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北京市东城区2016 年高三一模试卷 语文 2016.4 本试卷共8 页,150 分。考试时长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 小题,共24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 题。 材料一 现在人们提及的碑碣,一般指各种各样的刻石,是一切刻有文字的石刻的总称。但在古代,碑、碣则是石刻家族众多成员中相互独立的两类。 碑是指长方形的刻石。汉以前的碑是无字的,其用途主要有三种:一是立于祠庙门前,用来拴祭祀用的牲口;二是立在皇宫中,作为观测日影和计算时间的工具;三是竖在墓旁,在中间的上部穿一个圆洞,用来把棺材放到墓穴中去。碑上刻字,大概应追溯.到西汉晚期,当时有人在墓前石碑上刻写亡人功绩,便于他人看到。随着此风的盛行,碑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把刻有文字的石板称为碑,而不刻文字的石板反倒不能称为碑了。 碣是指圆顶的或形状在四方和圆形之间、上小下大的刻石。在唐代,碑和碣还是有区别的。唐代丧葬制度规定:五品以上官员准许立碑,五品以下官员只能立碣。古代刻石中,极少有名符其实的碣。有的是名为碑而实为碣,有的则是名为碣而实为碑,天长日久,碑碣就成为一个概念了,并以此来统称刻有文字的石刻。值得一提的是,碑的出现晚于碣,现存最早的文字石刻就是碣,其形状上小下大,顶部圆形,底下则是平的,四面近似于四方形,刻辞就刻在这四个面上。 这些刻辞,最初仅是记录墓中人的姓名官位、卒葬年月。后来又加入了有关死者的家世、生平和事业,以及颂扬和悼念的诗铭,文辞逐渐增多,碑文便成为一篇完整的传记,路人可凭此详细地了解墓主的情况。这种立于墓前的碑,叫做墓碑。 早期的碑还包括由庙门前拴祭祀牲口的石板发展而来的祠庙碑。祠庙碑上所刻文字主要是记述受祭祀者的德行和功绩。早期碑的作用仅此两种,是因为人们都认为碑是用来纪念过去的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南北朝时,碑成为一个文体名词,一些刻在碑石上的文章,内容不再局限于纪念人物,开始有了记事、颂扬功绩的成份。从南唐后主开始,还出现了专门用来保存书法艺术的碑。至于碑的种类,到了后代,人们把凡是文字石刻,如碣、摩崖、墓志、经幢等,都包括到广义的碑的范围内。 (取材于《谈制论形说碑碣》) 1. 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祭祀:“祭”使用部首检字法应先查“示”部,再查六画。 B、追溯:“溯”的意思是“往上推求或回想”。 C、名符其实:“符”不可以写作“副”。 D、经幢:幢的读音为“chuáng”。 2. “材料一”最后一段“仅此两种”中的“此”,指代的具体内容是_____。(2分)。 3. 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碑”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汉代以前,碑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是实用性的。B、根据唐代的丧葬制度可知,碑的价值高于碣。 C、南北朝时,碑文已不再用来纪念过去的人物。 D、现在人们所说的“碑”,可以泛指一切石刻。 材料二 ①碑首是碑的最上部分。碑首中间为碑额,是雕刻碑名的地方。早期的碑首和碑面是连在一起的。唐时,碑首和碑面开始用两块石板刻好后装配而成。此时碑首的宽度、厚度都比碑身大,使雨雪等不致直接淋至碑身上部,对碑身起到了保护作用。 ②碑额下面,长方形的一段叫碑面,也称碑阳。其反面则称为碑阴。有些较厚的碑版,两边也相当宽阔,可以用来刻字,称为碑侧。一块由碑阳、碑阴、碑侧共同构成的碑版就是碑身。 ③碑文全篇都刻在碑阳上。碑阴一般刻有出资立碑人的姓名,题名款式包括官职、籍贯、姓名、字和出钱数。有的碑阴则刻有与碑面相关的文献,这一类碑阴文字,凡与碑面有关系的,除题名外,都称为“碑阴记”。还有许多碑,碑阴原来没有刻字,后人利用这块空白石面,或磨灭原来的碑阴文字,另外镌刻新的碑文。这种碑,其实两面都是碑面,无所谓碑阴了,但做著录时,还应以早先所刻为碑面,后代增刻为碑阴。 ④有些较厚的碑版,碑侧也常刻有题名。有的碑文过长,碑面刻不完,就在左侧续刻。但一些名碑的碑侧主要刻着螭龙花草图案,是石刻的艺术装饰。 ⑤有些碑碑身沉重,为防止其沉陷,人们就另刻一块长方形或方形的平面石板,刻成一个突起的槽,把碑石嵌入槽中,竖立在地上,这种底座就是碑座。 ⑥碑各部分的大小要根据碑身的尺寸来确定,目的是突出碑身的庄严高大。以碑座为例,常见的鳌座长度等于碑身宽度的两倍,高度为碑身高度的百分之四十五。 ⑦我国碑碣的历史,迄今已有两千年之久了。一些流传在世的碑碣及其拓本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宝贵资料。