创建
自创建平安活动以来,我院按照乡党委、政府关于创建“平安单位”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单位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方法,全力打造创建“平安单位”的环境,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以“爱院、爱岗、诚信、勤奋、守纪、合作”的主人翁精神, 坚持“深化改革、科技兴院、稳定发展”的基本方针。围绕“医德医风、医疗质量、管理效益”这个主题,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开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活动,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携手奋进、改革创新,建设了一支“政治强、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廉洁高效”的队伍,为和谐××、平安××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医院各项工作,院领导深刻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持医院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为此,我们坚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上党课,学党章,开展“行风评议会”,召开院职工会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让全院干部职工感受到医院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的宗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推动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诚信立院,保护病人利益,医院把“诚信服务,透明医疗”做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结合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在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中开展了救死扶伤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二是结合医院特点,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重点强化以人为本的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三是开展“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的理念教育,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对病人的爱心、关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四是结合行风评议和普法教育活动进行纪律和法制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党员干部十不准》、《医务人员十不准》、《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
  三、狠抓医疗质量与安全医疗,不断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按照“病患至上”的要求,在全院实施了全面推行质量策划与改进。医院全面引入与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坚持“医疗安全无小事,病人利益无小事”、“所有缺陷都是可以避免的”等质量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做了以下几点:
  1、进一步建立各组织机构,各组织按各自的职责开展各专业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评价、督促。努力使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和部署的工作要求落实到实处。
  2、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工作质量标准、管理方案、管理办法,使医疗护理活动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3、医院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负责制,频繁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抽查;坚持院长质量查房、院长总值班、护士长夜班、医疗缺陷告示、医疗护理分级管理制等重要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4、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执行用血登记、用血报批、检验核对制度。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按要求消毒、毁形、焚烧处理,把院内感染控制在最低限度。
  5、医院紧抓以手术管理为核心的医疗风险教育,切实落实患者知情和风险告知制度。
  6、强调对一些特殊用药的管理,并对存在不安全因素和薄弱环节的科室进行了重点要求,对重要岗位及工作环节不定期的进行了抽查,确保了安全医疗。
  7、加强对临床各科室危重病人的管理,严格三级查房制度,不定期地抽查各医疗区查房情况及门诊首诊负责制执行情况。
  8、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11年增加了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奖金倾斜,较好地调动和稳定了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上述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使“质量效益”这一管理概念转变成医院管理中最活跃、最行之有效的因素,把人员的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潜力充分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保证了医疗护理工作的高效和安全,最终反映在医疗质量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抓继续医学教育,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努力开创业务工作新局面。人才培养,人才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医院医疗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技术人才素质。只有拥有一批具有先进科学技术和创造能力的技术人才,医院才能办出成绩,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医疗科学水平。特别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年代,我们用战略的眼光,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去落实人才建设工作。多年来我们重视人才建设,把好进人关,重视老队伍的培训提高,对年轻队伍按着高起点、高要求、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标准建设。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