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语文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海南省海口市2016年4月高考调研测试 语文
文件大小 32KB
所属分类 高三语文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6/7/29 8:42:42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2016年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对什么是诗的问题的探讨中,人们发现了诗歌与情感的关系。西方最早对于诗歌情感的

研究始于柏拉图。他从情感的角度对诗歌进行的研究已深入诗歌的本质之中,为后来的诗歌理

论研究开辟了道路。继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从理论上对诗歌进行系统研究的人。

他对情感的观点是对他的老师柏拉图的一种反叛。他不仅认为情感是人应当有的,而且还针对

柏拉图说诗人通过情感“摧残理性”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怜悯与恐惧之情是受理性指导的。在

浪漫主义时代,诗歌的情感得到了最大的重视,情感成为诗歌的集中表现,情感成为诗人所追求

的最终的艺术审美理想。诗人华兹华斯把诗歌的情感看成诗歌的灵魂。不仅西方注意到诗歌

情感与伦理的密切关系,我国也是如此。我国古代对诗歌情感与伦理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认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人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在诗歌里,情感已经不是一种自然生发的自然意志,也不是任由情感泛滥的自由意志,而是

经过理性的陶冶,自然情感转变而成的理性的伦理情感。在诗歌里,真正打动人心的是那些从

自然情感转化而来的伦理情感。因此,诗歌的创作和审美欣赏都是同诗歌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

伦理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人的创作是诗人同模仿的对象进行情感交流的结晶。同样,读

者对诗歌的欣赏也是他们同诗人和诗歌的情感交流,诗歌欣赏的过程就变成了一种伦理情感的

心灵对话。诗人要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唤起读者的情感,使读者的心灵激动起来,或感到快乐,或

感到悲痛,首先就要把自己的情感转化成伦理情感,这才能将情感化作一团火焰,熊熊燃烧起

来。浪漫主义者打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是模仿的理论垄断,把艺术看作是情感的一种

表现。他们认为,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把一种情感变成一种鲜明的意象。他们把艺术家所要求

的客观现实的再现看成是艺术家主观情感的表现,认为直觉的功用在于赋予形式以情感,作品

是否伟大就在于情感能否恰如其分地被意象表现出来。

在古代,最初的诗歌主要不是通过阅读而是通过朗诵并伴以音乐和表演表达的。只是在印

刷术得以普及以后,诗歌文本的普及才得以实现,教育的普及才变为可能,诗歌的读者才最终出

现。朗读诗歌通过声音轻重缓急,从而把读者的情感引发出来,随着读音的变化,这种情感有时

似涓涓细流,有时似洪水泛滥,读者自己的情感也就融化在诗歌之中了,并在阅读过程中使自己

的情感受到诗歌的美的陶冶。

韵律对于诗歌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韵律是诗歌生命的律动。在诗歌艺术中,韵律也是情

感借以存在的形式。诗歌无论是缺少韵律还是缺少节奏,都会造成诗歌艺术生命的残缺,因而

诗歌的情感就会随之消失。

(摘编自聂珍钊《论诗与情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柏拉图是西方最早对诗歌情感进行研究的,他从情感的角度对诗歌进行的研究深入到了

诗歌的本质,为后来的诗歌理论研究开辟了道路。

B.亚里士多德对诗歌情感的观点与他的老师柏拉图不同,他不仅认为情感是人应当有的,而

且还认为诗歌的情感支配着诗歌的理性。

C.诗歌的情感在浪漫主义时代得到了最大的重视,情感成为诗歌的集中表现和诗人所追求

的最终的艺术审美理想,有诗人把诗歌情感看成诗歌的灵魂。

D.我国古代也注意到诗歌情感与伦理的密切关系,“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最能代

表我国古代对于诗歌情感与伦理的关系的独特认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自然生发的白然意志和任由情感泛滥的自由意志,都不是诗歌里的情感,诗歌里的情感是

经过理性的陶冶,自然情感转变而成的理性的伦理情感。

B.诗歌的创作和审美欣赏与诗歌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伦理情感联系紧密,因为诗歌里从自

然情感转化而来的伦理情感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C.诗歌的创作和欣赏都是一种情感交流,前者是创作者与模仿的对象之间,后者是欣赏者与

诗人、诗歌之间,而诗歌欣赏的过程是一种伦理情感的心灵对话。

D.诗人只要把自己的情感转化成伦理情感,就能将情感化作一团火焰,熊熊燃烧起来,使读

者的心灵激动起来,或感到快乐,或感到悲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浪漫主义者认为,客观现实的再现是艺术家主观情感的表现。他们的观点是对柏拉图和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的突破,催生了伟大的艺术作品。

