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2013年4月13日 本试卷共15页,41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按要求写在答题卷上。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 相关信息。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凃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3年3月22日-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共和国和刚果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请结合图1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访问期间,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南非德班的白昼越来越长 C.访问期间,四国的首都最先看到太阳的是俄罗斯的莫斯科 D.访问期间,坦桑尼亚昼夜平分 2.下列关于四国地理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南非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工业重要的原材料产地之一 B.俄罗斯农业发达,农作物产量高,可大量出口农产品 C.刚果和坦桑尼亚两国热带雨林资源丰富 D.俄罗斯和南非近年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资源丰富 3.目前,人类生产生活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下图为太阳辐射能量转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风能,通过③大气运动和⑤陆间水循环转变为波浪能B.②是光合作用,通过⑥地质作用转变为⑦化石能源C.④是水能,通过水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转变为水电D.⑦是化石能源,主要存在于岩浆岩和变质岩中 4.目前,我国巳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分别运用的现代地理技术是 A.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C. 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2013 年 1 月我国多地连续数天出现灰霾天气,灰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读 “1981-2008年广州历年各月平均灰霾日数”图,回答5-7题 5.造成1月各地灰霾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强低压 D.弱高压 6.广州灰霾发生率最低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为改善广州空气污染状况,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①大力发展公交事业,禁止私人购买小汽车 ②加大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力度 ③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④扩大绿地面积,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 ⑤加强建筑工地扬尘管理,限制房地产开发 A.③④⑤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读甲、乙两图,若甲图是地处太平洋赤道附近的一个岛屿的部分地区略图,该岛山上有流速较大的河流和森林分布。若对该岛进行开发,结合图,回答8-10题。 8.乙图是岛屿开发后,形成的一个中等城市示意图,该市应该位于甲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9.拟在该岛平原地区建一个小型农场,如图所示, 则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热带迁移农业 10.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图中③处气温为27.5°C,那么山顶温度应该在23.1°C以下 B.若乙图中工业布局是合理的,当地常年主导风向是西北风 C.乙图中A建商业中心是合理的 D.乙图中工业布局除了考虑风向外,还要考虑地租和交通因素 11.我国台湾省兰屿岛上居民营造了一种“地窖式”民居。房屋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米~2 米处,屋顶用茅草覆盖,条件好的用铁皮,仅高出地面0.5米左右。该房子的建设主要是为了 A.防台风 B.防旱灾 C.防寒潮 D.防地震 12.农事俗语谚语是中国几千年来农业的经验总结。“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伏水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莫忘记”,“小满插秧苗茁壮,早把庄稼病虫防”,“棉花不打尖,长来顶破天”,“谷子要好,犁深粪饱”等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因地制宜 D.注重农时 13.右边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 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合适章节名称 A.环境:大陆与海洋 B.政体:帝制与共和 C.传统:专制与民主 D.基础:农业和商业 14.下图是近代中国境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企业略),这反映出 1872—1894年 1895—1913年 商办 设厂数 53 463 资本(千元) 4697 90801 官办和官商合办 设厂数 19 86 资本(千元) 16196 29469 A.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B.官僚资本经济从此逐步走向消亡 C.民族资本在社会经济中占支配地位 D.甲午战后民族资本获得迅速发展 15.张鹏在《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认为“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下面依据这一观点对辛亥革命后社会特征的分析,错误的是 A.在民主化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法国 B.在法制化方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在工业化方面:倡导优先发展重工业 D.在均富化方面: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 16.1872年《申报》报道:“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近代中国女子全面走向社会 B.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 C.传统道德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D.上海社会风气已逐步改变 17.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18.右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 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9.某同学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到,“我的爷爷出生于1925年,l5岁参加工农红军闹革命(①);之后跟随部队参加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等战役(②);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来到大别山脚下,并扎根下来,率领当地农民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农业,支持解放战争(③);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我爷爷担任人民公社书记,带领社员开荒修渠(④)……”这段文字的四部分中,语境与历史史实明显不符的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20.明朝存立的14至17世纪间的两百多年里,欧洲已顺利地度过了黑暗的中世纪,走进了近代的黎明,人的尊严和个性开始受到广泛的尊重。推动欧洲这一变化的主要事件是 A. 新航路开辟 B.宗教改革 C. 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21.“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 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 C.完成社会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22.里根在1981年就任美国总统时发表演讲:“我们目前的困难,与政府机构因为不必要的过度膨胀而干预、侵扰我们的生活同步增加,让我们以掌握的一切创造力来开创一个国家复兴的时代吧。”里根为此采取的对策是 A.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增加福利开支以提高人民购买力 C.大力倡导凯恩斯主义 D.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23.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从根本上 A.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将会引起各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性变化 C.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逐步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 D.反映了各国因利益和实力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24、右图中M、N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 A.M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业应扩大该商品的生产 B.N商品是高档耐用品,企业应减少该商品的生产 C.当N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 D.当M、N商品同时提价时,政府应对M商品征收增值税 25、茅台和五粮液两家企业因实施价格垄断行为被国家发改委合计罚款4.49亿元人民币。其中,茅台被罚2.47亿,五粮液则收到2.02亿的罚单。这表明( )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 ②两企业违背了市场竞争规则 ③必须加快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④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但是海外国家针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调查却愈演愈烈。进入2012年以来,中国企业已经遭遇20多起反倾销调查。