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安徽省 2013届高考模拟冲刺(五) 语 文 试 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范围为高中全部内容。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3,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 4.本次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渴求”心理与“文化自觉”意识 程美东 文化是一个社会制度存在的根基,是人们安身立命、身心和谐的基本。中国现代化的成功与否,从根本上说,必然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是否具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自觉。现在全国社会各界都表现出对文化的强烈饥渴现象和文化自觉的意识。这种“文化渴求”的心理和“文化自觉”的意识的出现,有多种因素,至少以下几点不可忽视: 第一,这是民众在经济发展到一种程度后,期求自我身份得到承认的强烈心理反应。中国上世纪末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近来又积极地应对了这次金融危机,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地提高。长期孜孜以求的经济发展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之后,尤其是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后,中国民众希望借此得到世人对中国身份的认同。这种认同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的文化认同,体现在我们独特的文化具有恒久的吸引力,这种文化的认同方能增添我们的自豪感。第二,这是民众对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不够明确和社会继续进步并非信心十足的体现。我们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很多相应的制度并未健全,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不足,这使得人们对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感到不明确,对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自信。为了排解这种不自信情绪,为了寻求更为安全的出路,人们不自觉地从文化角度来思考发展方向和对策。第三,这是民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