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吉林省2013年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2.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中银行利息计算知识的掌握及对材料所给信息的理解能力。根据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年限,再加上本金四万元(40000+40000×2.85%×1×1/4=40285元),即可得出答案,计算时应注意三个月是一年的四分之一。 13.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对货币相关知识的理解及对材料所给信息的分析能力。由在实体店购物到网上购物,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仍旧是用货币购买商品,货币的职能没有发生变化,故B正确。购物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应为现实中的货币,不是观念上的,更不是虚拟的货币,①③观点错误。 14.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所给信息的提取和分析的能力,仅从材料中介绍的我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增长数据,不能判断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提高,国有企业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也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符,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也可能提高企业利润,故①④排除;企业利润增长,意味着国家GDP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资金充足,使企业有能力更新设备,促进发展,故C正确。 15.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由材料信息可知我国的“头脑”还不够发达,应该努力做头脑国家,A不符合题意。B强调掌握核心技术是正确的,但是拒绝中国制造的观点太绝对。要产生和输出知识,做头脑国家,需要进行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因此C符合题意。D项对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仍然是接受和应用知识而不是产生知识,不符合题意。 16.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对政府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材料强调“把钱用在刀刃上”,要求政府把财政资金分配好,即科学决策、审慎用权。材料没有强调具体把财政资金用于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公共服务的哪个领域,CD为无关选项,以人为本原则材料中也没有体现。 17.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中信息的提取和整合能力。漫画中普通民众从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大树上摘果子,传递的是经济发展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的信息,体现二者的关系,而发展经济以满足人民利益是党和政府的工作,故正确答案为B。①④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18.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对国际社会相关知识的理解及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我国建造航母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故D符合题意。①与材料无关,②与实际情况不符。 19.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活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及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之所以开展文化活动是因为文化活动对人和社会的意义,③④符合题意;①观点错误,文化是一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精神力量;必须是优秀的文化才会给人以力量和鼓舞,故②排除。 20.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掌握及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诗歌反映了北京的客观空气状况,说明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也说明意识就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C正确。①观点错误,③观点片面。 21.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对辩证法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整合能力,②属于价值观的范畴,③属于唯物论范畴,均排除,①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因此,答案为B。 22.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对实践与认识关系的把握及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样的一句格言,饱经风霜的成年人比年轻人说得更有力量,原因是成年人比青年人更有阅历,富有实践经验,格言是理论,但是经过了成年人实践的检验,①②强调的都是实践,符合题意,材料中③④说法绝对,排除。 23.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对改革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整合能力,涉及到经济与哲学模块的内容。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措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②排除;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但并不改变其社会主义性质,③排除。①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38.(26分)(1)①商品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但是如果全行业的价格普遍高于价值,超出了消费者的承受范围,则不利于行业发展。(5分) ②优质的产品,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伪高档真高价白酒和塑化剂问题,损害了行业形象,令消费者对白酒行业失望。(5分) ③禁酒令等宏观政策也对白酒市场的需求量产生一定影响,使市场需求量下降,对白酒行业发展产生冲击。