对此,中国政府应( ) ①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②鼓励企业积极应诉,利用WTO规则维护自身权益 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④积极实施反倾销调查,给对方企业实行相应的经济制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7、西方政治学有个“塔西佗陷阱”定律:当政府不受欢迎时,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地得罪人民。这一定律给我们政府的启示是 ①倾听群众呼声,科学民主决策 ②切实履行职责,树立政府权威 ③迎合群众需要,限制政府权力 ④严格依法执政,自觉接受监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2年6月20日某网报道,《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司法工作规定(草案)》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规定:“五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联名,可提质询案质询公检法机关;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在监督中,发现有重大问题需要提出质询的,可以建议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提出质询案。”这是广州市民主与法制进程的明显进步。据此完成第28~29题。 28、上述材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依法享有( ) ①立法权 ②监督权 ③质询权 ④决定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9、该草案的提出表明广州市在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进行可贵的探索。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 ②能使人大在国家机关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③有利于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④能保证我国各个领域做到有法可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0、2013年2月27日,离高考还有100天时间,姜堰区某校高三(12)班的百日冲刺标语是“高三(12)STYLE: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不变的 B.文化活动使人高雅、奋进、积极健康向上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1、2013年2月7日,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其中,一幅4D版的《康熙南巡图》,以360°视角,展现了白昼变换、四季更替,加上栩栩如生的动画设计,再次把人们带进那历史的繁华之中。这表明( ) A.文化创新是历史的忠实再现 B.科技进步促进文化创新 C.传统文化因技术才得以继承 D.博采众长促进文化融合 32、观察下边漫画,并为其选配标题,你认为最贴切的是 ( ) A.境界:贡献与索取 B.突破:抛弃与创新 C.定位:主观与客观 D.奋斗:理想与现实 33、通常望远镜的视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之比。但我们的眼睛不可能看清成像比视神经细胞更小的景物,在一定的物镜口径条件下,单纯增加视放大率不会看清更多细节,反而会降低主观亮度。由此可见( )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C.物质的有规律运动是普遍存在的 D.规律的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4、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节俭”成为2013年全国两会的新亮点:会场不摆鲜花,代表用的铅笔是用旧报纸做的,会议用过的稿纸要回收利用。节俭新风正在改变中国。这一改变体现了( ) ①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②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发挥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5、某校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各班张贴标语,“让墙壁说话”。某班的标语是“失败的尽头是成功,努力的终点是辉煌”。此标语体现的生活与哲学道理有:(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36、(共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首提“建设美丽中国”,这六个字勾画出未来中国发展的一幅盛世美景,让人充满期盼和遐想。 注:①据有关专家预计在人均GDP达到2万至 2.5万美元时会迎来CO2排放量下降拐点;②2012年中国人均GDP约为6141美元 图1 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2013年1月12日统计) 注:我国很多地区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截至2013年1月13日零时,在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见下表左边一栏“措施”)。 措 施 经济生活依据 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 示例:消费水平受物价影响,稳定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生活水平. ①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① ②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 ② ③加大财政的补助力度,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 ③ ④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④ 材料三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不失时机坚定不移地深化分配体制改革,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破除一切妨碍实现社会公平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让人们“共享尊严荣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l)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5分) (2)请比照材料二表格中的示例,将报告中提出的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按照顺序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说十八大报告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启示。(12分) 37、(共2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贸易、领土、资源等方面与一些国家发生矛盾,如何在国家主权、利益与和平之间实现平衡是对党和国家的严重考验。 材料一 2013年1月12日,朝鲜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片反对声中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爆炸当量约为6000-7000吨。1月19日,俄罗斯副外长表示:俄支持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实施新制裁措施,但反对影响到俄罗斯与朝鲜之间正常的经贸合作关系。 材料二 在2013年l月28日,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14次提及“和平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潮流和中国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交流的千古佳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睦近交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回答,中国和俄罗斯对朝鲜核试验做出上述表态的政治生活依据。(11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如何做到和平发展。(12分) 38.(26分)英国对现代世界的先导作用是无可否定的,现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从英国开始,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牛顿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近现代英国发展史》 材料二: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概括说明“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6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着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6分)对此,欧洲思想领域有何反映?(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社会领域进行调整的主要途径。(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调整对英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有利影响。(4分) 上述材料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启示?(4分) 39.(26分)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既展现了一幕幕的人们的生活场景,又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这个缘故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 ——2011年8月31日凤凰网历史许倬云《中国人为何2000年来一直自称汉人?》 (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来评价汉朝政权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是如何实现作者所强调的这一角度的?(8分) 材料二 画作《始苏繁盛图》描绘了“……入姑苏郡城。其间……渔樵上下、耕织纷纭、商贾云屯、市廛鳞列……”图中人物摩肩接踵熙来攘往者多达12000余人;河中船帆如云,近400条;文化戏曲场景十余处,充分展示了清朝兴盛时期苏州高度文明的盛况。 (2)据材料二,你从中可以提取到哪些信息?(2分)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的如此繁华的经济状况,为何没有促进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6分) 材料三 下表是某个家庭l970年的有关材料: 名称 配额 票证名称 配额 粮票 大人27斤/月 小孩l7斤/月 豉油票 1两/人·年 食油票 3两/人·月 煤油票 5两;人·年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