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文科综合试题 11月11号,被很多年轻人称为“光棍节”。小米手机官方网站的第六轮开放购买于11月11日中午12点开始。截止到11月25日,小米手机单月销售85万台。网上购物,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货比三家,并且网购具有“商品种类齐全、价格实惠、送货上门”等优势。结合图1某商品网购物流示意图完成1-2 题。 1.这种商品网购流程①②③环节排序正确的是 A.订单分发、物流配送、采购 B.物流配送、订单分发、采购 C.订单分发、采购、物流配送 D.物流配送、采购、订单分发 2.小米手机在我国许多地方的销售采取“前店后厂”的模式,即后面是组装工厂,前面是销售店铺。这种销售模式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 B.市场 C.原料 D.技术 制造外包是以外加工方式将生产委托给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达到降低成本、分散风险、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目的。读1990年至2008年我国各产品承接制造外包比率(我国某产业承接的美国制造外包率等于我国该产业向美国出口所有中间产品产值占该产业总产出的比重)变化趋势表(单位:%),完成3—5题。 3.1990年至2008年,我国承接的美国制造外包比率增幅最大的产业是? A. 石油????? B.冶金????? C.纺织????? D.一般机械?4.我国成为美国制造业外包主要承包国的主要优势是? A.制造业产品质量精良,竞争力强?? ? B.制造业体系完善,生产协作条件好? C. 由强大的科研体系技术支撑 D.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5.美国制造业外包,有利于美国?①增加大量就业机会?②加强研发与生产的联系③降低产品生产成本?④拓展产品国际市场? A.①②????? ? B. 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6. 图2是2012年10月30日北美飓风“桑迪”影响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图。根据图示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天气晴朗 B.整个五大湖区都处在阴雨天气控制 C.C地天气为狂风暴雨 D.B地将出现气温下降,阴雨天气 7.目前,人类生产生活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图3为太阳辐射能量转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风能,通过③大气运动和⑤陆间水循环转变为波浪能 B.④是水能,通过水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转变为水电 C.②是光合作用,通过⑥地质作用转变为⑦化石能源 D.⑦是化石能源,主要存在于岩浆岩和变质岩中 8.近年来我国高铁和高速公路发展迅速。高铁有专用道路和站台。为保障安全,线路上非站台地区常常是封闭的。受高铁的影响未来的城市形态最有可能发展成为: A B C D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读下表完成9题:?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水量盈余率 ?1.31 ?1.21 ?1 ?0.93 ?0.71 ?0.63 ?0.78 ?0.89 ?1 ?1.18 ?1.29 ?1.4 9.下列关于水库所在地和储水量的判断正确的是:A.西欧地区 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东南亚地区 9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C.中亚地区 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 D.地中海地区?? 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下图是东北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乙地点陡崖的崖底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 488米 B.788米 C.688米 D.388米 1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点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A.甲 B.丙 C.乙 D.丁 1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引用俄罗斯谚语“大船必能航”和中国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形容不断发展的中俄关系。上述经典谚语和诗句的运用,无形中拉近了习主席与听众之间的情感,也体现了中俄文化异曲同工之处。这说明 ①各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要尊重和认同各国文化 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文化在交流中得到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3.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远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4.下列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③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④是由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5.央视节目《中国谜语大会》采用了中国独有的能唤醒国人文化记忆的元素来设谜,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但象用“告别蛇年”打一机械名称(谜底:马达)这样的谜语,却难以让不了解生肖文化的外国观众感受到其中的趣味和意蕴。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传播是知识传递的过程 ②中国谜语文化得到国人认同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跨文化传播要符合实际情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14年2月12日,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公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这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①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作为文化素养的核心具有稳定性 ③从根本上符合了人类的根本利益 ④是民族振兴以及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7.2013年9月19日,北京民族文化志愿者服务团发起的“同心圆”大型公益项目启动。锅庄舞、孔雀舞等数十种少数民族舞蹈,《季风中的马》、《滚拉拉的枪》等200多部少数民族电影,近期将随着256名民族文化志愿者的脚步,进入社区、学校、民族乡村。舞蹈、电影下乡活动有利于( )。 ①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关键步骤 ②开拓农村电影市场,促进电影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③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18.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改革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9.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幽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西方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端。这充分体现了( )。 ①反映时代要求和任务的哲学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③现代化发端和发达于欧洲是人类历史的必然 ④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172个“天问”。下列关于“天问”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④“天为阳,地为阴”、“天圆地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一艘轮船在航行中突然遇到暴风雨,船长大声喊道:“谁会祈祷?”船上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其他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因为缺少一个救生圈!”从哲学角度看,船长的做法( ) A.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B.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C.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 D.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暗讽 22.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 ) A.唯意志主义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23.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认为:历史有“四张面孔”,分别是真实的历史、记录的历史、传播的历史,还有接受的历史。接受的历史未必是真实的历史,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历史都是“接受的历史”,我们只能看到历史这一个面孔。“接受的历史”之说的合理性在于其承认(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④认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4. 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下图是西汉时期关于地方制度的封泥,从中不能获取的历史结论是 A.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 B.西汉初年分封同姓王 C.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D.西汉地方上对秦朝制度有所继承 25.“中国历史上不是政府‘均富贵’打击资本经济,就是人口膨胀后饥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来毁灭资本经济,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文明总在小农经济的落后层次循环不前。”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在中国历史上以政府行为开创的“均富贵”措施的是 A.秦始皇实行统一度量衡 B.汉武帝厉行“重农抑商” C.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 D.北魏实行均田制 26.元世祖诏立“中书省”总理全国军务,所谓“中书政本也,军国之务,大小由之”,不仅总管内外,而且也统辖六部,三省制变成名副其实的一省制。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由三省向一省的转变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B.有效防止重大决策的失误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力图解决宰相专权的问题 27.