(4分) (2)①健全权力监督机制,依靠民主和法制,自觉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是否执行了“禁酒令”。(4分) ②坚持依法行政,诚实守信。政府要言行一致,才能做到清正廉洁,预防腐败发生,树立政府权威。(4分) ③自觉保持“公仆”本色,坚持求真务实,使禁酒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考验。(4分) 39.(26分)(1)发展文化产业要遵循文化发展和艺术创作规律;(3分)要立足当代中国实际;(2分)要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艺术创新、科技创新、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借鉴世界优秀文化;(3分)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3分)要突出中国特色,发挥区域比较优势。(3分) (2)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提升我国综合国力。(3分)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优先发展教育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分) ③教育成就人生,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④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有利于培养各种高素质的人才,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3分) 地理参考答案 1、A。甲地位于闭合的6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中心,其降水量大于600毫米,降水量出现高值中心,可能的原因就是山地截留水汽(陕西黄龙山),形成地形雨,而且盆地、湖泊、植被的解释均不合理。 2、B。甲、乙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乙的纬度比甲低,正午太阳高度一年四季都比甲地大。乙地位于秦岭山脉,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甲地降水600~800毫米,从区域位置和降水量来看,甲地气候的大陆性比乙地更强些,所以甲地降水的年际变化比乙地大。甲地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也都比乙地大。关于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另一种解释:乙地纬度比甲地低,海拔也比甲地高,所以乙地气温年较差比甲地小。乙地纬度低,日较差应该比甲地大。乙地海拔高,日较差又应该比甲地小,但乙地位于秦岭山区,纬度与甲地相差仅有2度,所以甲、乙两地属于中小尺度的地域范围,因此,地形对日较差的影响更大些,所以乙地海拔较高,日较差较小,加之乙地降水多,阴雨天气使乙地日较差更小些。 3、C。根据该农作物的主产区分布范围和发育日期确定为冬小麦。 4、B。甲、乙以高原地形为主,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5、A。我国麦收机械化程度较高,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的机收率可达95%以上,不需要大量劳动力。市场价格会影响小麦的种植面积,但不会在短期内影响其收割进度,因此选A。 6、C。m、n相交时间是4个月,推知其相交时段是以3月21日为中心前后各错时1个月和以9月23日为中心各错时1个月。则m、n相切时的日期大约是2月21日、4月21、8月23和10月23日。 7、B。根据第6题的分析可知,m、n相交时的时间段为2月21日至4月21日或8月23日至10月23日,则最有可能的是北京香山公园红叶似火。 8、C。我国工业能源消耗量自2001年起逐年增加,碳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工业增加值能耗曲线逐年下降,说明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也说明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快于能源消耗量。 9、B。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工业结构使我国碳排放量一直较高,目前要快速降低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我国急需对钢铁、化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进行低碳技术改造。 10、C。据表中数据判断,乙国老年人口比重大,老龄化程度高,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但目前老龄化速度慢于甲国。没有人口基数,无法判断甲乙两国哪国老年人口数量多。 11、D。2000~201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说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的增速。劳动力的劳务输出一般不会改变其国籍,其劳动收入也会汇回国内,所以计算老年抚养比时,这些劳动人口应计算在内。 36 (1)分析马拉开波湖“湿”、“热”的原因。(8分) 湿:多对流雨和地形雨,降水充沛;气温高,河流众多,湖泊面积大,蒸发旺盛,水汽多;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任意答对两点即可得4分) 热:纬度低,气温高;盆地地形不易散热。(4分) (2)说明甲、乙两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8分) 甲地全年高温多雨(2分);形成原因是地处低纬,全年高温,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同时受暖流增温增湿影响,全年多雨(2分)。乙地全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2分);形成原因是地处低纬,全年高温,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干季时沿海山地阻挡了水汽进入(2分)。(本题各项答案中,气温和降水各占1分) (3)你认为奥里诺科河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水电,请说明理由。(8分) 观点一:应该大力发展水电(2分)。奥里诺科河水能资源丰富;发展水电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修建大坝具有防洪、灌溉、养殖等综合效益(6分)。 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水电(2分)。奥里诺科河流域人烟稀少,电力需求小;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落后,发展水电能力有限;建坝破坏河流生态(任意答对3点即可得6分)。 37 (1)请分析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10分) 海陆空交通便利;城市和人口密集,市场广阔;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优惠;长三角经济和工业基础好;改革开放前沿,开放和创新意识强(任意答对5点即可)。 (2)试分析开发区“零地招商”发展策略的合理之处。(8分) 开发区成立较早,园区产业集中,土地资源紧张;有利于提高厂区闲置土地和项目预留土地的使用率;可以提高园区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有利于引进不占地的非工厂类高新技术产业。