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语文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文件大小 30KB
所属分类 高二语文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3-1-18 12:22:13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本日下载:0 本周:3 本月:28 总计:30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鹤岗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二语文

出题人:何敏 审题人:金秋滨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就是依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无为的行为方式治国平天下。它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它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要把握好政府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为民众自化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这种治国方略也就是依道治国。

老子的无为而治或依道治国方略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把道作为治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老子说,要"以道莅天下",要"执大象",要"执‘一’以为天下式";二是要以人为本:"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三是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对于社会上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老子的主张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要像"天之道"那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四是严格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几个要点集中体现在老子的一句话上,这就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郭店简本《老子》)。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句中的"万物"主要是指万民,句中的"为"字有两个涵义:一是违逆广大民众的自然本性和愿望要求而强行宰制,二是对万民不是引导和辅助,而是包办代替。

综合分析老子关于依道治国的思想,可知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具有显著的区别:一是层次不同。依道治国所涉及的是国家的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所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问题,因而依道治国可以决定或影响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二是目标和目的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在国家基本制度的既定框架内,使广大民众循规蹈矩,从而使政权巩固,社会安定,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要使广大民众摆脱被任意宰制的地位,实现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相对自治;三是由此体现出来的治国方法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以统治者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强调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积极

相关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扶余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宝鸡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广西南宁九中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鄂东南地区省重点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检测语文试卷
·河南省许昌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五校联考语文 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一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
·浙江省苍南县求知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闂絀CP澶�05030710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