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设计 -> 高中全日制教材 -> 必修第一册 -> 正文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教学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5-6 21:27:10阅读:
字号:|

[指导思想]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意志力的培养。强调让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方式学习知识。其基本教学程序是“设置问题情境──提出假设──验证和得出结论──内化发现的知识”。教师指导与学生发现相结合;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师要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作为示例,让学生有观察比较的基础,在比较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教学内容分析]

植物的水分代谢包括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以及大量散失。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什么?运输的主要组织是什么?水在植物体内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水的散失方式是什么?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渗透作用的原理演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发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了解水分的运输和散失间的关系,在实验的基础上有利于对抽象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高二上学期生物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已经具有初中生物课中相关内容的学习基础,又有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中有关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实验材料和设备等,通过实验得出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条件,对于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3) 合理灌溉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精神,掌握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

(2)引导学生关注全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水资源缺乏,使学生明确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设计]

(1)创造情境

渗透作用的实验与成熟植物细胞(渗透系统)的联系

(2)指导探究

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条件与渗透作用条件的比较

(3)探究评价

理解植物体内水的吸收、运输、利用,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4)发散创新

运用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来判断;运用所得出的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合理灌溉)

[教学媒体设计]

课前准备充分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材料来进行实验操作(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3 g/mL的蔗糖溶液、清水)以及相应的CAI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说明

导言

    导言: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是CO2和水,CO2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而水主要是通过什么部位?以哪种方式进入植物体内的?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
渗透作用的实验。

通过实验对比、师生讨论得出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渗透作用与水分流动的关系,并组织学生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来验证得出渗透作用产生的两个条件:(1) 半透膜;(2) 浓度差。
在植物细胞中寻找符合渗透作用的条件。

研究一个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结构(可以看成一个渗透系统)。
通过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得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够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1)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则失水,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2)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则吸水,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通常情况下,土壤溶液的浓度较低,成熟细胞细胞液浓度较高,植物因此吸水。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是怎样运输、利用和散失的?
观看CAI课件引导启发学生总结。
    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内的各个部分,其中只有大约5%的水分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其余的几乎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产生的蒸腾拉力促进水分的运输。
师生合作,阅读学习“合理灌溉”内容。
小结。
练习巩固。
结束。

1.教师提出问题,“烧苗”现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归纳回答,是由于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而导致细胞失水萎焉而引起的。
    2.教师出示问题情境,水稻根细胞在何种情况下吸水,水稻才能正常生长?
    3.练习反馈。注意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

通过知识的再现,引导学生在发现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发现未知并加以内化,在学生发现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通过师生合作,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利用得到第一手反馈信息及时处理、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