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明中学2009年度校本研修总结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35:38阅读:
字号:小|大
长明中学XX年度校本研修总结
XX学年我校以崇明县“十一五”校本研修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为目标,贯彻“两纲”精神和“二期课改”目标要求,突出学校内涵建设,对校本研修工作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具体情况如下: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制
我校成立了“长明中学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科研室主任为具体负责人,各条线中层为分管负责人,各教研组为实施者,每位教师为实际参与者的研修网络。全面制定学校5年校本研修规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对研修活动的各个环节作出规范化的要求,做到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具体工作与成效
1、理论学习、规划发展
根据长明中学教师“十一五”校本研修工作规划,我们把XX学年叫做“师德年”,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师德修养。
学校规定了每两周安排一次大组的政治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思想理论教育》等杂志社出版的教师学习资料;观看师德教育录像资料;师德修养专题交流会等。要求做好学习笔记,于每学期期末上交。在组织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其他提升师德修养的活动。如:师德演讲比赛,“师德小故事”的征集活动(挖掘身边不为人知的师德故事),“敬老爱老”活动,参观烈士陵园等。
要求教师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认真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今年,我校结合校本研修活动,组织群众性读书活动。并通过集体交流,使广大教师从中学有所思、学有所获,逐步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
通过校本研修,切实增强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水平,提高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立足实际、注重实效
本年度我校以“862”观课评课为载体,积极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 ,认真观看全员培训的理论讲座和第一阶段的展示课、第二阶段的观摩课提供的有关内容。
通过每月的教研组长、班主任、备课组长例会制度,有力地落实了阶段研修内容。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定期通过专题学习、参与式研讨、观摩活动研讨、经验交流等途径开展了一系列研修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以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活动为抓手,着重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各学科《教学大纲》和相关理论知识。教研组经常安排教研公开课,进行案例分析,使评课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资源。
学校行政班子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随堂听课,然后与授课教师座谈,听他们说课,并对这些教师的授课进行评议诊断。
开展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于4月16日到5月23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大奖赛,竞赛主要围绕课堂教学开展。活动的主题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要求公开课必须运用多媒体。
学校还邀请崇明县进修学校副校长兼教研室主任龚耀昌做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上课及教学评价》的专题报告,激情生动的讲解,详实的内容,贴切鲜活的事例,为老师上了很好的一课。
06学年,我校邀请进修学校研训部和评估中心来校,对我校各学科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调研,对语、数、外教师进行评估,通过专家们的听课、评课,指出了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科研引领,实践反思
针对学校教师的特点和开展教科研工作的需求,聘请了区教科室的专家到我校做了科研课题申报和撰写论文等专题讲座,营造了较好的教科研氛围。
完善了科研奖励制度,制定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及考核办法,制定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奖励办法。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积极动员学校教师参加县教科室组织的第三届教师教科研成果的评比工作,有五篇文章获第三届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使学校的教科研成果有了很大的突破。落实青年教师课题申请工作,宣传青年教师的课题研究申请事项,对青年教师的课题进行指导与筛选,严格把好质量关。
开展了如何填写各类计划的学习与研讨活动,提高了教师的计划设计、组织与实施、反思与记录的能力。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4、同伴互助,网络研修
实施“青蓝工程”,重点加强对0-5岁教龄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导师制培训,即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从备课、上课、说课、批改作业、命题、辅导、论文等方面耐心指导,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本学期我校还把青年教师安排到各班担任副班主任,让他们跟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带班方法,促进他们的提高。
为了展现骨干教师的教学特色和丰采,让骨干起到引领、辐射的作用,我们还开展了骨干教师的交流研讨活动,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我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崇明教师研训博客的平台,进行了网上大讨论。就日志而言,我校的群组排名已在全县名列前茅。我想:研训博客对于探索教师过程性评价制度,构建新型的学校文化,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推进校本研修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我校有位教师在培训小结中写道:八月廿日至廿四日,我校举行了为期一周的XX年年暑期全员师资培训,期间培训的项目主要有:新课程背景下备课、上课及教学评价;教育科研课题选择与方案设计;教育科研获奖论文交流;先进教师师德交流会;学生心理特点与教师心理辅导;走进中华经典人物;观看862工程教学资料……等等,可谓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为什么教师们对培训的内容如此耳熟能详呢?主要原因是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每位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就此次暑期培训而言,大部分的内容必须由教师的合作和参与下才能完成。如:教育科研获奖论文交流;先进教师师德交流会,教学研讨会,都是教师们自己在唱主角,哪有不上心的?
