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工作计划 -> 其它工作计划 -> 正文

2010年少先队工作计划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4 12:42:20阅读:
字号:|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实现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主题活动,以实践活动为基本教育途径,继续深化“新世纪我能行”、“雏鹰行动”体验活动,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利用家、校、社区统一的教育网络,对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加强少先队部的建设工作,将少先队活动的重心从大队活动,转移到中小队活动上来,以培养小队干部及其他队员的各项能力。结合校本课程、科研课题的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少先队活动,使得队员们能全面地发展。

  二、本学期工作重点:

  1、 深入开展“养成道德好习惯,争做五好小公民”、“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活动。

 (1)根据学段的要求和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从每天身边的小事抓起,坚持不懈,有始有终,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养成文明、健康、向上的优良品质。本学期继续进行“周流动红旗”、"星级班级"、"全星个人"评比,进一步强化管理中的学生主体意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求内化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

  (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做到净化、绿化、美化。要认识到学校是育人场所,文明场所,不能留有任何"死角"。加强环境建设,做到让每一棵花草、每一处场所、每一次活动都发挥育人功能。办好"红领巾"广播站、学校宣传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内化素质。

  (3)认真结合校风建设检查评比,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队会、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等对队员进行分层次、分专题的教育,组织队员们在自己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了解“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要求。

  2、加强少先队的阵地建设,拓宽少先队的社会教育领域,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雏鹰假日小队”和精神文明共建活动。本学期,我校少先队仍将进一步发挥德育主阵地的作用,加强基础建设,规范组织管理,内务管理和礼仪管理。继续抓好队干部的培养,开展针对性强的队活动。特别是要创造性的开展队会课、雏鹰行动和主题教育活动,构建社区雏鹰假日活动网络。要依托社区,服务社区,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社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维护社区公共秩序,搞好社区环境保护,为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创建文明社区做贡献。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加强国防和法制教育。以"四五普法"为契机,切实用好《法律知识读本》,加强对学生遵纪守法教育,积极与检察院等部门联系和配合,在落实学校教育管理责任的同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辅导员的特殊作用,做到"校园预防"和"社会预防"互相配合;以《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加强教育宣传,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和节假日的安全教育,防止偶发事件的发生。

    4、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引导学生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创新技能,提高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规定十一月为科技月。

  三、月份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少先队工作计划。

  2、召开中队长会议。

  3、强化“五有五无”教育,礼仪常规教育。

  4、流动红旗评比进一步细化、改革,礼仪队、纠察队常规培训。

  5、各中队辅导员制定中队活动计划。

  6、教师节活动。

  7、各班队干部的改选活动。

  8、礼仪队、纠察队正式上岗,做好校风校纪的督察工作。

  9、各中队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活动。

  10、竞选队干部。

  11、进行“红领巾心向党”的特色中队活动观摩活动。

  12、各班开展“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故事大赛。

  13、进行各班的“庆国庆”黑板报评比大赛。

  十月份

  1、筹备建队节活动。

  2、各班制定出各小队的雏鹰假日活动计划。

  3、选送优秀选手参加区级“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故事大赛。

  十一月份

  1、科技节主题活动。

  2、开展“我是五好小公民”征文教育活动。

  3、组织学生参加小学生绘画大赛。

  十二月份

  1、各班开展“实现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主题活动。

  2、期末复习动员。

  3、各中队“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总结。

  4、庆祝元旦活动。

  5、中队总结会。

  元月份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