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衡阳八中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检试卷 理科综合(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三实验班第一次质检试卷,分两卷。其中共31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每题6分,共126分) 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其中物理部分为不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3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化学部分和生物部分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A.研究奥运游泳冠军叶诗文的游泳技术时,叶诗文不能看成质点 B.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时,直升飞机可以看做质点 C.观察航空母舰上的舰载飞机起飞时,可以把航空母舰看做质点 D.在作战地图上确定航空母舰的准确位置时,可以把航空母舰看做质点 2.如图所示,阴极射线示波管的聚集电场是由电极A1、A2形成,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z轴为该电场的中心轴线,P、Q、R为一个从左侧进入聚焦电场的电子运动轨迹上的三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极A1的电势低于电极A2的电势 B.电子在P点处的动能大于在Q点处的动能 C.电场中Q点的电场强度大于R点的电场强度 D.电子从P至R的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对它一直做正功 3.如图7所示,某种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电压为U1的电场加速后,射入水平放置、电势差为U2的两块导体板间的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沿平行于两板的方向从两板正中间射入,穿过两板后又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边界线竖直的匀强磁场中,则粒子射入磁场和射出磁场的M、N两点间的距离d随着U1或U2的变化情况为(不计重力,不考虑边缘效应) A.仅增大U1,d将增大 B.仅增大U1,d将减小 C.仅增大U2,d将增大 D.仅增大U2,d将减小 4.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绳可在竖直平面内绕轴O无摩擦转动.已知小球通过最低点Q时,速度的大小为v=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小球能达到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且在P点受到轻绳向下的弹力 B. 小球能达到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但在P点不受轻绳的作用力 C. 小球不能达到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 D. 小球在最低点Q受到绳的拉力大小为5mg 5.如图所示,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电压U稳定于16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10V。如果他把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A.小于6V B.等于6V C.大于6V小于10V D.等于或大于10V 6.为了探测X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1.总质量为m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2则 A.X星球的质量为M= B.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X= C.登陆舱在r1与r2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D.登陆舱在半径为r2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T1 7.如图,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圆环,可在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粗糙细杆上滑动,细杆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现给圆环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在以后的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环可能做匀减速运动 B.圆环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圆环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可能为 D.圆环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不可能为 8.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m<M)的小球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始终守恒 B.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 C.全过程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D.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处 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4.4g乙醛所含单键数目为0.7NA 111] C.标准状况下.5.6 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D.50mL1 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10.下列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在强碱溶液中NaClO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4OH﹣+2Fe(OH)3=3Cl﹣+5H2O+2FeO42﹣ B.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2C6H5O﹣+SO2+H2O=2C6H5OH+SO32﹣ C.用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2MnO4﹣+6H++5H2O2=2Mn2++5O2↑+8H2O D.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ClO﹣+OH﹣=SO42﹣+Cl﹣+H+ 11.T℃时气体A与气体B在某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①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②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3B═2C 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定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D.压强增大,则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12.瓦斯爆炸是煤矿开采中的重大危害,一种瓦斯分析仪(如图甲)在煤矿巷道中的甲烷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其传感器就可以显示。该瓦斯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Y2O3-Na2O,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瓦斯分析仪工作时,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流向电极a B.电极b是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 C.电极a的反应式为CH4+4O2--8e-CO2+2H2O D.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 mol O2-通过时,电子转移4 mol 1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HCO3﹣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3++3OH﹣=Al(OH)3↓,Mg2++2OH﹣=Mg(OH)2↓ C.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Mg2+、Al3+、Na+ D.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只有Na2SO4 14.工业上,可用硫酸铈[Ce(SO4)2]溶液吸收尾气中NO,其化学方程式如下:2NO+3H2O+4Ce(SO4)2=2Ce2(SO4)3+HNO3+HNO2+2H2SO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在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有两种,还原产物有一种 C.若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吸收尾气后,溶液的pH将增大 D.