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时间 分钟 分值 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回溯(sù) 琐(suǒ)事 徇(xùn)私 数(shuò)见不鲜 B. 嬗(chàn)变 诤(zhèng)友 偏裨(pí) 怙恶不悛(quān) C. 蕴藉(jiè) 炽(zhì)热 蓦(mò)地 戛(jiá)然而止 D. 卓(zhuó)越 机械(xiè) 押解(jiě) 休戚(qī)相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膺品 裁员 滞纳金 死皮赖脸 B. 重叠 扫描 大杂烩 带罪立功 C. 针灸 陷井 原生态 鼎力相助 D. 作祟 编纂 候车室 出其不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在一次新生欢迎仪式上,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七月流火,天气虽然炎热,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B. 近日,中国人寿合肥分公司邀请风水分析师促销,引起广泛关注,秉持理性科学精神的现代金融企业做出如此荒诞之事,简直是匪夷所思。 C. 去年美国国内航班,平均每天大约有一万件行李丢失,航空公司对此的解释是,惨淡经营,人手不足。 D. 香港特首曾荫权的外出访问经费支出,成为港人侃侃而谈的话题,有香港媒体披露,曾荫权在过去四年外出访问期间产生的费用不足百万港元,节约程度令人惊讶。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第十个记者节即将临之际,《丹阳日报》社本着开门办报、服务读者、打造品牌、提升影响,举办记者节暨首届读者节系列庆祝活动。 B.在教育问题上,网民的留言多集中在农村教育上,包括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待遇太低、人才流失严重、地方政府不执行中央编制政策等。 C.沈存德认为,不仅在比赛中服用兴奋剂破坏了竞赛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对运动员自身的身体健康也将带极大的伤害,同时更严重破坏了田径运动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D.“飞人”刘翔以13秒19的成绩,延续着复出后的奇迹,一举夺得十六届亚运会110米栏冠军,同时成为亚运会历史上首个三夺110米栏冠军的第一人。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春夜,一轮晕月映着灿烂的垂樱,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园山夜樱花。我早就神往于这般美景了。这天,我赶到园山公园的时候,还见不到月亮, , , , 。花仰望着月,月俯视着花,瞬间,一切都陡然静止下,在这清丽的天地间只有月和花。 ①近景是一株身着淡红色盛装的垂樱树 ②远景是暮色苍茫的东山 ③山顶上渐渐发亮,月亮悄悄地升上淡紫色的夜空 ④地上竟然没有一瓣落花 A.④①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老头生病期间,雷斯多夫人过一次,但不是看望父亲的病,而是要父亲给她支付她欠裁缝的一千法郎的定钱。(《高老头》) B.贾宝玉与林黛玉一起葬花,宝玉要求“水葬”,黛玉却认为水葬把花糟蹋了,要求“土葬”,感觉花随土化了,更干净。(《红楼梦》) C.桑丘·潘沙是在矛盾对照中刻画出的。他既咒骂倒霉的骑士,又崇拜主人的侠义行为;他既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又抱着发财梦,一心想当海岛总督。(《堂吉诃德》) D.巴金创作的《家》,描述了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歌颂了觉新、觉民、觉慧、琴、瑞珏、梅、鸣凤等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反抗和斗争。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古代俗文学的兴衰 王泽清 ①从周到清,全国大多数人是文盲,识文断字的只在少数,老百姓的文学创作和享受几乎与文字无缘;而文学史又只能由文字写,能写的又只有所谓君子和士大夫这一类人。所以,留传下的古代文学作品和后人写的古代文学史其主流就是贵族文学史,也就是所谓高雅文学的文学史。 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古代就没有劳动人民的文学,或曰之为俗文学。由于古代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民谚、诗歌、史诗之类的客观存在和一些贵族文人自觉不自觉的保护、保存、培育和发展,我们还是能把握出其明显的脉络的。应该说,我国古代俗文学的第一个高潮在“诗经”时代。 ③三代时期的诸侯制到了西周,可以说发展得很完善了。