而且,这些碑文多为当时有名的书法家所书,篆、隶、行、楷各种书体都有,生动展现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这些碑碣大多摹刻精良,神完气足,风格多样,是人们欣赏书法艺术、临习书法的范本。此外,古代的石碑还保存了大量具有艺术价值的精美装饰和图案花纹,使碑刻成为书画俱佳的艺术品。 (取材于《谈制论形说碑碣》) 4. 根据“材料二”第③段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河北《礼器碑》碑阴题名“赵国邯郸宋镇元世二百”可知,此碑为赵国邯郸人宋镇(字元世)出二百钱捐助而立。 B、考古发现,西汉人纪信的墓碑碑阳上有“唐立”字样,而碑阴刻有《记得碑始末》。由此可推知,此碑为唐人所立。 C、河南《论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碑》的碑阴为宋人刻写的《重刻记》,意味着此碑的碑阳文字已经不是北魏时的原刻了。 D、少林寺翻修殿宇时,发现嵌在墙上的金代石刻《观世音画像碑》的背面,是唐代的《唐太宗教书碑》,按著录习惯,前者应为碑阳,后者应为碑阴。 5. 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碑通常是由碑首、碑面、碑座共同构成的。 B、碑首的作用就是保护碑身不受雨雪侵害。 C、碑阴可以刻字,也可以是无字的空白石面。 D、碑侧是用来题名以及雕刻装饰性花纹的。 材料三 纪念碑是特定时期民族文化、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它的安放场地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的场所往往能营造出特定的氛围,让参观者感动、记忆,并受到某种精神感召,实现自我反省,以独特的方式达到纪念的目的。 我国纪念碑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 年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决议,为了纪念在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决定在北京建立纪念碑以纪念他们的不朽功绩。为此,特别成立了建设纪念碑的专门委员会,并向全国征集设计方案。1951 年8 月,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将挑选的三种方案送呈市政府审查。时任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和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先生正在病中,他认为送呈的方案缺点甚多。于是在病床上写信给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彭真:“(该方案)无论在整体形体上、台(碑座)的高度和开洞的做法上,与天安门及中华门的配合上,都有许多缺点。”他认为,天安门是广场上最主要的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则是一座新的、同等重要的建筑。它们两个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的象征性建筑。因此,两者不宜采用类似的形体,否则,二者不能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梁思成还在病床上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北京市政府接受了他的意见和方案,在纪念碑建设委员会进一步的设计下,完成了纪念碑的设计。纪念碑于1952 年正式动工,1958 年建设完成。建成的纪念碑碑首采用庑殿顶【1】形式,碑身高大,用天然花岗石镶面。它坐落在天安门前的广场中心,正如梁思成所设想的:“可以更好地与庞大、龙盘虎踞、横列着的天安门互相辉映,衬托出对方和自身的伟大。” (取材于《中国小品建筑十讲》) 注释:【1】庞殿顶,一种中国古建筑层顶形式。 6.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碑的文化价值。(5 分) 7. 下图为天安门与纪念碑的原方案和现方案的对比示意图,请结合此图与“材料二”、“材 料三”的相关内容,具体分析原方案的不足。(6 分) 二、本大题共7 小题,共24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4 题。 申包胥者,楚人也。吴败楚兵于柏举,遂入郢,昭王出亡在随。申包胥不受命而赴于 秦乞师,曰:“吴 为 无 道 行 封【1】 豕 长 蛇 蚕 食 天 下 从 上 国【2】 始 于 楚 寡 君 失 社 稷 越 在 草 莽 使 下 臣 告 急 曰:‘吴,夷狄也,夷狄之求无厌,灭楚,则西与 君接境,若邻于君,疆埸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图之。