三、存在的问题
校本研修是一项新型的教师培训活动,不光有其自主性、灵活性,而且它的未成熟性决定了学校在实行和探索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惑和出现不少问题。
1、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如果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活动或者措施,它的有效
2、校本研修的内容与方法上还需要继续进行探索,有待于完善。例如研修活动缺少围绕教师日常工作难题而开展的专题研讨。
3、师资队伍发展不均衡,中老年教师难于很快与之相适应。
四、下阶段的思考:
1、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放在首要位置
我们将继续加强深入第一线的指导与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薄弱问题,针对教师身边的问题,加强研讨,增强互动研究,提高实效性,
2、充分利用校本研修的一切资源。
在培训过程中,需要提供给培训者和被培训者一系列理论参考资料、案例、课件等,因此在实施中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备培训资料库。进一步增强教师间的互动,最大程度地达到资源共享。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校本研修管理机制。
进一步注重教师的学习与反思,完善每一位教师的“个人成长档案”;落实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提供给每个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完善评价、考核的管理机制。使校本研修真正彰显出我们学校的特色,办出使海岛人民满意的教育。
XX学年我校以崇明县“十一五”校本研修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为目标,贯彻“两纲”精神和“二期课改”目标要求,突出学校内涵建设,对校本研修工作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具体情况如下: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制
我校成立了“长明中学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科研室主任为具体负责人,各条线中层为分管负责人,各教研组为实施者,每位教师为实际参与者的研修网络。全面制定学校5年校本研修规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对研修活动的各个环节作出规范化的要求,做到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具体工作与成效
1、理论学习、规划发展
根据长明中学教师“十一五”校本研修工作规划,我们把XX学年叫做“师德年”,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师德修养。
学校规定了每两周安排一次大组的政治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思想理论教育》等杂志社出版的教师学习资料;观看师德教育录像资料;师德修养专题交流会等。要求做好学习笔记,于每学期期末上交。在组织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其他提升师德修养的活动。如:师德演讲比赛,“师德小故事”的征集活动(挖掘身边不为人知的师德故事),“敬老爱老”活动,参观烈士陵园等。
要求教师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认真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今年,我校结合校本研修活动,组织群众性读书活动。并通过集体交流,使广大教师从中学有所思、学有所获,逐步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
通过校本研修,切实增强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水平,提高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立足实际、注重实效
本年度我校以“862”观课评课为载体,积极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 ,认真观看全员培训的理论讲座和第一阶段的展示课、第二阶段的观摩课提供的有关内容。
通过每月的教研组长、班主任、备课组长例会制度,有力地落实了阶段研修内容。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定期通过专题学习、参与式研讨、观摩活动研讨、经验交流等途径开展了一系列研修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以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活动为抓手,着重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各学科《教学大纲》和相关理论知识。教研组经常安排教研公开课,进行案例分析,使评课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资源。
学校行政班子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随堂听课,然后与授课教师座谈,听他们说课,并对这些教师的授课进行评议诊断。
开展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于4月16日到5月23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大奖赛,竞赛主要围绕课堂教学开展。活动的主题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要求公开课必须运用多媒体。
学校还邀请崇明县进修学校副校长兼教研室主任龚耀昌做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上课及教学评价》的专题报告,激情生动的讲解,详实的内容,贴切鲜活的事例,为老师上了很好的一课。
06学年,我校邀请进修学校研训部和评估中心来校,对我校各学科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调研,对语、数、外教师进行评估,通过专家们的听课、评课,指出了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科研引领,实践反思
针对学校教师的特点和开展教科研工作的需求,聘请了区教科室的专家到我校做了科研课题申报和撰写论文等专题讲座,营造了较好的教科研氛围。
完善了科研奖励制度,制定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及考核办法,制定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奖励办法。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积极动员学校教师参加县教科室组织的第三届教师教科研成果的评比工作,有五篇文章获第三届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使学校的教科研成果有了很大的突破。落实青年教师课题申请工作,宣传青年教师的课题研究申请事项,对青年教师的课题进行指导与筛选,严格把好质量关。
开展了如何填写各类计划的学习与研讨活动,提高了教师的计划设计、组织与实施、反思与记录的能力。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4、同伴互助,网络研修
实施“青蓝工程”,重点加强对0-5岁教龄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导师制培训,即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从备课、上课、说课、批改作业、命题、辅导、论文等方面耐心指导,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本学期我校还把青年教师安排到各班担任副班主任,让他们跟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带班方法,促进他们的提高。
为了展现骨干教师的教学特色和丰采,让骨干起到引领、辐射的作用,我们还开展了骨干教师的交流研讨活动,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我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崇明教师研训博客的平台,进行了网上大讨论。就日志而言,我校的群组排名已在全县名列前茅。我想:研训博客对于探索教师过程性评价制度,构建新型的学校文化,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推进校本研修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我校有位教师在培训小结中写道:八月廿日至廿四日,我校举行了为期一周的XX年年暑期全员师资培训,期间培训的项目主要有:新课程背景下备课、上课及教学评价;教育科研课题选择与方案设计;教育科研获奖论文交流;先进教师师德交流会;学生心理特点与教师心理辅导;走进中华经典人物;观看862工程教学资料……等等,可谓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为什么教师们对培训的内容如此耳熟能详呢?主要原因是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每位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就此次暑期培训而言,大部分的内容必须由教师的合作和参与下才能完成。如:教育科研获奖论文交流;先进教师师德交流会,教学研讨会,都是教师们自己在唱主角,哪有不上心的?
三、存在的问题
校本研修是一项新型的教师培训活动,不光有其自主性、灵活性,而且它的未成熟性决定了学校在实行和探索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惑和出现不少问题。
1、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如果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活动或者措施,它的有效
性值得怀疑。少数活动流于形式。这些教师认为校本培训只不过是走过场而已,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导致有些活动由于教师参与性不强而未能取得应有的实效。
2、校本研修的内容与方法上还需要继续进行探索,有待于完善。例如研修活动缺少围绕教师日常工作难题而开展的专题研讨。
3、师资队伍发展不均衡,中老年教师难于很快与之相适应。
四、下阶段的思考:
1、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放在首要位置
我们将继续加强深入第一线的指导与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薄弱问题,针对教师身边的问题,加强研讨,增强互动研究,提高实效性,
2、充分利用校本研修的一切资源。
在培训过程中,需要提供给培训者和被培训者一系列理论参考资料、案例、课件等,因此在实施中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备培训资料库。进一步增强教师间的互动,最大程度地达到资源共享。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校本研修管理机制。
进一步注重教师的学习与反思,完善每一位教师的“个人成长档案”;落实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提供给每个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完善评价、考核的管理机制。使校本研修真正彰显出我们学校的特色,办出使海岛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