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合计50分) 1.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 A.宗教习俗 B.农业生产 C.祭祀祖先 D.纪念庆典 2. 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 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使用畜力马排鼓风冶铁 3.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4. 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足”即产品富足 B.带有封建性和落后性 C.生产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 D.生产的目的首先是满足自我消费 5. (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6. 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 ②我国较早冶炼生铁和块炼铁 ③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④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8. 唐代,一般平民百姓多穿布制衣服,这种布的原料是( ) A.丝 B.麻 C.棉 D.毛 9. 古代有货郎(右图)肩挑货担走乡串户,摇鼓叫卖。《水浒传》第七十四回中有“你既然装做货郎担儿,你且唱个山东《货郎转调歌》与我众人听”。货郎走街串巷较为普遍应从哪个时期开始( )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10.会馆形成于(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12.明朝时“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于北”。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大布商,你会选择以下哪些经营方式?( ) ①为了安全和方便,搭乘轮船进行长途贩运 ②和同乡布商结伴北上贩棉,南下购布 ③为了节省成本和获取更多利润,将棉花直接交给松江织户加工,支付一定薪酬 ④少部分货物在国内异地销售,大部分货物雇船运往东南亚销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3.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 B.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14.明清《商人小说》中指出:“三言”、“二拍”中的一些作品,有关商贾的小说作品是非常多的。清代以后,商人小说就更多,文言小说里有很多以商人为主体的篇目,白话小说更是比比皆是,就连《红楼梦》里,“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也是“世代皇商”出身。这反映了( ) ①中国“重农抑商”思潮到“工商皆本”主流思想的巨变 ②明清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活动活跃的社会现象 ③明清商人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人们不再以商贾活动为耻 ④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的商业意识觉醒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15.“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一变化( ) ①源于新航路的开辟 ②推动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 ③以轮船的发明为前提 ④对于美洲和非洲原住民意味着灾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 ② ④ D.② ③ ④ 16.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17.新航路开辟以后,远东地区的海上航运逐渐频繁。某国船员在经过台湾海面时,高呼“福尔摩沙”,即“美丽之岛”。这里说的某国船员最有可能是( ) A.西班牙人 B.葡萄牙人 C.荷兰人 D.英国人 18.“橙衣军团”荷兰是世界足坛的一支传统劲旅。今天,荷兰的成年人经常向孩子们重复这样一句话:“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那么对于17世纪的荷兰“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为头号贸易强国 B.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C.擅长海盗式的劫掠 D.垄断东方香料贸易 19.美国学者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的序言里写道:“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 A.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该学者不了解中国历史 C.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推动 20.下表反映了英国棉布(718×72里德印花布)价格变化。英国印花棉布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1821—1830年 12先令3便士 1831—1840年 8先令10便士 1841—1850年 5先令11便士 A.海外殖民扩张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价格革命引发通货膨胀 C.中国精美丝绸的流行导致棉布无人问津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提高 21.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22.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祭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指 ①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②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开始发展 ③资产阶级控制生产和市场 ④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④ 23.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民主运动的推动 B.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24.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 25.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 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二、非选择题 26.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材料三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简述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8分) (2)根据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2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8分) 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8分) (4)根据材料三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摘选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地理上的发现”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归纳地理大发现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欧洲市场的发展。(注:不得照抄原文)(10分) (2)材料二中“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你同意其观点吗?请说明理由(8分) 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第一次质量检测 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B D B A A C D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A C D B C A B C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选项 C D B A A 26. (1)特点:经营方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耕作方式:精耕细作,以铁犁牛耕为主;经营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目的: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8分) (2)变化: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形成街市;突破了时间限制,出现夜市和晓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8分)政府放宽限制(或商业环境相对宽松)(2分) (3)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8分) (4)社会主流体制的制约;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官办商业强大;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的作用。(任答3点,共计6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