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工作计划 -> 班级工作计划 -> 正文

2009年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4 12:39:17阅读:
字号:|
   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期。本学期本班幼儿共29人,其中新生4名。通过一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大多数幼儿都喜欢上幼儿园,并逐步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初步建立了在园的一日生活和学习常规,会独立进餐,生活自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喜爱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和各种区域活动,许多幼儿内向的幼儿性格变的活泼开朗起来,喜欢与同伴交往,并在交往中愿意用普通话进行交谈,同时我们也发现幼儿社会交往中,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活动中表现出任性、自私、娇气的一面,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班重点将是开展幼儿社会化活动,从幼儿的情感、亲情入手,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现将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 教育教学重点 
继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加强“生活、学习、环境、观察”四方面有序来实施幼儿园的园本课程。 
1生活有序方面: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 
(1)  学习自己穿脱衣服。 
(2)  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不偏食,能将饭菜吃完。 
(3)  培养良好的午睡习惯,不吵醒别人。 
(4)  能根据自己的身体需要调节自己,如:根据冷热增减衣服等,提高 自我服务能力。 
(5)  学习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学习有序方面: 
(1)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2)  爱护幼儿园的玩具,不与人争抢。 
(3)  用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4)  按照活动区常规进行活动区活动。 
(5)  学习看书的正确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6)  加强孩子们注意力的培养,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  注重计划—做—整理—回忆四个环节。 
3 观察有序方面 
教师将有目的的对幼儿进行观察,并及时进行分析与评价,做好幼儿个人档案的记录与整理。 
4 环境有序 
本学期将利用各种材料来丰富教室及活动区材料,增加一些真实的材料,使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经验。 
5继续开展以高瞻课程为主线、关键经验为辅的园本课程,将主题   探究活动与结构教学结 合 进行,从他们的兴趣入手,让孩子主动学习、建构知识,从而获取各方面的经验 与 能力。 
6 加强社会化活动,培养交往能力。  
(1)  能大方地与教师、幼儿交往。 
(2)  在活动中,不争抢玩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 
(3)   爱劳动,做力所能及的的事。 
(4)   知道爱父母、老师、同伴、家人,有爱心。 
(5)  会初步使用礼貌用语与他人交往。 
7 配合幼儿园迎接省一级幼儿园评估。 
8大型活动: 二月份编排新操;三月份“爱妈妈”年级庆祝活动; 
春游;四月份月份年级“国际象棋月”;五月份亲子环保制作;六 
月份十年园庆。 
二 卫生保健工作 
1加强对幼儿的生活照顾,将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2保育教师重点做好教室的清洁卫生工作,使孩子有一个舒适、干  
净的学习生活环境。 
3坚持定期消毒、灭蚊,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4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的安全、卫生保健制度、  
定时定量的给幼儿喂药,照顾好生病的孩子, 
5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 
幼儿生理与心理结合起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6积极开展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 
三 家长社区工作 
1、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树立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及时将幼  
儿在园活动内容及发展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 
2、充分运用家长资源,开展家长助教活动,使家长与教师共同参与  
到活动教育中去。 
3、结合主题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 
4、充分利用社区的有效资源,结合主题与家长共同开展 
社区教育活动。 
5 定期向家长宣传我园的教育理念、园本课程等。 
四 班级人员工作 
1 继续加强班级人员之间的交流与配合,保教结合,“与时俱进”调 
整自己。在探索中享受快乐,在反思中寻求发展,萌发内在的工  
作、学习动机,促进自我提升和事业的发展,具有自我挑战、自 
我超越的意识,使自己经受住改革大潮的考验。 
2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职业道德和专业发展上要对集 
体、对自己负责任, 积极参加各种研习活动,不断更新知识、更  
新教育观念。 
3坚持“一切以幼儿利益优先”的工作原则,尊重幼儿、平等地对 
待幼儿 。树立 意 识,不断修正服务态度,围绕幼儿利益和为 
家长服务全方位地改善服务质量,使家长真正感受到我们的一切 
工作都落实了“一切以幼儿利益优先”的原则,以诚信换 取家长 
的信任。 
4认真学习《第五项修炼》一书,加强修炼。提高自我素质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