B.在古代,最初的诗歌主要是通过朗诵并伴以音乐和表演表达的,印刷术、诗歌文本、教育三

者的普及,推动了诗歌读者的出现。

C.读者通过声音轻重缓急的朗诵,引发情感,把自己的情感融化在诗歌里,并在阅读过程中

使自己的情感受到诗歌的美的陶冶。

D.韵律对于诗歌意义重大,是诗歌生命的律动,诗歌如果缺少韵律,就会造成诗歌艺术生命

的残缺,诗歌的情感就会随之消失。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薛聪,字延智,方正有理识,善自标致,不妄游处。虽在暗室,终日矜庄,见者莫不懔然加敬。

博览坟籍,精力过人,至于前言往行,多所究悉。词辩占对,尤是所长。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

之声,酸感行路。友于笃睦,而家教甚严,诸弟虽昏宦,恒不免杖罚,对之肃如也。未弱冠,州辟

主簿。太和十五年,释褐著作佐郎。于时,孝文留心氏族,正定官品,士大夫解巾,优者不过奉朝

请,聪起家便佐著作,时论美之。后迁书侍御史,凡所弹劾,不避强御,孝文或欲宽贷者,聪辄争

之。帝每云:“朕见薛聪,不能不惮,何况诸人也?”自是贵戚敛手。累迁直阁将军,兼给事黄门侍

郎、散骑常侍,直阁如故。聪深为孝文所知,外以德器遇之,内以心膂为寄。亲卫禁兵,委总管

领,故终太和之世,恒带直阁将军。群臣罢朝之后,聪恒陪侍帷幄,言兼昼夜。时政得失,预以谋

谟,动辄匡谏,事多听允。而重厚沈密,外莫窥其际。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

悉,谓之日:“卿天爵[注]自高,固非人爵之所荣也。”又除羽林监。帝曾与朝臣论海内姓地人物,

戏谓聪日:“世人谓卿诸薛是蜀人,定是蜀人不?”聪对日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

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帝抚掌笑日:“卿幸可自明非蜀,何乃遂复

苦朕?”聪因投戟而出。帝日:“薛监醉耳。”其见知如此。二十三年,从驾南征,兼御史中尉。及

宣武即位,除都督、齐州刺史,政存简静。卒于州,吏人追思,留其所坐榻以存遗爱。赠征虏将

军、华州刺史,谥日简懿侯。魏前二年,重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延州刺史。

(节选自《北史·薛聪传》)

【注】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聪对日/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人蜀/时人呼为蜀/臣今

事陛下/是虏非蜀也

B.聪对日/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人蜀/时人呼为蜀臣/今

事陛下/是虏非蜀也

C.聪对日/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人蜀/时人呼为蜀臣/今

事陛下/是虏非蜀也

D.聪对日/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人蜀/时人呼为蜀/臣今

事陛下/是虏非蜀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男女成年时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而“弱冠”就是还没有成年。

B.“释褐”通常是指脱去平民衣服,开始担任官职;有时也指新考中的进士被授予官职。

C.“人爵”是与天爵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尘世人们所封的爵位,例如国君所赐的公、侯等。

D.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为海所环抱,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国境以外为海外。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薛聪为人清高,博学多才。他很看高自己,不随便与人交往;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典籍,深

入研究前人的言行,擅长辞藻辩驳与应对。

B.薛聪官运亨通,敢于直谏。他被当时的人称赞,因此被朝廷任命为著作佐郎,起点很高;他

任书侍御史,敢于弹劾豪强,连孝文帝都敬畏他。

C.薛聪深得信任,受到重用。他被孝文帝视为心腹,总是陪伴侍卫在其身边参与谋划;他长

期担任直阁将军,宣武帝登基后又任都督等职。

D.薛聪任性而为,受人尊重。当皇上戏问他是否为蜀人时,他扔了手中的戟后m去;当他在

齐州去世后,官民因怀念他而留下他的坐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行路。(5分)

(2)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感梅忆王立之 晁冲之

王子已仙去,梅花空自新。

江山余此物,海岱失斯人。

宾客他乡老,园林几度春。

城南载酒地,生死一沾巾。

【注】王立之与晁冲之是好朋友。王家住京城之南,园中以梅花闻名,诸名士常去其园赏梅

赋诗。晁冲之写这首诗时,王立之已经去世。

8.“梅花空白新”一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

的句子是“ ▲ ,_ ___▲ ”。

(2)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白问白答,表明白己听完琵琶曲后泪水湿透青衫的句子是