若得君之灵,存抚楚国,世以事 君。’” 秦伯使辞焉,曰:“寡君闻命矣,子其就馆,将图而告子。”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 获所休,下臣何敢即安?”倚于庭墙立哭,日夜不绝声,水浆不入口,七日七夜。秦哀公为. 赋《无衣》之诗,言兵今出,包胥九顿首而坐。秦哀公曰:“楚有臣若此而亡,吾无臣若此, 吾亡无日矣。”于是乃出师救楚。 申包胥以秦师至楚,秦大夫子满、子虎帅车五百乘。子满曰:“吾未知吴道。”使楚人 先与吴人战而会之,大败吴师。 吴师既退,昭王复国,而.赏始于包胥。包胥曰:“辅君安国,非为身也;救急除害,非 为名也;功成而受赏,是卖勇也。君既定,又何求焉?”遂逃赏,终身不见。 君子曰:“申子之不受命赴秦,忠矣;七日七夜不绝声,厚.矣;不受赏,不伐矣。然赏 所以劝善也,辞赏,亦非常法也。” (取材于西汉刘向《新序》) 注释:【1】封,大。【2】上国,春秋时对中原各诸侯国的称呼,与吴楚诸国相对而言。 8.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秦伯使辞焉 A. 言辞 B. 辞赋 C. 推辞 D. 告辞 ②七日七夜不绝声,厚矣 A. 宽厚 B. 深厚 C. 丰厚 D. 醇厚 9.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逮吴之未定 逮.奉圣朝 B. 秦哀公为赋《无衣》之诗 秦王不怪,为一击缶 C. 申包胥以秦师至楚 皆以美于徐公 D. 而.赏始于包胥 临溪而渔 10. 请用“/”为文中划横线的语句断句。(3 分) 11. 请将最后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 分)。 12. 文中说“秦哀公为赋《无衣》之诗”。请阅读此诗,完成①-②题。(3 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①这首先时候诗出自我国古代第一部诗集总集《 》。(1 分) ②这首诗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秦王赋此诗,目的是 。(2 分)。 13. 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烛之武也在危急之时说服秦王,挽救了国家。请结合《烛之武退 秦师》中的内容分条概括烛之武与申包胥游说方式的异同。(4 分) 14. 文中说“申子之不受命赴秦,忠矣”,结合下面两段文字谈谈你对本句中“忠”的含义 的理解。(6 分)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 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左传》)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平”?(《论 语》) 三、本大题共5 小题,共18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9 题。 满江红 豫章滕王阁 吴潜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 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 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注释:【1】吴潜,南宋词人,为人正直不阿,曾任朝廷要职,后遭权臣攻击被罢免,改 任福建安抚使,此词应为吴潜前往福建道经南昌时所作。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万里西风”三句颇有气势,写出了词人登临滕王高阁时的兴致。 B.“秋渐紧”,“紧”字呼应上片的“西风”、“暮雨”,突出了凄怆之感。 C.“何处征帆木末去”,既写出词人伫立之久,又暗含前途未卜之意。 D.“秋渐紧”,“紧”字呼应上片的“西风”、“暮雨”,突出了凄怆之感。 16. 雨,是中国文学传统的抒情意象,下列诗句中,“雨”所承载的意境与其他三句不同的 一项是( )。(3 分)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都张十八员外》) B.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C.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秦观《好事近》) D.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蒋捷《虞美人》) 17. 解释“乾坤虽大愁难着.”