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培训点总结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37:59阅读:
字号:小|大
自7月25日至7月30日为期六天的“城关镇中小学农远工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二小教学点培训工作已圆满结束。参加二小培训点培训的教师分别是:二小、九小、八小、十小、陶桥、宋庙等十几所小学的全体教师共176名教师。
这次培训共分为语文组、数学组和体育组。7月25日-30日每天上午9点到12点是数学组培训时间;每天下午2点到4点30分是语文组培训时间;7月31-8月3日为体育组培训时间。
在这次培训学习中,全体参学教师认真收看了《教育部周济部长的重要讲话》、《中央教育电视台播放的2010年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教材》,《新课程标准》、《多认少写背景下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教材的运用》、《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育教学及教师职业道德、专业成长的相关培训内容。现就几天的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这次培训,受到了城关镇中心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二小培训点在培训组长关振江,副组长王海峰、付春梅的带领下,严格实行签到制度。要求全体教职工全员参加,教师必须完成全部的学时培训;准备充分,参学人员人手一本空中课堂培训记录,要求注意收看,认真记录;听后全体教职工对培训内容进行认真总结,写一份深刻的心得体会和一篇学习反思。
制度之下,领导先行,不管是天气炎热还是阴雨天气,每位领导都是走在老师的前面,提前到达培训点。有的领导甚至带病坚持参加学习,从不无故迟到或早退,给老师们带了个好头。有的教师家住郊区,距离培训点十几里路;有的教师年龄较大接近退休,但他们从没有迟到过。每天教师们不论天气有多热,路途有多远,全体参学教师都能够按时参加培训学习。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们看到了城关镇教师具有很高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高度的责任感。
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提升我们教师素质,大力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培训内容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以新课程教学专业能力培训为重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养成、专业成长、教学能力、心理健康等。大家一致认为:要当好一名现代教师,不只是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崭新的理念,良好的品德,健康的心态,知理守法的从教行为;要想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教师,必须坚持在思想、行为、品德、心理等方面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发展,自我修养,自我完善。
课间,我们听见了这样一些议论和感慨:“空中课堂这种培训方式很好,很适合我们边远农村!”,我们有教师这样说;“这种授课方式真好,开始时我还以为要打瞌睡,结果那上面有讲、有问、有答,形式灵活,内容丰富,非常吸引人,让我耳目一新”;“给我们上课的都是浙江杭州等国家的名师,听后真是受益匪浅!”教师们纷纷表示,培训结束后,一定要认真总结,深刻领会,做到学以致用。
在观看空中课堂的第一讲《周济部长的讲话》——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时,特别是谈到“5.12”汶川地震中涌现的中小学教师的英雄事迹时,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国运心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阐述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的紧迫感;明确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的八方面要求,即: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并以胡书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明确了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重点内容。
通过空中课堂中,专家的讲解、分析,观看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使老师们真正体会到: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学生情感交流、感悟做人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共同思考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体验成功的地方。给我们教师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学科均衡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举措,以及以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和谐的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探索,的确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从培训中,我们知道了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应该做一个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教育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心理健康的指导者,学生团队的组织者,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者,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协作者,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平等相处的知己
专家们关于新课程倡导下的课程观给我们进行“洗脑”。案例精妙:学习的情景、内容、目标和特点的灵活运用,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断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学会创新,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结构。也改变了学生智力加工的方法,从而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学会了学习,注重了实践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新课程的课程设置按照国家、地方、学校设置,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国家课程设置综合化,如:设艺术统音乐、美术等;学校有了10-12%的课时保障,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了更广阔而实际的空间。第二,新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成为了课程的主旋律。为学生的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第三,教材内容更是涉及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未来五大部分,让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再次,新课程的动态生成。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疑”是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习者才能积极思考,去质疑、释疑,在不断的生疑——质疑——释疑过程中,才有创新。即:“问题”是学习者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的关键。那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专家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发问自己:我对学生的问题能力的培养注意了吗?我的教学学生思想去神游了吗?学生是不是接受员?我将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些,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说到课程资源,可能有部分教师首先会想到就是教材或者现代教育技术,其实,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起码包括课程实施有关的人、财、物,以及时间、场地、媒体、设备、设施和环境,还有对于课程的认识状态等等。这里还不包括形成课程的要素(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的确,弄清楚课程资源的外延,,对我们树立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元素,来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如何用教材教、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引领者。首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教材内容是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资源载体。但教材的确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其次,资源是多样化、无限的,任何的课程资源只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才能在教学中变得积极有意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要靠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技能对课程资源进行再选择、再组织。要教师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把理想的课程目标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所以教师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这次培训还有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教师专业成长问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问题、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技巧问题等等。总之,老师们都非常珍视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讲座,教师们更进一步地明白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名教师的基本标准;让老师们豁然开朗……本次培训真正触及到了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灵魂,因为它让我们明白,我们不能只做教书匠,不能故步自封,不能妄自尊大,不能把教师只当职业去做,当然也不能只有蜡烛似的燃烧。我们既要努力工作,更新自己,以教会学生学习、做人、做事,肩负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任,还要学会保护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