(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试推测某年太湖水位9月中旬快速上涨的原因。(4分) 9月份的秋季雨带南撤或台风登陆,造成强降雨天气;太湖泄洪渠道少,泄洪能力弱。 42.旅游地理 (1)分析春、秋季节是武当山旅游最佳季节的原因(4分) 春秋季节气温适宜、天气晴好;暴雨、洪涝等影响旅游行程的自然灾害少;春季的庙会和秋季的国际旅游文化节都是具有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任意答对2点即可) (2)河南和陕西都是湖北的邻省,但来武当山的游客数量却相差很大,分析原因(6分) 河南比陕西人口多,客源市场大;河南比陕西经济发达;虽然都是邻省但陕西由于秦岭的阻隔,距离稍远,交通不便。 43.自然灾害 (1)分析北京市“7?21”特大暴雨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6分) 本次暴雨降水量大;强度大;历时长;局部洪水量大;北京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排水能力差,抵御灾害能力弱。(任意答对3点即可) (2)为减少同类灾害造成的损失,说明北京市应该采取的措施。(4分)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强灾情的监测、预警系统;制定灾害发生的应急预案;完善灾后重建措施等。(任意答对2点即可) 44.环境保护 (1)描述本次雾的分布特点。(4分) 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华北平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雾比较严重。 (2)分析北京雾霾天气严重的主要人为成因。(6分) 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燃煤取暖排放的烟尘;建筑施工带来的扬尘污染。(任意答对3点即可) 吉林省2013年高考复习质量监测 历史学科答案 24、答案:B 解析:殷人事鬼、崇尚巫术体现的是以神为本思想,周代敬天保民、崇尚礼乐教化的重点是民本,因此体现的历史发展轨迹是从重神的神本到重人的民本思想。A项中结合的程度应该有所松弛,C项与题干无关,D项表述过于超前,无法在商周时期体现。 2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经济发展的认识。“工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出现,以及官营手工业效率低下,周王室的衰微,导致了工商食官制的衰落,至战国后期,彻底终结,但是演化出的官营手工业一直存在。材料中提到齐人重用奴隶经商暴富体现了“工商食官”制度有所突破。B、C两项明显错误,D项与题干无关。 26.答案:C 解析: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和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一直保留中国传统色彩的学科是中医药学,备选项中只有张仲景符合题意。 27.答案:D 解析: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学问之道”“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可知黄宗羲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成一家之言,不能人云亦云,包含着学术自由,反对死啃书本的僵化风气。 28.答案:B 解析:考查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从材料提取信息得知,在梁启超的心中,“宪政”是根本,“君主”和“共和”都是形式,革命是不可取的。 29.答案:B 解析:考查时代背景和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A项错误,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不会出现题干中的惨淡景象。C项错误,大跃进时期不会出现这样的市场行为。1978—1992年计划为主、市场为辅不可能出现材料中的现象,D项错误。中国近代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农产品产生重大影响是可能的,B项正确。 30.答案:D 31.答案:C 解析:考查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题干与A项无关。B项过于绝对,其实仍存在联系。D项是发生在1992年十四大召开后。分析材料,C项符合。 32.答案:B 解析:考查古希腊柏拉图的思想,《理想国》体现了以人为安排核心的理想国度,是乌托邦的体现,欧文的“和谐公社”体现了乌托邦的理想。 33.答案:B 解析:从“为了摆脱宗教神学统治,向宗教神学宣战,为真理而斗争”中可知,近代自然科学起着思想启蒙的作用,所以选B。 34.答案:D 解析:材料本身突出的是日本外交政策的调整,其核心是美日关系,其重点是拓展国际外交空间 35.答案:C 解析: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判断能力。机会均等强调的是竞争(一次分配)平等,结果平等强调的是再次分配的平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强调的是机会均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强调的是结果平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调的是干预与自由相结合,体现了两种平等的调和;科举制度强调的是机会均等。 40. (1)背景:铁犁牛耕为代表的生产力的进步;私田开垦,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封建自然经济)的形成;法家思想的推动;封建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4分) “分土而治”指的是分封制;“分民而治”指的是郡县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度。(2分) (2)特点: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4分) 史实: 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此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宋代的路由转运使发展而来。 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 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唐末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5分)(答上以上三点即可得5分) (3)原则不同: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4分) 各自的优点: 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大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3分) “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力量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3分) 41. 