当然其间也有战争,但其战争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破坏程度比后“礼崩乐坏”的战国、比再后的中央集权制时代从总体上讲要小得多,这种情况甚至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那时,意识形态上也比“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以后要宽松得多。人民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下男耕女织,夫唱妇随,偶有战争,也不至于引起较大范围的社会动乱,且人民也能以正确和平和的心态待之。而这一切,都反映在那个时代的民歌集大成之著作──《诗经·国风》中。 ④《诗经·国风》是我国古代俗文学第一个高潮的标志。读《国风》,我们既可以欣赏到先民们那发自内心的愉悦、痛快淋漓的愤怒,又可以由此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作一个广泛而比较细致的了解。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不自觉而然的全民诗歌运动。 ⑤这一次俗文学高潮的余脉一直延续到汉,但汉时仅是余脉而已。汉朝廷作为国家机关的乐府也去民间采诗,但无论是从采诗的目的上讲还是从所采之诗的规模、内容和语言的丰富性上讲,都与《诗经·国风》不可同日而语。 ⑥以后,由于语言文白的分野,由于城市的发展,作为广大农民参与创作和流传的、以口头文学形式出现并被记录下的俗文学便再也没有缓过劲。到了唐宋时代,虽出现了“说书”和由此而生的话本,但作为文学样式而终不能成一定的气候,更不用说成为文学的主流即所谓“一代之文学”了。这可以看成是历史对俗文学的第一个否定。 ⑦ 俗文学的又一个高潮是从元朝的杂剧开始的。此时,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市民阶层出现了。市民阶层一出现,便有了文艺消费的需要;另由于诗歌文学本身抒情叙事功能的进一步发展,也由于元朝政权的民族歧视政策和轻视知识分子的政策,汉民族知识分子的仕途被堵死,其社会地位便一落千丈。于是,他们的知识能量释放到了民间,这便引起了俗文学第二个高潮的开端,杂剧的兴起。杂剧是给市民看的,农民多半没有条件看杂剧。但和以前不同的是这时的俗文学已有了更多一些如今天你投资写戏排戏演戏、我买票看戏一样的商品性质。 ⑧历史进入了明清时期。虽然这时期的封建社会形制没有改变,但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像某些学者所说的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再加上这时艺术商品性质的刺激,这俗文学便又往高峰走去。元杂剧以后,又有明传奇,这是戏剧一路。另一路由说书的有声语言艺术发展到话本进而再有 “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再发展到章回体小说,至《红楼梦》,便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这便是俗文学戏剧与小说的二水分流、双峰并峙。这又是对前面俗文学低谷的一个否定。到这里,正好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选自《文汇报》) 7.与“古代俗文学”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代俗文学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古代人大多是文盲,不能用文字写所谓的高雅文学的文学史。 B.古代俗文学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古代劳动人民口口相传,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一些贵族文人的保护和培育。 C.古代俗文学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的文学作品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状况。 D.古代俗文学在唐宋时代出现低谷,虽然出现“说书”和由此而生的话本,但俗文学作为文学样式终不能成一定的气候。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经·国风》中先民们发自内心的愉悦和痛快淋漓的愤怒可知,当时社会环境比较稳定,但意识形态不太宽松。 B.语言文白的分野和城市的发展对广大农民参与创作和流传的俗文学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俗文学一度跌入了低谷。 C.汉乐府与《诗经》相比,在艺术和价值上有很大区别,无论诗歌数量还是质量都比《诗经》高很多。 D.和如今的俗文学完全一样,元朝俗文学已经具有了你投资写戏排戏演戏、我买票看戏的商品性质。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俗文学经历了三个高潮,分别以《诗经》、元杂剧和《红楼梦》为标志。 B.我国古代,虽然劳动人民的文学创作和享受几乎与文字无缘,但这并不意味着那时就没有劳动人民的文学。 C.明清时期的俗文学成绩斐然,既有戏剧又有小说。