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一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湖南省怀化市2014-2015年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947KB
所属分类 高一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2-7 11:38:07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湖南省怀化市2014-2015年学年度高一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十二生肖中的牛是最勤劳的动物,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以下与牛相关的犁耕技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A.殷商时,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B.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

C.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D.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并一直为后世沿用

2. 2013年3月22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首访俄罗斯,并对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行,他们的穿着引起了服装界的轰动。下列关于古代中国丝织技术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周时,提花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B.汉朝时,已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C.唐代时,丝织品已出现梵文装饰图案 D.宋朝时,织锦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

3. 历史学家周宝珠说“(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

A.街市 B.草市 C.夜市 D.瓦肆

4. 明太祖时,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更是强调“……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这说明当时统治者实行

A.闭关锁国政策 B.商品专卖制度 C.重农抑商政策 D.土地兼并政策

5.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不包括

A.美洲的烟草、玉米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

B.贵重金属的大量流入,使得西欧物价上涨

C.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D.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的种类日益增多

6.17世纪的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美称,四位同学对其具体含义的理解各不相同,其中最为准确的是

A.东东:因为当时荷兰人酷爱海上旅游冒险 B.北北:主要形容当时的荷兰海军天下无敌

C.可可:说明当时荷兰在海上进行殖民掠夺 D.佳怡:反映当时荷兰商船垄断世界航运业

7.“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材料中“经济社会规则的变化”,是指

A.重商主义取代重农主义 B.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

C.凯恩斯主义取代自由主义 D.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8. 梁启超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说明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一生所为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

A.最先提倡西学 B.积极筹办洋务 C.率兵收复新疆 D.与顽固派论战

9. 右图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图。

其中,A次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实业救国热潮的兴起和推动

C.收回利权运动的发展和刺激

D.清朝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10.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C.“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D.改革开放使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11.1956年的中共八大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二者的共同点是

A.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B.都要变革生产关系

C.都在思想上拨乱反正 D.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12.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五个经济特区,它们分别位于

  A.广东省、安徽省、海南省   B.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

  C.广东省、浙江省、海南省   D.广东省、浙江省、海南省

13.“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它反映了当时“国企“改革的哪一原则?

A.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B.在企业推行承包责任制

C.实行全面公私合营       D.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14.观察右面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

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 下图所示票证曾是中国老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D.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16.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群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追求自由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17.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与互联网的兴起有关的是

  ①乘坐火车旅行  ②驾驶汽车郊游  ③网上炒股  ④网上购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18. 下表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编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以下推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年份

1927年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离婚率

10%

15%

12%

3%



A.“新政”强化了人们抱团取暖意识 B.“大萧条”影响人们家庭婚姻关系

C.福利保障制度大大缓和了社会矛盾 D.“大萧条”期间的婚姻自由受限制

19.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以下对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消费,扩大国内市场 B.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C.保障了弱势群体的生活 D.大大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

20.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是

A.实施的条件??? B.所有制结构? C.经济管理模式??? D.产品分配方案

21.下面有关赫鲁晓夫改革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提倡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取消收购制 D.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

22.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5日辞职时发表的电视演说里谈到:“……所有局部的改革(已为数不少)均先后以失败而告终。”导致这些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与美国的全球争霸拖垮了苏联经济?? B.历次改革在政策措施上缺乏连续性

? C.历任领导人专断独行,政治生活僵化???? D.未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被称为调整世界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以下图标与之无关的是



24.一位英国老太太因为将磅和盎司作为计量单位来卖菜,涉嫌破坏欧盟所有成员国在贸易中必须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的有关规定,从而面临犯罪指控和高达13万美元的罚款。欧盟对这一“小事”所作的严厉判罚,其根本出发点是

A.维护标准化公制单位的规范使用???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调节

C.依法维护欧盟内部的经济统一???? D.限制普通百姓的商业经营自由

2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是“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其中“世界需要中国”体现在

①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相互依存日益加强? ③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 ④ 中国的经济技术基础较差? ⑤ 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很少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6题14分,第27题16分,共计3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摘录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材料四 下图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十六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1952~1956年新中国的农业经济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进行的哪一重大变革有关?(4分)

(4)材料四中,有58%的安徽农民认为“农村土地承包制总体来看是好的”,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得出这一评价的理由。(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

材料二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们工作。只要我们明智而勇敢地对待它,这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任务通过政府直接征募人员可以得到部分完成,就像我们应付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工程,以促进和改革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罗斯福1933年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三 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2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总统认为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分)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2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4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三、简答题:(10 分)

28.两次工业革命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同时也改变了世界面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标志是什么?(2 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两个国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试列举此次工业革命中的一项重要成就。( 4分)

(3)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重大影响?(4 分)

四、探究题:(10 分)

29.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面对经济全球化,有人欢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认为这是能够带来幸福的“馅饼”;有人反对全球化的到来,认为这是一个“陷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指出导致世界经济开始向全球化发展的重大事件。(2分)

(2)?二战后,世界经济继续向全球化发展,主要的推动因素有哪些?(4分)

(3) 针对上述争论,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4分)

怀化市2014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卷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ADBCB 6-10:DBBAC 11-15:ABADC 16-20: BCBDA 21-25:CDDCA

二、材料解析题:(26题14分,27题16分,共 30分。)

26.(1)说明:战国时农业生产发展。(或粮食产量提高)(2分)

原因:铁犁牛耕的推广;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或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水利工程的兴修(或兴修郑国渠、都江堰等)。(任答两点,2分)

(2)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3分)

(3)状况:农业不断发展。(2分)变革:农业合作化运动。(或三大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分)

(4)理由: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提高了生活水平;解放发展了农村生产力。(3分)

27.(1)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2分)

(2)解决就业问题;(2分);措施:政府直接征募人员;(2分)兴办公共工程。(或兴修水利工程;兴建公路;植树造林等。2分)

(3)特点:国家干预经济。(2分)

(4)变化:由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转变;(2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分) (5)结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言之有理即可,2分)

三、简答题(10 分)

28.(1)标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2分)

(2)国家:德国和美国。(2分)成就:电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任答一点,记2分)

(3)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初步)形成。(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

四、探究题(10 分)

29.(1)事件:新航路的开辟。(2分)

(2)因素:交通运输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两极格局的瓦解;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任答二点,记4分)

(3)看法: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有利于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吸收国外的资本和先进成果;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使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容易引起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使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4分。只表明观点不答理由不给分;利弊理由答出2点即给满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调研历史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浦南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南陈集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调查测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洪泽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