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上册 -> 第一章 声现象 -> 正文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5-4 13:26:15阅读:
字号:|

  设计理念

  —、课程结构的处理

  “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在以前课本上是选学内容,目标层次是“了解”,新课本中定为比“了解”更深层次的“知道”,这就需要对其中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提炼加工;可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以前那些,并未增加多少,该怎样处理呢?现在的课程目标中又增加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怎样才能完成达到呢?现成的方案没有,只有多次认真地学习《课程目标》,领会吃透其精神,才能在它的指导下完成目标,为此我做了以下处理:

  1.知识结构的处理

  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频率与音调”比较陌生,课本上作为第一知识点提出,可能增加了难度,为此,我把第二知识点的“响度与振幅”提了上来,作为台阶。因为“响度与振幅”学习相对熟悉一些,而且还可以利用有关模型直观地让学生理解,然后再过渡到“频率与音调”。通过尝试,在课程教学中果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掌握得很顺利,解决了难点。这种灵活的做法,不仅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扩大了教师授课的自由空间,使教师不再照本宣科,为课改的深入打下了基础。

  2.过程与方法的处理

  在“响度”和“音调”这两个知识点的学习中,始终执行的教学方法是由学生亲自参与的探究式教学法;其中各个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设计、操作、结论等都是由学生自己讨论完成。第三个知识点“音色”在课程中是浅层次的“了解”,便做了简化处理,让学生参与体会就行了。在过程与方法的处理中,学生不仅又一次地学习练习了探究这种物理中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重要的是可以由此节课的练习开始,以后的所有新知识点的学习都可以自己进行探究,体现了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

  3.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的处理

  声音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高层次高水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呢?这需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讲究艺术性的学习和体验。于是我以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声音──音乐为开端:课程的开始配以精美的图画和美妙动听的乐曲让学生们充分领略美的感觉,然后课堂对各种声音进行讨论和探究,最后又以学生们自己所能接受的高质量的音乐鉴赏为这节课的结束,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充分培养了艺术的美感,并且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密切合作,认真求知的人生态度,完成了这一目标的达成。

  二、课程内容与手法的尝试

  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目标,在利用载体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就培养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节课中依托“响度、音调、音色”这几个知识点,引导学生主要学习探究这种学习方法,同时伴随的是学生“思维程序的透镜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的主要过程是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订计划设计实验④实验操作搜集证据⑤分析论证⑥结论⑦评估交流⑧应用。在这个过程的每个步骤中贯穿着思维的发散与会聚的交替程序:①会聚②发散③会聚④发散⑤⑥会聚⑦⑧发散。用这种方法不断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和智慧,解决了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就会形成不依赖于老师的自觉自主的学习,在完成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每次的成功中享受到科学带来的乐趣,在每次的挫折中再次激发去克服困难的斗志,这恰是新课程的最高目标要求。

  三、课堂实践与效果(课堂小结)

  课程开始,利用美妙的音乐引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任意猜想与发言,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有效发言,接着把各种不同归结到响度、音调、音色这三个知识点,引出本节课的中心内容,然后让学生分别对这三个知识点进行探究式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老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调度作用,完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本位”的精神。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涨,对知识的掌握也非常细致和牢固,特别是在第三个知识点“音色”的学习中,我利用了两个小游戏“听音辨乐器”和“听声辨人”使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通过这两个游戏的体验收获,学生们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远远超出了想象,学生的情绪异常高涨,目标练习的完成合格率也出奇的高,最后在这种欢乐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本堂课。学生对这节课“声音的特性的学习将会终生难忘。这其实恰是我们现在课程标准中所要求达到的最终目标,即: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来对自己对社会有所贡献。

教材分析: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音色即声音的品质。

学情分析:学生对声音比较熟,但对声音的特性却十分模糊,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适时加以引导,如何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声音了解声间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的实验”和“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探究法。

2.了解探究学常用的方法──转换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体会现实世界中物体发出的丰富多彩的声音,欣赏美妙动听的。乐曲,充分享受科学的美感。

2.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意识和互相配合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声音的响度、音调

教学难点:音调

实验器材和教具:多媒体、音叉、乒乓球、铁架台、钢尺、鼓、橡皮筋、乐器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思维程序和教法过程

1.复习引入: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振幅

 

 

频率

提问

(用手臂的摆动幅度不

同,请同学观察并讲

出不同之处,从而引

出振幅概念)

提问:振动有什么不同

(用与振幅相同的方法

引入)

回忆并回答

振动的幅度不同,用振幅表示。

观察并回答:振动的快慢不同,用频率表示(对于学生不同的回答,从积极参与的态度上予以肯定)

思维会聚

思维:发散一会聚

方法:比较法

同上

2.声音特性的引入

各种声音都有哪些不同呢?(放音乐)

对所有的发言记录并归纳为三方面:响度、音调、音色

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并分析

思维发散

思维收敛

1)响度

 

 

 

 

 

2)音调

 

提出问题;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归纳肯定:与振幅有关,请设计实验验证(把所有的实验仪器展示给大家,供选择)

请学生上讲台操作讲解

其他同学评估交流

总结:振幅决定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并指出:把振动的幅度转换成乒乓球跳动的高度来研究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前面探究了响度与振幅有关,那么声音的另一特性——音调与什么有关呢?

归纳肯定:音调决定于频率

请同学们设计试验验证

请学生上台操作并讲解

请其他学生评估交流

大胆猜想

分组讨论、设计

操作并讲解

评估交流

猜想讨论

讨论设计

(主要选择的仪器是钢尺和橡皮筋)

操作讲解

其他同学观察和听

探究步骤一

思维发散

探究步骤二

思维收敛

探究步骤三

思维发散

探究步骤四

思维收敛

探究步骤五

思维发散

思维收敛

转换法

探究步骤一

思维发散

探究步骤二

思维收敛

探究步骤三

思维发散

探究步骤四

思维收敛

探究步骤五

思维发散

 

总结:音调决定于频率,我们最熟悉的音调是乐器的音调,请各同学演奏同一乐器的不同音调,给大家感受一下(为音色的引出铺衬)

一个同学演奏其他欣赏

思维收敛

3)音色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我们来做两个小游戏,感受一下音色的区别

第一:听声辨人(不同的学生读一段课文,其他学生闭眼听,说出读课文同学的名字)

第二:听音乐辨乐器(事先了解班里有音乐爱好者,并能演奏质量较高的乐曲,如果没有可以请其他班的或者请音乐教师配合,其他学生闭眼倾听辨别)

3.课堂小结

  本文系原创作品,先在人教网上做内容展示,后要收录《物理教学案例与设计》,版权归人教网和作者本人所有,请勿转载!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