戏剧有明传奇,小说有章回体小说等。 D.明清时期俗文学往高峰走,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即出现了某些学者所说的“资本主义的萌芽”。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 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幹往见瑜。幹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乃布衣葛巾,自托私行诣瑜。瑜出迎之,立谓幹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幹曰:“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瑜曰:“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因延幹入,为设酒食。毕,遣之曰:“适吾有密事,且出就馆,事了,别自相请。”后三日,瑜请幹与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杖讫,还宴饮,示之侍者服饰珍玩之物,因谓幹曰:“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幹但笑,终无所言。幹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中州之士,亦以此多之。 刘备之自京还也,权乘飞云大船,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馀人共追送之,大宴会叙别。昭、肃等先出,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 及卒,权流涕曰:“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后权称尊号,谓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选自《江表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陵侮瑜 陵:欺侮。 B.无乃逆诈乎 逆:违背。 C.因延幹入,为设酒食 延:延请。 D.中州之士,亦以此多之 多:称赞。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幹有仪容,以才辩见称 但以刘日薄西山 B.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适吾有密事,且出就馆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 刘备之自京还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普仗着自己的资格老,不尊重周瑜,但周瑜并不计较,最终赢得了程普的尊重。 B.曹操听说周瑜年轻又有才,以为容易被言辞打动,就偷偷派善辩之士去游说。 C.周瑜一见蒋幹,就猜出了他的意,周瑜向蒋幹坦陈心迹,使以才辩见称的蒋幹无功而返。 D.孙权曾怀疑周瑜有野心,但周瑜死后,他又很难过,常常感念周瑜的功劳。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后三日,瑜请幹与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杖讫,还宴饮。(4分) (2)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4分) (3)及卒,权流涕曰:“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4分) 1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过融上人兰若①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 ①融:是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山头禅室挂僧衣”借“挂僧衣”这一细节传递了什么信息?(4分) (2)简要分析“却听钟声连翠微”一句的妙处。(4分)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病友 那天我去听音乐会,很凑巧,碰到了睽违已久的宗先生。 宗先生是文艺界的一位忙人,有京城四大忙之称。这社会就是由一部分忙人和大多数闲人组成的。没有忙人,自然也就无所谓闲人了。正因为有闲人,才显出忙人。 而宗先生,又是忙中之忙。那四位大忙,各有忙的领域。忙吃喝忙玩乐,忙开会忙讲话,忙批判,但只要忙进会场,忙进剧场,就全是宗先生一人的天下了。 他确实太忙了,忙到没有时间感觉到自己哪里不舒服,忙到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时间都没有。直到一次主持本单位的工作会议,莫名其妙地咳出好几大口血,全场震惊,是那鲜红的血,才不得不放下话筒,抬到医院急救。 那时我因为胆结石住院,互相谈起。 他有气无力地打听医院一些情况,突然他凑过:“请问,这张床原是个什么样的病人?”