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人对宇宙形成的解释
同古代中国一样,古希腊人的宇宙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和哲学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对古希腊的哲学家来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是早期的天文学家。因为有这样一种观点存在,该观点认为大部分古代文明中,比如埃及、巴比伦、印度、玛雅等等,天文学知识都是在星占学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而星占学是为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的,虽然通常并不被用来谋求“经济效益”,但其宗旨显然与现代科学之探索自然相去万里之遥。
唯一的例外似乎出现在古希腊。学者们相信,在发端于古代巴比伦的星占学传入希腊之前,一种以探索自然为宗旨的、独立的天文学已经在希腊产生并且相当发达了。而星占学是一个名叫贝罗索斯(Berossus)的人于公元前280年左右传进希腊的。这一例外是意味深长的,因为今天通行全世界的现代天文学体系,乃至整个现代科学体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其精神的源头正是古希腊!
那么古希腊究竟有什么资格成为天文学的发源地呢?翻开史书,不难看到那些闪耀着精神和智慧之光的名字多是来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德谟克利特、托勒密、毕达哥拉斯等等。但是对于我们所关注的宇宙形成学说,并不是每一个哲学家都形成了他自己的观点,只有其中的一部分人做了阐述。
留基伯的宇宙形成理论
留基伯(Leucippus),公元前500年,生于希腊米利都,死于公元前440年。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论的奠基人之一。
留基伯本人是一个古希腊的哲学家,他的主要继承者就是德谟克利特,他们对宇宙形成的看法是和他们的原子学说结合在一起的。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物质即原子组成。宇宙间的原子数是无穷无尽的,它们的大小、形状、重量等都各自不同,并且不能毁灭,也不能创造出来。
他们把宇宙的形成解释为:宇宙间的原子在虚空中永远运动着,由于旋涡式的运动,把大的一些原子赶到旋涡中心而形成了地球,而较细小的水、气、火等原子被赶到空间,产生了环绕地球的旋涡运动。地球以外的大原子聚在一起形成湿块,靠它们通过旋涡时的运动变得干燥而燃烧起来形成天体。
亚里士多德的宇宙形成理论
亚里士多德可以说是古希腊历史上极为杰出的学者之中的一位,而且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实验学家。亚里士多德坚持宇宙有限论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是球状而且有限的,以地球为中心,行星与其他星体是在以地球为中心的球壳上运行。这些球壳可以不同的速度旋转。
对于宇宙的产生,亚里士多德有这样的观点,宇宙产生于混沌。在他的《形而上学》一书中,又强调了宇宙产生和界限的关系,宇宙诸天体各有各的形式,各有各的形式也就是各有各的界限。如若没有界限,宇宙只是一片混沌,也就无天地之始了。有了界限才有了宇宙万物。宇宙的运转也就从这终结处开始,然后回到这个终结,是一个永恒的循环。
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特别明确的阐述宇宙形成的过程。我们只能从他的著作中搜索到亚氏关于宇宙形成的上述观点。
米利都学派关于宇宙形成的观点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一个以自然哲学为本的学派。作为西方最早的自然哲学,米利都学派诸学说主要是讨论宇宙起源、演化和结构的宇宙理论。
作为米利都派的第一位自然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了宇宙的开端(Beginning)问题,但他也暗示了,作为宇宙开端的东西在宇宙诞生之后依然作为宇宙机体的养料包围着宇宙。
泰勒斯的学生和同事阿那克西曼德接受了这一观念,并且进一步补充说,作为宇宙开端的东西也是宇宙的必然归宿,新的宇宙再从其中创生。这就明确了宇宙原质(Stuff)的概念。
阿那克西米尼在两位前辈的基础上,提出了宇宙原质创生宇宙的机制和原则,给出了米利都宇宙论的完备表述。随着原质概念的出现,物理学才开始从宇宙论中逐步独立出来。米利都自然哲学的真正进化不在于他们各自找出了不同的物质基质,而在于先后出现了宇宙开端、宇宙原质和宇宙创生原则这三个概念。
由水、apeiron(无限)到气,真实地反映了米利都自然哲学家一步步由神话观念走向科学实验的历程。海洋之神是众神之父,水便成了万物之本原;混沌之中辟开天地,“无限定”便成了宇宙原质,对立面的分离便成了宇宙的创生过程;只有阿那克西米尼,注意到了空气乃是维持生命的灵魂,注意到了不同的吹气方式可以吹出热的和冷的两种空气,作出了气是宇宙原质,冷的聚集和热的稀松是万物的形成原则的论断。
但是,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没有提到创生机制,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如何记述宇宙的生成历史。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