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坤博英才2014届预测汇编 物理 1.如图所示,由均匀的电阻丝组成的等边三角形导体框,垂直磁场放置,将AB两点接入电压恒定的电源两端,通电时,线框受到的安培力为F,若将AB边移走,则余下线框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 ) A. B. C. D. 【答案】C【解析】设每条边长为l,电阻为r,则电路为ACB电阻丝与AB电阻丝并联,ACB边的等效长度为l,等效电阻为2r,则有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安培力公式可得:;移走AB后,电路中只有ACB电阻丝,则同理可得:,比较可得,故C正确。 2.研究表明,蜜蜂是依靠蜂房、采蜜地点和太阳三个点来定位的,蜜蜂飞行时就是根据这三个位置关系呈8字型运动来告诉同伴蜜源的方位。某兴趣小组用带电粒子在如图所示的电场和磁场中模拟蜜蜂的8字形运动,即在y>0的空间中和y<0的空间内同时存在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电场,上、下电场以x轴为分界线,在y轴左侧和图中竖直虚线MN右侧均无电场,但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和向外的匀强磁场,MN与y轴的距离为2d.一重力不计的负电荷从y轴上的P(0,d)点以沿x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0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电子又以相同的速度回到P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场与磁场的比值为 B.电场与磁场的比值为 C.带电粒子运动一个周期的时间为 D.带电粒子运动一个周期的时间为 【答案】BD【解析】作出粒子运动的“8”字形轨迹如图所示,则有图可知,;;;联立得:;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为;由,得,则;由图可知粒子的运动周期为:,故BD正确。 3.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斜面体固定在匀速上升的升降机上,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用一轻质弹簧连接着,B的上端用一平行斜面的细线拴接在斜面上的固定装置上,斜面的倾角为,当升降机突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则此瞬时AB两物体的瞬时加速度为别为( ) A.、 B.、 C.、 D.、 【答案】C【解析】由于整个装置突然处于失重状态,根据完全失重状态的特点可知,AB两物体与斜面体之间的弹力会突然消失,而弹簧在这一瞬间,长度不会立即变化,故此时弹簧对A物体的作用力不变,由平衡状态时的受力特点可知,A受到弹簧的作用力大小为,由于失重时A物体本身重力不变,故在此瞬间,A同时受到弹簧的弹力()和重力作用,根据力的合成特点可知此二力的合力为,故其瞬时加速度为;而对B受力分析可知,完全失重瞬间,B受到弹簧的作用总和细线的上弹力相等(此二力的合力为0),则此时B的合力就是其重力,所以B的瞬时加速度为,所以C正确。 4.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内,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与两根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弹簧连接,小车向右以加速度a的大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两根弹簧的形变量总和均为△x,不计物体与小车间的摩擦。则图中物块的加速度a等于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设两弹簧的形变量分别为x1和x2,依题意有k1x1=k2x2,△x=x1+x2故x1=,x2=,由牛顿第二定律:k1x1=k2x2=Ma,故a=,A选项正确。 5.2013年12月2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12月6日“嫦娥三号”由地月转移轨道进入100公里环月轨道,12月10日成功变轨到近月点为15公里的椭圆轨道,12月14日从15公里高度降至月球表面成功实现登月。则关于“嫦娥三号”登月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嫦娥三号”由地月转移轨道需要减速才能进入100公里环月轨道 B.“嫦娥三号”在近月点为15公里的椭圆轨道上各点的速度都大于其在100公里圆轨道上的速度 C.“嫦娥三号”在100公里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其在近月点为15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 D.从15公里高度降至月球表面过程中,“嫦娥三号”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A 【解析】“嫦娥三号”由地月转移轨道实施近月制动才能进入100公里环月圆轨道上,A正确;由卫星变轨条件可知近月点为15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远月点的速度小于圆轨道上的速度;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嫦娥三号”在100公里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其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C正确;从15公里高度降至月球表面过程“嫦娥三号”需要减速下降,处于超重状态,D错误。 6.边长为l的光滑正方形线圈置于水平桌面上,水平桌面上有竖直向下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线框左边接一电阻R(体积可忽略),右端接一电容为C的电容器,其余电阻不计,如图所示。一长度大于l、电阻忽略不计的金属棒ab中部接有一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电阻为0,截止时电阻无穷大),现用垂直于棒的水平外力作用于金属棒,使其从贴近电阻R处以速度匀速运动到正方形中点处停止。 (1)分析此过程外力变化特点 (2)求此过程中通过R的电量是多少? (3)若将电容C换成一个电阻为r的直流电动机,则金属棒仍以速度匀速运动时,此时的拉力是在原电路中拉力最小值的4倍,求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答案】(1)外力先逐渐减小到某一值后保持不变;(2);(3) 【解析】(1)导体棒在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棒中感应电动势自下而上,故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1分); 导体棒相当于电源,同时向电阻R和电容器C供电,电容器充电过程中电压逐渐升高,电流逐渐减小,当电压升高到与导体棒两端电压相等时,导体棒仅向R供电,故其电流保持不变,所以通过导体棒中总电流是逐渐减小到某一值后保持不变 由平衡条件可得此过程所受外力与安培力始终相等,即,故外力也是逐渐减小到某一值后保持不变 (2)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可得:(1分);且 则导体棒在切割磁感应线运动过程中通过R的电量: 由图中可以看出导体棒在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电阻R和电容是并联的,所以此过程中电容器的最大电压与导体棒切割电动势相等,即 电容器稳定时所带的电荷量为: 当导体棒静止时,电容器向整个电路放电,此时导体棒中的电流方向与二极管极性相反,故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放电电流全部通过电阻R 所以通过电阻R的总电量为: (3)在原电路中拉力最小时电容器充电已结束,电路中电流恒定,设电路中的电流为, 则有安培力公式可得: 当拉力增加4倍,根据上式可知通过导体棒中的电流变为原来的4倍,即有 则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 由电磁感应、欧姆定律得:;;即 则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 7.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玉兔”登上了距离地球大约的月球表面,将开展探测:观天、看地、测月工作,它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行走,且每隔10秒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探测器上还装着两个相同的减速器(其中一个是备用的),这种减速器可提供的最大加速度为0.5m/s2。若某次探测器的自动导航系统出现故障,从而使探测器只能匀速前进而不再能自动避开障碍物。此时地球上的科学家必须对探测器进行人工遥控操作,已知电磁波在太空中传播速度为。下表为控制中心的显示屏的数据:
已知控制中心的信号发射与接收设备工作速度极快。科学家每次分析数据并输入命令需要3秒。问:(1)经过数据计算分析,你认为减速器是否执行了减速命令?(2)假如你是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速度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请计算说明。 【答案】(1)没有执行命令(2) 【解析】设在地球和月球之间传播电磁波需要的时间为t0, 从前两次收到的信号可知:探测器的速度 从后两次收到的信号可知探测器的速度 可见,探测器速度没有改变,并没有执行命令。则减速器出现故障。 (2)应启用另一个备用的减速器。再经过3秒分析数据和1秒接收时间,探测器在9时10分44秒执行命令。地面上的控制器9时10分40秒收到的信号,是探测器在9时10分39秒发出的,此时探测器与前方的障碍物的距离为1.4米,经历时间5秒后探测器距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为s=1.4-0.2×5=0.4(m)。 设定减速器的加速度为a, 则有,可得: 即只要设定加速度,便可使探测器不与障碍物相碰。 8.光滑的圆轨道,半径为R,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P点静止释放,PA距离2R,不计空气阻力. 小球能否通过B点,若能,求出通过B点时,球对轨道的压力 (2)若在最高点P给球竖直向下的初速度,写出球在水平面上的落点到A点的水平距离? 【解析】从P到B,根据动能定理,, -----2分 假设能通过最高点,且最高点轨道对球的弹力为N,则有,-----2分 联立得,-------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轨道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下。---------1分 最高点,--------2分 球从B点平抛,竖直方向,--------2分 水平方向, ---------2分 --------1分 9.如图所示,空中固定一倾角为的斜面,物体从斜面上处由静止下滑,斜面的动摩擦因数,掉落到小车的最左端表面上后立即与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向左运动,接着与挡板发生了第一次碰撞,碰后相对于静止时的位置离最左端的距离等于车长的.此后又与发生了多次碰撞,最后恰未从小车上滑落.若物块与挡板发生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且碰撞时间极短,水平地面光滑,,试求: ⑴离开斜面时的速度 ⑵确定与的质量关系 ⑶若,则从静止下落,到第一次与碰后相对于静止的过程中,合外力对所做的功. 【解析】⑴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 ⑵设与相互作用摩擦力为,第一次碰后与相对静止时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得 由能量守恒,得 多次碰撞后,停在右端,由能量守恒,得
联系以上三式,解得: ⑶当时,,掉落上与相碰的瞬间,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得 代入数据解得
则从静止下落,到第一次与碰后相对于静止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合外力对所做的功 10.随着中国女子冰壶队的走俏,该运动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某中学物理兴趣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了冰壶比赛。将队员们分成两队,各队的队员从起点O开始用一水平恒力推动一质量为的小车,让该恒力作用一段时间后撤走,最后小车停在MN区域内算作有效,如图所示,所有队员都完成比赛后,有效次数多的队获胜。已知ON的距离为x1=5 m,MN的距离为x2=1 m,小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假设某队员的水平推力为,小车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沿直线ON运动,小车可视为质点。求:(1)要想使该小车有效,队员对小车作用的最长时间;(2)若要使该小车有效,队员对小车作用的最小距离。 【解析】(1)要想使小车为有效车,则当小车运动到N点速度正好为零,力作用的时间最长,设最长作用时间为t1,有力作用时小车做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1, t1时刻小车的速度为v,力停止作用后瓶做匀减速运动,设此时加速度大小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加速运动过程中的位移 减速运动过程中的位移 位移关系满足: 又: 由以上各式解得: ; (2) 要想使小车为有效车,则当小车运动到M 点速度正好为零,力作用的距离最小,设最小距离为d,则:
联立解得:d=0.4m。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