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工作计划 -> 学生会工作计划 -> 正文

国贸系团学会学艺部2011年学期工作计划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4 12:39:22阅读:
字号:|

题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根据刚刚过去的一年的学艺部的工作,我们对工作中的成绩要继承和发扬,对工作中的问题要有清楚的认识,并扬长避短,进行全面的总结,并制定接下来一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招新:

在新生军训结束后,根据国贸系团学会统一部署进行招新。在招新前即进行好宣传的策划事宜。毕竟刚入学的新生对方方面面并不了解,所以怎样从感情上让新生对我们工作产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是今后开展好工作的关键。

在招新中除像以往一样招收学艺部干事外,拟招收系辩论队队员。属与学艺部平级组织(一人即可是学艺部干事也可是辩论队队员),根据初期报名人数灵活进行面试与筛选。后成立国贸系辩论队。拟在系辩论赛开始前即开始进行培训。

(附:计划:每周进行一次全体培训,除辩论队队长外,至少一名系学艺部副部以上干部出席。初期培训内容为对辩论赛系统的了解,主要目的是使队员对于辩论赛有全面的了解认识,并培养其对于辩论的热爱和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建设。在辩论赛开始后,拟将几个班的成员分成小组分派老辩手对口进行私下知道,不再做统一要求。并根据当周比赛时间安排至少召开全体例会一次,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指导以后的工作。在这级阶段的工作中,对于辩论队要再次进行筛选,结果由学艺部和辩论队商议得出。在各班比赛中表现突出却不是辩论队成员者将其吸收进辩论队,以不断优化整个团队。在系比赛结束后,经过多轮筛选,辩论队雏形已基本确定。在做短暂休整之后,即积极投入到全队的训练当中,为今后参加院辩论赛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打下基础。这一阶段的培训主要以模拟赛为主,以实战来增加经验并在各模拟赛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各阶段拟邀请院辩论队各级辩手,及07级院最佳辩手和我系07级辩论队辩手进行系统指导,采取轮流“授课”的方式进行。)

(二)辩论赛

活动前先写好策划书,内容有关活动宗旨,口号,主题,日程。

拟基本框架如下:

一、前期活动阶段

为确保辩论赛顺利展开,应做好辩论赛的宣传,动员,报名名单整理,辩题搜集,评委嘉宾邀请等基础工作。

(1)充分发挥宣传部的作用,利用海报为主要宣传形式,在整个学院展开宣传工作。由学艺部成员及时联系到各班,要求学艺部成员积极配合学艺股长工作,动员班级同学参加,并于把报名汇总名单交到副部长处。

(2)辩题搜集。辩题的搜集要紧紧围绕大学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要让同学们都有话可说,有理可循,另外可同时搜集一些比较新颖的辩题。

(3)评委嘉宾的邀请。鉴于参加比赛队伍的预期数量太大,评委嘉宾主要以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主,在复赛以后可以邀请老师和书记等作为评委。

二、赛前准备阶段
(1) 比赛抽签。

(2)每日以海报、通知、口头传达等形式将比赛时间场地告知同学。
(3)在学院网站开辟辩论赛专版,发布有关比赛的最新消息。
(4)请记者团积极配合,做好报道宣传工作。

三、 比赛具体规则:
一、赛制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
1.初赛采用淘汰制

2.初赛获胜各班进入复赛,复赛仍为淘汰制

3.最后胜出的4只队伍进行半决赛和决赛

(三)中英文演讲比赛

1.前期做好各项工作的策划和准备
2.召开会议,各班班长与学艺必须参加,以增加各班对于比赛的重视程度

3.各班推选出的选手经过初试后最后进行决赛

创新:

1.打破以往只有新生才可以参加的界限,将选手范围扩大到全系各级。以期达到学艺部工作之真正目的,增加学生之间学习方面的交流,锻炼国贸学子的口才与交际能力,给更多国贸的人才以展示自己的中英文演讲才能的舞台。

2.中文演讲增加即兴演讲环节,选取生动有趣的题目,即可考察选手的语言功底有可使略显死板的比赛充满生肌,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和带动全系同学发散性的思维。

英文演讲比赛在今年加入才艺环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背景下,拟明年继续继承并发扬这一传统,使之成为比赛特色之一。以激起广大国贸学子学习英语的热情。

这两项活动的开展都期望可以极大的丰富国贸学子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其在大学阶段有机会充分的锻炼与展示自我,为培养符合国际贸易学系要求的合格大学生,为国贸培养更多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各种交流会

拟在这一年中继续举办一系列的考前与考证交流会,以更好的响应院系的学风建设活动。并对同学们有关考试与考证的疑问切实的做到很好的解答。

1.邀请各级学生代表与新生进行交流

2.切实树立好榜样的作用,为每一个国贸学子树立一个好的奋斗目标,并带动整个国贸系的学风建设朝一个高好的方向发展

3.以期通过一系列交流会使同学们在考试与考证过程中少走弯路,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国贸争光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