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9月月考 生物(实验班) 一、单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小题,合计60分) 1.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胞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模型建构法 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 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 ⑥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2.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且其比例为1:1.] B.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 D.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3.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若n代表等位基因对数(独立遗传),则2n代表 ①F1形成F2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 ②F2的表现型种类 ③F2的基因型种类 ④F1形成配子的基因型种类数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4.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 ①黑×棕→1匹黑 ②黑×黑→2匹黑 ③棕×棕→3匹棕 ④黑×棕→1匹黑+1匹棕 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 B.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 C.交配的不同组合中的黑马和棕马肯定都是纯合子 D.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 5.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②F1形成的配子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⑥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⑥ 6.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杂合体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体常于3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且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 A.1/3 B.2/3 C.3/8 D.1/4 7.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基因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 8.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bb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5/8 B.1/4 C.3/4 D.3/5 9.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下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A.9:3:3:1 B.15:5:3:1 C.3:1:3:1 D.2:2:1:1 10.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F1植株上结的种子,灰种皮:白种皮接近3:1 ②F1植株上结的种子,黄子叶:绿子叶接近3:1 ③F1植株上结的种子,胚的基因型有9种 ④F2植株上结的种子,灰种皮:白种皮接近3:1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11.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 1/8 B.3/8 C. 1/16 D.3/16 12.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其根本原因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 :1 C.含X的卵细胞 :含Y的卵细胞=1:1 D.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13.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位于Ⅱ区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无关联 C.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女性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14.“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如果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关于这只公鸡说法错误的是 A. 性别和其他性状类似,也是受遗传物质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B. 性反转现象可能是由于某种环境因素使性腺出现反转 C. 性反转只是表现型变化,而不涉及染色体的变化,所以性染色体还是ZW D. 和正常母鸡交配,后代的雌雄性别比例是1∶1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性别也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②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雄性体细胞中有杂合体的基因型XY,雌性细胞中有纯合体的基因型XX。 ③人类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 ④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是由父方遗传来的。 ⑤男人色盲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不显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 ⑥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④ D. ③⑤⑥ 16.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B.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7.某XY型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1:阔叶♀×窄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阔叶 实验2:窄叶♀×阔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窄叶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B. 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C. 实验l、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 D. 实验1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 18.下图是某家系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H、h和T、t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 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 4的基因型为X HTX ht或X HtX hT C. Ⅲ 7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 1或I 2 D. Ⅲ 8两病皆患表明两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19.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XXX与OY(无X染色体)为胚胎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O(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摩尔根的同事完成多次重复实验,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F 1有1/2 000的概率出现白眼雌蝇和不育的红眼雄蝇。若用X A和X a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红眼雄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致使例外出现 B.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致使例外出现 C.F 1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 aX aY D.F 1不育的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 AO 20.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果蝇。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同产生的极体,其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可能出现的是下图中的(A-长翅,a-残翅,B-红眼,b-白眼) 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③④ 2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22.?图甲中,①~④代表某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不同结构或物质的相对数量,图乙为该生物五个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c分别表示DNA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B.?图乙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图甲中的②时期 C.?图甲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①②;图乙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BCE D.?若该生物为基因型是AaBb(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雄性个体,则细胞B通常分裂完成后,能产生四种配子 23.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24.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有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分别是 A.Ab、aB、ab B.AB、ab、ab C ab、AB、AB D.AB、AB、AB 25.正常人的染色体数是46条,在以下细胞中,可能找到两个X染色体的是 ①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卵母细胞③次级精母细胞④?次级卵母细胞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6.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活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R型两种类型的细菌 B.小鼠体内出现活S型细菌是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 C.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作用所致 D.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 27.