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2011-2012下学期高二物理第一次月考 命题人:蔡红斌;审题人:陈锋、张国胜、孙元平.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1.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光电效应实验 B.伦琴射线的发现 C.α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2.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单缝衍射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感光胶片上先后出现如图(a)、(b)、(c)所示的图像,则 A.图像(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图像(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 3.下列物理现象中,表述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光电效应现象中,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在微观世界中,粒子的动量和位置不能同时精确确定. D.一切物体都有粒子性和波动性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在辐射出一个光子后,其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 B.U经过两次β衰变产生Pu C.α射线的电离本领比β射线的大 D.放射性元素U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5.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激发态能量,其中n=2,3….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A. B. C. D. 6.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7.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用△n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和E的可能值为 A.△n=1,12.75eV<E<13.06eV B.△n=2,12.72eV<E<13.06eV C.△n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