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温州市第六十一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 说明: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构成,请合理控制答题速度与时间,其中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入答题卷表格内,否则一律视为无效作答。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公、侯、伯、子、男),邦群后。”这反映西周实行( ) A.行省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2.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 清代史家赵翼在记述专制时代晚期某中央机构的设立时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这一机构后称( ) A.兵部 B.枢密院 C.内阁 D.军机处 4. 中国古代行省的设置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行省制度最早确立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5. 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 A.明朝 B.秦朝 C.宋朝 D.清朝 6. 下列各项制度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 ) A.州刺史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 7. 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这样辛苦主要是因为他( ) A.废除了丞相制度 B. 设置了内阁 C.扩大了六部权限 D. 推行了行省制 8.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政权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西藏在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为“唐古特”、“图伯特”等。其中元朝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西藏行省 C.刺史 D.宣政院 9. 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是坐着的,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来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了。此后,宰相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这件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宋太祖不准宰相坐下议事 B.宰相大臣开始处于从属地位 C.宰相大臣事务繁多 D.君主专制的加强 10.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央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汉武帝时建立的“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朝以来的“三公九卿”制度 B.唐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和司法权 C.元朝时设枢密院和中书省,分别管理军事和行政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1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革命”是指(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世袭制度确立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世卿世禄制度确立 12. 近代列强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 下列通商口岸中,属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中被迫开放的有( ) A.温州 B.宁波 C.杭州 D.苏州 14.“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中的“去年”是指( ) A.1845年 B.1905年 C.1937年 D.1895年 15. 从1840年开始,列强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虎门销烟 16.近代前期,面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略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一次次的顽强抵抗,最后均告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B.政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C.战略战术失误 D.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 17. 面对列强的屡次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斗争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下列人物与其所从事的斗争不能对应的是( ) A.邓世昌——黄海海战 B.张治中——枣宜会战 C.徐骧——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D.李宗仁——台儿庄战役 18.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林彪率领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参加哪次会战中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的?(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太原会战 D.枣宜会战 19.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等涕泣进谏,屡遭重斥。……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段文字说明了哪个事件发生的原因(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华北事变 20.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寇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被杀害的中国人多达( ) A.3万 B.15万 C.25万 D.30万 21. 1940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一次战役,歼敌四万多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这一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22.“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23. 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为纪念辛亥革命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二十世纪初零五年,东京盛会集群贤。”诗句描述的事件应是( ) A.武昌起义爆发 B.中国同盟会成立 C.中华民国诞生 D.清帝下诏退位 24.“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上述歌词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巨变是指( ) A.国民革命运动 B.辛亥革命 C.抗战胜利 D.新中国成立 25.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 )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26. “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红色瑞金闹革命,工农政权建起来。”这首民歌反映出当时中国革命的特点是( ) A.城市暴动,武装起义 B.以俄为师,党内合作 C.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合作,全民抗战 27. “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是北京的大学生在某次爱国运动中喊出的口号。这次爱国运动是( ) A.维新变法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一二·九运动 28. 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倒列强,除军阔”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29.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共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C.中国总结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30.井冈山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下列关于井冈山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表述正确的是( ) A.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B.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31. 毛泽东获悉人民解放军取得一场重大战役胜利后,欣然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一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2. 1980年,著名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______________,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你认为空格处最可能最恰当的说法是( ) A.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最主要的根据是( ) 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D.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重要成果 34. 1992年10月,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其主要内容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两岸实行通商、通邮、通航 C.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 D. 停止对金门等地方的炮击 35. 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 A.中缅谈判 B.中印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36. 为进一步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这一会议是( ) A.1945年波茨坦会议 B.1955年亚非会议 C.1954年日内瓦会议 D.1993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37. 在1955年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的地点在( ) A.伦敦 B.万隆 C.日内瓦 D.纽约 38.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里宣读的公告是( ) A.基辛格访华的公告 B.尼克松总统将要访华的公告 C.《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建交公报》 39. 20世纪70年代,宣告中日两国“不正常状态”结束的标志是( ) A.伊藤博文访华 B.基辛格秘密访华 C.尼克松访华 D.田中角荣访华 40. 改革开放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是( ) 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实行不结盟政策 C.“求同存异” D.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温州市第六十一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题10分,第42题10分,共20分) 41. (10分)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标语字把民国的“国”改写为“囻”。 ——宋军《申报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申报》庆祝的1912年元旦的重大政治事件是什么?(1分)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 材料二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1分)这部“约法”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2分) 材料三 (民国初年)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身败名裂,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民版) (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哪一重要成果?(2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在破除传统陋习方面的三项措施。 (3分) 42 .(10分)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琅邪刻石记载:“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 (1)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主要采取了哪些政治措施?(2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49年到1956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三大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3分) 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材料三中“1954年宪法”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1分)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2分) 材料四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4)概述在邓小平这一思想观点指导下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2分) 温州市第六十一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D C C A D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B D A D B C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B B C C B B B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D B A B C B B D D 二. 非选择题(共20分) 41.(1)中华民国成立(或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分)从专制走向民主的发展趋势。(1分) (2)原则: 三权分立原则(1分)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分) (3)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2分) (4)剪辫、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写出其中三点即给3分,其他言之成理的回答,亦可酌情给分。) 42.(1)措施:中央:实行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2分) (2)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每点1分,3分) (3)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分) 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分) (4)主要成就: ①1982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历史任务③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其写入宪法;④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