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语文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广东省汕头金山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文件大小 30KB
所属分类 高三语文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6/11/28 11:22:39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汕头金山中学2017届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梁 凌 金巧明 刘克极 杨小玉

本试卷共10页,六大题,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讲,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民族多样性决定了文化多样性。多样性意味着差异,而差异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象。当然差异也意味着矛盾,这种矛盾就是说我们应如何对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差异,如何对待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甚至如何对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这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文化观或放大的文明观的问题。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这个基本道理已经相当普及。那么,文化多样性为什么不能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少数民族文化是构成中华文化最斑斓的色彩,这一点显而易见。中国共有38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少数民族项目有14项。这表明,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斑斓色彩,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问题最为突出。我们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就要保护好中国自身的文化多样性。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区别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就是要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我们的多民族是一个优势,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文化上,而且还体现在多民族的“家底”,包括资源富集,水系源头,生态屏障等多方面的优势,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或者庆幸我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以,在遇到民族问题、文化差异问题时,那种把多民族当“包袱”,把民族问题当作“麻烦”,把少数民族当作“外人”,企图通过取消民族身份、忽略民族存在来一劳永逸解决民族问题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在世界范围也没有可资借鉴的所谓“成功经验”,反而有不少从否认到承认的普遍实证。

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里,“统一”是指中华民族的统一,中华民族统一才有国家的统一、领土的完整;“多民族”是指中国各族人民在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着历史形成的多样性差异,承认和尊重这种差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是和谐国内民族关系的前提。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指向,是尊重差异、缩小差距,这是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确立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民族观在民族事务方面的重要体现。缩小差距,缩小的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尊重差异,尊重的就是广义的文化差异——这是我们民族政策最核心的东西。

总体而讲,中华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共生交响。各民族共生,谁也缺不了谁,它必须是在多样性的交响当中演奏出中华民族的华彩乐章,才能够实现这种尊重差异的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现代“交响”,包容着各民族文化的音质声调。这就是尊重差异、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认同,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

(摘编自郝时远《文化多样性与“一带一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多样性意味着差异,我国的民族多样性决定了以民族为载体的文化的多样性,这种文化的多样性也意味着各民族文化的差异。

B.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的认同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和睦之中具有最根本的作用,因此就要建设好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培养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C.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生态平衡的维护就是要维护其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所以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也就是文化的多样性。

D.取消民族身份,忽略民族存在的做法表面上可以解决民族问题,但其实质上是将多民族当作包袱,将民族问题当作麻烦的错误认识上的错误做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民族包括以汉族为主体的多个民族,其中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将它们对立起来。

B.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从物质方面来讲的,只有通过发展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共同发展,相互尊重,才能消灭民族之间的差异,实现和谐团结。

C.中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其优势不仅体现在各个民族文化差异上呈现出的多样性,也体现在自然资源方面的生态屏障、水系源头、资源富集等方面。

D.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统一不仅仅指的是国家的统一,还有领土的完整,最为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统一,各民族在中国的大家庭中的统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民族关系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曾经出现过一些否认民族差异、消灭民族差异的错误做法,但最终又回到承认民族差异的正确道路上来。

B.尊重差异,缩小差距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其中的差异主要指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差距主要指社会经济发展不同而产生的差距。

C.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不仅包括了对于中国各个民族之间差异的尊重、差距的认同,还包括对于各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的认同。

D. 各个民族在长期以来的发展过程中,在语言、文化、习俗等许多方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其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问题最为突出。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笃,于乡里合部曲数百人。笃卒,荆州牧刘表令峻摄其众。表卒,峻率众归先主,先主以峻为中郎将。先主自葭萌南还袭刘璋,留峻守葭萌城。张鲁遣将杨帛诱峻,求共守城,峻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帛乃退去。后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余人由阆水上,攻围峻,且一年,不能下。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即斩存首。先主定蜀,嘉峻之功,乃分广汉为梓潼郡,以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子弋,字绍先,先主末年为太子舍人。后主践阼,除谒者。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请为记室,使与子乔共周旋游处。亮卒,为黄门侍郎。后主立太子璿,以弋为中庶子,璿好骑射,出入无度,弋援引古义,尽言规谏,甚得切磋之体。时永昌郡夷獠恃险不宾,数为寇害,乃以弋领永昌太守,率偏军讨之。遂斩其豪帅,破坏邑落,郡界宁静。迁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还统南郡事。景耀六年,进号安南将军。是岁,蜀并于魏。弋与巴东领军襄阳罗宪各保全一方,举以内附,咸因仍前任,宠待有加。《汉晋春秋》曰: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及成都不守,弋素服号哭,大临三日。诸将咸劝宜速降,弋曰:“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得后主东迁之问,始率六郡将守上表曰:“臣闻人生于三,事之如一,惟难所在,则致其命。今臣国败主附,守死无所,是以委质,不敢有贰。”晋文王善之,又拜南中都督,委以本任。后遣将兵救援吕兴,平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进号崇赏焉。

