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课件 -> 高二物理课件 -> 下载
课件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选修3-第章 电场第3节 电场强度
文件大小 1.1MB
所属分类 高二物理课件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课件
更新时间 2011-7-14 5:46:09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RAR 档案文件(*.rar)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以下为课件内提取的文本内容,仅供参考:

第3节 电场强度

九江中学 陈熹

2005年9月

1. 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

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2.基本电荷的电量:1.6×10-19C(元电荷)

3. 库伦定律:

适用的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4.电场强度——

第3节 电场强度

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电场强度——

1. 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到的力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作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E=F/q

(1)这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2)q为试探电荷(检验电荷),电量要求小,但可正可负.

(3)电场强度是矢量。

2.点电荷产生的场强:

3. 匀强电场:E=U/d

描述电场的

法拉第提出的

假想的曲线

电 场 线

匀 强 电 场

场中任意两点电场强度都相同

+ + + + + + + + +

- - - - - - - - -

电场线的特点

(2)任何两条不相交、不相切、不闭合

(1)起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

(3)电场线一般不与放入电场中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重合。

1.如图所示A,B两点场强相同的是( )

A B C D

C

2.如图所示是电场中的一条直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是正电荷形成的电场线的一条,且EA< EB

B:这是负电荷形成的电场线的一条,且EA> EB

C:这是平行金属板中的一条,且EA= EB

D:无法确定,也无法比较EA,EB的大小

D

3.某电场中的几条线,带负电荷的点电荷q,在A点,受电场力方向如图

(1):试在图中画出电场线的方向

(2):试比较EA,EB 的大小

(3)分加在A点B点放等量的异种点电荷,则点电荷在哪点受力大?

4.一正电荷在电场中由A点到B点做加速运动,且加速度越来越大,那么它是下图中的哪个( )

A B C D

C

5.如图所示,用两根同样长的细绳把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悬挂在一点上,两球的质量相等,A球所带的电量大于B球所带的电量,两球静止,悬线的偏角分别为α、β,则(  )

    A. α>β;

    B. α=β;

    C. α<β;

    D. 无法确定.

B

α β

注意:两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为相互作用力:等值反向

两个固定的电荷Q1>Q2,放入一电荷q

6:

●E

E ●

Q1

Q2

●E

E=0

场强为零的点在两个电荷的连线的延长线上且在小电荷的外侧

所引入的电荷电性不限,电量不限

两个不固定的电荷Q1>Q2,放入一电荷q

7:

Q1

Q2

-q

两个不固定的电荷Q1>Q2,放入一电荷q

7:

Q1

Q2

-q

+q

两边的必同种、中间的必异种

q>Q1

中间的电荷电量最少

离中间电荷较远的电荷电量较大

电场线

1. 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到的力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作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E=F/q

(1)这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2)q为试探电荷(检验电荷),电量要求小,但可正可负.

(3)电场强度是矢量。

2.点电荷产生的场强:

例3.若已知某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此可求出(   )

    A.某行星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

C.某行星的密度   D.太阳的密度

B

练习.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其运行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     倍.

此处的重力加速度g'=    .(已知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0)

0.25 g0

练习、? 从地球上发射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和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RA∶RB=4∶1,求它们的线速度之比和运动周期之比。

【分析解答】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GMm/R2=mv2/R

v2=GM/R ∝1/R

∴ vA/vB=1/2

GMm/R2=m4π2R/T2

∴ T2 ∝R3 (开普勒第三定律 )

∴ TA/TB=8:1

C D

04年江苏高考4

若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 运行速度越大

B.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 运行速度越小

C.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

向心力越大

D.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

向心力越小

B D

例5.一宇宙飞船在离地面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质量为m的物块用弹簧秤挂起,相对于飞船静止,则此物块所受的合外力的大小

为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练习.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的1/6,一位在地球表面最多能举起质量为120kg的杠铃的运动员,在月球上最多能举起  (   )

 A.120kg 的杠铃    B.720kg 的杠铃

 C.重力600N 的杠铃  D.重力720N 的杠铃

B

例6.若某行星半径是R,平均密度是ρ,已知引力常量是G,那么在该行星表面附近运动的人造卫星

的线速度大小是     .

练习.如果发现一颗小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地球离太阳距离的8倍,那么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应是

    年.