▲ , ▲ ”。

(3)龚白珍《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红”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却仍然要悉心培育新一

代以报效国家的两句是“ ▲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老 赵

刘立勤

老赵的麦子终于黄了,眼前是金灿灿的一片。浓浓的麦香冲破重重的混凝土气息在老赵的

胸腔肆意地冲撞,他的脸上是说不出的悲伤。

为了这块麦田,老赵把人都得罪完了。

城市是条贪吃的狼,要吃掉老赵的村子,老赵的麦田也被卖了。老赵不答应,他任凭村干部

磨烂嘴皮子,也不愿让出自己的土地,而且不顾劝说地在地里种下了一茬麦子,他想用一地的麦

子来阻挡拆迁的步伐。可那又有什么用呢?土地是集体的,村长还是带着挖机“轰隆隆”开往麦

田。谁想老赵却不知死活地钻进挖机的轮下,愣是不让挖机进地。

老板见多识广,以为老赵想讹钱,就拿来了大把大把的钱。那些钱够老赵盖三间大瓦房,也

够买老赵种了一辈子的麦子呢。村里人眼红得不得了,都劝他见好就收。老赵还是不答应。有

人不明白一向和善的老赵怎么会是这样,还有人骂他心重得像是吃了秤砣。老赵依然不管不

顾,还是躺在轮子下面不出来。

还是镇长出面,当了一辈子顺民的老赵才松了口,答应让出自己的土地。老赵也不要老板

的青苗补偿,老赵的条件是等到夏天麦子黄了,他要收回自己那一季的麦子。

老赵说,这也许是我这辈子能收获的最后一季麦子了。

老赵是种庄稼的好手。只要有土,他就会撒下一把种子,或苞谷,或麦子,或黄豆,种下就是

生机一片,让人眼气得恨不能挖了砍了拔了,却又让人喜欢得下不了手。就说老赵那一地的麦

子吧,真是一地的好麦子呀,绿油油,齐壮壮,看一眼就会想到黄亮亮的麦粒、白胖胖的蒸馍、筋

道道的捞面,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镇长讪讪地走了,村干部气愤愤地走了,老赵的亲戚来了。亲戚也舍不得那块麦子,可亲戚

更关心老赵的日子。亲戚知道老赵是一根筋,亲戚就帮老赵算账。一笔一笔算,算到最后,亲戚

说一根麦草都值两块钱了呢!老赵还是咬住那句话:我舍不得那一地的麦子。

亲戚不高兴地走了,老赵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儿子不喜欢种地,初中毕业就去了南

方打工,打了几年都是穷光蛋,混得远不如他这个种地的,臊得几年都不好意思回家。老赵不明

白儿子为什么舍不得回家,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城里跑。

儿子不喜欢种地,也不喜欢地里的麦子,可儿子喜欢地里麦子换来的钱。儿子逼着老赵让

了土地好去领钱。儿子说,拿了钱可以在城里买房,可以在城里开店,可以买车,还可以给老赵

娶一个儿媳妇生一个孙子。但任凭儿子说得天花乱坠,老赵就是不答应。儿子急了,就和他吵,

和他闹,而且嚷嚷道要把地里的麦子割了去喂牛。儿子混,老赵不胜其烦,只好把攒的钱都给了

儿子,把儿子赶进了城里。

老赵好不容易保住了那一地的好麦子。他和老伴就在麦田的尽头搭了一个窝棚,守护着那

一地的麦子。晴天里,老赵忙着给麦子拔草,杀虫,施肥;雨天了,就看麦子洗澡,喝水。四周的

拆迁工程已经开始了,村里的人高兴地大呼小叫,麦田边的老赵呢,心里是一片宁静,安心等待

着一田的麦子。

麦子终于黄了,该割麦子了。镇长来了,村上的干部来了,老赵的邻居亲戚也来了,他们想

看看老赵的麦田,想看老赵的麦田收割的是金子,还是银子。

早先的挖机也来了,等着老赵收完了麦子,好在那块田里种上一座楼,或是一间厂房,或是

一条街道。

谁想到,老赵只割了三把麦子就离开了,挥手让挖机开进了麦田。

挖机好像对麦田有仇一般,老赵的手还没有放下,就“轰隆隆”冲进了麦田。立马,麦田便是

一片狼藉。片刻之间,麦田就没了。

那天,我恰好在村里,我想问问老赵为什么要那样。

老赵说,想留个念想。

我说,留个什么念想?

