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试卷类型:A 高三年级考试 语 文 试 题 2016.1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第I卷 (选择题 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厚厚的白雪融化,麦苗在广袤的田野里一根根地(探/冒)出头来,针尖一般齐刷刷向着天空刺去。绿,一望无际的绿,铺天盖地的绿,一齐朝我(奔腾/奔涌)过来。似乎是玉米苗的形状,又似乎是禾苗的样子,麦子始终用绿作为遮盖它的面纱, 。我只是想,麦子是怎样被遗落在北方的呢?是为着一些不能不走的缘由,还是为着一个将血脉延续下去的信念?从一马平川的北方走到了重峦叠嶂的南方。 …… 我不知道,是否有一匹马,驮起他疲惫不堪的身躯;是否有一条路,记得他深深浅浅的履痕。然而那些多年以前的离散早已是(无迹可寻/无声无息)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向如此令人难以捉摸,天灾、人祸、战乱、排挤,任何一个理由,都有可能导致一群人拖儿带女、跋山涉水,寻找新的立锥之地。其实这样的迁徙, 。他们躲在深山老林里,不问世事,不论功名,只求偏安苟存。这是一段多么辛酸的历史,刀耕火种、织麻种桑,几乎与世隔绝,成为落后的代名词。多少年了,大家是不是从来都没有忘记过那一片可以纵马疾驰的广阔平地?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广袤 重峦叠嶂 B.遮盖 齐唰唰 C.履痕 跋山涉水 D.迁徙 代名词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冒 奔腾 无声无息 B.探 奔涌 无迹可寻 C.探 奔腾 无迹可寻 D.冒 奔涌 无声无息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肯让我确切地分辨出它的长相来 无非是从一座山向另一座山的奔赴而已 B.我难以确切地分辨出它的长相来 或许是从一座山向另一座山的奔赴而已 C.不肯让我确切地分辨出它的长相来 或许是从一座山向另一座山的奔赴而已 D.我难以确切地分辨出它的长相来 无非是从一座山向另一座山的奔赴而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背井离乡进城务工,其身后是一个个独守家园的“留守老人”;由于他们对老人无所用心,致使老人们承受着无尽的孤独与寂寞。 B.社区难题、邻里纠纷、家庭不和、医患纷争等矛盾,行走于都市乡村的调解员对当事人摇唇鼓舌,不厌其烦地“劝和促谈”,有效化解了各种矛盾。 C.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践行“三严三实”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教育方式,让大学生们在春风化雨中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如果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对鲜活的生活充耳不闻,那么他们就会离社会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发展下去,他们就会成为“不知有汉”的桃花源中人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俄罗斯情报部门在伊拉克和土耳其边境地区发现的一万多辆油罐车,被国际舆论高度怀疑是极端组织新开辟的向土耳其走私石油的路线。 B.喜剧其实并不好做,有不少喜剧类节目都被淘汰了,只有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以既出精品又出人才作为出发点,以至连央视春晚也高度关注。 C.地处欧洲中心地带的小国瑞士,不仅有着一套严谨、高效、领先的教育体系,也拥有无可比拟的自然风光,它俨然是一个有世界影响的科技强国。 D.首演当晚,《大清贤相》以跌宕起伏的剧情、大气唯美的舞美、荡气回肠的华丽唱腔、演员们酣畅淋漓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现代散文是在中外文化交流的现代语境中发展起来的,必然带有传承创新、引进交融的时代特点和总体风貌。其创作实践与理论建设都受到传统和外来影响,适应时代变化而变革更新和互动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解放思想,放眼世界,还更新语言,解放文体,开启文学现代化进程。散文就在这时代大变革中蜕旧更新,形成文学散文、白话美文、自由文体和个性艺术的基本观念。现代意义的文学散文,比非韵非诗的古典散文观增多了非小说的限定,如朱自清说“那是与诗、小说、戏剧并举,而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部门的东西”。这与西方“非小说性散文”的涵义大体一致,都包括随笔、杂文、小品文、抒情散文、杂记、游记、传记、日记、书信、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大都具有不唯美、非虚构的杂文学属性,有些也跨入纯文学行列,因而有狭义文学散文之称。现代散文以白话取代文言,破除“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回归言为心声、言文合一的大道,与欧洲各国散文从古拉丁文变为本国语文的路径一样,促进了散文的语体化、生活化、普及化和现代化。散文是散体文章,这是中外古今散文的文体共性;古人常说的文无定法、随物赋形,跟现代人所说的任心闲话、随意挥洒等一脉相通。