(选自《三国志·蜀书·霍峻等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B.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C.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D.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酹:指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比如文中“欲行酹”,苏轼的名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都有用酒祭奠之意。文中句为“祭奠人”,苏轼词中句为“祭奠月”。

B.践阼:践,履也;阼,主人阶也。天子祭祀升阼阶,履主阶行事,亦作“践祚”“践胙”,代指即位登基。如文中“后主践阼”,即“后主即位”。

C. 本文中出现许多表示官职任免升贬的词语,比如“除谒者”,此“除”是授官的意思;“又拜南中都督”,此“拜”为“任命”之意;“迁监军翊军将军”,此“迁”则指“贬官”。

D. “后主”一词始见于《三国志》,陈寿称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后人由此将末代君主均称为后主。如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霍峻顺应时势,投靠明主。他一开始跟随刘表,接管哥哥的队伍后,他率众投奔了刘备,并对其非常忠心。

B.霍峻能力突出,以弱胜强。面对刘璋万人部队为期将近一年的围攻,霍峻抓住其懈怠的时机,一举攻破对方。

C.霍弋忠于职守,处事得体。面对后主刘禅无节制的爱好,霍弋列举许多古代的例子,言辞激烈,效果很好。

D.霍弋忠心耿耿,追随后主。成都失守后,在不知后主安危的情况下,他不急于投降,听到后主投降,才上表请降。

7.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永昌郡夷獠恃险不宾,数为寇害,乃以弋领永昌太守,率偏军讨之。

(2)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秦州杂诗(十二)

杜甫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注】安史之乱发生后,公元759年,即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携眷西行,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秦州。杜甫(712年-770年)将这一切用诗书的形式记载下来留给后人,这就是著名的《秦州杂诗》二十首,本诗是其中的第十二首。

8.前人认为这首诗颔联里的“得”“传”二字用得“新奇”,请作简要赏析。 (5分)

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此时为什么会产生“俯仰悲身世”的感触。(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句是说只有每天省察自己,才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

(2)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作者远离世俗喧嚣和摆脱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两句是“?? ???,??? ???”。

(3)苏轼《赤壁赋》中的 “? ????? ??,???? ????” 两句,以长江作比,慨叹生命短促、外物永恒。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湖桥绝唱

李培俊

天成支书不该再唱这出戏的。

大年二十九上午,天成刚从南方收了一笔货款回来,到家后就觉得身体有些不适,心脏时而擂鼓一样嘣嘣跳得一下比一下快,时而又扑腾扑腾慢了下来。老伴儿铺好床,让他躺下,又在他背后垫上枕头。

天成就要睡着的时候,村里唱戏的锣鼓家伙敲响了,天成一翻身就爬了起来,穿上鞋就往外走。老伴儿说:“你就不能在家消消停停地歇一会儿?唱了几十年了还没唱够?”“天成唱戏会有唱够的时候?”天成说,“你不知道,那个演秦琼的角儿把秦二哥唱成四不像了。”

天成是远近有名的戏迷,不敢听见锣鼓家伙响,不敢听见板胡、二胡吱扭,一听见人就没了魂儿。正在地里锄庄稼,锣鼓家伙一敲,锄头往庄稼地里一扔,就往戏台上跑;正吃饭哩,听见弦子拉过门儿,把饭碗往桌上一放拔腿就走。土地承包那年,生产队分割财物,那些唱戏的行头分不下去,给谁谁不要。天成就和队长商量,拿一头壮牛换回了唱戏的行头。为此爹娘和他怄了半月闲气:“你就守着那中看不中吃的 玩意儿过日子吧!让它们给你拉犁拉耙吧!”