一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说说本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18. 请任选一个角度(内容、结构、语言……)赏析词尾画线句的妙处(4 分) 19.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5 分)。 “登高”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种别具特色的民俗现象,春秋时期就有“君子登高必 赋”的传统。以有限之身面对无限时空,能见前之所未见之景,抒情之所未抒之情。王 勃登滕王阁,见“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顿觉遥襟甫 畅、逸兴遄飞;杜甫登白帝城外高台,见“ ,不见长江滚滚来”。不由慨 叹身世飘零、老病孤愁;而辛弃疾等郁孤台,则借水怨山,“ , ,” 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思。 四、本大题共7 小题,共24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6 题。 天下一轮春秋月 ①当今世界,乱云飞渡,危机四伏,人类仿佛在踢一场找不到球门的球赛。怅然回首, 那一瀑穿越了两千多年混沌、彷徨与苍凉的月华,从孔子诞生地尼山的上空静静地流淌下来, 几分清朗,几分暖意。 ②2500 多岁的孔子老得像一尊雕塑,拱手静候在思想隧道的最幽深处。他比苏格拉底 年长82 岁,比柏拉图年长124 岁,比亚里士多德年长167 岁。这意味着,中国的孔子以领 先西方思想源头“古希腊三贤”的脚步,接举了人类文明的圣火。 ③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④“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和谐社会”、“太平盛世”、“大同世界”,是历代儒家 的共同理想,是中国梦的滥觞。以“和”为□,中华文明与其它文明友好接驳,没有古希腊 文明进程中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暴风骤雨,没有罗马天主教十字军东征的腥风血雨, 也没有欧洲“五月花”号的凄风苦雨;以“和”为□,儒家主张平等,反对使用武力,中华 帝国曾成为调停纷争、震慑强梁,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以“和”为□,张骞出使西域,鉴 真东渡扶桑,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路、唐蕃古道,丝绸之路、……海上生明月,儒香传万 里;以“和”为□,中华文明雄峙瀚海,引渡异域文明的夜航,马可·波罗、利玛窦、遣唐 使踏浪而来。“协和万邦”是共性的“最大公约数”,“和而不同”是个性的“最小公倍数”, 如何求“和”,我们今天仍然要向孔子叩教。 ⑤孔子是人类的慧根。他指点了中华文明的共有圆心,也开辟了世界文明的东方原点。 孔子师先儒而有独创,集大成而有深造,尊古但不守旧,坚守却能应变,创新与包容的禀赋 优势成就了儒学的博大精深。其后,孟子、荀子、汉唐经学、程朱理学……直至现代新儒, 儒家文明蔚为大观。在东方,它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地;在西部,它与佛教文明、伊斯兰文 明相生相荣。大约400 年前,《论语》等儒家经典就译为法文、英文、拉丁文,影响伏尔泰、 马克思等一大批西方思想家;儒家思想在与外来佛教、基督教的碰撞中借鉴吸收,以超强的 内敛能力、消化能力、同化能力和愈合能力,守住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主体,为形成和接续世 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 ⑥近年来,西方一些机构评选“十大思想家”、“100 位影响历史的人物”等,孔子或名 列前茅或位居第一;一些国家矗立起孔子雕像,建立了儒学研究机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 东门上方,孔子与犹太人先知摩西、古希腊政治家梭伦的雕像并列镶嵌以作为公平正义的象 征;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聚首巴黎,呼吁“以中国孔子的智慧帮助全人类应对21 世纪 的挑战”…… ⑦面对差异与分歧、冲突与动荡,面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灾难频仍、人道主义危机红 灯频闪的当今世界,孔子的公平、博爱、和谐理念,能否成为人类的普世价值?蓊郁的儒家 文明之树能否让躁动的心灵找到安栖的枝头? ⑧孔子是世界的,但首先是中国的。 ⑨先秦时期,儒家学说只是受到某些统治者的亲睐,孔子也只是因为个人才干卓越而受 到器重,其主张并没有成为当时的统治思想。