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本试卷共六大题,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人:张波 审题人:张敏 ★祝考试顺利★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浸渍(zì) 漫溯(sù) 青苔(tāi) 妄自菲薄(fěi) B、舸舰(gě) 淬火(cù) 笑靥(yè) 悄无声息(qiǎo) C、装载(zǎi) 颓圮(pǐ) 长篙(gāo) 长歌当哭(dàng) D、叱咤(zhà) 火钵(bō) 匕首(bǐ) 予以重创(chuāng) 答案:D (A、青苔tái;B、淬火cuì;C、装载zài)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攒射 喋血 愁怅 挥斥方遒 B、噩耗 扭怩 戮力 桀骜不驯 C、碾压 斑斓 上阕 殒身不恤 D、彳亍 租赁 寥阔 绿树成阴 答案:C (A、惆怅;B、忸怩;D、寥廓\辽阔)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针对每年节节攀高的茅台酒价格,贵州茅台公司高层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经销商保持冷静,不要将现存茅台酒束之高阁,等待高价出售。 B、此次美国对空客补贴案的上诉,还有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味道。鉴于一些新兴国家正在开发大客机,而世贸组织的裁决会给未来类似的案例“定调”,美方试图借此制定规则,阻止新兴国家进入国际大客机市场。 C、“限购”“地王”“蜗居”“史上最强调控”……在这些脍炙人口的词条背后,是政策的轮番调整,是市场的变幻莫测,是中国房地产久治不愈的痼疾。 D、菲律宾就中国军舰“非法”进入南沙群岛中的仁爱礁对中方提出抗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中国公务船在仁爱礁海域正常巡航无可厚非。 答案:B (A、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C、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D、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应改为“无可非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从“制造型国家”向“创造型国家”的战略转型,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而这又有赖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据介绍,为“小美人鱼”庆祝生日的传统在丹麦已经延续了近一百多年,此次生日庆典的全程都将通过设在馆内的视频装置传播到世界各地。 D、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为“帕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 答案:B (A、成分残缺,在“自主创新”后加“能力”;C、近一百多年,删除“近”或“多”;D、句式杂糅,“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改为:“以查处‘非法捕鱼’为借口”,或“以查处‘非法捕鱼’为名”,或删掉“为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月派诗人提倡将新诗格律化,主张诗歌要讲求“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既重格律又不乏美感。代表诗人有徐志摩、戴望舒等。 B、《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国别体史书。其中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记人记事生动形象。 C、鲁迅,原名周树人,其代表作《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司马迁“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写下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书中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答案:A (戴望舒不是新月派诗人)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五亿三千万年前的一天,一股意外涌来的泥沙把滇中海域浅海区中大量的动物埋在下面。由于迅速地与外界隔绝,致使大量包括软体动物在内的生物没有腐烂,在泥沙中完好地保存下来。这些原来难以成为化石的动物在泥沙中经过几亿年而最终成为化石。随着地壳的运动,这座难得的古生物宝库被抬升到云南澄江帽天山。 澄江化石群异常珍贵。一般情况下,寒武纪的许多无脊椎动物若无特殊的埋葬条件,不会变成化石。而在澄江它们不仅成为化石,而且还保存得非常完好。澄江化石的完整性解开了一些长久令人费解的“化石谜”。例如早在100年前发现的奇虾的“脚”化石一直就被认为是一种节肢动物的尾巴,而奇虾的“嘴巴”化石则被认为是水母,而且荒唐地被单独“立户”取了名称。澄江奇虾化石的发现纠正了把奇虾的肢体当物种的“历史错案”。 澄江化石群的发现十分重要。寒武纪比我们较熟悉的恐龙时代的“侏罗纪”早四亿年。1909年在加拿大发现的寒武纪中期的布尔吉斯动物化石群和1949年在澳大利亚发现的前寒武纪末期的埃迪卡拉动物化石群,这两个化石群时间间隔有一亿一千万年,两者物种间发生的突发性变化难以在实物上得到证明。澄江动物化石群正好处在以上两个化石群时间跨度上的中间,是寒武纪生命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发生快速飞跃的最重要的环节。 