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年级学业水平监测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60分)和第Ⅱ卷(材料解析题,40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分) 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1. 家(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家(族)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据史学家研究,我国在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家谱的产生与下列哪一制度关系密切 (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 假如有一名秦朝政府官员,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政府官员应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3. 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 A.“为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任官职” B.“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第等,作为政府用人受官的准则” 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4. 根据下面两幅图片上体现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结论是( )
A.统治集团的奢靡在唐宋时期发展到极盛 B. 图片反映了我国当时综合国力的强大 C.宋代采取了不同于唐代的重文轻武政策 D. 出行规模是判断官员职务高低的标准 5. 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B.元朝实行一省制,下总百司 C.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 D.清朝设军机处,皇权高度集中 6. 美国史学家伊迪丝·汉弥尔顿说,古希腊人走在人类的前面,那时人们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并发表见识,于是“世界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这段材料旨在肯定古希腊民主政治( ) A.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 B.使人类第一次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 C.使人们可以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D.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7. 据史料记载,罗马元老院通过了一条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这条法案的核心内容是( )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保护罗马公民的特殊权利 C.实现人人平等 D.陪审法庭拥有最高权利 8. 有学者认为,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 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立宪制和议会制 9.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防止把某些权利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个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的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下列1787年宪法的规定中,最符合麦迪逊这一理论的是( ) A.总统拥有行政权,还拥有对国会通过法案的批准权和否决权 B.国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还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C.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而且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和军事大权 D.最高法院掌握国家的司法权,也是司法审判的终审机构 10. 文章《公民表情》中提到:民主党也好,共和党也好,……所谓选举,不过就是一群戏子做戏而已……。由此判断该话的主旨含义是( ) A.说明两党制很符合美国国情 B.表明党派林立是美国政治的突出特点 C.指出了美国政党制度的虚伪性 D.党派竞争使总统等官员缺乏安全感 11. 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历史的曲折与反复,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曾获得了“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的称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12.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这体现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 A.专制主义色彩 B.军国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13. 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中国军事的落后 B.中国科学落后 C.中国无世界知识 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 14. 《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15. 下图所示形势反映的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1945年,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D.1950-1953年朝鲜战争 16. 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17. 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在此,梁漱溟( ) A.赞扬了“五四”民主、科学的精神 B.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 C.肯定了“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主张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 18. “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应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 ) 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19. 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 A.坚持“城市中心” B.工农武装割据 C.坚持“持久战” D.实行人民民主 20. 细菌战是日军侵华战争的重要形式,残害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军民。下列与此直接有关的是 A.发动九一八事变 B.发动七七事变 C.制造南京大屠杀 D.组建“七三一部队” 21.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 千里跃进大别山 B. 百万雄师过大江 C. 挺进大西南 D. 挥师大西北 22. “工人在失败面前无所畏惧,并已准备好在德军进城后引发的武装冲突中与敌人血战到底……新成立的临时政府的首脑……担心工人们会用国民自卫军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激怒德国人。”该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巴黎公社 B.英国宪章运动 C.光荣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23.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这一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远比1789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这一事件”是指( ) A.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B.戈尔巴乔夫改革 C.联合国的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规定了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体现这一规定的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宗法分封制度 C. 政治协商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5. 右图是一张选民证,该选民证是1953年由永安县选举委员会印发 的,联系这一时期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状况,其历史背景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起来 D.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 26. “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米字旗 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这首诗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抗日战争胜利 B. 新中国成立 C. 香港回归 D. 澳门回归 27. 1961年8月13日,当柏林市民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在一夜之间,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横亘在柏林城中间,阻碍了东西部人民的交往,这就是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造成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A.东西德国经济水平的差异 B.美苏两国冷战政策的产物 C.东西德国民族矛盾激化 D.二战达成的协议 28. 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 A. 认识到自己的人民是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人( ) B. 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C. 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一定要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 29. 右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30. 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C.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第Ⅱ卷(材料解析题,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 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材料二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相同点,又有何发展?