用32P标记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35S标记其蛋白质,将其加热杀死后与未标记的R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提取到的活的S型和R型细菌.下列有关元素分布的分析,最可能的情况是 A.部分S型细菌含有32P,不含35S B.部分R型细菌含有32P和35S C.所有S型细菌都含有32P,不含35S D.所有R型细菌都含有35S,不含32P 28.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内容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都有原核生物 B.DNA每个碱基分子上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不同DNA分子中(A+T)/(C+G)比例是不变的 29.具有x个碱基对的一个双链DNA分子片段,含有y个嘧啶。下列可以确定的是 A.该DNA分子片段即为一个基因 B.该DNA分子片段中,碱基的比例y/x=1 C.同一DNA单链中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接 D.该DNA分子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2x-y)?2n个游离的嘌呤脱氧核苷酸,。 30.一双链DNA分子,在复制解旋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C,则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 A.1/2 B.1/2n-1 C.1/2n D.1/2n+1 31.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二次细胞分裂后的一个子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可能是 ①0 ②8 ③10 ④20 ⑤30 ⑥40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④⑤⑥ D.①③④⑥ 3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下面关于“遗传效应”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能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 B.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能转录形成信使RNA D.存在遗传密码并决定某种氨基酸 33.甲、乙两图所示生命活动的区别不包括 A.甲所示生命活动边解旋边进行,乙所示生命活动完全解旋后再进行 B.甲乙所示生命活动涉及的碱基配对方式有所不同 C.甲所示生命活动需要DNA聚合酶,乙所示生命活动需要RNA聚合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生命活动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34.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①DNA复制 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mRNA→蛋白质 ④K+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⑤染色质﹣染色体 ⑥[H]+O2→H2O ⑦H2O→[H]+O2 ⑧渗透作用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③⑥ D.②③⑥⑧ 35.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引起人类发生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过程②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过程①所需的酶可来自宿主细胞 B.过程②需要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相同 C.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 D.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 36.如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苯丙氨酸合成多巴胺需要多对基因控制 B.基因3不正常而缺乏酶3可能引起苯丙酮尿症 C.基因2突变而缺乏酶2将导致人患白化病 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37.图1表示某生物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三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B.若b1链的(A+T+C)/b2链的(A+T+G)=0.3,则b2为RNA链 C.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含有4个b基因的某细胞 D.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物质乙 38.下面是4种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对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可表示胰岛细胞中胰岛素合成过程中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B.乙可表示含逆转录酶的RNA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时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C.丙可表示DNA病毒(如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时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D.丁可表示RNA病毒 (如烟草花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39.下图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所需的原料在细胞中有8种 B.②③中均会发生碱基配对情况,但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C.在分化过程中,不同细胞中①的产物一般相同,②③的产物都不同 D.①②③均可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 40.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含n个碱基的 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小于n/2个 B.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C.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D.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二、非选择题(除第题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合计40分) 41.某雄性生物体细内的DNA含量为2a,下图表示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的DNA变化。据图回答: (1)能表示初级精母细胞的时期是______。(用字母表示)E时期的细胞叫___________细胞;G时期的细胞称_____。 (2)由A→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__________。由D→E,DNA的含量又减少一半,原因是________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由F→G,DNA含量再减少一增,原因是________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42.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有___________种可能。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___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原因是___________。 43.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44.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 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 (2)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该过程是在 ____酶的作用下,将核糖核苷酸连接在一起形成α链。 (3)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30%、20%,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 (4)一种y可以转运_____种氨基酸。若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含有600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最多由_____种氨基酸组成。 (5)若转录形成α链的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则根据α链翻译形成的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是否一定发生变化____ 45.图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繁殖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提示:艾滋病病毒是 一种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内有核酸)。 ⑴HIV的遗传物质是______。 ⑵HIV识别并浸染宿主细胞时,与细胞膜的组成物质____ 有关。 ⑶逆转录进行的场所是_____,该过程必须有______酶参与才能完成,其中用到的原料来自_______。若病毒RNA某片段碱基序列为AACCGU,则经逆转录形成的DNA对应片段应含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个,含嘌呤碱基____个。 ⑷经调查已知,艾滋病在人群中的传播途径主要有_________传播(写出三种)。 ⑸HIV在宿主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可概括为(用有关文字和箭头表示): 高二生物九月月考试卷(实验班)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B D B C D D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B D D C A D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B B D B A A B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D A D D B C A C B 二、非选择题 41.(1)C~D 次级精母 精细胞 (2)染色进行复制(或答染色单体出现或DNA复制) 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 42. (1)白色 A (2)2 (3)2:1 (4)紫茎 D组和E组 (5)绿茎:紫茎=3:1 (6)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43.(1)不能 (2)实验1: 杂交组合:♀黄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实验2: 杂交组合:♀灰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 44. (1)有丝分裂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细胞核 RNA聚合酶 (3)25% (4)一 20 (5)不一定 45.(1)RNA (2)蛋白质 (3)细胞质 逆转录 淋巴(寄主)细胞 3 6 (4)性接触 血液 母婴 (5)如图 通达教学资源网 http://www.nyq.cn/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