我还没说完是个胃癌患者,昨天晚上刚进了太平间……他立刻就休克了。????? ?于是,有人忙按呼叫铃求救,有人跑去找值班医护人员。 结果,一场虚惊,纯系过度紧张所致。大夫护士最讨厌病人大惊小怪,看看,开了点镇静剂走了。 京城四大忙之一,此刻真是万念俱灰,叹息着:“完了,完了,说不定从这病房,直接就到八宝山了!” 我妻子见他太伤感,便劝他:“哪至于——” 幸好这时,了一个探他病的人,手里捧着鲜花,亮丽无比,把他制造的死亡阴暗气氛冲淡了。他向宗先生说了一些机关内部,长长短短的事,包括对他这次突发病的各种反映。我也听不大懂,也不愿意听,就到别的病房聊天。等探病者离去,宗先生一叠声地叹息,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到了晚间,又一位探视者,无独有偶,手里也捧着鲜花,不过要素雅淡泊些。谈话的题目,和下午那一位差不离,鸡毛蒜皮,芝麻绿豆,无非机关内部的矛盾纠葛,人际关系。 花卉,大概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心声,一种表示吧? 我老伴正给花瓶换水,他太太是个心直口快的女人,对我妻子说:“你看出什么没有?” “这红玫瑰真漂亮!” “我说的不是花!” 其实,我们都明白,她不满意这走马灯似的看宗先生的两位。据她介绍一个是希望老宗在下岗之前,向组织上推荐他接班;一个是愿意老宗从此不再主持工作,排排坐,食果果,也该他取而代之了。 “就这样的左膀右臂,可以吧!” 她说这番话时,宗先生没反驳,没表情,他太太也没恼火,当然更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病人住院,最怕不能确诊,那就像等待法官宣判似的,那一天天是相当难熬的。而宗先生,除了开肠剖肚,该查的全查了,所有目前能用的医学手段都用遍了,请了院内院外的名医会诊,仍旧找不出病因,大夫只好存疑了。可又不敢放他出院,要再观察一个时期。 于是,那位第三把手,红玫瑰花送得更勤快了。 我忽然想到:“宗先生,也许你当时,是不是像《红楼梦》里贾宝玉,听到秦可卿噩耗时,吐出鲜血一样,急火攻心吧?” 这话倒启发了他,他思索了一番,从病床上跳将起,认为不无道理。“那天开会吐血前,正讨论班子问题,因为有一种认为我年龄到点了,应该下岗的说法,一下子郁结在了心里。突然,觉得嗓子痒,血哗地喷出了!”他笑自己:“你看,多想不开呀!” 住院期间,他没有再吐过血,也无任何不适之感,和医生商量,定期检查,就出院回家了。此后,再没有见过他,也没有打过电话。我以为他们老两口,一定云游山水,四海为家,说不定削发为僧了呢!宗先生这样许过愿的。 没想到,此时此刻在剧场里遇上了。 此公气色极佳,精神状态绝好,而且,忙东忙西,左顾右盼,台上台下,幕前幕后,完全不减当年神采。原,我是不大相信精神变物质的,看,他不但毫无病态,毫无老意,毫无倦容,甚至像注射吗啡似的兴奋不已。他当然看见我了,还挥舞了一下拳头,表示给我看,他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表示他不是病人,甚至他不曾是个病人,他仍旧是当之无愧的京城四大忙之一。 那晚音乐会,我很注意寻找我认识的那两位送花人,这场合他们该在的。但硬是没见到这对孟良、焦赞的影子。也许由于杨令公不肯放下刀枪,忍不住还要上阵,于是,这两位只好在观众席里,看老先生耍把式了。 这个世界上,要是没有宗先生这样的“闹”,该是多么寂寞啊! 细琢磨,人生其实是挺有趣的。 16.小说一开始就写“我去听音乐会,很凑巧,碰到了睽违已久的宗先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7.文中画线句子“她说这番话时,宗先生没有反驳,没表情,他太太也没恼火,当然更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表现了宗先生夫妇的什么心理?(4分) 18.小说的主题有多种理解,请结合小说谈谈你对这篇小说主题的理解。(7分) 19.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宗先生是京城四大忙之一,他与其他三人不同,他是忙着准备会场,忙着进剧场,是作者笔下的“大忙人”。 B.作者以宗先生忙到没有时间看病,以至于在主持本单位工作会议时咳出血才被抬到医院这一事件,说明了宗先生兢兢业业的精神。 C.在医院中,宗先生因为听说他所用的病床是胃癌患者用过的而休克,这一情节暗应了咳血之事,这也是宗先生“万念俱灰”的真正原因。 D.作者以《红楼梦》中贾宝玉吐出鲜血的例子,巧妙地道出了宗先生生病的原因。 E.小说以作者在剧场碰到宗先生为开端,以回忆宗先生生病为发展,以宗先生生龙活虎地活跃在剧场为高潮与结局,构思巧妙而严谨。 六、(15分) 20.“月”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最具中国特色、最具中华传统文明特质的意象,赏月也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那就请同学们以“我望着那轮中秋之月”为开头写一段文字,要求赋予“月”某种性格、气质,表达一个中心,引用一句有关月亮的诗词句,运用拟人、衬托手法,字数200字左右。 七、(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无欲速……欲速则不达。” 