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D.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28.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热点,下列某一时期关于汉字的评述错误的是 ①“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②“中国文字……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③“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倘若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④“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 A.中国汉字发展历经三千多年,有其自身特点,废汉字说法有失偏颇 B.这些评述应该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C.上述评述说明当时国人有文化自虐心理,是崇洋媚外之徒 D.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待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的认知和态度 29.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 30.“会议的后半段是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委员会进行实质性讨论。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其中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这是会议取得的一项最重大的成就。”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会议 D.布雷顿森林会议 31.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 A.普罗塔哥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 B.薄伽丘——美德即知识 C.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32.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不具有普适性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具有借鉴意义 33. 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34. 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20~1921 1921~1922 1922~1923 1923~1924 平均税款(卢布) 10.30 6.11 3.98 3.06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35. 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A.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C .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第 Ⅱ 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42-48题为选作题,学生按要求作答。 36. (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重点进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上游和雅鲁藏布江水能资源的勘查和开发规划工作。 (1)甲图方框所示地区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如图乙所示,试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说明该地地形特点。(12分) (2)乙图中B地的降水量远大于A地,试分析原因。(4分) (3)有学者建议在怒江和雅鲁藏布江上修建水电站,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10分) 37. (20分)读“某区域等髙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海边兴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处还是B处?为什么?(6分) (2) 为解决港口用电,计划在C处或D处利用水力发电,哪个地方更合理,请做合理性评价。 (8分) (3) 规划在E或F地建一个石化工业区,最终经过论证决定在E地建设,试分析其原因。(6分) 38(25分) 材料一 近年来,文化逐渐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2014年,最为关注的是“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开门大吉”“梦想星搭档”等草根文化的兴盛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法律讲堂”、“论语”等通俗化学术文化的异军突起。 有人认为:大众文化才是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产品。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评析该观点。(10分) 材料二 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方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材料回答: (2)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3分)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2分) 39(27分) 材料一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5 周年,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由群众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简称“新中国‘双百’人物评选活动”) 材料二 今年“十一”长假8天,北京环卫集团在天安门地区收集各类垃圾220吨,与去年“十一”黄金周天安门地区垃圾收集量38.75吨相比,增加了4倍多。垃圾的产生与许多游人的不文明行为密切相关。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央决定开展“新中国‘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依 据。(12分) (2)上述材料对我们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何道德启示?(9分) 材料三.2014年 6月1日,《某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施行一周年,该条例的颁布实施,是该省农民教育培训向法制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该省是一个农业省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只有依法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把广大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把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该省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请分析说明《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所蕴含的唯物论道理。(6分) 40.(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边疆意指疆域,这里主要指国际关系中的“边疆”。边疆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边疆。近代民族国家诞生后的边疆主要是指领土边疆。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等西方大国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出发,确定边疆控制范围,首先提出了利益边疆的概念,纷纷建立利益边疆。边疆观也随之转型。 类型 内涵 特征 内容 领土边疆 主权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的 边缘部分 空间的地表性,边界的确定性,管辖权的排他性 陆疆 海疆 空疆 地底疆 利益边疆 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范围所及空间 空间的利益性,边界的模糊性,权利的交错性 经济边疆 文化边疆 信息边疆 太空边疆 根据材料,概括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边疆观,并结合相关背景评析利益边疆观的出现。 41. (25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三 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材料二中的“洋气”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14分) (2)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11分)
第 III卷 选做题 42【地理——旅游地理】(10分) 地中海是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重要水域,具有浪漫的海洋气息,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产生地和国际旅游接待地。目前,地中海地区每年吸引约5 000万游客,旅游收入达120亿美元。 请说出地中海地区每年的旅游旺季是北半球的哪个季节并简要分析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地的原因。 43【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据伊朗媒体报道,伊朗西北部东阿塞拜疆省当地时间2012年8月11日16分53分发生6.2级地震,11分钟后,距震中约20公里的瓦尔扎甘地区发生6级地震。这是首次地震的最强余震。主震后还发生了约40次余震。西北部震区6个村庄在地震中被夷为平地,已造成至少250人死亡、约2000人受伤,遇难者大多数居住在乡村地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简述伊朗西北部东阿塞拜疆省地震多发的地质条件。(4分)? (2)说明此次地震人员伤亡惨重的原因。(6分) 44【地理——环境保护】(10分) 读“我国洞庭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湖区1950年—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4分) (2)简述该地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环境的影响。(6分)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而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 ——据《中国古代史》改编 材料二 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而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5分)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6分) (3)你还知道中国古代史上哪些变法改革,试列举三例。(4分) 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