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一语文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文件大小 178KB
所属分类 高一语文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5-7 8:26:50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

作为人类记忆思维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道德记忆显示的是人类具有记忆其道德生活经历的思维能力。人类在过去的时间里追求道德和践行道德,其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构成道德生活经历,并在其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或印记,从而使其拥有了道德记忆。道德记忆的主体是人类,但由于人类总是同时以“个体人”(个人)和“集体人”(社会人)的身份存在,道德记忆可以区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主要是关于个人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它发生在个人身上。作为道德记忆的现实主体,个人对个体道德记忆有最直接、最深刻的体会,对它存在的实在性、主要功能、价值维度等也有最全面、最系统的认识。集体道德记忆主要是关于集体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是人类以家庭、民族、团队、党派、军队、国家等集体形式为载体展现出来的一种道德记忆。

集体道德记忆的发生机制不同于个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是通过个人头脑所具有的记忆功能来发挥作用的,因此,具有正常记忆思维能力的人都可能具有个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发生和运作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个人必须具备正常的记忆思维能力,但它还会受到个人道德记忆思维的意向性(目的性)的深刻影响。一个人愿意记忆什么和不愿意记忆什么,这深刻地影响着个体道德记忆的内容和方式,并使个体道德记忆具有选择性特征。集体道德记忆需要通过人类集体的“头脑”来发挥作用,但这种“头脑”是一种抽象物。它是由从属于人类集体的所有个人的“头脑”整合、统一而成的;因此,它是基于集体性记忆思维能力而形成的一种道德记忆。集体道德记忆也是选择性的,因为一个集体愿意记忆什么和不愿意记忆什么,这是由集体道德记忆思维的意向性决定的。在个体道德记忆的框架内,个人主导着所有的道德记忆思维活动。在集体道德记忆的框架内,集体主导着所有的道德记忆思维活动。个体道德记忆发生的时候,个人是主动的,他的道德记忆思维能力和意向性是人类道德记忆思维活动的支配力量。而当集体道德记忆发生的时候,集体是主动的,它的道德记忆思维能力和意向性是人类道德思维活动的支配力量。个人是集体道德记忆的参与者,但他的参与是被动的,因为在集体道德记忆的框架内,个人不是在独立自主地展开道德记忆思维活动,而是和集体的所有人一起展开道德记忆活动。

家庭的集体道德记忆主要表现为家庭成员对家规、家训和家风的集体性记忆。家规、家训和家风是反映家庭道德生活的镜子,也是家庭集体道德记忆的主要内容。而一个民族的集体道德记忆是该民族的所有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积淀起来的。一个民族的集体道德记忆主要记录该民族的过去,它是该民族建构其道德生活史的主要史料来源。

? (节选自《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02日)

1.下列关于“道德记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道德记忆是一种人类记忆思维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思维能力显示的内容是人类记忆其道德生活的经历。

B.个人作为道德记忆的现实主体,对道德记忆的体会最深刻、最直接,对道德记忆的价值维度认识最全面、最系统。

C.由于人类会以“个体人”和“集体人”的两种身份存在,所以道德记忆也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

D.人类在追求道德和践行道德的过程中拥有的道德记忆,它是关于个人道德生活经历和集体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

2. 下列对“个人道德记忆与集体道德记忆”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个人道德记忆发生在个人身上,而集体道德记忆的载体是家庭、民族、团队、国家等集体形式。

B.个人的道德记忆发生时,个体是主动的;而集体道德记忆发生时,集体是主动的,个体的参与是被动的。

C.关于道德记忆什么和不愿意记忆什么,个体道德记忆是选择性的,集体是主动的,个体的参与是被动的。

D.在不同的道德记忆框架内,个人主导着个人道德记忆思维活动,而集体主导着集体道德记忆思维活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要具备正常的记忆思维能力的人,就都具有个体道德记忆,并受个体道德记忆思维意向性的影响。

B.集体道德记忆中的“头脑”是种抽象概念,它是指人类集体的所有人的“头脑”统一整合而成的产物。

C.家规、家训和家风体现的是家庭的集体道德记忆,它是家庭成员道德生活的一面镜子,是这种记忆的主要内容。

D.民族的集体道德记忆是民族历史积淀的结果,主要记录的是该民族的过去,是该民族道德生活史的主要史料来源。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梁颢,字太素,郓州须城人。王禹偁始与乡贡,颢依以为学,尝以疑义质于禹偁,禹偁拒之不答。颢发愤读书,不期月,复有所质,禹偁大加器赏。

初举进士,不中第,留阙下。献疏曰:方今科名之设,若曰陛下嘉惠孤寒沉滞之士,罔计贤否,悉拔而登之,臣窃谓此非确论。陛下诚能设科以擢异等之士,俾陈古今之治乱、君臣之得失、生民之休戚、贤愚之用舍,庶几有益于治,不特诗赋、论策之小技,以应有司之求而已。

