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生物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文件大小 378KB
所属分类 高二生物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4-6-15 21:13:22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 二 生 物 命题:赵芳 审题:王美 2014.0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 钙离子 B. 葡萄糖 C. 呼吸酶 D. 血浆蛋白

2.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

①消化系统 ②呼吸系统 ③神经系统 ④泌尿系统

⑤循环系统 ⑥运动系统 ⑦生殖系统 ⑧内分泌系统

A. ①②④⑤ B. ⑤⑥⑦⑧ C. ①②③④ D.③⑥⑦⑧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B.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无限的

C.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D.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4.右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一毛细血管壁、2一红细胞、3一血浆、4一细胞内液、5一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是有区别的

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

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D.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

5.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6.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7.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

A.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静息电位值减小

8.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 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 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 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9.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 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 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 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10.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

A. 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 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 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 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1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

B.人体的巨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C.记忆T细胞经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的抗体

D.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12.人感染一次天花,终生“永志不忘”,再有天花病毒侵入时,能在病毒为患之前迅速将其消灭,这是因为( )

A.体液中一直保留着针对天花的抗体 B.保持着对天花记忆的部分B细胞可伴随人一生

C.针对天花的效应 B细胞可伴随人一生 D.吞噬细胞可随时“吞食”掉入侵的天花病毒

13.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 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14.下图是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图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病毒侵入机体后,T细胞细胞周期变短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T细胞成熟于骨髓,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D.T细胞能直接识别该病毒

15.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将一株植物水平放置如右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弯曲向下生长

B.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低,茎弯曲向上生长

C.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

D.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弯曲向上生长

17.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下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处理甲图中的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 处理乙图中的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 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 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18.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

①培育无籽番茄 ②培育无籽西瓜 ③果树整枝修剪

④带芽的枝条扦插 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 ⑥棉花摘心

A.①③ B.②⑤ C.⑤⑥ D.②④

19.科学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弯曲现象,逐步揭示了发生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相关事件,下列按因果相关事件顺序排列的是(   )

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 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



20.下面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请分析图中a至f的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一组( )



A.a<b、c<d、e=f   B.a<b、c=d、e<f

C.a<b、c=d、e=f  D.a>b、c=d、e<f

2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季节中恒定不变

B.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差别可能很大

C. 农田每单位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就是种群密度

D.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22.在对某种野兔种群密度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 hm2(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5只野兔,第二次捕获40只野兔,其中有标记的野兔10只,则该野兔种群的种群密度大约为( )

A. 125只/hm2 B. 100只/hm2 C. 75只/hm2 D. 50只/hm2

23.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24.观察右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环境、资源非常优越,生存空间无限

B. 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不断加大

C.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

D. 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呈“S”型曲线

25.下列各选项与所给图示不相符的是( )

A. 若X表示种群数量,a可能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

B. 若X表示垂体,则a可能代表甲状腺、b可能代表下丘脑

C. 若X表示T细胞数量,b可能代表HIV数量

D. 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a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26.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B.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C.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D. 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聚集在一起的

27.下表说明两种微生物各自的必要生长因子和各自合成并释放的物质,如果这两种微生物在一起培养,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是( )

生物

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

 合成并释放的物质



红色酵母

 嘧啶

 噻唑



 毛霉

 噻唑

 嘧啶



 A. 互利共生 B. 寄生 C. 竞争 D. 独立生长

28.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的种群增长速度。从该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出( )



A. 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

B. 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

C. 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的关系是共生

D. 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的关系是竞争

29.调查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温度 B. 阳光 C. 海水含氧量 D. 海水含盐量

30.下图中A、B代表两种生物, 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面,坐标曲线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图中所表示的生物关系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



A.①—甲 B.②—甲 C.③—丙 D. ④—乙

高二生物试卷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9分)右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人体血糖的来源主要来自图中的 过 程(填标号),正常人的血糖浓度 为 。

(2)合成⑥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3)能够促进②分解的激素是

和肾上腺素,糖尿病人由于 激素 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出现尿糖。

(4)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依赖于图中的

过程(填标号)。人体体温的维持主要受 _ 调节的,但也离不开 调节,处于寒冷环境中的人体血液中, 的含量会升高,物质氧化分解加快,从而促使体温上升。

32.(8分)下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 (填字母)组成反射弧;图乙是图甲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2)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兴奋,而在突触前膜上没有“受体”,导致信号传导的特点是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而兴奋通过突触由前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后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 。

(3)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信号的传递只在某些化学物质参与下完成,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

(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 融合,使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同时,为了保证神经递质的顺利释放,在突触小体内还应含有较多的 (细胞器)供应能量。

33.(6分)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重要性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  、  。

(2)由图1的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μmol/L的激素甲和0.5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 种培养基。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 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

   作用。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

34. (7分)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下图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2)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 型。

(3)t2时期后,种群数量 ,其主要原因是 和 。

(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水平,因为此时 。

35.(5分)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对某地区一定区域内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豚草

0.3

0.6

1.0

1.6

2.3



龙葵

6.2

3.8

1.5

0.3

0.1



狗尾草

10.0

9.2

8.0

6.8

5.5



(1)一个物种的 及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

(2)在对植物种群密度进行取样调查时,常采用 法。某同学调查狗尾草种群密度时,随机选择了

2m×2m的五个区域同,各个区域内的个体数依次为22,20,24,19,23,则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株/m2。

(3)据调查发现,在2000年前当地并无豚草分布。以上数据表明,豚草在2002年~2006年间其种群数量呈

________型曲线增长,这样增长的原因可能包括气候适宜、空间条件充裕及 等。

36.(5分)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有人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组对照是否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

(2)有人认为乙、丙组不足以验证假设。若要验证假设,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请将修改后的实验方案绘在右

侧的框图内(2分)。

(3)将乙组与修改后的丙组进行比较,若一定时间后,两组叶片脱落数量相比,

,则证明假设成立。

(4)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组落叶数量基本相等,则甲、乙对照可以说明 。

高二生物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B

D

C

D

A

B

A

D

C

B

C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B

D

C

A

B

D

C

B

C

A

D

B

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① 0.8~1.2g/L (2)肝脏、肌肉

(3)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4)⑤ 神经 体液 甲状腺激素

32.(1) a b d e f C

(2) 单向传导 蛋白质(或糖蛋白)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 高尔基体 突触前膜 线粒体

33. (1)促进生根??? 抑制生根 (2)不能 ? 4

? (3)①抑制??? ②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

34.(1)B (2)增长

(3)不再增加 食物和空间不足、捕食者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合理即可)

(4)K/2 种群增长率最大

35.(1)出生率和死亡率

(2)样方 5.4

(3)J 没有天敌

36.(1)符合

(2)图略(将丙组空白改为脱落酸,将生长素改为空白)

(3)修改后丙组明显多于乙组

(4)棉花顶芽的确会产生生长素抑制脱落酸的功能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安徽省无为开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块检测生物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山东省安丘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4月模块学分认定生物试题
·宁夏银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