上面的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上述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抄袭,不能套作。 语文答案 1. A (B嬗变shàn C 炽热chì D押解jiè 2. D(A 赝品 B戴罪立功 C陷阱) 8.B(A.《诗经》时代,社会意识形态相对宽松。C.汉乐府是第一次俗文学高潮的后期,所以其数量、质量都不如《诗经》。D.表述绝对,原文是“更多一些”。) 9.D(D项以偏概全了,还有一个原因即“艺术商品性质的刺激”。) 10.B(逆:预测) 11.D(两个“之”均为助词,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介词,凭借/介词,因为;B.介词,替/介词,表被动;C.副词,暂且/连词,尚且) 12.D(孙权没有怀疑,“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 13.(12分) (1)几天后,周瑜带着蒋干参观吴军军营及仓库器杖,参观完回帐中饮宴。(三日、营、讫、句意各1分,共4分) (2)周公瑾文武双全,富有谋略,是万人中的豪杰,我看他才识志向远大,恐怕不甘心长久做臣子。(筹略、英、顾、句意各1分,共4分) (3)等到周瑜去世后,孙权流着眼泪说:“周瑜有佐君成王业的资质,如今突然去世,我依靠谁呢?” (流涕、资、何赖、句意各1分,共4分) 附【参考译文】 程普自以为年龄比周瑜大,多次凌辱周瑜,周瑜却降低自己的身份对待程普,始终不与他计较。后,程普佩服周瑜,对周瑜亲近敬重,于是告诉别人说:“与周公瑾交往,好象喝下醇厚的美酒,不知不觉就已沉醉。”当时的人认为他谦虚礼让让人敬佩到了这种程度。 当初,曹操听说周瑜年轻而又有才,认为可以用言辞打动,便秘密到扬州,派九江人蒋干去拜访周瑜。蒋干这个人仪表堂堂,才学出众,能言善辩,江淮间没有超过他的。蒋干布衣葛巾,一副平民打扮,以私人身份见周瑜。一见面,周瑜就猜出了蒋干的意,笑着问:“子翼辛苦了,这么大老远看我,不是曹操的说客吧?”蒋干见周瑜一语道破,尴尬地说:“我和您是扬州老乡,多年不见,听说您现在飞黄腾达,所以想叙叙旧。您却说我是说客,预先怀疑别人的欺诈!”周瑜认真地说:“我虽然比不上夔和师旷(古代著名音乐家)耳朵灵敏,但弦外之音还是能分辨出的。”于是邀请蒋干入室,为他安排酒食宴饮。酒宴结束,周瑜送蒋干出门说:“正好我有机密的事要办理,你暂且先去馆驿休息,等我忙完,再请你。”几天后,周瑜带着蒋干参观吴军军营及仓库器杖,参观完回帐中饮宴,给他展示了侍者服饰珍玩器物等。对蒋干说:“大丈夫处世立身,一旦遇到明主,对外虽然是君臣关系,但内里却结下骨肉般的感情,言听计从,祸福与共。即使苏秦、张仪再生,郦叟复出,我还要按着他们的脊背说服他们,难道是足下您所能说动的吗?”蒋干只是干笑,最终没有说什么。蒋干回去后,对曹操说周瑜气度宽宏,情致高雅。不是言语可以说服离间得了的。中州人士,也因此称赞他。 刘备从京口回,孙权乘坐飞云大船,和张昭、秦松、鲁肃等十多人一起送别,举行盛大的宴会践行告别。张昭、鲁肃等人先出去,孙权单独和刘备留下交谈,言谈之间,刘备感叹周瑜说:“周公瑾文武双全,富有谋略,是万人中的豪杰,我看他志向才能远大,恐怕不甘心长久做臣子。”周瑜打败曹军,曹操说:“我不为自己逃跑而感觉羞愧。”他之后给孙权写的信里说:“赤壁之战时,正赶上我们军队瘟疫横行,很多人都生了病,于是我自己把船权烧掉,撤退回老家,却白白让周瑜获得了虚名。”周瑜威名声望远播,所以曹操、刘备都怀疑他说他坏话。 等到周瑜去世后,孙权流着眼泪说:“周瑜有佐君成王业的资质,如今突然去世,我依靠谁呢?”后孙权称王,对公卿大臣说:“我如果没有周公瑾,不能称王啊。” 14.(1)“山头禅室挂僧衣”一句,通过山头禅室里挂着僧衣的细节,既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居处,也巧妙暗示了友人不在禅室里。(4分) (2)诗人凝神聆听着悠扬的晚钟声在深山里荡漾、萦绕,所以他感到钟声同这浮荡山间的青翠岚气连成一片。诗句描绘了暮色苍茫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透露了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深情。(4分) 15.⑴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⑵食野之苹 鼓瑟吹笙 ⑶栏杆拍遍 登临意 ⑷会桃花之芳园 序天伦之乐事 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8分) 16.(1)点明了小说的主人公;(2)设置悬念,引出下面的故事;(3)与后文照应,使结构浑然一体。(6分) 17.对这种事情习以为常,司空见惯。(4分) 18.示例一:对官僚主义作风的批判。小说中的宗先生是一个“忙”于工作的人,可以说是工作狂。但是,他却把所有的工作集于一身,不让别人得到发展,阻碍历史潮流的发展,在改革的大潮面前,不是急流勇退,而是把持着权力不放,不肯让位于年轻人。小说借助这一形象有力地批判了阻碍改革潮流的官僚主义作风。 示例二:讽刺了社会上那些跑官、拉关系的现象。小说中两位送花者,其实,他们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探望病中的宗先生,而是怀有让宗先生让位于他们的目的。他们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