A B D

练习、人造地球卫星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由于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影响,将很缓慢地逐渐向地球靠近,在这个过程,卫星的 ( )

(A) 机械能逐渐减小 (B) 动能逐渐减小

(C) 运行周期逐渐减小 (D) 加速度逐渐减小

A C

例8.如图所示,有A、B两颗行星绕同一颗恒星M做圆周运动,旋转方向相同,A行星的周期为T1,B行星的周期为T2,在某一时刻两行星相距最近,则 (   )

A.经过时间 t=T1+T2两行星再次相距最近

   B. 经过时间 t=T1T2/(T2-T1),两行星再次相距最近

  C.经过时间 t=(T1+T2 )/2,两行星相距最远

   D.经过时间 t=T1T2/2(T2-T1) ,两行星相距最远

解:经过时间 t1 , B 转n 转,两行星再次相距最近, 则A比B多转1 转

t1 =nT2 =(n+1)T1

n= T1/(T2-T1),

∴ t1 =T1T2/(T2-T1) ,

经过时间 t2 , B 转m 转,两行星再次相距

最远, 则A比B多转1/2 转

t2 =mT2 =(m+1/2)T1

m= T1/2(T2-T1)

∴ t2 =T1T2/2(T2-T1)

B D

例9.宇宙飞船要与轨道空间站对接,飞船为了追上轨道空间站         (  )

  A.只能从较低轨道上加速

  B.只能从较高轨道上加速

  C.只能从空间站同一高度轨道上加速

  D.无论从什么轨道上加速都可以

A

练习.地球的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一飞行器在地球与月球之间,当地球对它的引力和月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时,这飞行器距地心的距离与距月心的距离之比为     .

9∶1

例10.物体在一行星表面自由落下,第1s内下落了9.8m,若该行星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一半,那么它的质量是地球的    倍.

解:h=1/2×g' t2

∴ g' =19.6m/s2 = 2g

mg' = G mM' /r2

mg= G mM/R2

G M'/r2= 2×GM/R2

∴M' / M = 2r2 / R2 = 2×1/4 = 1/2

1/2

例11.一物体在地球表面重16N,它在以5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的火箭中的视重为9N,则此火箭离开地球表面的距离是地球半径的   ( )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解: G=mg=16N

F-mg' =ma

mg' =F-ma = 9-1/2mg = 9 – 8 = 1N

∴ g' =1/16×g

GM/(R+H) 2= 1/16×GM/R 2

∴H=3R

C

例12.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1,轨道半径为R1,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T2,轨道半径为R2,则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

解:

例13.地核的体积约为整个地球体积的16%,地核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4%,地核的平均密度为     kg/m3 (G取6.67×10-11N·m2/kg2,地球半径R=6.4×106m,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解:GmM球/R球2=mg

M球=gR球2/G

ρ球=M球/V球=3M球/(4πR球3 )

=3g / (4π R球G)

=30/ (4π×6.4×106×6.67×10-11 )

=5.6× 103 kg/m3

∴ρ核=M核/V核=0.34 M球/0.16V球

=17/8× ρ球

=1.2 × 104 kg/m3

1.2×104

例14.某行星上一昼夜的时间为T=6h,在该行星赤道处用弹簧秤测得一物体的重力大小比在该行星两极处小10%,则该行星的平均密度是多大?(G取6.67×10-11N·m2/kg2)

解:由题意可知赤道处所需的向心力为重力的10%

两个星球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星中心距离为R,其运动周期为T,求两星的总质量。

2001年春18.

解答:设两星质量分别为M1和M2,都绕连线上O点作周期为T 的圆周运动,星球1和星球2到O 的距离分别为l 1和 l2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及几何条件可得

l 1 + l2 = R

联立解得

例15.有一双星各以一定的速率绕垂直于两星连线的轴转动,两星与轴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 转动周期为T,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   )

A.这两颗星的质量必相等    

B.这两颗星的质量之和为 4π2(l1+l2)3/GT2

C.这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 M1/M2=l2/l1 

D.其中有一颗星的质量必为

4π2 l1(l1+l2)2/GT2

提示:双星运动的角速度相等

A

2003年江苏高考14、

(12分)据美联社2002年10月7日报道,天文学家在太阳系的9大行星之外,又发现了一颗比地球小得多的新行星,而且还测得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288年. 若把它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都看作圆,问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 (最后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解:设太阳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0,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0,太阳的距离为R0,公转角速度为ω0;新行星的质量为m,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与太阳的距离为R,公转角速度为ω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得

由以上各式得

已知 T=288年,T0=1年 得

1990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键雄星,该小行星的半径为16 km。若将此小行星和地球均看成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小行星密度与地球相同。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这个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 )

A.400g B.g/400 C.20g D.g/20

04年北京20

解:设小行星和地球的质量、半径分别为m吴、M地、r吴、R地

密度相同 ρ吴=ρ地 m吴/r吴3=M地/R地3

由万有引力定律 g吴=Gm吴/r吴2 g地=GM地/R地2

g吴/ g地=m吴R地2/M地r吴2= r吴/R地=1/400

B

(16分)某颗地球同步卫星正下方的地球表面上有一观察者,他用天文望远镜观察被太阳光照射的此卫星,试问,春分那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在日落12小时内有多长时间该观察者看不见此卫星?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不考虑大气对光的折射。

04年广西16

解:设所求的时间为t,用m、M分别表示卫星和地球的质量,r 表示卫星到地心的距离.