(6分) 材料三 澳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回归后七年中有四年的GDP增长幅度达到双位数,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创下历史新高,人均达28436美元。澳门治安状况良好,各族群体和睦相处,人们安居乐业。……香港回归十年间,已先后有世界银行年会、世界会计师大会、《财富》全球论坛、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1997年外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的数量是2514家,而截至去年十二月已有3845家…… ——腾讯网《陈佐洱向欧洲介绍“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2007年) 材料四 “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6分) (4)综合以上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4分) 32.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⑴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性质是什么?(2分) 材料二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向复兴的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⑵从材料二和材料三可以看出杜鲁门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分别有哪些目的?(4分)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又是什么?(4分) 材料四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⑶四则材料反映出美国在战后初期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 ⑷针对材料四所反映的情况,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其标志着什么?(2分) 高一历史学科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考点】宗法制 【答案】C 【解析】家谱的主要功能是记载祖宗的世系。因此,其与宗法制度相关。 2.【考点】秦代的中央制度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代的“三公九卿”制度,结合秦代史实可知三公中掌握监察职能的是B御史大夫,A丞相执掌行政大权,C太尉掌握军事大权,三公直接对皇帝负责,相互牵制,D郡守只是秦代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没有上述职能,故答案选B。 3.【考点】选官制度 【答案】C 【解析】从A项中“中正”“评定”字样判定其为九品中正制,该制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B项中“摧毁门阀”“策试”“及第”等字样判定其为科举制,该制度自隋朝开始实行;由C项中“孝廉之举”字样即可判定其为察举制,该制度盛行于西汉;由D项中“八股形式”即可判定其为八股取士,其流行于明清。故本题答案为C。 4.【考点】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案】C 【解析】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唐代的节度使出行场面宏大;而北宋文官出行图的场面与唐代的节度使无法相比,这说明宋代执行了不同于唐代的政策,重文轻武。故选C。 5.【考点】明代的内阁制度 【答案】C 【解析】内阁是明太祖时期设立的。但是有明一代内阁始终不是一级法定机构,只是皇帝的顾问。选项A、B、D与题干没有任何关联。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6.【考点】古代希腊的民主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可提取的关键词为“自由”。自由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故选A。而B、C、D三项与题干没有任何关联,均排除。 7.【考点】古罗马的法律 【答案】A 【解析】“ 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 表明该法案反对债务奴隶制。 8.【考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答案】A 【解析】由“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可以知道这是指对君主的尊重和崇敬,由“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可知是采用了议会制,即人们选举代表组成国家的权力机构,来管理国家,所以A正确。 9.【考点】1787年美国宪法 【答案】A 【解析】题干叙述的主要内容是分权与制衡。在四个选项中,符合这一原则的就是A的表述。最高司法解释权在最高法院,故B错误。 10.【考点】美国的两党制 【答案】C 【解析】由题干叙述“一群戏子做戏”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1.【考点】法国的政治制度 【答案】C 【解析】综合考虑四国的政体形成过程,只有法国经历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的多次反复较量,最终才建立了半总统制的民主共和政体。故本题应选C。 12.【考点】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A 【解析】由题干的叙述,可提取的关键词为“皇帝”。而皇帝代表的就是专制主义色彩。因此本题选A。 13.【考点】鸦片战争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作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失利,是中国军事、科学落后,人才的缺失,无世界知识的结果。全球化强调的是与世界的联系、接轨,从这个角度分析可知C项符合题意。 14.【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缔造者们言行不一,理想中的平等与现实中的等级森严形成尖锐对比,这使这些贫民极其失望。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太平天国运动中,洪秀全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袖特权思想严重,等级森严。故选A。B项并未建立一个政权;C项并未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D项与材料中的“行为的凶暴”无关。 15.【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战场既有朝鲜境内的,又有中国的威海卫、辽东半岛。应该是近代甲午中日战争。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16.【考点】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关键信息: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题干反映在谣言的背景下,致使汉族士兵加入革命,说明起义带有一定的偶然性,ABC无从反映。 17.【考点】五四运动 【答案】D 【解析】 曹汝霖等卖国贼罪大恶极,学生“五四”集会游行示威,表达捍卫国家权益的爱国热情;但在此名义下的暴行触发法律的底线,是应该抵制的。应该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 18.【考点】北伐战争 【答案】B 【解析】 1926年,国民政府开始北伐,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时间不符。 19. 【考点】国共的十年对峙 【答案】B 【解析】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井冈山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直至最后夺取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故选B项。 20.【考点】抗日战争 【答案】D 【解析】 日本侵华期间,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成立了专门研究细菌的部队,称为“七三一部队”,他们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做试验。A、B、C三项与题干叙述均无关联,均排除。故选D。 21.【考点】解放战争 【答案】A 【解析】蒋介石的“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那么他露出来的胸膛就是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的中原地区。“插上一刀”就是指解放军实施战略反攻,而战略反攻的序幕是由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的。 22.【考点】巴黎公社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判断的 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870年普鲁士与法国爆发战争,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普军直逼巴黎城下,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武力镇压人民,依据材料描述,结合上述史实,判断该历史事件是巴黎公社革命。故选A。 23.【考点】十月革命 【答案】D 【解析】提炼关键信息:“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从四个选项看,俄国十月革命最符合题意。霍布斯鲍姆认为十月革命同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人们为追求理想而进行的现实努力。 24.【考点】新中国的成立 【答案】D 【解析】1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5.【考点】人大的召开 【答案】B 【解析】从“1953年”这一关键信息可判断“选民证”是用于选举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因此B项正确。 26.【考点】一国两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问题,由此排除A、B,根据题干信息“米字旗降落……五星红旗升起”判断是香港回归,正确答案是C。“米字旗”是指英国国旗,澳门原先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故D不正确。 27.【考点】冷战 【答案】B?????? 【解析】注意结合二战后的背景。二战结束后,德国分裂成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柏林墙的修建是德国分裂的象征,同时也是二战后美苏冷战的产物。28.【考点】法德和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欧共体建立的原因。法国和德国的长期对抗是欧洲大陆长期战争的重要原因,而欧共体使得法国和德国实现了经济上的合作,开始了一体化的探索。故选B。 29. 【考点】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B?? 【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和漫画分析,表面上古巴导弹危机优势在美方,故“美苏两国力量平衡”不符合史实,排除A;这一阶段美苏均拥有核武器,同时通过漫画中的画面,赫鲁晓夫额头大颗大颗的汗滴滚淌下来,在掰手腕中优势在肯尼迪,也可以排除C项;但从美苏争霸的史实来看,美苏没有一方在任何时候有绝对实力压倒另一方,双方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故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B。30.?【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故选A。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 31.(20分) (1) (4分)变化: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4分) (2)(6分) 相同点: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2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