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2分) (1)观点:4分 提炼出观点:2分;赞成、反对、片面、错误等类似明确的观点字眼:2分。 (2)史实:4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史实) 赞成: 西方文明经历了克里特创造的米诺斯文明的兴起衰落;古希腊人在米诺斯文明的基础上创造的迈锡尼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兴起衰落;在希腊文明的基础上罗马人创造的罗马文明兴起;在罗马文明的基础上,中世纪基督教文明;在古代文明和中世纪文明的基础上日耳曼人开创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2分) 中华民族从来没有经历过西方文明的阶段性毁灭和新生式的大起大落。商周文化、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汉代的独尊儒学、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民族——汉族,主体文化——儒家文化一直保持着连续性和扩展性;中华文明的主体一直都是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文明,扩展着中华文明的容量。(2分) 反对: 史实侧重点在于中西方文明都是波浪式前进的,不断在衰落和再次创造中走向辉煌的。西方历史上并不存在今天所说的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当时看来都是欧洲人;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民族在今天看来都是中华民族,二者在这一点上是相似的。商朝晚期的神权和巫鬼色彩文化走向了衰落;周人在商朝基础上创造出了敬天保民的人文色彩文化后,在春秋战国时期走向了衰落;汉族人在周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清朝满族人在接受汉文化的同时,满汉文化相融合,把中华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片面: 史实侧重点在西方文化也有主体民族——欧洲人,西方文明也有容量的扩展性;中华文明也有波浪性和衰落、兴起的周期。 (3)论证:4分 ①能够揭示本质和上升到理论、规律层面:2分 赞成: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发展是不同民族主体不断传承创新的结果;中华文明传承的主体一直都是华夏族。 反对:把大民族和小民族的概念相混淆;把历史上的民族和现代的民族相混淆。历史上的欧洲各民族原来都是欧洲人,但是在近代民族国家的成长中强化了小民族的概念,才出现了古代希腊人、日耳曼人的概念;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各个小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所以就让人感觉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是连续的、扩展容量的。 ②行文:2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2分;结构、逻辑性较强1分;其余0分。 45.(15分) (1)侧重点:南宋学者重点是批评王安石变法为了富国而具有功利性,掠夺人民财富,废除儒家传统学说;现代学者重点是批评王安石加强经济集权和国家垄断干预经济压制了社会活力,阻碍了开放民主社会体制的发展。(5分) 实质:南宋学者批评王安石的实质是维护传统儒家思想的民本、先义后利等传统思想美德; 现代学者批评王安石的实质是主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垄断经济和过度干预经济。(4分) (2)角度不同的原因:所处时代不同,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2分)南宋的学者处在封建社会时期,站在大地主立场,一切从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出发;今天的学者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重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方向。(2分) 启示:每个时代对王安石的评论,都是从自己的时代需要出发,表达了不同的时代认知与探求;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2分) 46.(15分) (1)特点:英国重视自由胜于注重平等;法国重视平等胜于重视自由;美国对平等和自由均等重视。(6分) (2)观点的异同:A.相同点:认为由君主进行渐进性变革是社会进步的最佳方式:君主的渐进变革以较小的破坏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反对人民以暴力革命方式进行社会革新。(3分) B.不同点:托克维尔认为人民革命不可能催生自由民族;杰斐逊认为革命是君主缺少进步的调节而导致的。(2分) 原因:因为以英国为代表的君主主导的变革实现了英国社会的平稳过渡,并使发展成为自由民族;而革命则使得专制像恶魔一样缠住法国,导致法国近百年的专制和共和斗争的动荡后才建立起来自由的民主共和国。(4分) 47.(15分) (1)主张:遏制苏联。(2分) 行动: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发动冷战;经济上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和遏制苏联,同时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4分) (2)原因: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长期得不到根本纠正导致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新思维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导致了政治思想的混乱;政治多样化导致了社会动荡加剧,危机全面爆发;西方的和平演变。(9分) 48.(15分) (1)材料一认为加尔文孕育了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的奋斗精神;并成为了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和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3分) 材料二认为加尔文迫害科学家的自然研究超过了天主教会,阻碍了近代医学和近代科学的发展。(3分) (2)不矛盾。(2分) 理由:两则材料对加尔文的评价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果。(2分) 材料一是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主政治制度发展角度评价加尔文的。加尔文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由选举产生等民主思想使其成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和制度的楷模,从这一角度看加尔文是值得肯定的。(3分) 材料二是站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角度评价加尔文的。加尔文镇压其他信仰的教派和个人是由其政教合一的宗教领袖地位决定的,这体现了其落后性,从宗教思想阻碍近代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加尔文是应该被否定的。(2分)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