扈跸大名,诏访群臣边事,颢上疏曰:“昨者命将出师乘秋备塞而傅潜奉明诏握重兵逗挠无谋守陴玩寇老精兵於不用以至蕃马南牧河朔之民流移失所,魏博以北,蹂践一空。遂至残妖未殄,銮辂亲征,此所谓以贼遗君父者也。乃或赦而不问,则何以谢横死之民;或黜而不戮,则何以恢用兵之略。以军法论之,固合斩潜以徇军中,降诏以示天下。如此,则协前古之典章,戒后来之将帅,然后择边臣之可用者,就委用之。愿於边将中,不以名位高卑,但择其武勇谋略素为众所推服者往复扞御。不令入郡邑,不许聚处,遇有寇兵,随时掩捕。仍令烽候相望,交相救应。缘边州郡守城兵帅,即坚壁以待之。遇游骑近城,掩杀边寇,内量出兵甲援救。如此,则乘城者不坚闭垒门,免坐观於胜负;捍边者不苟依郡郭,可行备於寇攘。”时论颇称之。

颢有吏才,每进对,词辩明敏,真宗嘉赏之。凡群臣上封者,悉付颢洎薛映详阅可否。颢美风姿,强力少疾,闺门雍睦。与人交久而无改,士大夫多之。六月,暴病卒,年九十二。上甚轸恻,赐赠加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禹偁大加器赏   器赏:器该赏识

B.生民之休戚    休戚:欢乐优愁

C.即坚壁以待之   坚璧:加固壁垒

D.可行备于寇攘   行备:装备行军;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昨者命将出师乘秋备塞/而傅潜奉明诏/握重兵逗挠/无谋守陴/玩寇老精兵於不用/以至蕃马南牧/河朔之民流移失所/

B.昨者命将出师/乘秋备塞/而傅潜奉明诏/握重兵/逗挠无谋/守陴玩寇/老精兵於不用/以至落马南牧/河朔之民流移失所/

C.昨者命将出师/乘秋备塞/而傅潜奉明沼握重兵/逗挠无谋守陴/玩寇老精兵于不用/以至蕃马南牧/河朔之民流移失所/

D.昨者命将出师乘秋备塞/而傅潜奉明诏/握重兵/逗挠无谋/守陴玩寇老精兵于不用/以至落马南牧/河朔之民流移失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梁颢读书好学,善于质疑。他曾经向王禹偁问疑,王禹偁拒不作答。于是他发愤读书,并再次求教,得到王禹偁赏识。

B.梁颢见解独到,敢于直言。他在未中进上留住京城时,看到了当时科名选士存在用诗赋论策的小技来应对的问题,就向皇帝上书陈奏。

C.梁颢颇懂军事,备受称道。他上疏分析了当时边疆的军事状况,建议皇帝既要严明军法,又要合理用人,这样才能取得边防上的成效。

D.梁颢善于吏治,家庭和美。他得到了真宗的赞赏和信任,他与薛映审查群臣奏章,他体格强此少有疾病,家庭和睦,为士大夫所称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曰陛下嘉惠孤寒沉滞之士,罔计贤否,悉拔而登之,臣窃谓此非确论。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协前古之典章,戒后来之将帅,然后择边臣之可用者,就委用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8.诗歌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其中“冻”字的使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9.第四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鲤”前冠以“南来”二字有何妙处?(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 陶渊明《归园田居》

(2)总角之宴, 。 信誓旦旦, 。 《诗经. 氓》

(3)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乙 必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作另一大题中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作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回家的花朵???

李雪峰

①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便绽开了,在春天湿漉漉的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地汽的田塍上,印满牛羊蹄印的纷乱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在山坳背阴处那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一片残雪里,甚至村庄生满幽绿苔藓的墙基或台阶缝隙里,或者那些泥土斑驳墙头生满了蓬草的残墙败垣上。

②蒲公英开了,它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甚至金黄到秋天的深处,当漫山遍野的野菊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两的蒲公英开着呢。它们黄绒绒地亮着,泥土就还醒着,村庄就还醒着,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直到一场漫天漫地的鹅毛大雪之后,它们在白皑皑的雪层下沉睡了,泥土就也沉沉睡去了,村庄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地睡去了。

③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暧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冒芽,有的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绽开了黄绒绒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冰冷的马路沿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两个简陋的竹筐里,或是散乱地挤在一个个肮脏得已看不出颜色的蛇皮袋子里,在村庄女人们高一声低一声的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声或那一条一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

④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⑤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家,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市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粘满泥土的人,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他们常常会买几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冲茶,或洗净剁碎了掺杂着做吃食,败火祛毒,给身心重新赋予乡野的清爽之气和生命的自然气息。

