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生物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文件大小 674KB
所属分类 高二生物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4-5-7 21:46:46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命题:熊文静 审题:李剑平

一选择题(共50分1-30题,每题1分。30-40题每题2分)

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导致群落演替的因素包括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变化

C.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D.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而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渐降低

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其物种构成不断地变化着

B.初生演替一般比次生演替进行得慢

C.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D.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

3.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某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B.当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和破坏时,才会发生群落的演替

C.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全部是捕食关系[来源:学&科&网]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4.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5.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hm2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6.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C.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7.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

①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③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 ④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

⑤种群可以作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单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8.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

B.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

C.年龄组成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

9.下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

B.绵羊数量达到时,绵羊的出生率最大,增长速率最快

C.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这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现

D.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10.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

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11.如图5-12-1所示为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

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该图只体现了2种成分

1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获知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

B.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

C.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13.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图6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B.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

C.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

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食草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C.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1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常常趋向于稳态 B.依靠自我调节实现生态系统稳态

C.生态系统依赖于外界能量输入 D.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16.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演替阶段[来源:Z。xx。k.Com]

群落类型[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A.该地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C.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会比草丛更复杂 D.草本植物种类始终最多说明群落类型没有改变

17.图9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⑤中 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③中

C.④用于植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 D.⑤⑥⑦⑧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

18.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 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C .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

D. 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9.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生态系统

①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 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 ③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 ④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⑤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⑥生产者的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0.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生物群落的优势种发生了改变

B.甲种群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大量投放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种群的蔓延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21.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在盛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

主要以酵母菌为食。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

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形曲线

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是随机分布的

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互利共生

D.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

22.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23.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

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5.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

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26.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时期

碳吸收量(kgC·a-1)

碳释放量(kgC·a-1)



A

1.20×1014

1.20×1014



B

1.20×1014

1.26×101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碳的释放主要通过呼吸作用实现

B.表中A时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原因是碳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相对平衡

C.由于人工碳排放过度使得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并引起气候变化

D.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现代碳循环影响巨大

27.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单位:102千焦/(m2·年)





GP

NP

R



①

15.91

2.81

12.23



②[来源:www.shulihua.net]

871.27

369.69

501.58



③

0.88

0.34

0.54



④

141.20

62.07

79.13



⑤

211.85

19.26

192.59



A.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能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28.已知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在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年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29.图5-11-3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

B.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两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该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30、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  )

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31.如图所示曲线,表示在南海某岛上迁入一些农户,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若干年后,岛上人口增长的情况。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该岛在m年内,人口增长类似“J”型曲线

B.当人口数量接近n线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n线是该环境允

许的最大值

C.由O点降至P点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淡水资源

D.由P点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说明该岛上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2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33.图5-11-1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定数量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要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最好要等到c点

34.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牛粪、猪粪直接施入沼气池,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

B.建立该系统遵循的主要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等

C.该系统的主要成分是蔬菜,人、牛、猪等均为消费者,它们构成食物网

D.由于废物的再利用,提高了该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3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可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提高遗传多样性

B.生物入侵可增加生物种类,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森林能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这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就地保护可保护生物及其生境,是最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36. 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B.动物和植物组成的

C.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D.所有生物组成的

37.将某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5年后,藻类暴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

B.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属于反馈调节

C.早期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系统稳定

D.流经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38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 ℃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39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40.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二、填空题(共50分)

41.(18分,每空2分)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它小动物外, 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 稻鸭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及稻田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

杂草密度(株/m2)

物种丰富度

(种)

杂草相对优势度









草龙

节节菜

稗草

陌上菜

异型莎草



常规区

40

12.0

0.247

0.189

0.100

0.102

0.094



稻鸭区

2.3

5.3

0

0.259

0.271

0.089

0



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1)采用样方法调查杂草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 。表中杂草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 值。表中数据说明稻鸭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杂草的密度,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

(2)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 。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 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 有不同的影响。

(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 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 以促进水稻的生长。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 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 功能提高。

42.(14分,每空2分)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该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 。(增加,减小,不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因环境阻力而减少的个体数,这种变化可引起种群的

发生改变,从而可导致生物进化。

(2)若该种群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若扬子鳄种群数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则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种群的能量将会 ,原因是处于同一营养级生物的种间关系是 。

(3)若该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 (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 。

43(18分,每空2分)江苏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 __________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3)从表中可以推测,与2007 年相比,2010 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

(4)虾、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饵料。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可以推测在相同饲养条件下2010 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 ______,植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

(5)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类生长。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南昌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生物答卷

二、填空题

41(18分,每空2分)

(1) ,

(2) , , , ,

, ,

42、(14分,每空2分)

(1) ,

(2) , ,

(3) ,

43、(18分,每空2分)

(1) ,

(2) ,  ,

(3)

(4) , 

(5) ,

高二生物答案

1-5DDACC

6-10ADCCB

11-15DCDCD

16-20DCCBA

21-25ADBDA

26-30CCDDD

31-35CBDDD

36-40CDABD

41(1)随机取样 平均 (2)物种数目 草龙 结构

分解者 无机物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42(1)不变 基因频率

(2)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就地保护) 减少 竞争

(3)K2 Ⅰ

43.1、食物链,太阳能和化学能

2、捕食者(植食性鱼类)增多, 竞争者(浮游藻类)大量繁殖

3、投饵输入大量能量

4、减少,增加

5、吸收营养物质, 竞争阳光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第六次月考生物试题
·山西省昔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3月质检生物试题
·2015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doc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生物(选修)期中试卷
·贵州省丹寨民族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2次强考生物试题
·福建省龙岩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查生物试题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九次周练生物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