天成生来就是唱花脸的料,他演的秦琼秦叔宝十里八村都很有名气。扮相好,唱腔好,做功也近乎专业水平,叫板上场,往往都是碰头彩,掌声叫好声压过了锣鼓大钹。

可是近二年,天成已经风光不再。村里人都觉得,生活中天成和戏里的天成不一样了,现在的天成和过去的天成也不一样了。以前的天成,戏里戏外都是肯为乡亲们两肋插刀的英雄好汉:刚当支书没多久,就领人修通了通往县城的公路,开山凿石,脚面砸肿也不离开施工现场。接着,他又组织村民在东岗山平整出一个千亩果园,栽种苹果、梨枣、山楂,分给各家经营管理。嘟噜成串的果子,把大家的腰包撑得满满当当。

坏就坏在天成建了自家的果品加工厂。

那一年,水果不好卖了,各家的水果都是卖一半扔一半,入了冬天,湖桥村还弥漫在水果腐烂的酸甜之中。大家就埋怨天成没把项目看准,坑了一村的老少爷们儿。起初,还有人为天成说话,劝那些怨天尤人的人家:支书也没长前后眼,能前算八百年后算八百年?毕竟,他让湖桥富了这些年了。

也就是这时候,天成建了自己的果品加工厂,把大家卖不掉的苹果、梨枣、山楂加工成果脯果醋,卖往天南地北,赚了一笔又一笔。

于是,人们便怀疑天成,领人修公路也好,建这个千亩园也罢,其实是为他自家的果品加工厂铺垫,是为自家挣钱夯基础。

人们再见天成,便没有多少好气,连面子上那点招呼也敷衍不出来。村里唱戏,招呼也不给天成打,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天成却不请自到。他去的时候正是半下午,冬天的阳光软绵绵的,天成的脸上便像镀了一层金子,黄黄的。有义就说:“支书,你还来唱戏?你的戏已经唱得很有水平了,跟真的一样,我看就算了吧。”

天成岂没听出话里的另一层意思?也知道船在哪湾着。但他不在乎,浅浅一笑,把正上妆的“秦琼”拨拉到一边,说:“还是我来吧。”

天成到底没能把这出戏唱完。虽然,天成扮相依然利利索索,虽然,天成唱得字正腔圆,可就是没人喝彩,锣鼓家伙敲得少气无力。梆子专往牙上敲,老也跟不上趟。对打的时候,演敬德的有义使的双鞭,劈头盖脸便往头上罩。虽不至于伤了天成,但那份重量,要挡开它们却也颇费气力。

就是这时,天成一头栽在戏台上。

天成的丧事办得冷冷清清,大部分人家躲得远远的,实在碍不过平时情面的几户人家,在灵堂草草焚上几张纸,掉头走了。打墓时,村主任福海出了东家进西家,求爷爷告奶奶,就是把人叫不到地里。这个说要去丈人家走亲戚,那个说要约朋友喝酒。福海火了,颤抖着敲响了那口弃置多年的铜钟。人到齐后,福海扯起嗓子就骂:“你们这些人,良心都叫狗给吃了,嗯?天成支书可是为咱湖桥累死的呀!”

“说他是为挣钱累死的还差不多!”有义嘟囔一句。

“你说啥?”福海伸手给了有义一巴掌,“放你娘的屁!你知不知道?天成支书这个果品加工厂是给咱村里办的!他怕看不准,办瞎了,带累乡亲,用自家房产作抵押贷款……现在销路打开了,赚钱了,年前把厂子转到了村委名下,这两年赚的二百多万元,一分不少都在村里账上存着……”

人们如梦初醒,知道冤枉了他们的支书,便哭着,在天成灵前跪出黑压压一片。

正月十五,湖桥村又唱了一出戏,是铁妮主演的《大破天门阵》。他们是专门唱给天成支书看的。一大早,福海让人把罗圈儿椅绑上两根抬杆,垫上棉垫,又在上面铺了一块红绸布,然后,把写有天成名字的牌位恭恭敬敬安放妥当,抬到戏台下正中间。左边是村主任福海,右边是天成支书的老伴儿,后面是湖桥村三千口的村民。