6、一些在其他地区“原来难以成为化石的动物”在澄江“最终成为化石”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 ) A、这些动物在澄江地区埋藏于泥沙中时间长达五亿三千万年。 B、这些动物在被泥沙埋藏的瞬间与外界迅速隔绝。 C、这些动物原来生活在海域的浅海区中,容易被泥沙埋藏。 D、这些埋藏在地下的没有腐烂的动物由于地壳的运动而被抬升。 答案: B(原文第一段有“由于迅速地与外界隔绝,致使大量包括软体动物在内的生物没有腐烂,在泥沙中完好的保存下来。这些原来难以成为化石的动物在泥沙中经过几亿年而最终成为化石”的信息点。) 7、联系澄江奇虾化石的特点,分析造成奇虾化石“历史错案”的根本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百多年前发现奇虾化石时,古生物化石研究技术不够先进,难以认清其实质。 B、一百多年前发现的奇虾化石的形态与某些物种形态极其相似,科学家们以貌定论。 C、一百多年前发现的奇虾化石都是奇虾的局部而非整体,难以从整体判定。 D、长期以来遗留下来的“化石谜”影响了科学家对奇虾化石的准确判定。 答案: C(原文第二段有“澄江化石的完整性解开了一些长久令人费解的“化石谜”和“澄江奇虾化石的发现纠正了把奇虾的肢体当物种的‘历史错案’”两个信息点) 8、“澄江化石群的发现十分重要”,说其“重要”的一个具体依据是:( ) A、澄江动物化石群所处的时期正好在前寒武纪末期与寒武纪中期的时间跨度的中间。 B、澄江动物化石证明了由埃迪卡拉动物化石到布尔吉斯动物化石两者物种间发生的突发性变化。 C、澄江动物化石是寒武纪生命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发生快速飞跃的最重要的环节。 D、澄江动物化石所处的寒武纪比“侏罗纪”早四亿年,更有研究价值。 答案: C(AD两项都只是一个事实,不能独立证明澄江化石群的重要性,B项是推论,不是具体依据)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①,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②,鄯善王广奉超礼数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皆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③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 注:①伊吾,西域地名。②鄯(shàn)善,西域国家名。③掾(yuàn ),古代属官的通称。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鄯善王广奉超礼数甚备,后忽更疏懈——更:更加 B、酒酣,因激怒之——怒:使(他们)精神振奋 C、今虏使到裁数日——裁:通“才”,仅仅 D、骸骨长为豺狼食矣——长:永远 答案: A(应为“改变、变得”) 10、下列各句中,都能用来反衬班超大智大勇的一组是:( )(3分) ①侍胡惶恐,具服其状。 ②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 ③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 ④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⑤虏众惊乱。 ⑥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⑤⑥ 答案: D(②③④都不是反衬) 1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班超胆识过人,及时洞悉鄯善暗通匈奴,并断然率众连夜奔袭,全歼匈奴使者,迫使鄯善国与汉朝结为好友。 B、班超见微知著,妙用奇计,夜歼匈奴使者,宣示了汉朝的国威和恩德,使鄯善王情愿归属汉朝。 C、班超知人善任,精心谋划,率属官和吏兵,火烧虏营,斩杀虏使,维护了汉朝的国威,使鄯善王同意接纳班超的儿子为人质。 D、班超身处绝境,临危不惧,率领全体官兵,计歼匈奴使者,完成了沟通汉朝和西域的历史使命。 答案: A(B“鄯善王情愿归属汉朝”错误,C“使鄯善王同意接纳班超的儿子为人质”错误,D“完成了沟通汉朝和西域的历史使命”错误) 12、请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3分)
②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2分)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4分)
答案: ①现在的计策,唯有趁着夜晚用火进攻匈奴使者,他们不知道我方人数多少,一定非常恐惧。(“因”译作“趁机”,“大”译作“非常、很”等程度副词,大意通顺1分。) ②(与他们)约定说:“看见火燃起,你们全都要敲起鼓来,大声呼喊。”(“然”“鸣”各1分) ③(我)派遣将领把守关卡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以及非同寻常的变故。(“所以”“出入”“非常”各1分,判断句式1分。) 【参考译文】 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带兵去与匈奴作战,任命班超为假司马,让他率领一支军队去攻打伊吾,双方交战于蒲类海,班超杀死了很多敌人回来。窦固认为他很有才干,便派遣他随幕僚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班超到了鄯善国,国王广接待他们礼节非常恭敬周到,但不久突然变得疏忽怠慢起来。班超对他的随从人员说:“你们难道没觉察鄯善王广的态度变得淡漠了么?这一定是北匈奴有使者来到这里,使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服从谁好的缘故。头脑清醒的人能够预见到还未发生的事情,何况现在已明摆着呢?!”