老赵一声叹息,然后领着他的老伴儿头也不回地走了。

老赵去了更远的乡下。那里,有老赵喜欢的麦田。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运用倒叙的手法,开头突出了文章的矛盾冲突,即麦子终于黄了,而田地也会失去;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B.小说第二段总领下文,然后用似《诗经>里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写了老板、镇长、村干

部、亲戚和儿子对老赵的劝说。

C.“讪讪”写出镇长被驳了面子后尴尬的样子,“气愤愤”写出村干部因威信受损的气恼,

“不高兴”写出老赵不给情面后亲戚的神态。

D.在对待土地的感情方面,老赵的儿子与老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说借此表达对农村青

年渴望过上城市化生活的批评。

E.小说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城市是条贪吃的狼”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城市

的发展之快,侧面反映出社会变化之大。

(2)小说运用了情节陡转的艺术技巧,请指出情节陡转在哪里,并分析其好处。(6分)

(3)小说在刻画老赵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小说最初发表时,题目是“老赵的麦田”,其他刊物转载时改为“老赵”。你认为哪个题

目恰当些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胡愈之:一任署长,一代英才,一生传奇 俞晓群

胡愈之先生,1914年在他18岁的时候,以练习生的身份进入商务印书馆理化部。那时他

的本名叫“胡学愚”。作为一个只有初中二年级学历的青年,他能做什么呢?在6小时工作之

余,他一头钻进商务编译所的图书馆涵芬楼拼命读书。在1915至1918年间,他不但熟练掌握

了英语、日语和世界语,还在《东方杂志》上发表160多篇著译文章。1918年,他开始以“胡愈

之”为笔名发表文章。据说他这样做,意在表现对胡适先生“适之”的进化论观点的不满,而“愈

之”就有了革命的意义。胡愈之写作既勤且快,仅在1923年,就在《东方杂志》发表60多篇关于

国际问题的文章。

胡愈之如此超人的才华源于何处呢?有人说,源于他的天赋。他三四岁开始识字,5岁即

能吟诗对句,被誉为神童。后来经常有人评价他“头特大,有异秉”。1939年,邹韬奋先生在《我

们的胡主席》一文中也写道,他有“诸葛亮”的绰号,“他的特征是脑袋特大”。“头大”说的是脑容

量大,它的潜台词是一个人拥有“天赋的才智”,或是天才。毋庸讳言,胡愈之是一位天才式的人

物,无论他做什么,一定会出类拔萃。

先说办报刊。胡愈之有这方面的天赋,据记载,他在读小学时,就在家中编辑过《三日家报》

和《家庭杂志》。在他70余年的出版生涯中,创办或主编了许多报刊,有些报刊非常有名;而且

他创办报刊的数量之多,也排得上“中国之最”。请看,1920年他与人凑钱为家乡办《上虞声》,

1921年协助郑振铎创办《文学旬刊》,1922年创办世界语刊物《绿光》,1925年与叶圣陶等创办

《公理日报》,1926年参与筹划出版开明书店《新女性》,1934-1935年间参与创办生活书店以及

出版《新生周刊》《文学》《太白》《译文》《世界知识》《读书与出版》《妇女生活》《生活教育》和《光

明》,1936年协助邹韬奋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1937年创办大型文摘《月报》和《救亡日报》,

1938年创办《团结》《集纳》和《译报》,1941年任《南洋商报》主编,1945年在印尼创办《民主日

报》、在新加坡创办《风下》,1946年创办《南侨日报》,1949年创办《光明日报》和《新华月报》,

1984年创办《群言》。

再说书籍出版。在这方面,胡愈之也是一位奇才。1924年为纪念《东方杂志》创刊20周

年,由胡愈之主持编辑“东方文库”,计82种,100册。1933-1935年间,由于邹韬奋先生流亡在

外,胡愈之在生活书店主持编辑工作,出版图书700多种,其中有名的丛书有“时事问题丛刊”

“学习与研究丛刊”“黑白丛书”“青年自学丛书”“世界学术名著译丛”和“新中国大学丛书”等,被

邹韬奋先生称赞为我们的“诸葛亮”,有无限的“灵感”;被胡耐秋先生称赞为生活书店的“总设计

师”。另外,1926年,胡愈之还参与创办了开明书店,为其制定经营方针与出版计划。他在法留

学期间,抽空在巴黎学习精装书的装帧技术,写信传授给开明书店的同仁们。被章锡琛先生称

为“开明书店的参谋长”。

回顾胡愈之先生的出版业绩,有3部书必须提及。一部是1937年10月,埃德加·斯诺《红

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当时斯诺先生在上海,他收到样书后,送给胡愈之。胡愈之立即组织

