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以下为课件内提取的文本内容,仅供参考: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目标 器材 原理(1)(2) 步骤 注意事项 运用平抛运动知识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 目标 返回 器材 碰撞实验器(斜槽轨道、质量不同而大小相同的两个小球)、天平(附砝码)刻度尺、重垂线、白纸、复写纸、圆轨、压块、游标卡尺等。 器材 返回 原理 返回
原理 质量为m1的球以速度v1去碰静止的质量为m2的球,碰后m1的速度为v1/,m2的速度为v2/,则由动量守恒可知:m1v1=m1v1/+m2v2/―――――①只要测出m1、m2、v1、v1/、v2/,代入上式即可验证。 m1、m2由天平测出,而v1、v1/、v2/都是瞬时速度,难以测出,所以在实验中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避开对速度的直接测量,而是利用平抛运动的知识,用位移来替代速度(下一页) 由平抛规律可知:水平位移s=v0t, 在t相同时有v0和s成正比,因而只要让小球分别以v1、v1/、 v2/做平抛运动且抛出点高度相同,相应的水平位移分别为s1、s1/、返回 步骤 s2/,则有: m1s1=m1s1/+m2s2/ ―――② 步骤(1)?? 测质量 (2)?? 测直径(3)?? 安装置 (4)?? 定O点和O/点(5)?? 找P点(重复多次,最小圆法) (6)?? 找M点和N点(重复多次,最小圆法)(7)?? 测量OP、OM、O/N的长度并记录(8)?? 计算m1OP和(m1OM+m2OノN)(9)?? 比较验证
?返回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1)?? 斜槽未端的切线要水平,以保证小球作平抛运动。(2)?? 入射小球的质量要大于被碰球的质量。(3)?? 入射球在斜槽轨道上的释放点每次都相同(4)?? 调节小支柱的位置和高度,使两球恰好在槽口处发生正碰。 (5)?? 白纸铺好后不能移动 返回 测质量 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步骤 测直径 测直径 用游标卡尺测小球的直径 步骤 安装置 安装置 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部水平,使小支柱的高度和到槽口的距离,使入射小球在斜槽末端水平正碰被碰小球 步骤 定O.O/点 定O.O,点 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好,记下重垂线所指位置O,则O,在与O相距2R处(R为球的半径) 步骤 定P点 图 定P点 不放被碰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最小的圆把所有的点圈在里面,圆心就是P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 定M.N点 图 定M.N点 把被碰小球放在小支柱上,让入射小球从原来的高度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10次,用定P点的方法,将碰后两球落点位置标出。 如图 步骤
定点(1) 步骤 定点(2) 步骤 | ||||||||||||||||||||||||||||||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