他只是一勾新月,孤独地发着清辉,甚至是一 炳烛光,只能照亮近处,温暖周围。 ⑩但光芒自有力量,哪怕微弱。历代仕儒们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以微风细雨滋心润物 的方式点化冥顽、教化苍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凝成古代君子的品格,塑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如长风浩荡,如丰碑凛 凛。 ?两千多年来,的时间打造出仁、义、礼、孝、德等诸多儒家元素,写进我们的课本, 嵌入我们的名字,镌刻在广袤神州楼阁宅院的门联匾额上,约定在古老国度的家训族规乡风 民俗中,流进我们的血液,成为民族道德星空的北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 仁爱观,“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的道德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的和谐观等,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绿叶葱茏。 ?光必有影,丰碑的背后有影随形。 ?孔子对周礼的尊崇导致了后人对复古循旧的固守,儒家对官本位、权力等级意识的 强调禁锢了人的能动性,极端的愚忠愚孝愚贞观念造成对人性的束缚和扼杀;“爱亲”之仁 与“利国”之仁往往存在矛盾,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常常出现两难,孔子编经,秦人灭经, 汉人尊经,唐人注经,宋人疑经,被焚毁、被打倒、被尊奉、被扬弃,儒家学说命运多舛。 许多要素被发扬光大,一些精华被毁灭殆尽,不少糟粕被渲染放大,各种唯心成分如杂草丛 生。经过两千年长途旅行的古老儒学,仍需要“洗洗澡”、“治治病”,一掸陈年的积垢。 ?儒学是人学不是神学,儒教是教化不是宗教。儒家是思想舞台的要角,但不是政治舞 台的主角,更不是历史舞台的长角,许多文化责任不能由儒家独担,更不能让孔子全部买单。 孔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不是全部,儒家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体但不是全体。只有去伪 存真、正本清源,才能还原真实的孔子。 ?中国是孔子的故园、儒家的摇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与中国文化融合的 过程。当代中国所遵循的创新理论之所以生机勃勃,是因为其中国文化底蕴深厚,这就是中 国特色。如何在波澜壮阔的科技浪潮中绽放思想的光芒,在此起彼伏的战争狼烟中发出文明 的信号,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确立道德的标杆,在全球化进程中建立起精神的里程碑与 灵魂的红绿灯,这是儒家的新担当。文过饰非与吹毛求疵,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如果 把孔子思想从我们的血管、骨骼中抽空,中华民族就会思想贫血、精神缺钙,中华文明就没 有了生命的底色。 ?青史不泯,经典不老。我们应该高声吟诵民族的经典,就像基督徒读《圣经》、穆斯 林背《古兰经》。一个心中没有神圣的民族是没有尊严的民族,一个不珍视自己经典的民族 是没有力量的民族。 ?揣一本《论语》在胸口,人在长河中行进,心在长天里漂洗。回头看月,淡云轻拂, 那玉盘上分明写着四个字:光而不耀【1】。 (取材于刘汉俊同名散文) 注释:【1】语出《老子》第五十八章“是以圣人……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0. 在第④段中口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旗 媒 舟 灯 B. 灯 媒 旗 舟 C. 煤 旗 舟 灯 D. 舟 旗 灯 媒 21. 解释第15 段中加点成语在文中的含义。(2 分) 文过饰非: 吹毛求疵: 22. 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第②段写孔子比“古希腊三贤”年长,表明了孔子及其倡导的儒学是人类文明的源头。 B. 第⑥段列举诸多事例意在说明孔子的公平、博爱、和谐等理念已经成为人类的普世价值。 C. 第?段写儒家学说命运多舛,是为了证明儒家思想本身存在着不足,必须要消污去垢。 D. 第?段以《圣经》、《古兰经》类比,表明儒家经典在当今应当得到国人的尊重与诊视。 23. 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丝绸之路”是指古代由中国经波斯到欧洲的商路,为沟通中西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B. “和而不同”指表面能与人和睦相处,但心里却不苟同,是儒家处理问题的重要原 则之一。 