于是班超找来一个服侍汉使的鄯善人,诳骗他说:“我知道北匈奴的使者来了好些天了,现在住在哪里?”这侍者一慌张害怕,就将实情全都招认了。班超便关押了这个侍从,将一起出使的三十六个人全部召集,与大家一同喝酒。等喝到非常痛快的时候,顺势用话煽动他们说:“你们诸位与我都身处边地异域,要想通过立功来求得富贵荣华。但现在北匈奴的使者来了才几天,鄯善王广对我们便不以礼相待了。如果一旦鄯善王把我们缚送到北匈奴去,我们不都成了豺狼口中的食物了么?你们看这怎么办呢?”大家都齐声说道:“我们现在已处于危亡的境地,是生是死,就由你司马决定吧。”班超便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的办法,只有乘今晚用火进攻匈奴使者了,他们不知我们究竟有多少人,一定会感到很害怕,我们正好可趁机消灭他们。只要消灭了他们,鄯善王广就会吓破肝胆,我们大功就告成了。”众人提议道:“应当和郭从事商量一下。”班超激动地说:“是凶是吉,在于今日一举。郭从事是个平庸的文官,他听到这事必定会因为害怕而暴露我们的行动计划,我们便会白白送死而落下不好的名声,这就称不上是壮士了。”大家说:“好”。天一黑,班超就带领兵士奔袭北匈奴使者的住地。当晚正好刮起大风,班超吩咐十个人拿了军鼓,隐藏在屋子后面。相约:“一见大火烧起,就立刻擂鼓呐喊。”其余人都带上刀剑弓箭,埋伏在门的两旁。于是班超亲自顺风点火,前后左右的人便一起擂鼓呼喊。匈奴人一片惊慌。班超亲手击杀了三人,部下亦斩得北匈奴使者及随从人员三十多人,还有一百多人统统被烧死在里面。第二天一早,班超才回去告诉了郭恂。郭恂一听大惊失色,但一会儿脸色又转变了,班超看透了他的心思,举手对他说:“你虽未一起行动,但我班超又怎么忍心独占这份功劳呢?”郭恂这才高兴起来。接着,班超就把鄯善王广请来,将北匈奴使者的头颅给他看,鄯善举国震恐。班超趁势对鄯善王晓之以理,又安抚宽慰了他一番,于是接受鄯善王的儿子作为人质。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段中的划线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六处,3分) 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答案: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译文:龙门山,在黄河以东的地界。禹治洪水来到这里,把山从中凿断,成为一扇门的形状,大约有一里光景。河水从中间汹涌地流下,两岸连车马都不能通行。每年暮春三月,就有无数黄颜色的鲤鱼,从江海和河川争先恐后游到龙门来。一年当中,能够跳上龙门的,不过七十二尾。刚刚跳上龙门,就有云和雨伴随,天火又从后面烧掉它的尾巴。尾巴一烧掉,它就真个变成龙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作者曾在洛阳做过留守推官,此诗作于他被贬夷陵任县令之时。元珍:丁宝臣,字元珍,时为峡州军事判官。 ⑴“冻雷惊笋欲抽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对偶,1分),此联描写二月的山城残雪压枝,但还有鲜美的柑橘可以品尝,雷声沉闷,似乎要将冬眠的竹笋惊醒,而笋也准备破土抽芽了(或:残雪压着枝条,树桠上尚留着经过冬天的橘子,冷雷惊起地下的竹笋,不久就要抽出嫩芽来)。它赋予雷和笋以人的行为和感情。(1分)表现夷陵虽然偏远(二月春风难到),但也有生机可掩饰山坡的春寒(/也有美味可打破生活的寂寞)。(1分) ⑵这首诗的第四联为什么说“野芳虽晚不须嗟”呢?(4分)
答案:表达作者看淡山城谪居的寂寞(或者自解宽慰,或者豁达)的心情。(2分)第四联写我曾在洛阳见够了千姿百态的牡丹花,这里的野花开得即使晚点,也没有什么值得感伤,可以嗟讶的。(1分)照应诗题中的“戏”字。这样说,诗意由上联的寂寞愁闷转为豁达(调笑/坦然)。(1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⑴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⑵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沁园春·长沙》) ⑶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雨巷》) ⑷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 ⑸ ,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⑹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⑺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记念刘和珍君》) 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记念刘和珍君》) 答案: 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⑵浪遏飞舟 ⑶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⑷揉碎在浮藻间 ⑸为变徵之声 ⑹风萧萧兮易水寒 ⑺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⑻尤使我耳不忍闻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一把寂寞的锄头 范宇 (1)这是一把寂寞的锄头,静静地倚靠在斑驳的墙壁上。木质的柄上布满腐朽的暗灰色,金属的头也长满黄色的锈迹,在皎洁如水的月光里,没有半点光泽。它像极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归人的怨妇,头发蓬乱,一脸憔悴。几声从远处秋草间传来的虫鸣,如泣如诉,把一把锄头内心的全部忧伤与寂寞呈现得淋漓尽致。 (2)月光被无情的岁月割伤,父亲与这把锄头的那些逝去的遥远影像在我的心头慢慢变得清晰可及。 (3)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飘进晨雾里,又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从黄昏里归来,这几乎成为父亲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晨雾与黄昏比我更懂父亲,它们能够感受父亲脸上的每一点苍老与沧桑,以及内心掠过的每一抹喜悦与忧伤,所以它们总是以最美丽的姿态迎送父亲。在晨雾与黄昏的更替中,也交织着父亲充沛的精力与疲惫的身躯,见证着父亲永不弯曲的脊梁。我常常坐在门前那棵不知年龄的香樟树下等待父亲从黄昏里归来;走到树下,父亲也偶尔会坐下来抽一根烟。青烟一圈圈漫过父亲的头顶,漫过高大的香樟树,飘向比天边更远的天边。青烟散了,黄昏却紧锁住父亲的眉头,年少的我一点也不懂父亲眉心间的惆怅。 (4)我八九岁时,父亲去铁匠铺给我打了一把小锄头。我永远无法忘记那天父亲给我讲的一句话,“吃果子,拜树头;吃米饭,敬锄头”。在父亲心里,锄头就是一切,能够创出生活里所有的希望。他也希望,我拾起这样的希望并把它延续下去。 (5)父亲的话就是箴言,我年少的心始终坚信着。 (6)可后来,父亲却先背叛了。 (7)父亲离家的前一夜,我听见了他的叹息与母亲的啜泣。那夜,月光也像今夜这样皎洁,父亲那把锄头被泥土打磨得锃光瓦亮。锄头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躲在墙角,望着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发呆,一声不吭。 (8)“难道就没有其它办法了么?”母亲哽咽着说。 (9)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要是有法子,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10)整个漫长的夜里都充斥着这样沉重而无奈的对话,少不更事的我,也从中体会到了一点辛酸,虽然我并不明白父亲为何不得不逃离村庄。次日清晨,深秋的薄雾把通往城市的路遮盖得严严实实,像是有意要留住父亲远行的脚步。墙角的锄头上,也沾满了露珠,晶莹剔透,与母亲的眼泪一样,没有半点杂质。父亲背上大大的帆布包,摸了摸锄头,便一头扎进了迷雾中。这年,我十二岁,念小学六年级;妹妹六岁,刚念小学一年级。 (11)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十年时光转瞬间就溜走了。 (12)十年前,父亲怎就狠下心来扔下这把锄头,毅然决然地从村庄逃往城市?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像一团凌乱的绒线交织在父亲心里,他不得不忍着巨大的悲痛逃离。在父亲心里,这把握了十多年的锄头早已成为他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怎能说背叛就背叛呢? (13)上有祖父、祖母要赡养,下有我和妹妹要供养,父亲似乎感到了这是一把锄头再也不能承受的重担。乡村与城市的巨大落差,不得不让始终坚信一把锄头可以在土地上开垦出无限希望的父亲的心头产生动摇。不仅父亲动摇了,村庄里一个又一个农人都动摇了,纷纷逃离他们热爱的土地,眷恋的锄头。锄头寂寞了,村庄也开始变得荒芜。 (14)但父亲终究没有逃离与背叛,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把锄头挽就的心结,这里面栓着的全是爱,从未改变。我坚信,终有一天,父亲以及那些离开村庄的农人们都将全部回来,重新握起那把锈迹斑斑的锄头,书写村庄的富饶和秀美。因为有爱,村庄与锄头也是宽容的,可以原谅农人一切不得已而为之的“逃离”与“背叛”。父亲这把寂寞的锄头,仿佛在月光中轻声对我说,我愿意继续等下去。或许,远在他乡的父亲也听见了。 (15)一把寂寞的锄头,是村庄的忧伤,也是村庄的温度。 (选自《2013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1月版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理解和赏析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4分,两项都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有错项得0分) A、文章命题新颖独特,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的热爱,更表现了对农村现状的忧虑,含蓄地流露出回归农村的意图。 B、当前农村,农民们都因为上有老、下有小而逃离土地,逃离锄头,这使得农村土地荒芜,村庄冷清。 C、从父亲劳作归来在树下抽烟的举动可以看出父亲的焦虑,在固守土地、坚持以种田持家与远离土地、进城打工的抉择中矛盾着、犹豫着。 D、“吃果子,拜树头;吃米饭,敬锄头”,这句农谚虽然简短,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体现了广大农民对土地、对农具又敬又爱的淳朴情感。 E、作者在第10段中,用饱蘸深情的文字,通过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的不舍,也写出了父亲的迷惘。 答案:CD 17、请分析第一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它像极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归人的怨妇,头发蓬乱,一脸憔悴。
答案:①将锄头比作怨妇,形象又含蓄地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与后文第七段“打磨得锃光瓦亮”第十三段“再也不能承受的重担”形成呼应(伏笔)。 18、请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4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