这次培训共分为语文组、数学组和体育组。7月25日-30日每天上午9点到12点是数学组培训时间;每天下午2点到4点30分是语文组培训时间;7月31-8月3日为体育组培训时间。
在这次培训学习中,全体参学教师认真收看了《教育部周济部长的重要讲话》、《中央教育电视台播放的2010年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教材》,《新课程标准》、《多认少写背景下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教材的运用》、《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育教学及教师职业道德、专业成长的相关培训内容。现就几天的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这次培训,受到了城关镇中心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二小培训点在培训组长关振江,副组长王海峰、付春梅的带领下,严格实行签到制度。要求全体教职工全员参加,教师必须完成全部的学时培训;准备充分,参学人员人手一本空中课堂培训记录,要求注意收看,认真记录;听后全体教职工对培训内容进行认真总结,写一份深刻的心得体会和一篇学习反思。
制度之下,领导先行,不管是天气炎热还是阴雨天气,每位领导都是走在老师的前面,提前到达培训点。有的领导甚至带病坚持参加学习,从不无故迟到或早退,给老师们带了个好头。有的教师家住郊区,距离培训点十几里路;有的教师年龄较大接近退休,但他们从没有迟到过。每天教师们不论天气有多热,路途有多远,全体参学教师都能够按时参加培训学习。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们看到了城关镇教师具有很高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高度的责任感。
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提升我们教师素质,大力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培训内容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以新课程教学专业能力培训为重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养成、专业成长、教学能力、心理健康等。大家一致认为:要当好一名现代教师,不只是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崭新的理念,良好的品德,健康的心态,知理守法的从教行为;要想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教师,必须坚持在思想、行为、品德、心理等方面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发展,自我修养,自我完善。
课间,我们听见了这样一些议论和感慨:“空中课堂这种培训方式很好,很适合我们边远农村!”,我们有教师这样说;“这种授课方式真好,开始时我还以为要打瞌睡,结果那上面有讲、有问、有答,形式灵活,内容丰富,非常吸引人,让我耳目一新”;“给我们上课的都是浙江杭州等国家的名师,听后真是受益匪浅!”教师们纷纷表示,培训结束后,一定要认真总结,深刻领会,做到学以致用。
在观看空中课堂的第一讲《周济部长的讲话》——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时,特别是谈到“5.12”汶川地震中涌现的中小学教师的英雄事迹时,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国运心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阐述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的紧迫感;明确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的八方面要求,即: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并以胡书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明确了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重点内容。
通过空中课堂中,专家的讲解、分析,观看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使老师们真正体会到: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学生情感交流、感悟做人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共同思考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体验成功的地方。给我们教师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学科均衡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举措,以及以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和谐的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探索,的确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从培训中,我们知道了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应该做一个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教育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心理健康的指导者,学生团队的组织者,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者,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协作者,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平等相处的知己
专家们关于新课程倡导下的课程观给我们进行“洗脑”。案例精妙:学习的情景、内容、目标和特点的灵活运用,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断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学会创新,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结构。也改变了学生智力加工的方法,从而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学会了学习,注重了实践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新课程的课程设置按照国家、地方、学校设置,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国家课程设置综合化,如:设艺术统音乐、美术等;学校有了10-12%的课时保障,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了更广阔而实际的空间。第二,新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成为了课程的主旋律。为学生的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第三,教材内容更是涉及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未来五大部分,让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再次,新课程的动态生成。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疑”是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习者才能积极思考,去质疑、释疑,在不断的生疑——质疑——释疑过程中,才有创新。即:“问题”是学习者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的关键。那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专家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发问自己:我对学生的问题能力的培养注意了吗?我的教学学生思想去神游了吗?学生是不是接受员?我将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些,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说到课程资源,可能有部分教师首先会想到就是教材或者现代教育技术,其实,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起码包括课程实施有关的人、财、物,以及时间、场地、媒体、设备、设施和环境,还有对于课程的认识状态等等。这里还不包括形成课程的要素(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的确,弄清楚课程资源的外延,,对我们树立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元素,来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如何用教材教、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引领者。首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教材内容是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资源载体。但教材的确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其次,资源是多样化、无限的,任何的课程资源只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才能在教学中变得积极有意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要靠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技能对课程资源进行再选择、再组织。要教师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把理想的课程目标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所以教师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这次培训还有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教师专业成长问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问题、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技巧问题等等。总之,老师们都非常珍视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讲座,教师们更进一步地明白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名教师的基本标准;让老师们豁然开朗……本次培训真正触及到了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灵魂,因为它让我们明白,我们不能只做教书匠,不能故步自封,不能妄自尊大,不能把教师只当职业去做,当然也不能只有蜡烛似的燃烧。我们既要努力工作,更新自己,以教会学生学习、做人、做事,肩负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任,还要学会保护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