⑥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一百二十多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转眼就二十余年了,从一个乡间的木讷青年,变成了市井中一个临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掏几角钱买三五扎蒲公英冲茶,或者剁碎了摊几张饼子吃。我家的墙壁上,常常挂几束已经风干的蒲公英,或在院子里晾晒一些还带着一层乡间水气的湿漉漉的蒲公英。

⑦去年深秋时,我又买回了十几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已经被霜蜇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粘着些湿漉漉的泥土,许多的蒲公英已经鼓了些米粒般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静静地晾晒。有一个午后,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朵竟然又开花了,那金黄色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晒得一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耀眼,在秋天的阳光里簇闪着金色的光泽。

⑧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那许许多多的花蕾都已绽开过,花朵早谢了,成了白絮絮的一朵朵绒球,向晚的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微雪,从竹筛里沸扬到阳台上,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一缕的风飞走了。

⑨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的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⑩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草或一棵树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一缕晚风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将又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展叶、开花,重新点亮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他们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魂回到生育和养育我们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⑾灵魂或许是不会流落的,它既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不管岁月多么地苍凉,不管脚步多么地遥远,不管回家的路是多么地漫长,不管生命是多么地沉浮,但它们都是一定要飞回去的,回到一粒熟稔温热的泥土上,回到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回到一条歪歪的田塍上,回到一声苍老的召唤里……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第①段描写了蒲公英的生长环境, 说明蒲公英生长环境恶劣,呼吁人们要关爱蒲公英。

B.第⑤段“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是指住在城市但还会回乡劳作的人。

C.第⑧段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飞扬的样子,生动形象。

D.本文借物抒情,表面上写蒲公英,实际是写以作者为代表的离乡漂泊的人,感情真挚。

E.本文语言清新优美,流畅自然,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文中的蒲公英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6分)

a. 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4分)

b. 某一粒土(2分)

(4)文章标题是“回家的花朵”,请探究其中的意蕴,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张伯苓:南开的“不倒翁”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欧洲列强像一群饿狼扑向中国。张伯苓不禁自问:国家积弱到这种地步,中华民族何以自立于世界?以这样的官兵对阵外敌,怎能不一败涂地,任人宰割?他站在甲板上,眼里射出坚毅的光,他斩钉截铁地说:“海军救不了中国!”经过新地思索,张伯苓得出这样地结论:“要在现代世界中求生存,必须有强健的国民。欲培养健全的国民,必须创办新式学校,造就一代新人。”

1904年张伯苓和严修在严氏家馆的基础上,在天津创办南开中学。后来这所中学越办越好,成为中国北方最著名的中学。张伯苓成为声誉卓著的新教育倡导者。

赤诚的爱国之心,使张伯苓暗下决心:“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投身教育事业之后,张伯苓便将这样的理念带入南开学校。1935年以南开队主力队员和北宁队组成的中北足球队,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战胜洋人而夺标的足球队。张伯苓高兴地宴请了全体队员,席间他激动地说:西洋人嘲笑我们是“一盘散沙”,做事是“五分钟热度”,事实是最好的反证。足球比赛是一种团结合作性很强的运动,全队必须团结一致,顽强奋战,才能有取胜的希望,我们以此来克服“一盘散沙”,不失为一副良剂。足球比赛的时间长,紧张而激烈,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如以此作为服务于社会的准绳,就不会被人嘲笑我们是“五分钟热度”了。

张伯苓出于复兴中华爱国心在天津创办了南开大学、南开中学、第二南开女中,又在重庆创办了南开中学,用“私立民有”的教育实践,矗起教育家丰碑,社会各界感念张伯苓办教育的赤诚,纷纷慷慨相助,使得张伯苓募集了数百万资金,他自己分毫不沾,捐款一一登记建账,账目完全公开化。

尽管他为多所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也从不多拿工资,如果领南开中学工资,就不再收南开大学工资,始终坚持一份工资的待遇,过着清贫如水的生活。因公出差,也是坐三等车厢。在市内开会时,张伯苓常常是步行前往。住最便宜的旅店,乃至出门必带臭虫药,那是由于他下榻的简陋馆舍臭虫多之故。

而他和严修在20年代共同制定的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张伯苓指出,“允公,是大公,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教人,发扬集体主义的爱国思想,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允能者,是要做到最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才能。”他又解释道:“所谓的日新月异,不但每个人要接受新事物,而且还要能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但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还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

张伯苓一生对南开中学怀有特殊感情,但在他的晚年,却被婉拒参加南开的校庆典礼。 1950年10月16日晚,南开中学的一位老师找到张伯苓的三子谈话,大意是不要让校长去参加第二天的校庆。转天早上,天空下起了细雨,张伯苓穿起雨衣要去南开中学。三子张锡祚说:“外面下雨了,爸爸您还是别去了,他们不太欢迎您去。”张伯苓听出话中意思,立即脱下雨衣说:“好,既然下雨了,就暂时不去吧!”张伯苓为此内心痛苦极了,但外表依旧保持着镇定,一点儿也看不出颓唐的样子,在家中依旧谈笑风生。