在该反应中,每消耗22.4LNO必转移2 mol电子 15.往含0.2mol NaOH和0.1mol B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的体积为6.72L(标准状况下)时立即停止,则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数目和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象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A.B.C. D. 16.有种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该菌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17.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b过程不需要ATP,a过程未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 18.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蓝色植株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让F1蓝色植株自花受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A.蓝色∶鲜红色=1∶1 B.蓝色∶鲜红色=3∶1 C.蓝色∶鲜红色=9∶1 D.蓝色∶鲜红色=15∶1 19.如图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色盲症.已知Ⅱ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色盲 B.13号的致病基因来自7和8,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 C.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比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大 D.Ⅱ7和Ⅱ8生出两病兼发男孩的概率和两病兼发女孩的概率一样 20.研究表明,赤霉素(GA)与生长素 (IAA)在促进生长等方面具有相似的效应,二者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表示促进,“一”表示抑制),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GA能促进蛋白质水解,使合成IAA的前体物色氨酸增多 B.GA能促进束缚型IAA转化为游离型IAA C.GA能抑制IAA氧化酶的活性,使IAA的含量提高 D.GA通过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IAA则直接参与细胞生长 21.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174分) 22.(本题满分12分)某课外小组的三位同学想要测量以下三种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Ⅰ.R20(1号)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 Ⅱ.R6(5号)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 Ⅲ.某种锂电池:电动势约为20V 他们可选择的部分器材有: A.电压表(量程3V时内阻约3k;量程15V时内阻约15k) B.电阻箱(阻值范围0 ~999) C.电阻箱(阻值范围0 ~99999)W D.滑动变阻器(阻值0 ~50,额定电流1.5A) E.滑动变阻器(阻值0 ~2k,额定电流0.5A) F.电流表(量程为0.6A,内阻约0.125) 为完成测量,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甲同学将一节1号干电池直接接在量程为3V的电压表两端(如图甲所示),将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作为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值。以下对这种测量方法的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电动势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B.这种测量方法造成误差的原因是测量时电路中有微小电流 C.因为“断路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所以这种测量方法的系统误差为零 ②乙同学将一节5号干电池接入图乙所示电路中,为完成该实验,电压表应选择的量程是 V;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③乙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U-I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图中只画了坐标纸的大格),关于此图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电池被短路时的短路电流 B.为减小误差,可以将原坐标纸上两坐标轴交点处的纵坐标取为1.0V,使每小格代表的电压值变小,从而放大纵轴的标度 C.纵轴的标度放大后,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仍表示电池被短路时的短路电流 D.纵轴的标度放大后,电池的内阻仍等于图线斜率的绝对值 ④丙同学为了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想给量程是15V的电压表串联一个定值电阻(用电阻箱代替),改装成量程是25V的电压表,实验电路如图丁所示,请将以下电压表改装过程的主要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端(选填“a”或“b”),并把电阻箱阻值调到零a b B.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10V C.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示数为 V D.不改变电阻箱的阻值,保持电阻箱与量程为15V的电压表串联,撤去其它线路就得到量程为的25V电压表 ⑤丙同学的上述操作步骤中,电阻箱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23.(本题满分16分)频闪照相是研究物理过程的重要手段,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一质量为m=0.5kg的小滑块从光滑水平面滑上粗糙斜面并向上滑动时的频闪照片.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为α=37°闪光频率为10Hz.经测量换算获得实景数据:S1=S2=40cm,S3=35cm,S4=25cm,S5=15cm.取g=10m/s2.sin37°=0.6,cos37°=0.8,设滑块通过平面与斜面连接处时没有能量损失.求: (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并说明滑块在斜面上运动到最高点后能否自行沿斜面下滑: (2)从滑块滑上斜面开始计时,经多长时间到达斜面上的A点(图中A点未画出,己知A点到斜面最低点B的距离为0.6m).(注意:结果可以用根号表示)
24.(本题满分16分)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间接有如图乙所示的电压,两板间的电场可看作匀强电场,且两板外无电场,板长L=0.8m,板间距离d=0.6m.在金属板右侧有一磁感应强度B=2.0×10﹣2T,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宽度为l1=0.12m,磁场足够长.MN为一竖直放置的足够大的荧光屏,荧光屏距磁场右边界的距离为l2=0.08m,MN及磁场边界均与AB两板中线OO′垂直.现有带正电的粒子流由金属板左侧沿中线OO′连续射入电场中.已知每个粒子的速度v0=4.0×105m/s,比荷=1.0×108C/kg,重力忽略不计,每个粒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时间极短,电场可视为恒定不变. (1)求t=0时刻进入电场的粒子打到荧光屏上时偏离O′点的距离; (2)若粒子恰好能从金属板边缘离开,求此时两极板上的电压; (3)试求能离开电场的粒子的最大速度,并通过计算判断该粒子能否打在右侧的荧光屏上?如果能打在荧光屏上,试求打在何处.
25.(本题满分18分)一端弯曲的光滑绝缘杆ABD固定在竖直平面上,如图所示,AB段水平,BD段是半径为R的半圆弧,有电荷量为Q(Q>0)的点电荷固定在圆心O点.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带电小环套在光滑绝缘杆上,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从C点由静此开始运动,到B点时撤去外力,小环继续运动,发现刚好能到绝缘杆的最高点D.已知CB间距为.(提示:根据电磁学有关知识,在某一空间放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则距离点电荷为r的某点的电势为,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1)求小环从C运动到B过程中,水平外力做的功; (2)若水平外力为恒力,要使小环能运动到D点,求水平外力的最小值F0; (3)若水平外力为恒力,大小为F(F大于(2)问中的F0),求小环运动到D点时,绝缘杆对环的弹力大小和方向.
26.(本题满分18分)钴(Co)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为从某工业废料中回收钴,某学生设计流程如图(废料中含有Al、Li、Co2O3和Fe2O3等物质). 已知:①物质溶解性:LiF难溶于水,Li2CO3微溶于水; ②部分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表. ? Fe3+ Co2+ Co3+ Al3+ pH(开始沉淀) 1.9 7.15 ﹣0.23 3.4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