C. “程朱理学”,指宋代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学派,有“存天理、灭人欲”等主张。 D. “老子”即《师说》中提到的老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著作《道德经》也称《老子》。 24. 请以本文题目为上联,根据文章内容,试对出下联。(3 分)。 上联:天下一轮春秋月。 下联: 25. 本文语言富于表现力,请对文中画线的语句加以赏析。(5 分) ①“协和万邦”是共性的“最大公约数”,“和而不同”是个性的“最小公倍数”,如何 求“和”,我们今天仍然要向孔子叩教”。 ②他只是一钩新月,孤独地发着清辉,甚至只是一炳烛光,只能照亮近处,温暖周围。 26. 有人认为从行文的角度看,应先写“孔子是中国的,后写“孔子是世界的”。对此你怎 么看?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 分) 五、本大题共2 小题,共60 分。 27. 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 字。 ①央视大型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于2016 年2 月12 日开播,节目的宗旨是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力求以诗词知识的比拼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 学过的古诗词。请为主持人董卿写一短节目首播的开场白,要求体现节目宗旨,激发选手与 观众的参与热情。 ②2 月9 日,网友曝光一张照片,56 岁的六小龄童在北京台春晚节目候场时,为防穿 帮,蹲伏于台侧良久,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观图时的感受,要求紧扣画面内容,感受具体真 切。 ③下面这首诗曾获2015 年某省华文诗歌大赛一等奖。请写一段文字赞同或质疑评委的 选择。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故乡 故乡真小 小得只盛得下 两个字 28. 作文(5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 字。 ①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 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 平静的。” 你为保有自己的“世界”作出过怎样的努力和奋斗呢?请以“平凡世界中的一场‘战 斗’”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细节真实、感情真挚,表达出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前不久,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这个重大科学发现一经公布,有关引力波的 科普文章火速抢占微信朋友圈。人们用各种方式来评说这一深奥、抽象的科学大发现。有人 用《泰坦尼克号》男女主人公跳舞的视频说明引力波无处不在,有人说“发现引力波的难度 就像在操场用显微镜找一个细菌细胞”,还有人说“哪怕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将化为灰烬, 我们依然能知道宇宙初生的那个黎明,和宇宙最初灭亡的那个夜晚。我们将凭知识超越时 空”…… 要求:根据以上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 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北京市东城区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答案与解析 语文2016.4 一、 1. 【参考答案】C 【思路点拨】名副其实、名符其实二者通用。 2. 【参考答案】墓碑的作用是让人们了解墓主人的情况,祠庙碑的作用是记述受祭祀者的德行和功绩。 【思路点拨】“此两种”在前文中可以找到对应对象是墓碑和祠庙碑,则可以找到这两者的作用。 3. 【参考答案】A 【思路点拨】B选项,根据唐代的丧葬制度可知,碑的地位高于碣,且古代刻石中大多碑碣不分。C选项,南北朝时期,文中只说明了“内容不再局限于纪念人物”,并没有说作用不包含纪念人物。D选项,“一切”范围过大,文中只是说文字石刻包括到广义的碑的定义中,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