“五四”时代思想自由、文体解放的浪潮,冲破了古文义法的艺术教条,进一步激活了散文自由创造的精神,也强化了散文比姐妹文体自由灵活、无所不达的特长。 散文的自由创造出自创作主体,来源于作者本身的个性人格、生活经验、思想和艺术修养的综合作用,表现出因人而异的个性色彩。郁达夫指出,“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以这一种觉醒的思想为中心,更以打破了械梏之后的文字为体用,现代的散文,就滋长起来了”,从而形成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散文家既发扬我国古代散文中修辞立诚、抒情言志一路的优秀传统,又吸收外国近现代散文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精神滋养,普遍认同散文是一种“自己告白的文学”,“比什么都紧要的要件,就是作者将自己的个人的人格的色彩,浓厚地表现出来”。 ?人们在散文体式的自由灵活、作者心灵的自由活泼和个性表现的率真自然的内在关联中把握散文的特性,把散文视为不假雕饰、自然流露作者真性情的个人文体。散文的个性表现比小说戏剧来得直接真切,比诗歌更为洒脱自在,带着不经意、不文饰、不拘束的天然本色。这既贯通了刘勰“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和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本土传统,又接通了蒙田随笔开创的欧美传统:“我要人们在这里看见我底平凡、纯朴和天然的生活,无拘束亦无造作:因为我所描画的就是我自己。”现代散文确立的文学散文、白话美文、自由文体和个性艺术这四个主要观念,从属性、媒介、体式和体性诸层面辨识和界定现代散文的艺术特性和时代特征,已成为现代散文观的基本范畴,迄今仍在沿用和阐发。 (节选自汪文顶《现代散文学的整合与建构》,2015年10月14日人民网)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外文化交流的现代语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散文,既有对古典散文的传承又有创新,同时还受到外来观念的影响。 B.受到传统与外来影响,适应“五四”时代变化,中国现代散文形成了文学散文、白话美文、自由文体和个性艺术的基本观念。 C.“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新了语言,解放了文体,开启了文学现代化进程,散文在这大变革中蜕旧更新,中国现代散文随之形成。 D.散文是不假雕饰、自然流露作者真性情的个人文体,这一特性源自散文自由体式与作者心灵自由和个性表现的内在联系。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就现代文学体裁看,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举,它包括了随笔、杂文等多种文体,基本上都具有不唯美、非虚构的杂文学属性。 B.现代散文以白话取代文言,破除了古典散文言文分离的弊端,为散文解除了束缚,使这一文体形式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C.“五四”思想自由、文体解放的浪潮,冲破了古文义法的艺术教条,赋予散文自由创造的精神,使其表现出任心闲话、随意挥洒的特性。 D.现代散文作家普遍认同散文应该表现自我的理念,再加上作家人格色彩不同,致使散文成为一种表现自我的自由文体。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散文的特质是个人的,一切都是从个人的主观发出来,所以它的特质又是不规则的、非正式的。”这句话表明现代散文文体与作家个性的关系。 B.“现代散文不再主要是载孔孟之道的工具,而是自由表现作家个人真情实感和个性特色的文学形式。”这句话说出现代散文与古典散文的根本区别。 C.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长歌当哭,“是用血泪写出了的心坎里的同声一哭”,在文中作者有意淡化了个性色彩,突出表达了当时爱国者的共同心声。 D.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描绘的景色,之所以总是“淡淡的”“朦胧的”,是因为他当时心中怀有“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这种复杂的感情。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贞观九年,北蕃归朝人奏:“突厥内大雪,人饥,羊马并死。中国人在彼者,皆入山作贼,人情大恶。”太宗谓侍臣曰:“观古人君,行仁义、任贤良则理;行暴乱、任小人则败。突厥所信任者,并共公等见之,略无忠正可取者。颉利复不忧百姓,恣情所为,朕以人事观之,亦何可久矣?”魏徵进曰:“昔魏文侯问李克:‘诸侯谁先亡?’克曰:‘吴先亡。’文侯曰:‘何故?’克曰:‘数战数胜,数胜则主骄,数战则民疲,不亡何待?’颉利逢隋末中国丧乱,遂恃众内侵,今尚不息,此其必亡之道。”太宗深然之。 贞观九年,太宗谓魏徵曰:“顷读周、齐史,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齐主①深好奢侈,所有府库用之略尽,乃至关市无不税敛。朕常谓此犹如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齐主即是也。然天元②、齐主若为优劣?”徵对曰:“二主亡国虽同,其行则别。齐主暗弱,政出多门,国无纲纪,遂至亡灭。天元性凶而强,威福在己,亡国之事,皆在其身。以此论之,齐主为劣。”