铁妮虽已有七个月的身孕,用布缠了腰身,扮相依然娇俏可人,一招一式,把那个穆家大小姐演得惟妙惟肖。

戏演过半,铁妮的眉头突然皱成疙瘩,接着蹲下身捂住肚子,再接着,戏台响起一阵婴儿的啼哭。声音高亢、洪亮,搅得戏台上下骚动不安。村里人都说:这孩子是天成支书托生的,他不想离开湖桥的老少爷们儿呀!于是,铁妮生下的孩子就取名叫天成。这名字是全村人起的。但不知道这个天成长大了会不会也像天成支书那样喜欢唱戏。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一开始就用一句话独立成段,颇具匠心。不仅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为下文天成死在舞台上做了铺垫。

B.天成支书为村里人做了很多事,却无人理解他;他去唱戏,村人也对他冷嘲热讽,最终他倒在了戏台上,这场戏成了他的绝唱。

C.天成是个铁杆戏迷,以致他玩物丧志,在生产队分割财物时,拿一头壮牛换回了唱戏的行头。为此爹娘和他怄了半月闲气。

D.市场萧条的时候,村民看着自己辛苦培育的水果卖一半扔一半,对天成有些猜疑, 等到天成建成果品加工场后,猜疑便变成了深深的埋怨。

E.这篇小说构思精巧,寓意深远,既讴歌了天成这一类人的崇高精神,也警醒像村民一样的人看问题不要浮于表面,对人不要一味猜忌。

(2)小说在刻画天成支书这一人物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有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分别是什么?这样的处理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说小说的最后一段可以删去,你是否赞同这样的看法?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师大教授李小文被推到聚光灯下。“布鞋院士”、“扫地僧”的称呼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2015年1月10日下午,噩耗传来,这名莫测高深的“扫地僧”李小文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貌不惊人,神功盖世。这是很多人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

在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但第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当时,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那时他才53岁,已经有那么多成果了,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

一天,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告诉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偶像的这身装扮,让谢云很意外。他后来听同事讲,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为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地遥学院晚上11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

李小文说:“我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够交差。”但身边师生都知道他对科研有多严谨审慎。学生胡容海说老师的“能交差”,指的可是把项目申请时下的承诺全部完成。他审阅学生的报告,勘误是逐字逐句的。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他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抠出每一个符号的疏漏。李小文的研究论文被广泛引用,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教授曾评价,李小文是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

李小文的快乐来自学生。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他经常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

李小文喜欢和学生打赌,学生们也知道,老师和自己打赌另有用意。有一次,一名学生在实验观测中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李小文起初认为这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为了给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他就和这个学生打睹。师生俩分头查阅资料,仔细论证。最终,学生赢了老师。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标准”: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

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做讲座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很多人惊叹,“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点击量迅速超过了400万次。媒体蜂拥而至,有时,他会在电话里赔笑,“理解一下,理解一下”;有时,他会用商量的语气说:“再等等,等这波热点过去吧。”他希望赶紧出个新闻,为自己那张被热炒的照片降降温。

一名博友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而这种风骨,就是现在学术界缺少的真性情,是学者本分的回归和做学问应有的那种心态。

(摘编自《新京报》2015年4月29日)

相关链接

①李小文(1947~2015),遥感、地理学家,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

(摘自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网)

②汶川地震后第二天,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看见时任总理温家宝去灾区,在飞机上工作的照片里看的还是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说,“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

(摘自杨三喜《微观中国:再无“扫地僧”》)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用“扫地僧”来称呼李小文,兼有“貌不惊人”“神功盖世”两方面的考虑,文章围绕这个形象展开却又不止于此,还介绍了李小文身上的真性情。

B.文章写的是李小文院士,却先写谢云教授的印象,目的是以谢云的意外反衬李小文的形象,使其更显与众不同,引起读者注意。

C.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李小文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是因为他发现公式还有较大问题,又不想直接说出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D.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李小文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原本不问世事的学者被广泛关注,连他自己也始料未及。

E.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希望不要在晚上11点就把地遥学院的大门锁了,既是不想麻烦值班室人员,自己出入方便以更好工作,更是希望形成学术研究之风。

(2)为什么李小文被认为“神功盖世”?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3)作为老师,李小文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6分)

(4)文中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这种风骨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普宁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 语文
·广东省揭阳一中、潮州金中2017届高三8月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仲元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语文试题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测语文试题
·山西省长治二中、忻州一中、 临汾一中、康杰中学、晋城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7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7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