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高一语文期中检测试题 总分120分 120分钟完成 二、文言文阅读:24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身:身体 C、士大夫之族 族:类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恢复 5、对下列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3分 A、犹且从师而问焉 犹且,尚且,还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其皆出于此乎 其,同“岂”,难道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乃,竟 6、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3分 A、何陋之有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唯利是图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3分 A、本段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态度上是不同的 B、本段论述了从师的原则,指出学习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并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C、本段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D、从论证方式上看,本段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士大夫之族”“今之众人”和“君子”,从反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4分)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三、古诗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9—10题(8分,每小题4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9、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10、《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四、名句默写:15分 (1)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致千里。 (4)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6)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_。 (7)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__________________。 (8)不违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__________________,材木不可胜用也。 (9)_____________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 (10)__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 (11)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 (12)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运用(14分) 11、中国文化传统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古训,他们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对人们有警示作用,例如: “学不可以已”的意思是学习不能够停下来,要活到老学到老。这则古训提示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请根据示例向大家推荐一条你最喜欢的古训,要求语言简明连贯。(5分) 答:(1)我最喜欢的一句古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古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仿照给出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使每句前后分句的句意、句式相呼应。(4分) 不是所有的宽容都表示懦弱,就像不是所有的固守都表示坚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六、写作表达(50分) 1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禅师问他的徒弟:“这个房间里你最喜欢什么?”机灵的徒弟指指酒杯——酒杯是用黄金和大理石制成的。“那好,拿走它吧。”禅师说。徒弟立刻用右手紧紧抓住了那个酒杯。 “你不想放开它吧?”禅师接着问,“别的你还喜欢吗?”徒弟承认,桌子上的那个胀鼓鼓的钱袋,也不惹他讨厌。“没关系,你也拿去吧。”禅师说。于是徒弟又欣喜地用左手抓过钱袋。 “现在呢?”徒弟有点紧张地问禅师。“现在你挠挠自己看。”禅师说。 徒弟当然做不到,除非他能放下自己紧紧抓住的东西。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4、答案B,自己 5、C 大概 6、选D,定语后置,ABC均为宾语前置 7、答案D,应是逐层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君子 8、(1)答案: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2) 答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 (3)答案: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9、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抒发了诗人迁谪之感、去国之情,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10、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四、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善假于物也 (3)故不积跬步 (4)枯松倒挂倚绝壁,砯崖转石万壑雷 (5)艰难苦恨繁双鬓 (6)孤舟一系故园心 (7)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8)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进山林 (9)一去紫台连朔漠 (10)间关莺语花底滑 (11)相逢何必曾相识 (12)望帝春心托杜鹃 11答案(示例):(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自己不愿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3)这则古训利于克服自私自利的狭隘思想,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12.答案(示例):不是所有的撤退都表示失败,就像不是所有的征服都表示胜利不是所有的谎言都表示恶意,就像不是所有的承诺都表示真诚 仿写句注意点及解题步骤 仿写句的注意点: 1.话题。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一致,做到材料紧扣观点,事例典型合理 2.句式。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散句、单句、复句等。 3.修辞。仔细研读例句所用修辞,仿句应使用与例句同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比、比拟、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 4.结构。仿句的句子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相同。 5.衔接。仿句在语境上、语意上、用词搭配上均应做到与例句连贯自然,相互照应,衔接一体。 6.表达。仿句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 7.手法。在表现手法上,仿句应运用与例句相同的方法,如象征、比较、抑扬等。 8.逻辑。仿句在内容上应做到合乎事理、合乎逻辑。 9.情感。在情感的表露或抒发方面,仿句也应与例句的方式相吻合。 10.色彩。仿句还应注意在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上与例句保持一致。 仿写句解题的一般步骤: 1.整体感知文段的内容,根据上下文意及语境,仔细揣摩。展开联想,梳理大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确定仿写内容。 2.局部分析文段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感情色彩。 3.初步仿写,反复揣摩。检查仿写的句子是否合乎要求,切忌依样画葫芦。确定“形神兼备”之后再做定案。 13、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长句变短句的关键是找到所给的长句的主干成分,即长句的主语、谓语、宾语,可适当带一些简单的枝叶成分——定语、状语、补语,然后把长句中的复杂的定语、状语、补语按着合理的顺序,以分句的形式进行排列。要特别注意不要丢掉个别成分,以保持长句意思的完整。解答本题首先提取出长句主干,并加简单的枝叶,那么,主干句是“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该长句状语复杂,所以,接下来把剩下的状语单独重新合理排列,但要分别补上主语、谓语,使原来的状语变成宾语。“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应是阐释的依据,其他为阐释的内容。 答案: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 14、【写作提示】这属于给材料作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把材料理解透彻,搞清楚材料的主旨内容。尤其是要抓住“徒弟当然做不到,除非他能放下自己紧紧抓住的东西”这一句话的内涵。抓住了什么?为什么徒弟会紧紧抓住?抓住这些东西会失去什么?我们应如何看待这抓住的和失去的?展开思维的翅膀,结合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论证你的观点,自然会使你的文章水到渠成。行文中一定要紧扣你所提炼的观点来论述,找准一点作为突破口即可。 【参考例文】 让心灵自由地飞翔 太多的时候,我们被外物所困,被心中的欲望所困,就如那禅师的徒弟,双手攥着酒杯和钱袋,他还能做什么?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抓着自己的欲望,呆呆地,站在那里。 所以,放开一些外物的纠缠,让心灵自由地飞翔。 庄子就是这样一个不为外物所扰的人。 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淡,淡得让人无以回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美之。这就是庄子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不愿涉足尘世,不愿绊于名利,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他了解濠鱼之乐,蝶舞之愉,他让人感受到了清净澄澈,感受到了超脱外物。读庄子,让我们仿佛碰触到了清与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来是这般美好。 李白就是这样一个自由飞翔的人。 也许他也曾如禅师的徒弟那般追逐名利,他也曾煌极一时——力士脱靴,贵妃捧墨。但他那天真耿直的性情如何见容于这明皇宠妃,力士遮天,国忠掌权的污浊朝廷,于是他离开了这“一醉累月轻王侯”的奢靡之地,于是,我们说,大气的他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传奇的他挽着飞瀑落九天,豪放的他凌波在大江之上去不还,重情的他捧起了桃花潭水,重义的他欲唤回远影的孤帆。读李白,让我们感受到浪漫,感受到豪情,让我们也随着他的心去自由地飞翔! 历史的河流奔流赴海,冲刷出多少自由飞翔的人,我们敬佩“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南山下守着他的淡淡菊香;我们欣赏柳宗元正襟危坐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雪中,独钓一江寒冷;我们更钦羡苏东坡“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达观超然,诠释出无人望其项背的神话——他们皆不为外物所扰,都让心灵自由地飞翔。 然而我们还看到了什么,我们还看到了秦桧为一己私利而陷害忠良的丑恶嘴脸,看到了汪精卫贪生怕死投敌卖国的令人发指的行为,更看到了重庆打黑案中,原司法局局长及若干位人大代表,政要官员与黑社会串通一气,谋取私利的恶行——追求到了外物,却失去了自己。 人的一生,众多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所以不要太执着于外物,放开一只手,让心灵自由飞翔。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