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齐主:指齐后主,名纬,世祖之子。②天元:北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 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既克殷,务弘仁义 克:战胜 B.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 盈:充满 C.数战则民疲,不亡何待 数:屡次 D.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 类:同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周弄平纣之乱,以有天下 B.乃令百姓逐粮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今尚不息,此其必亡之道 D.天元性凶而强,威福在己 师道之不传也久已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B.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C.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D.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与近臣讨论周王朝与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唐太宗认为,周与秦夺取天下与守护天下的方式均不相同,这导致了王朝更替。 B.唐太宗认为,隋文帝不怜惜百姓却过度地重视积累财富,灾年也不开仓赈民,而隋炀帝依仗父业,挥霍无度,终致隋朝灭亡。 C.在唐太宗与侍臣探讨国家兴亡之道时,魏征引述李可的典故,阐释了穷兵黩武,导致国家灭亡的道理,并由此推断颉利必亡。 D.在唐太宗问道“天元、齐主谁优谁劣”时,魏征认为,两个君主虽然同样亡国,其做法却有区别,从各自做法看,齐主更差一些。 第II卷(非选择题 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5分) (2)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齐主即是也。(5分) 1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①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释:①公元1164年(隆兴二年)旧历十月,金人分道渡淮,十一月,入楚州、濠州、滁州,宋朝震动,酝酿向金求和。作者有感写下此词。 (1)“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析。(4分) (2)全词抒写了什么感情?请简述。(4分) 15.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意思相近、手法相同的诗句是:“ , ?” (2)李白的《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诗中揭示主旨的是“ , ”这两句。 (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用“ , ”这两句话,表明接受不合礼义的丰厚俸禄,对自己没有益处的道理。 五、(12分) 16.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4分) 小时候喜欢乘车,尤其是火车,占据一个靠窗的位置,扒在窗户旁看窗外的风景。 。 。 。 。 。当我望着窗外掠过的景物出神时,我心灵的窗户也洞开了。 ①我喜欢的是那种流动的感觉 ②列车飞驰,窗外无物长驻,风景永远新鲜 ③其实,窗外掠过什么风景,这并不重要 ④景物是流动的,思绪也是流动的,两者融为一片,仿佛置身于流畅的梦境 ⑤这爱好至今未变 17.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互联网+”的基本含义。要求:以“‘互联网+’的基本含义”作为开头,不超过45个字。(3分) “互联网+”其实是两个字段,一个互联网,一个是+。互联网是核心,但是后面那个+是有开放的可能性的。这个+,其实主要指的是制造业,制造业是地域性、局限性的,现在制造业和互联网结合之后,形成了很多诸如云计算,大数据的概念。而且结合之后会形成物联网,产生智能制造、云制造等等这样一些制造方式。会使制造业具有国际化、跨地域的特色,这是这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利用现在的信息通讯技术,使传统的行业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创造一个互联网的新常态,这是“互联网+”的新含义。 18.下面是山东省食安办发布的“食安山东”形象标识,请说明标识中间白色主体部分的构图特征及寓意。要求:文字简洁、连贯,不超过80字。(5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沉睡的胡杨谷 徐可 ①当我们的汽车下了217国道,拐上一条简易公路时,我的心也随着身子剧烈地跳动起来。路是沙石铺成的,坑洼不平,迂回曲折,我们的大巴车就像茫茫大海上的一叶扁舟,左右摇摆,上下颠簸,车上的人就随着这颠簸摇摆晃动着。 ②不知走了多远,汽车终于停下了,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一望无际、浩瀚辽阔的睡胡杨谷从眼前向远方展开,直抵天际。 ③天似穹庐笼罩四野,荒漠如海奔腾翻卷。在这片无垠的沙海上,布满了枯死的胡杨木,没有枝桠和树皮,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有的直立,有的斜刺,有的横卧,千姿百态,争奇斗异。仔细打量,那些奇形怪状的胡杨木引起我们无限联想。有的如虎狼咆哮,有的像天狗噬日;有的像勇士威武,有的似屈子行吟;有的似二龙戏珠,有的像剑指天空;有的像一家三口开心相拥,有的如忠贞伴侣遥相守望;有的高傲地昂首向天,有的谦卑地匍匐于地;有的似开怀大笑,有的像掩面而泣……在落日余晖的照射下,天与地与树,一片灰黄,一派苍凉,让人生出无限沧桑之感。心里倏然冒出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名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十四团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睡胡杨谷坐落在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和田河和克里雅河古道交接处。远古时代,这里是茂密的胡杨林。随着克里雅河断流、和田河改道,胡杨集体逐年干枯。尼雅古城、圆沙古城和昆岗先民家园以及下游楼兰古城消失,史学家们认为水源枯竭是主因,这片胡杨林成为无言的佐证。 ⑤半个世纪前,兵团一师大举开发塔里木,到这里被河流所阻戛然而止,从而完整地保留下了一片原始的胡杨林,成为生态的警世钟。2013年初,人们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古河道中发现了这处保存完好、枯死数千年的大面积胡杨林,仅在十四团境内就有六万多亩。枯死的胡杨林,虽然断臂残腿,生命不再,但依然挺立在戈壁荒漠之上,演绎着千百年来与沙漠风暴展开的生死搏斗,守护着脚下这片干涸的土地。胡杨之殇营造了一种奇特的壮丽景观。“活着的胡杨夏绿秋黄,固然旖旎;死去的胡杨更加壮美,以独有的形态,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只有躯干,没有树皮和枝叶——虽死犹生,虽睡犹醒。”十四团将这片胡杨林命名为睡胡杨谷,加强了胡杨林管护工作,组织了一支二十余人的护林员队伍,全年不间断地对辖区内的天然存活胡杨林进行巡护。 ⑥人们常说:胡杨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这样的说法很难从文献资料中找到印证,颇有点神话色彩,未必可靠;人们所赞赏的,是胡杨坚强不屈的精神。资料显示,胡杨是第三纪残遗的古老树种,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亿三千万年前;在库车千佛洞和敦煌铁匠沟第三纪古新世地层中部发现的胡杨化石,至少也有六千五百万年的历史。《后汉书·西域传》和《水经注》都记载着塔里木盆地有胡桐,也就是胡杨。在世界范围内,胡杨主要生长在中国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胡杨生长在最恶劣、最残酷的气候环境之中,它们耐寒、耐热、耐碱、耐涝、耐干旱,组成了一条壮阔的绿色长廊,阻挡了沙暴对绿洲的侵袭。它们就算死去,也屹立不倒,仍然用自己坚强的身躯守护着这片土地。千百年来,胡杨守护在边关大漠,守望着风沙,被人们誉为“沙漠守护神”“沙漠英雄树”。 ⑦十四团所在地曾是丝路驿站。相传,公元前六十年前后,郑吉将军被派遣到渠犁屯田,领护当时“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号称“西域都护”。当郑吉率部进入昆岗地界,看到茂盛高大的胡杨林一望无际,很是好奇。向导告诉他,当地人叫胡桐树,因其耐寒、耐热、耐碱、耐涝、耐旱,又被称为“英雄树”。郑吉哈哈大笑,脱口道:“英雄胡桐树,从此归汉家。” ⑧一千多年以后,一批刚刚从战争硝烟中走出来的军人来到新疆,他们就地集体转业,成为新一代的屯垦戍边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边战斗边开荒,为边疆的稳定、发展、繁荣贡献了青春、热血甚至生命。在兵团,我们采访了多位老战士,听他们讲述当年艰苦创业的历程,常常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很多人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真的是把根扎在这片土壤中了。在一师四团,我听说本团的墓地被叫作“十九连”。为什么叫“十九连”?因为四团一共有十八个连。 ⑨那一瞬间,我想起了睡胡杨。凝望静默的睡胡杨,我分明触摸到了它们跳动的灵魂。 (有删改) 19.文章的题目是“沉睡的胡杨谷”,而文章的第①段却写了作者的一段行程,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20.赏析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21.文章的结尾写道:“凝望静默的睡胡杨,我分明触摸到了它们跳动的灵魂。”请简述“跳动的灵魂”的含意。(4分) 22.探究文中⑥⑦段有关胡杨历史叙写的用意。(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日子,一个是你出生的日子,一个是你知道你为什么出生的日子。 ——马克·吐温 比其他人优越算不上高尚,比从前的自己优越才是真正的高尚。 ——海明威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通达教学资源网 http://www.nyq.cn/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