12位译者分头翻译,他本人也以“陈仲逸”为笔名参与其中。为了顺利出版,胡愈之把书名改为

《西行漫记》。他还为此书专门成立一家出版社“复社”。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推出了

新书。

另一部是193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这部书稿600万字,胡愈之也把它放到复社出版。

为此,他做了两件重要的工作。一件是请宋庆龄和国民党元老蔡元培先生出面支持;蔡先生还

题写了书名,并且在序文中写道:“最近时期,为旧文学殿军的,有李越缦先生,为新文学开山的

有周豫才先生即鲁迅先生。”再一件是组织陶行知、王纪元、巴金、茅盾、周恩来等人四处推介,书

还未出,已实现认购百余部,预收款4万余元,孙科、邵力子等国民党人都认购了10套。保证了

全集的出版。

还有一套重要的丛书,即“知识丛书”。那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胡愈之编书之心不死。1961

年,他提出由几家出版社联合出版“知识丛书”的创意,一共出版30多种。

(有删改)

相关链接

胡愈之自述:“记得在中学生时代,我的身体又矮又瘦,显出额角格外的鼓大,站起来全身失

去了支点。又因为小时候多病,头发黄短……老是给身材高大的同学们当作开玩笑的资料。”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胡愈之先生本名叫“胡学愚”,后以“胡愈之”为笔名发表文章,意在表现自己要积极参加

革命的愿望。

B.第一、二段主要是突出胡愈之的才华出类拔萃,为下文写他在办报刊、出版书籍方面取

得巨大的成就作铺垫。

C.有人认为胡愈之的脑袋特大,有天赋,但其实这不但不是天才的特征,反而是发育不正

常的表现,给胡愈之一生带来无尽的麻烦。

D.邹韬奋先生称赞胡愈之为我们的“诸葛亮”,是因为胡愈之在生活书店主持编辑T作时

能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

E.文章介绍胡愈之在书籍出版方面也是一位奇才时,先总的介绍其在这方面的业绩,再介

绍3部书,既全面又重点突出。

(2)为什么说胡愈之在办报刊方面有天赋?请简要分析。(6分)

(3)为了说明胡愈之在出版书籍方面的成就,文本运用了数字说明,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

作用。(6分)

(4)文本表现了胡愈之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上海申鑫队在源深体育中心迎战北京国安,尽管保级前景几近令人绝望,但是,申鑫队没

有 ▲ ,仍以饱满的精神迎战北京国安队。

②中国政府处理南海问题证明了中国的实力,同时也表明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我们

既没理由 ▲ ,也没理由妄自尊大。

③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一种心理困境: ▲ ,感觉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这是非常有

害的。

A.自惭形秽 妄自菲薄 自暴自弃 B.妄自白菲薄 自暴自弃自惭形秽

C.自暴自弃 妄自菲薄 自惭形秽 D. 自暴自弃 自惭形秽 妄自菲薄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并加速与诸多行业深度融合,成为增强国家数字

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B.农村治理法治化有赖于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用法、守法、学法意识的增强,有赖于法律信

仰和法律权威的逐步形成。

C.长江经济带地区耕地和水资源丰富,我们要注意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一步提高粮食生

产核心区和主要农产品优势区。

D.白签约以来,法国国家游戏集团在技术、设备和资金等方面对北京中彩印制有限公司的

发展提供了很多合作。

15.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家风不同于家教或家规,它是家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或法度,是父祖长辈为后代子孙所

制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或教条, ▲ 。作为特定家庭的习性,我们可以将

家风看作是一个家庭的文化,一个家庭的传统。这样的文化或传统是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历

史过程中逐渐沉淀的结果,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滤和沉

淀,就形成不了传统。

A.家规也可以很快地制定,家教可以立竿见影地实施,而家风需要漫长的过程才能形成

B.家教可以立竿见影地实施,家规也可以很快地制定,而家风需要漫长的过程才能形成

C.家风需要漫长的过程才能形成,家教可以立竿见影地实施,而家规也可以很快地制定

D.家教可以立竿见影地实施,家风需要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海南省2016高三预测金卷(语文)
·浙江省鲁迅中学等六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联考 语文
·浙江省镇海中学2016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PDF版)
·浙江省绍兴市2016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调测语文试卷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回头考 语文
·浙江省温州市2016年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浙江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模拟 语文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 语文
·浙江省杭州市2016届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16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