1951年2月17日,那天天气特别寒冷。晚饭后,卢开瑗(南开校友,卢木斋之子)来拜访张伯苓,说是听到小道消息,中央决定任命张伯苓为政协副主席。张伯苓听后非常高兴,终于有机会为国效劳了。所以卢临走时,他坚持要送卢下楼到大门口。儿媳瞿安贵觉得天气太冷,就送一杯热茶给张伯苓,只见老人口歪眼斜,已经不能言语。专家会诊后,一致认为是脑溢血。黄钰生(张伯苓的学生)执笔写了一份遗嘱,坐在张伯苓的床边,逐字逐句念给他听。张伯苓边听边点头,全篇念完的时候,他竖起右手大拇指,想说“好”,但已经发不出声音了。

相关链接:遗嘱部分内容

“余致力于教育事业垂五十年。凡余所致力之科学教育、健康教育、爱国教育而力有未逮者,今在人民政府之下,一一见诸实施。”

“余所尝效力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重庆南开中学,众将在人民政府之下日益发达。”

“今日之人民政府为中国前所未有之廉洁的政府。其发展生产,友好苏联之政策,实为高瞻远瞩之政策。凡我同学,宜竭尽所能,合群团结,拥护人民政府,以建设富强康乐之新中国。无限光明远景,余将含笑九泉以待之。”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张伯苓脱离海军,开始办学,其主要原因就是看到列强入侵,国家积弱,海军无能,只有创办新式学校,造就一代新人。

B.张伯苓宴请了第一次战胜洋人而夺标的足球队,激励队员要团结一致、顽强奋战、坚韧不拔,并把它们作为服务于社会的准绳。

C.由于张伯苓办学的赤诚,社会各界纷纷慷慨相助。为了回报社会各界的支持,他始终过着清贫如水的生活。

D.被拒参加南开校庆时故作镇静,在家依旧谈笑风生,是为了让家人和朋友放心。实际上,张伯苓内心对此非常不满。

E.张伯苓直至临死之前,都在关心着南开的发展。他坚信,在人民政府之下,南开必将有“无限光明前景”。

(2)张伯苓救国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

(3)作为南开的“不倒翁”,张伯苓的品质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

(4)张伯苓先生讲,南开精神即“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结合材料,谈谈南开精神给你的启示。(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 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②对于什么是企业人才,与会者???????? , 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引领未来企业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领导才能、谈判能力和全球思维三大条件。

③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_______,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莫衷一是??? 各抒己见??? 各执一词

B.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C.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B.由于规划周密、准备充分,2014年在韩国仁川举办的第17届亚洲运动会成为亚运会中历届参赛国最多、开幕式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C.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甚至生计。民主不只是制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

D.埃博拉病毒疫情自2014年2月在几内亚爆发以,已扩散至部分西非国家,如果不采取具体措施,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威胁。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中国梦”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实证明,实现“中国梦”也是世界的重大“利好”。

①是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

②近年来,中国在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④成就“中国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

⑤是中华民族的“人间正道”

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康庄大道

A.②③⑥①④⑤?B.②④⑥①⑤③?C.④①②⑤⑥③D.④①⑥③⑤②

16.?把阅读下面文字,请用三个简明、结构整齐的短语来概括国家公祭鼎的历史意义,每个短语不得超过6个字。(5分)

2014年12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少先队员代表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鼎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也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并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逢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有勒石刻碑、铸鼎纪事的传统。设置国家公祭鼎纪念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举行首次国家公祭活动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符合传统礼制。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设置国家公祭鼎并永久陈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论对历史记事,还是凝固社会记忆,都起到积极作用。

17.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的空白处补写三句恰当的话。要求:语意连贯,与前后句结构大致相似。(6分)

国防科大雁栖湖校区入学第一课,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亲自执教,畅谈大学的责任与使命,并巧妙地解读了“YOUTH”(青春)。Y,就像小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醒同学们要不断克服缺点、修正自己,才能成为参天大树。??????????????,??????????????? ,????????????? 。H,就像单杠,提醒同学们要锻炼好身体,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场名为“ALS冰桶挑战赛”的活动,正在互联网线上线下如火如荼地进行。活动规则极为简单,挑战者要么在24小时内向美国ALS(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俗称“渐冻病症”)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要么往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并录下视频上传至网络,同时还可以向自己的3个朋友发起挑战。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力量,“冰桶挑战”迅速传播。吸引了美国各界名人如F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语文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湖北省咸宁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阜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新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