春分时,太阳光直射地球赤道,如图所示,

图中圆E表示赤道,S表示卫星,

A表示观察者,O表示地心.

由图可看出当卫星S绕地心O转到图示位置以后(设地球自转是沿图中逆时针方向),其正下方的观察者将看不见它. 据此再考虑到对称性,有

rsinθ =R ②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

例16.“神舟三号”顺利发射升空后,在离地面340km的圆轨道上运行了108圈。运行中需要多次进行 “轨道维持”。所谓“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的大小方向,使飞船能保持在预定轨道上稳定运行。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由于飞船受轨道上稀薄空气的摩擦阻力,轨道高度会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变化情况将会是

( )                 

 A.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都逐渐减小

 B.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

 C.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D.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逐渐减小

解:由于阻力很小,轨道高度的变化很慢,卫星运行的每一圈仍可认为是

匀速圆周运动。

由于摩擦阻力做负功,根据功能原理,卫星的机械能减小;

由于重力做正功,卫星的重力势能减小;

答案选 D

D

例17. 如图所示,某次发射同步卫星时,先进入一个近地的圆轨道,然后在P点点火加速,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该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近地圆轨道上的P,远地点为同步轨道上的Q),到达远地点时再次自动点火加速,进入同步轨道。设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v1,在P点短时间加速后的速率为v2,沿转移轨道刚到达远地点Q时的速率

为v3,在Q点短时间加速后进入同步

轨道后的速率为v4。试比较v1、v2、

v3、v4的大小,并用大于号

将它们排列起来 。

解:

根据题意在P、Q 两点点火加速过程中,卫星速度将增大,所以有v2>v1 、v4 >v3,

而v1、v4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线速度,由于它们对应的轨道半径 r1<r4,所以 v1 >v4。

卫星沿椭圆轨道由P→Q 运行时,由于只有重力做负功,卫星机械能守恒,其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减小,因此有 v2>v3

把以上不等式连接起来,可得到结论:

v2 > v1 > v4 > v3

04年浙江23

(16分)在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最后阶段,着陆器降落到火星表面上,再经过多次弹跳才停下来。假设着陆器第一次落到火星表面弹起后,到达最高点时高度为h,速度方向是水平的,速度大小为v0,求它第二次落到火星表面时速度的大小,计算时不计火星大气阻力。已知火星的一个卫星的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火星可视为半径为r0的均匀球体。

解:

以g′表示火星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M表示火星的质量, m表示火星的卫星的质量,m′表示火星表面处某一物体的质量,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设v表示着陆器第二次落到火星表面时的速度,它的竖直分量为v1,水平分量仍为v0, 有

由以上各式解得

解析:根据题意,星体能绕其旋转,它绕“黑洞”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显然是万有引力提供的,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黑洞”是一个有质量的天体。

【例18】 天文学家根据天文观察宣布了下列研究成果:银河系中可能存在一个大“黑洞”,距“黑洞”60亿千米的星体以2000km/s的速度绕其旋转;接近“黑洞”的所有物质即使速度等于光速也被“黑洞”吸人,试计算“黑洞”的最大半径。

设黑洞和转动星体的质量分别为M和m,两者距离为R,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列式:

GMm/R2=mv2/R,

得到 GM=v2R,

题中还告诉一个信息:即使是等于光速的物体也被“黑洞”吸入,据此信息,可以设想速度等于光速的物体恰好未被“黑洞”吸入,可类比近地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

设“黑洞”半径为r, 用类比方法得到

G·M=c2·r(c为光速),

所以r=v2·R/c2=2.7×108m。

练习. 发射同步卫星的一种方法是:先用火箭将星体送入一近地轨道运行,然后再适时开动星载火箭,将其通过椭圆形过渡轨道,最后送上与地球自转同步运行的圆形轨道,那么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卫星的 (    )

A. 机械能增大,动能增大;

B. 机械能增大,动能减小;

C. 机械能减小,动能减小;

D. 机械能减小,动能增大。

B

01年上海4

A D

相关资源:
·游标卡尺的数据读数
·波演示-绳波
·电流的磁效应
·太阳系与日食月食
·波的叠加
·氢原子能级图
·测量总复习
·可控抛体运动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物体的内能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