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2015.11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6小题,1-41题每小题1分,42-46题每题2分,共5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2. 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 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 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 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 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 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C.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 D.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 4.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5.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6.右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 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7.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三种细胞外液构成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维持相对稳定 C.只要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正常,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就可以保持 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8.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9.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10.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11.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 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 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 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 12.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 C. 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13.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 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D.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14.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 B.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 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 15.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 B.图乙中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依靠生物膜的流动性 C.图乙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 D.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16. 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 ) 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17.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18.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19.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 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 A.发热和寒颤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寒颤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20.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Ⅰ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差异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Ⅰ中A液减少 C.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X是促甲状腺激素 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促进作用的是③④ 21.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激素是( ) A.抗利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22. 图中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23.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D.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24.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25.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26.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 ( )。 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B.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 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D.治疗艾滋病 27.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28.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29.如图是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若某人接受器官移植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B、C、D、F均能增殖分化 B.移植的器官在受体内主要通过⑩发生排斥反应 C.细胞A为吞噬细胞,能摄取、处理并特异性识别抗原 D.⑨和⑩两种免疫方式分别为人体的第二、三道防线 30.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31.右图曲线Ⅲ表示茎生长速度与植物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果将同样浓度范围的植物生长素使用于侧芽,则能代表它生长状况的曲线是 ( )。 A.Ⅰ B.Ⅱ C.Ⅳ D.Ⅴ 32.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33.下图为研究生长素(IAA)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初始时,琼脂块①~⑥不含IAA,下列对实验结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琼脂块①②中都有IAA,①>② B.琼脂块③④中都有IAA,③≈④ C.琼脂块⑤⑥中都有IAA,⑤≈⑥ D.琼脂块③④中含有的IAA分别与⑤⑥中的相等 34.甲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乙图表示将盆栽植物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甲图 乙图 A.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 mmol/L为最适浓度 B.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 C.乙图中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35.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C.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着植物的生长发育 D.植物激素进入靶细胞并催化细胞代谢中的特定反应 36.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调节功能相符的一项是( ) A.在形成无子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C.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根、芽时受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影响 D.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的原因主要是促进了细胞的分裂 37.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观察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下列有关他的设计和分析合理的是 ( ) A.可以将扦插枝条生同样数量的根所用时间或相同时间内的生根数量作为观测指标 B.实验预期的结果可能是:萘乙酸溶液的浓度越高,越有利于扦插枝条生根 C.实验中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存在一定的梯度 D.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38.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和数量变化是种群的特征 B.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C.种群是物种的繁殖单位和生物进化的单位 D.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39.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40.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41.图为某天鹅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环境,可使K值提高 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 42.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C.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43.糖耐量受损(IGT)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 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不能推测得出结论的是( ) A.餐后60 min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 B.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 C.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 D.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 44.下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不正确的叙述是 ( )。 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 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 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 45.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 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46.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 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49分) 47.(13分) I(6分) 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 ,继而促进 ,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2)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 ,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 系统被排出体外。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 的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促进 ,使血糖快速补充。 II(7分)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1)图示反射弧中,a是 。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 。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 (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 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 (3)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 。? 48.(18分) I(10分)现代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成为人类健康“沉默的杀手”,其病因较多。请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1)为验证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对正常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和胰岛素的顺序是 。? (2)糖尿病患者往往胰岛素分泌不足,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 发生障碍,表现出高血糖和尿糖等症状。? (3)某些糖尿病患者是在感染了某病毒后患病的。分析得知:胰岛B细胞上的一些物质分子结构与病毒上的 分子结构相似,在机体细胞免疫中产生的 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致其受损进而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此种糖尿病属于 病。 II (2分) 某实验小组通过手术获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存活的小鼠多只,与正常鼠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放置30分钟,然后测定小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正常鼠的结果如图所示: 请在图中绘出手术损毁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变化曲线。 III(6分)下图表示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细胞因子是细胞对刺激应答时分泌的物质(如淋巴因子),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据图回答:
(1)应激状态下,下丘脑释放的CRH增多,最终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多对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有 ????作用,从而使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糖皮质激素能限制骨骼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与 ????(激素)的作用相反。 (2)有研究表明,老年动物(包括人)在应激条件下容易引起感染和肿瘤。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原因: 。 49.(1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 (1)下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①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 的分子。? ②激素甲代表的是 。? ③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 , 。说明二者在对侧芽萌动的作用上存在 的关系。? (2)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_________中,作为对照组。?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 。? 50.(7分)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在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2)该种鱼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种群的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该湖泊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某一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只。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只,则该生态系统中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当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4)用样方法调查湖泊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 厦门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5 BBCDD 6-10 BDCBC 11-15 BACBD 16-20 ADCDA 21-25 CBBDA 26-30 ACBAC 31-35 ADBDD 36-40 CADBB 41-46 BCACCD 47.(每空1分共13分) I (1)抗利尿激素(或ADH)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2)氧化分解(或氧化分解供能) 呼吸 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分解 II (1)传入神经 内正外负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调节 (3) 非特异性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48.(每空2分,共18分) I (1)胰岛素、葡萄糖 (2)摄取、利用和储存 (3)抗原 效应T细胞 自身免疫 II III(1)抑制 胰岛素 (2)应激条件下,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降低 49.((1)每空1分,(2)每空2分,共11分) (1) ①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